收藏 分享(赏)

常见病的体育康复.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89121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的体育康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常见病的体育康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常见病的体育康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常见病的体育康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常见病的体育康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病的体育康复高血压病的体育康复(一)高血压病的定义高血压病是指由于动脉硬化而导致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 。(二)患病率2002 年全国普查的结果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 1.6亿。(三)高血压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等于或大于 18.6kpa(14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大于 12.0kPa(90mmHg) 。高血压病还可按血压升高的程度或高血压病主要受累脏器的病变程度来进行分级诊断(见表 6-2 和表 6-3) 。(四)影响高血压病发病的因素1、遗传因素: 高血压病不是遗传病,但其发病过程受遗传

2、因素影响,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病率较高。2、饮食因素:(1)高盐、高脂摄入 。 (2)饮酒、吸烟。3、代谢因素: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下降,均是引起高血压的因素。4、职业与行为因素:(1)神经系统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职业。(2)性情急噪、个性强、时间紧迫感过强者(如 A 型性格者)5、缺乏体力活动:经研究,常参加体力活动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坐位工作者。(五)临床表现高血压按其病程进展分为缓进型和急进性型高血压。1、缓进型(占 95%):特点为病情进展缓慢,按病情发展情况分为三期 缓进型高血压(期)可无症状,或有头痛、耳鸣、健忘、情绪不稳、易怒,血压呈波动性,安静时正常,情绪激动或运动后血压增高,

3、休息后正常。血压为:18.721.2kpa(140159mmHg)/12.013.2kpa(9099mmHg) 。 缓进型高血压(期)常有心悸、心慌,或出现脑、肾方面的症状。体征()血压升高而持久,收缩压 21.323.9kpa(160179mmHg) ,舒张压 13.314.5kpa(100109mmHg) ,休息后血压不能恢复正常;体征()有 12 项脏器受损害。 缓进型高血压(期)剧烈头痛、呕吐、脑出血、肢体瘫痪。体征()收缩压 24.0kpa(180mmHg)以上,舒张压 14.7kpa(110mmHg)以上;体征()有 23 项脏器受损害。2、急进性型(恶性高血压):特点为发病迅猛,

4、病情严重。 (1)青年人居多 (2)收缩压 24.0kpa(180mmHg)以上,舒张压 17.3kpa(130mmHg)以上。 (3) 眼底出血(造成失明) (4) 数日乃至 12 年出现心脏缺血。 (5) 实验室检查 血尿(RBC+) 、蛋白尿。 肾功能减退。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劳损、心率失常) 。 眼底改变(小动脉硬化) 。(六)诊断诊断时要排除激动、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的血压增高。(七)治疗1、治疗目的减少器官损害,尽量使舒张压降至 12.0kpa(90mmHg)以下,维持病人全身健康状况。2、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制度、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

5、调整饮食,低脂低钠饮食。 戒烟戒酒 控制体重 (2)药物治疗:选药原则A、宜使用降压温和、持久、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药物为基础降压药。B、临床上可联合用药(降压药与利尿药合用)C、降压药量需从小药量开始。药物降压西药:复方降压片、利血平、降压灵 降压中药:黄芩、杜仲等利尿药:速尿、双氨基克尿塞(只能连用 3 天)(八)体育康复的作用机理1、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长期耐力运动或有氧运动训练能降低血液儿茶酚胺含量,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血压下降;气功和放松性训练可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缓解小动脉痉挛,使血压下降。2、血管运动中枢适应性改变运动中一过性的血压增高有可能作用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运动中枢,重新调整

6、人体的血压控制水平,使运动后的血压水平能稳定在较低水平。3、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和提高新陈代谢运动训练可使运动肌群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的密度和数量增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得到改善,外周阻力降低,尤其是舒张压降低明显。4、纠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运动训练可有效地降低血液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有利于血管硬化过程的控制和延缓。5、改善情绪、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九)体育康复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 临界性高血压(140159/9095)、期高血压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 期高血压患者。(2)禁忌症 未控制的高血压 有严重并发症者(如:心率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衰、不稳定型心绞

7、痛等) 急进型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十)体育康复处方1、康复目的降低血压(侧重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预防或减轻心、脑、肾的损害。2、运动项目A、放松性运动项目: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等。B、低强度有氧运动项目:医疗步行(开始速度 6090 米/分钟,速度不超过 120 米/分钟)、健身跑(运动时心率不超过 130 次/分钟,运动后不出现头晕、心慌及明显疲劳)C、游泳、自行车、慢节奏交谊舞D、循环抗阻运动:即采用 40%最大一次收缩力作为运动强度,进行大肌群(肱二头肌、腰背肌、胸大肌、股四头肌等)的收缩练习,每节运动重复 1030 次,每周 3 次,812周为一疗程。3、运动强度高血压常采用中

