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级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土木测量第一章作业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成绩: _一、单项选择1、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是( )。A 水平面 B 参考椭球面 C 铅垂面 D 大地水准面2、地球的长半径约为( )公里。A 6371 B 6400 C 6378 D 63563、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A x 轴,向东为正 B y 轴,向东为正 C x 轴,向北为正 D y 轴,向北为正4、工程测量中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A 以 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以 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5、测量中可以用水平面代替
2、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的半径范围是( )。A 5km B 10km C 15km D 20km6、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 A 高斯投影面 B 参考椭球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7、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 A 测量水平距离 B 测量水平角 C 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 测量竖直角8、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A 高程 B 方位角 C 已知坐标 D 未知点坐标9、高斯投影属于(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10、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 )。A 测图 B 测设 C 用图 D 识图11、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 )。
3、A 静水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12、地面上一点 A 到任意一个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 )。A 绝对高程 B 海拔 C 高差 D 相对高程13、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绝对高程是( )。A 8868.98m B 8848.14m C 8688.88m D 8844.43m14、目前中国采用统一的测量高程系是指( )。A 渤海高程系 B 1956 高程系 C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D 黄海高程系15、M 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用值为 Xm=3276000 米,Y m=1438000 米,该点所处六度分带的带号是( )。 A 1 带 B 3 带 C 14 带 D 32 带二、多项选
4、择1、测量上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是通过在基准面上建立坐标系,并测定点位之间什么基本量来实现的( )。A 水平距离 B 倾斜距离 C 高差 D 角度2、GPS 定位技术可以测量地面点的( )。A 平面坐标 B 经度 C 高程 D 纬度3、测量原则中,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目的是( )。A 防止测量错误发生 B 减少测量误差累计 C 分区测量,加快测量速度 D 使碎部测量精度高于控制测量4、工程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测量成果无影响的是( )。A 水平距离 B 倾斜距离 C 高程 D 水平角5、工程测量中,变形观测的特点是( )。A 测量速度快 B 测量精度高 C 测量周期长 D 测量难度
5、大6、从工程测量目的和技术特征来看,它包括两个互逆过程为( )。A 测定和测设 B 测定和放线 C 测设和放线 D 测图和用图7、确定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常用坐标系是( )。A 地理坐标 B 国家高程基准系统 C 平面极坐标 D 平面直角坐标8、全球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有( )。A 美国 GPS 系统 B 俄罗斯 GLONASS 系统C 欧盟伽利略系统 D 中国北斗系统三、判断题1、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 ( )2、测量中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3、我国设在青岛的水准原点的绝对高程为 0 米。 ( )4、过 6带中央子午线上一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
6、X 轴方向是一致的。( )5、地面上两点高差 hab=HA-HB 。 ( )6、在工程施工现场,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绘地形图。 ( )7、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 )8、地面上两点高差与高程基准面位置无关。 ( )9、建筑物的施工坐标系中,其纵轴正方向应为北方向。 ( )10、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地面点横坐标的通用值与自然值相同。 ( )11、测量检核工作即将前面工作重复几次。 ( )12、国家平面控制网中,一等网比二等网精度低。 ( )四、问答题1、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2、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什么?3、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测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
