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重庆市普通高校市级重点建设课程立项申请书单位名称(盖章): 涪 陵 师 范 学 院 课程名称: 数 学 分 析 课程类型: 专 业 基 础 课 所在院系: 数 学 系 项目负责人: 杨 世 辉 职称: 教 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二 0 0 二 年 九 月 二 日- 2 -课程名称 数学分析 适用专业 数学 所属教研室 分析教研室课程开设年限 二年 总学时数 360(40 分钟一学时)课程建设情况 有一定基础性工作 是否属市级立项 教改研究课程 否整合课程情况 无 编写电子课件 课和情况 有目前使用教材名称 数学分析编者 华东师大出版时间 2001更新要求 有拟编教材名称 数学分析讲义
2、编者 课题组成员拟编辅助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数学分析学习指导或者数学分析选讲 编者 课题组成员现开出实验个数及名称 无课程现有师资共 7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高工 / 人;讲师 3 人,工程师 / 人,助教 / 人,助工 / 人姓名 杨世辉 性别 男 单位 涪陵师院数学系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最后学历(何年毕业于何校)硕士(198112 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 )现任职务涪陵区政协副主席主要教学及工作经历1967 年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参加工作, 1981 年 12 月曲阜 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2 1983 在西南农学院数学教研室任教,1985 年到涪陵师范学院数学系任教至今。
3、主 讲的课程有:数学分析、实变函数、高等代数,复变函数、数论、离散数学等 课程。课题负责人承担重课建设及教育教学研究情况在美国离散数学、 应用数学学 报、 国际会议论文集等国 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 竞赛 数学基础副主编。指 导多名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使他们 成为教学教研骨干。曾 获得四川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 宪梓教育奖励基金教师奖三等 奖。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现任职务 工作单位 教学领域陈波涛 副教授 副系主任 涪陵师院数学系 数分、复函简大权 副教授 院级调研员 涪陵师院院办 数分、概率金茂明 副教授 副系主任 涪陵师院数学系 数分、泛函苟清明 讲师 涪陵师院
4、数学系 数分、常微王凌芝 讲师 涪陵师院数学系 数分、高数重点课程项目组主要成员刘学文 讲师 涪陵师院数学系 数分、高代申请单位 涪陵师范学院数学系 申请金额 6 万元- 3 -本课程现有建设情况(师资、教材、教学研究、实验条件、教学手段等)和存在的问题(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师资:现有 7 人主讲过这门课程,其中正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 讲师 3 人。教材:本科选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的数学分析,专科选用刘玉琏 傅沛仁编的数学分析讲义教学研究:教研论文 10 篇,教参 5 部,每月开展教研活动 1 次;存在的问题:(1) 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较差。(2) 由于地域因素,使我
5、系的在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一般,而我们的教材,教学大纲又采用一个全国的标准, 这使我们的学生难以适应目前的要求。(3) 由于经费 缺乏,使得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4) 优秀教师 留失较多,引入高学历教师困难。本课程建设项目的内容、主要特色师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材建设:选用国家教育部和市教委推荐教材,消化吸收国内外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情况,编写一套适合西部同类院校使用的数学分析教材和教辅材料。制作或购进教学幻灯片、录象带、多媒体光 盘等教具。主要特色:完成课程建设后的数学分析课程,将是既符合大纲要求,又适应同类院校和三峡库区学生学习需要。并形成一套较好的教学方法,
6、保障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做好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的准备。- 5 -本课程申请立项的指导思想,近、中、远期建设目标,预期效果等立项的指导思想:1、地位作用: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极好素材,她帮助学生实现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变,实现学习方法的改变。2、存在问题:由于地域因素,使我系的在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一般,而我 们的教材,教学大纲又采用一个全国的标准, 这使我们 的学生难以适应目前的要求。3、学习上的困难:微积分这座知识的大厦是从上往下施工建成的,创造微积分的大师们最初着眼于发展强有力的方法,解决各
7、式各样的问题。他们没有来得及为这门学科建立起经得起推敲的严格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后继者才对逻辑的细节作了逐一的修补,为前辈们的数学方法建立了 严格的理论基础。为了保证本知识体系的严密性与系统性,现行课本是先讲 授后继者建立的理论基础极限理论,然后再学习 前辈们建立的微积分的基本方法和理 论,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搞好本课程的建设。近期目标:1、选择教材,确定师资;2、教材比较研究;3、资料收集,整理。中远期目标:1、编写教材、教参;2、 逐步完善教学条件,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3、建立一支能出色完成数学分析及至少另外一门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4、确定参
8、考书目。预期效果: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做好准备。- 6 -实现本课程建设目标计划采取的措施1、教师的选配,培训;2、国内外分析教材的对比研究;3、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反馈,质量管理体系;4、配备教学设备,如计算机、投影 仪等,改善教学条件;5、配备学生所需的参考书;6、外出交流,学习;7、专题教学教研。本课程预期实现目标及应达到的水平预期实现目标:1、编写数学分析教材、教参;2、 完善教学条件,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3、建立一支能出色完成数学分析及至少另外一门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4、完成教材、教参编写,确定参考 书目;5、形成一套较好的教学方法,保障
9、教学的 质量,为 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做好准备;6、发表教研论文 10 篇以上;7、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达到的水平:到期要使本课程成为“重庆市高等学校重点课程” 。- 7 -本课程进度安排及经费预算(包括制作教具、模型、陈列品、建立试题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制作幻灯片、录相片等)进度:第一阶段,时间 1 年。本阶段的费用为 2.5 万元。改善教学设施;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师资培训;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分工合作;学术交流;购买设备; 第二阶段,时间 2 年,本阶段的费用为 1.5 万元。完成教材比较研究;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手段;编写教材、教参;建立试题库;学术交流;制作幻
10、灯片。第三阶段,时间 1 年,本阶段的费用为 2 万元。总结、完善已有成果,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 设施,刊印已有成果。经费预算:资料及印刷出版费:3 万元;制作幻灯片、购买计算机、投影仪及教学所需设备:2 万元;学术交流:1 万元。- 8 -院(系)意见:数学分析是我系专业基础课程,已开设 23 年之久。该课程师资力量较强,具 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加强课 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同意数学分析 课程申报重庆市重点建设课程。院(系)领导签字: 二 0 年 月 日学校审核意见校长签字 : 二 0 年 月 日专家组评审意见二 0 年 月 日- 8 -课程建设协议书执行情况验收意见验收负责人签字:二 0 0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