8、小强度进行康复,运动中应由小强度逐渐过渡到 50%70%的最大心率,并且停止运动后 35 分钟心率恢复正常。4、运动持续时间总训练时间为 3060 分钟,其中步行或健身跑的练习时间 3040 分钟。5、运动频度每日一次或 34 次/周。(十一) 注意事项 锻炼要持之以恒。 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运动前要测量血压。 要交代禁忌运动项目(不进行剧烈运动,不做屏气动作等) 。 运动中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现象要减量或停止运动。 要控制饮食和配合心理治疗。 体育康复必须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一、肥胖症的体育康复主要教学内容:1、肥胖症的定义与发生率2、肥胖的原因与机理3、运动减肥机理与方法4、运动减肥注意

9、事项肥胖症的概述(一)定义与发病率 肥胖症是指人体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20%或体重指数大于 25 时的一种状态。肥胖程度计算法 方法一男性:标准体重=(身高 cm-80)70女性:标准体重=(身高 cm-70)60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超过标准体重 10者为偏重,超过 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 10者为偏瘦,低于 20者为消瘦。肥胖程度计算法方法二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 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5 22.9 超 重 : 体重指数 = 23 24.9 肥 胖 : 体重指数 25 29.9严

10、重肥胖 :体重指数 30 (二)肥胖的发病率 据有关资料统计,现我国超重者不低于 2 个亿,肥胖者 3000 万4000 万人。 肥胖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4050 岁为多,女性多于男性。20 岁以下或 60 岁以上发病人数较少。(三)肥胖症对人体的危害 大量的资料表明,肥胖是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胆石症和某些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肥胖是损害健康的先兆,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病理、神经体液调节等一系列变化,严重者甚至影响生命。 因此,肥胖肥胖已经成为 21 世纪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之一肥胖症对人体的危害中风、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骨关节病、癌肿、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11、激素分泌异常、胆石症、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四)肥胖的分类1、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指由遗传因素和营养过度引起的肥胖。遗传因素引起的单纯性肥胖者全身脂肪细胞增生肥大,肥胖程度严重,不易控制;营养过度引起的肥胖脂肪细胞只肥大而无增生,较易控制。2、病理性肥胖(1)继发性肥胖 (2)药物性肥胖二、肥胖的原因与机制(一)遗传因素 由于机体内的肥胖基因突变,使机体的摄食行为和能量代谢失衡所致。 据统计,双亲体重正常者,其子女发病率为 9% 10%;双亲中一人肥胖者,其子女发病率为 37% 50%;双亲肥胖者,其子女发病率为 44%70%。(二)摄食中枢功能异常 人体下丘脑中有两个食物调节中枢,一是饱

12、觉中枢,二是饥饿中枢。若血液中胰岛素增高可引起摄食中枢功能异常,使饥饿中枢兴奋,食欲亢进,促进多食,导致肥胖。(三)能量代谢异常 脂肪组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白色脂肪组织(WAT) ,另一种是棕色脂肪组织(BAT) 。 WAT 能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储存体内,作为储备能源在必要时分解供能。 BAT 是一种专门产热的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的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目前研究认为,肥胖的发生可能与 BAT 功能低下,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减少,使能量以脂肪形式在体内储存,引发肥胖。(四)能源物质摄入过多 肥胖者往往食欲旺盛,喜好高糖、高脂食物,且食量较大

13、,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五)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能量消耗过少,多余的热能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则引起肥胖。(六)其它 饮食习惯、生活规律、药物影响等三、当前减肥的主要方法 (一)非运动减肥 1、药物减肥 2、针灸减肥 3、节食减肥 4、脱水减肥 5、手术减肥 (二)运动减肥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绿色减肥方法为:饮食调整 + 运动 + 行为矫正四、运动减肥的机理(一)调节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二)增强胰岛素受体的功能(三)降低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体力五、运动减肥方法(一)运动项目的选择 肥胖者的运动治疗主要以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

14、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性练习及球类运动。1、有氧运动(游泳、健身操、健身跑、快速步行、骑自 行车和跳绳等)2、力量性运动(仰卧起坐、下蹲起立、俯卧撑和哑铃操等)3、球类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和三大球)(二)运动强度的选择 适宜运动强度=最大心率(220-年龄)60%75%(三)运动持续时间 3060 分钟(四)运动频率 45 次/周(五)运动程序和锻炼方法1.准备活动部分 进行 510 分钟的准备活动,逐渐提高心率,使身体机能适应运动的需要。2.基本部分 以有氧运动为核心,辅以一定的力量性练习。运动过程中要逐渐提高运动强度。3.整理活动部分 整理活动的时间 1020 分钟。常用的活动有散步