7、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5、查询我国“北斗二号” 卫星导航系统最新的卫星数目。 ( )五、计算题1、地面上 A、B 两点在“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 中高程分别为 75.356m 和 54.669m,现采用“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则 A 点高程为多少?A 、B 两点高差为多少?2、设 P 点位于第 14 个 6带内,其横坐标的自然值为154321m,则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P 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哪侧?P 点横坐标的通用值为多少?3、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 11646,则其所在高斯投影六度带的带号为多少?,此六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多少?4、某大厦首层地面0.000 的绝对高程为 23.3
8、79m,室外地坪设计标高1.200m,顶层设计标高为 129.500m,则室外地坪和顶层绝对高程为多少?5、当距离为 15 公里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水平距离和高程的影响有多大?2011 级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土木测量第二章作业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成绩: _一、单项选择1、水准测量中,设 A 为后视点, B 为前视点,A 尺读数为 2.713m,B 尺读数为 1.401m,已知 A 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 A 13.688 m B 16.312 m C 16.401 m D 17.713 m2、一般瞄准方法应是( )。A 正确对光、粗略瞄准、精确瞄准 B 粗略瞄
9、准、精确瞄准、正确对光C 粗略瞄准、正确对光、精确瞄准 D 精确瞄准、正确对光、粗略瞄准3、水准仪的脚螺旋的作用是用来( )。 A 精确整平仪器 B 整平管水准器C 粗略整平仪器 D 既可整平管水准器,又可整平圆水准器4、水准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圆水准器轴处于( )。 A 水平状态 B 铅垂状态 C 和竖轴平行 D 和视准轴垂直5、一测站水准测量,DS3 水准仪基本操作中读数之前的一项操作是( )。A 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的工作 B 必须做好粗略整平的工作C 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瞄准标尺,精确整平的工作 D 必须做好精确整平的工作 6、DS1 水准仪的观测精度和 DS3 水准仪
10、的观测精度的关系是( )。A DS1 高于 DS3 B 接近 C DS1 低于 DS3 D 相同7、在水准测量中,若点 Q 处水准尺读数小,点 R 处水准尺读数大,则( )。 A Q 点比 R 点低 B Q、R 可能同高 C Q、R 的高程取决于仪器高度 D Q 点比 R 点高8、DS3 水准仪微倾螺旋的用处是( )。 A 使物像清晰 B 使水准管轴水平 C 使圆水准器轴铅垂 D 使竖轴铅垂9、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是( )。 A 水准点 B 导线点 C 三角点 D 图根点 10、水准尺读数时应按( )方向读数。A 由小到大 B 由大到小 C 由上到下 D 由下到上11、设 A 为后视
11、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为 35.712m,后视读数为 0.983 m ,前视读数为 1.149 m ,则 A、B两点的高差是( ) A 0.066 m B 0.166 m C 0.166 m D 2.132m12、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的。A 微倾螺旋 B 脚螺旋 C 对光螺旋 D 微动螺旋13、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 )的作用。A 高程 B 角度 C 距离 D 水准尺读数14、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A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调整水准尺与仪器之间的距离15、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 )求得
12、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A 铅垂线 B 视准轴 C 水准管轴线 D 水平视线16、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位数。A 5 B 4 C 3 D 217、水准测量倒尺作用是( )。A 水准尺刻画误差 B 水准尺弯曲变形误差 C 水准尺尺长误差 D 水准尺零点差18、水准仪上圆水准器表面 2mm 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 。A 6 B 8 C 15 D 2019、测量中进行计算检核是采用 ( )A 重复计算第二遍 B 不同的计算方法 C 一人计算,另一个复核 D 计算机自动校核20、水准测量时,由于扶尺者向前、后倾斜,使得读数( )。A、变大 B、
13、A、变小 C、都有可能 D 不变二、多项选择1、水准测量中,尺垫的作用是( ) 。A 防止水准尺下沉 B 防止水准仪下沉 C 使水准尺垂直 D 倒尺2、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 )。A 视准轴管水准轴 B 管水准轴竖轴 C 竖轴圆水准轴 D 竖轴圆水准轴。3、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常采用( )。A 测回法 B 中间法 C 变动仪器高法 D 双面尺法4、高程测量的方法( )。A 水准测量 B 三角高程测量 C 气压高程测量 D GPS 拟合高程测量5、在自动安平水准仪上( )。A 读数前必须精确整平仪器 B 瞄准目标即可读数 C 没有圆水准器 D 没有管水准器6、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A 观测时眼睛