15、、放松操、按摩等。六、运动减肥的辅助方法(一)饮食调控1、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主要通过摄入量及饮食成分两方面进行控制。关键是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量,但要保证营养的全面。2、提高锌的摄入量 补锌可增加瘦素的分泌,而达到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和减少体脂沉积的目的。(二)行为矫正1、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2、要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七、减肥的注意事项1、要结合个人实际制定科学的减肥计划,杜绝盲目的不科学的减肥。2、减肥不要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3、运动减肥期间,要科学控制饮食,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4、出现下列症状应停止运动:心跳不正常(心率不齐、脉搏由快突然变慢) ;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突然疼痛

16、或沉重;眩晕或轻度头痛、出冷汗;严重气短;身体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或麻木;上腹部痛疼或“烧心” 。三、糖尿病的体育康复(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全身性慢性代谢障碍的综合征,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二)糖尿病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居第四位。中国 1979-1980 年第1 次调查成人患病率 1%,1994-1995 年第 2 次调查成人患病率 2.5%,糖耐量减低(IGT)2.5%,其中 40 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上升,6070 岁为 4.3%。 根

17、据世界糖尿病联盟 2007 年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 2007 有糖尿病患者 3980 万,居世界第 2 位(第 1 位为印度,第 3 位为美国) ,预计到 2025 年将会达到 5930 万,糖尿病正以其不断升高的发病趋势,已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疾病之一。 (三)致残情况 糖尿病由于病程长,可导致眼、肾、神经及心脏、周围血管等组织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较非糖尿病患者病死率高 23 倍,糖尿病中约有70%80%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四)糖尿病的分类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IDDM) 主要是遗传易感性和病毒的感染综合作用导致自身免疫引起胰岛自身细胞

18、破坏以至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多发青幼年, “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NIDDM) 主要由于靶细胞(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异常或缺陷造成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使肌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减少,导致高血糖。表现为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相对不足, “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其多为成年肥胖者。(五)临床表现反应性低血糖: 2 型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 3-5 小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其所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这些患者的首发表现。其他:因各种疾病需手术治疗,在手术期化验发现高血糖。并无明显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高血糖。

19、(六)并发症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感染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眼的其他病变 糖尿病足(七)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症状(具备症状之一)(1)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者;(2)一天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者;(3)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但口服 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 血糖 11.1mmol/L (200mg/dl)者。 2、无糖尿病症状(具备症状之一)(1) )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2 次者;(2)第一次 OGTT 的 1h

20、及 2h 血糖均11.1mmol/L(200mg/dl)者,重复 1 次 2h 血糖 11.1mmol/L (200mg/dl)或者重复 1 次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者。3、口服葡萄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 ,口服葡萄糖 2h 血糖在7.8mmol11.1mmol/L(140200mg/dl)之间者。(八 )糖尿病的治疗1、饮食疗法2、药物疗法(降血糖药和胰岛素)3、运动疗法4、心理疗法(九)康复治疗步骤IDDM: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同时配合适当运动对抗运动不足。运动对保持整体健康有一定作用,但对治疗无意义。 NIDD

21、M:先实施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达到控制血糖及消除症状的目的。如果该治疗方案经812 周认真执行无效,则应考虑口服降糖药。如果口服降糖药 812 周后仍不能控制病情,则应使用胰岛素治疗。(十)体育康复作用的机理1、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能使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改善组织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使机体在胰岛素浓度较低时保持较正常的血糖代谢。2、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 有氧运动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效的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3、增加肌肉毛细血管的密度,降低血糖浓度。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增加肌细胞与胰岛素和血糖的接触面,提高

22、胰岛素的亲和力和血糖的利用率,有效地降低血糖的浓度。4、增强患者体质和改善患者情绪。适宜症:主要使用于 NIDDM,对于 IDDM 的运动只是为了对抗运动不足,维持全身健康。禁忌症:并发各种急性感染、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坏疽、糖尿病性肾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空腹血糖超过 16.8mmol/L(300mg/dl) ,有明显酸中毒、酮血症。(十一)运动处方1、目的(1)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2)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进其正常化。(3)防治各种并发症。(4)维持运动能力,保持全身健康。2、运动项目1) 、步行全身健康良好者快速步行(120140 步/分钟) ;一般者中速步行(100120 步/分钟) ;身体较差者慢速步行(70100 步/分钟)2) 、慢跑 适用于身体好、心血管无明显异常和有一定锻炼基础的患者。3) 、爬楼梯4) 、自行车5) 、太极拳6) 、游泳3、运动强度 50%60%VOMAX,70%80%HR MAX,无条件做运动试验者可用下列公式推算。靶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50%70%)4、运动时间 从 10 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 3040 分钟靶心率的累积时间以 2030 分钟为佳。5、频度每天或隔天 1 次6、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