14、位置不正 B 目标成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C 前后视距不相等 D 目标影像和十字丝没有调清楚7、水准仪粗平时,圆水准器中气泡运动方向与( )。A 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B 右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C 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相反 D 右手大拇指运动方向相反8、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这样做能消除的影响是( )。A 地球曲率影响 B 水准尺倾斜误差C 大气折光影响 D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残留误差9、进行水准测量时,检核工作有( ) 。A 更换操作人员 B 测站检核 C 计算检核 D 成果检核10、双面尺红黑面读数差值为( ) 。A 4.667 B 4.677m C 4.787m D
15、 4.678三、判断题1、水准仪微倾螺旋的作用是调节焦距。 ( )2、水准测量中一定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 ( )3、普通水准仪在每次中丝读数前都要看一下管水准气泡是否居中。 ( )4、水准仪的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一定是水平的。 ( )5、地面上两点高差 hab=HA-HB 。 ( )6、水准仪粗平的目的是使竖轴竖直。 ( )7、水准仪的仪高是指望远镜的中心到地面的铅垂距离。 ( )8、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可以省略粗平这项操作步骤。 ( )9、水准仪上圆水准器比管水准器灵敏度高。 ( )10、地面上 A、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去后视读数。 ( )四、计算题1、已知 HA=
16、147.250m,后视水准尺读数 a=1.384m,前视 1,2,3 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1.846m,b2=0.947m ,b3=1.438m ,试用仪高法计算出 1、2、3 点高程。2、整理下面水准测量成果表,计算 B、C 、D 点高程。水准尺读数(mm)测站 测点 后视(a ) 前视(b) 高差(m) 高程(m)A 0874 23.5001B 0763 14862C 0722 16983 D 1812计算检核3、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和距离均注于表中,A 高程为 26.400m 。推求 1、2、3 三点的高程。( = 40 mm) hfL点号 距离(km) 实测高差 (m)
17、高差改正数(m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 (m)A 26.4002.1 -2.224 1 1.1 -3.120 2 0.8 2.220 3 1.0 3.174 A 4、已知 A、B 两点高程 HA=48.127m、H B=54.531m。图根水准测量各测段高差与测站数如下:h A1=+3.024m、 9 站;h 12=+4.453m、14 站; h233.865m、13 站;h 3B2.749m 、11 站。求 1、2、3 点高程。点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 ( 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 (m) 高 程(m)A 23.12612 -3.41118 +2.550215 -8.908322
18、+9.826B10、为了测得图根控制点 A、 B 的高程,由四等水准点 BM1(高程为 29.826m)以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至另一个四等水准点 BM2(高程为 30.386m),观测数据及部分成果如下图所示。试列表进行记录,并计算下列问题:(1)将各段观测数据填入记录手薄,求出各段改正后的高差。(2)根据观测成果算出 A、 B 点的高程2011 级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土木测量第三章作业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成绩: _一、单项选择1、测回法测水平角,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 A B C D )(90ijn)1(80jn)1(270jn)1(360jn2、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线上不同
19、高度的两个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 )。 A 相同 B 不同 C 不能确定 D 两者相差 180 3、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A 90 B 180 C 270 D 3604、经纬仪各轴线间的几何关系均已满足,并略去各项误差的影响,盘左、盘右照准同一目标,则盘左、盘右的竖盘读数 L、R 关系是( )。 A 018 B R018 C 036L D RL5、经纬仪水平度盘调平用( )。 A 竖直微动螺旋 B 脚螺旋 C 水平微动螺旋 D 轴座固定螺旋6、 经纬仪观测某一竖直角,如果 左 右 ,则说明( )。 A 有竖盘指标差 B 没有竖盘指标差 C 有竖盘偏心差 D 没有竖盘偏心差7、 DJ6 经
20、纬仪中的 6 表示( )。 A 读数误差 6 B 一测回水平方向误差不超过 6 C 第 6 代经纬仪 D 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不超过 68、竖直角测量时,竖直度盘与读数指标的运动情况是( )。 A 竖直度盘不动而指标动 B 竖直度盘动而指标不动 C 竖直度盘和指标都动 D 竖直度盘和指标都不动9、多测回观测水平角时,各测回须变换水平度盘位置起始,这样做能减小的误差是( )。 A 度盘偏心差 B 度盘刻画不均匀引起的误差 C 瞄准误差 D 视准轴误差10、用经纬仪瞄准 M 点,盘左竖盘读数为 815506,盘右读数为 2780506,则竖盘指标差为( )。 A 06 B 06 C 12 D 12
21、11、对某水平角观测 4 测回,第 3 测回水平度盘的起始位置应为( )。 A 0 B 45 C 90 D 13512、经纬仪安置于 O 点,瞄准左侧目标 A,水平度盘读数为 3042818;瞄准右侧目标 B,读数为 765254,则水平角AOB 为 ( )。A 1322436 B 2273524 C 212112 D 228243613、观测水平角时,盘右应如何转动照准部( )。A、顺时针 B、由下而上 C、逆时针 D、由上而下14、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如在某一测回过程中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心超过一格,应该如何操作( )。 A 整平仪器重测该测回 B 可不必理会,继续完成该测回C 整平仪器后,继
22、续完成该测回 D 整平、对中仪器,从第一测回开始15、为减少目标偏心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应瞄准标杆的什么位置( )。A 顶部 B 底部 C 中间 D 任何位置16、现用经纬仪盘左观测某一目标,竖盘盘右时读数为 R2791818 又知该仪器的竖盘指标差为10则该目标的竖直角为( )。 A 91818 B 91818 C 91828 D 9180817、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水准管气泡居中表示经纬仪( )。A 粗平 B 精平 C 对中 D 对中、整平均满足18、测回法测水平角适用于几个方向之间的角度观测(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以上19、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
23、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关系 D 有关系,但影响很小20、经纬仪各轴线间的几何关系均已满足,并略去各项误差的影响,盘左、盘右照准同一目标,则水平度盘读数 L、R 关系是( )。A 018 B L=R180 C 036RL D RL二、多项选择1、光学经纬仪基本构成是( )。 A 照准部 B 辅助部件 C 度盘 D 基座。2、经纬仪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能消除的误差是( )。 A 视准轴误差 B 横轴误差 C 竖轴误差 D 竖盘指标差3、经纬仪测角产生误差原因有( )。A 记录、计算误差 B 经纬仪误差 C 观测误差 D 外界条件影响4、经纬仪四条轴线关系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B 望远镜横轴垂直于竖轴;C 望远镜十字竖丝垂直于横轴 D 望远镜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5、电子经纬仪具有的功能( )。A 自动对中 B 自动整平仪器 C 显示读数 D 记录测量成果6、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盘左顺时针 B 盘右逆时针 C 盘左逆时针 D 盘右顺时针7、经纬仪对中采用的方法有( )。A 目估 B 垂球 C 光学对点器 D 调整脚螺旋8、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的方法有( )。A 测回法 B 方向观测法 C 全圆方向法 D 正镜、倒镜平均法9、允许观测者产生的误差有( )。A 对中误差 B
25、 目标偏心差 C 瞄准误差 D 读数误差10、经纬仪的安置主要指( )。A 对中 B 整平 C 使照准部处于盘在位置 D 检验仪器三、判断题1、DJ6 经纬仪的测量精度通常要大于 DJ2 经纬仪的测量精度。 ( )2、望远镜的视准轴是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 )3、经纬仪测水平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度盘位置进行观测,可减小或消除水平度盘偏心误差的影响。 ( )4、经纬仪观测水平角误差与对中时的偏心距成反比。 ( )5、电子经纬仪没有竖盘指标差。 ( )6、同一竖直面内,两条倾斜视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 )7、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用竖丝照准目标点;测量竖直角时,用横丝照准目标点。(
26、 )8、经纬仪测竖直角半测回,指标差越大则得到的竖直角误差越大。 ( )9、光学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始终随着照准部绕竖轴的旋转而旋转。 ( )10、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 )11、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圆心与地面点在同一铅垂线上。 ( )12、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所构成的角叫水平角。 ( )四、计算题1、整理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记录。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1 00006左2 7848541 1800036O第一测回 右2 2584906O 左 1 9000122 16849061 2700030第二测回右 2 3484
27、9122、完成测回法测AOB 的表格。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平均值 各测回平均值A 00 01 24左B 246 38 48A 180 01 12O(1) 右B 66 38 54A 90 00 06左B 336 37 18A 270 01 12O(2) 右B 156 38 423、整理测回法测量竖直角的成果。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左 721818M右 2874200左 963248O N右 26327304、完成下表中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计算。测站 测回数 目标 盘左 盘右 2c 平均读数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A 0 02 12 180 02 00 B 37 44 15 217 44 05 C 11029 04 290 28 52 D 15014 51 33014 43 O 1A 0 02 18 180 02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