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冲水厂去泥水缩化实验探讨.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6880496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水厂去泥水缩化实验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冲水厂去泥水缩化实验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冲水厂去泥水缩化实验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冲水厂去泥水缩化实验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冲水厂去泥水缩化实验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混凝烧杯试验一般在污泥脱水前需要对给水厂排泥水进行预处理,给水厂污泥中的铝盐、铁盐和有机物等对污泥浓缩效果有较大影响。目前对排泥水通常采取碱处理、酸处理、凝聚处理、热处理、冰冻或者投加高分子絮凝剂等预处理措施,本次的重点是高分子絮凝剂的预处理研究,同时研究混凝状态的预处理效果。2fj0f2c5a 传奇广告代理 混凝烧杯试验能模拟生产过程中的混凝过程,这对提高预处理效果有一定的作用。混凝烧杯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选给水厂排泥水浓缩前的最佳预处理药剂、最佳投加率以及相关的工艺参数。主要方法是对不同投量的各药剂进行混凝烧杯试验,同时注意观察絮凝体的形成和沉淀过程。主要试验药剂:国产 PAM(阳离子型

2、 8003,相对分子质量 800 万,离子度 20%) ,法国 PAM(阳离子型FO4498SH,相对分子质量 1200 万,离子度 60%) ,增强聚铝(液态复合聚氯化铝,Al2O3 有效含量 10%,上海产) ,聚氯化铝铁(液态,Al2O3 有效含量 10%,武汉产,武汉水务提供) ,复合 PAC(固态,Al2O3 有效含量 30%,武汉产) 。主要试验仪器:烘箱、六联搅拌机、浊度仪、大烧杯,电子天平。现场中试由于资金和试验用地的限制,我们没有安装浓缩前的调节池。中试动态试验的斜板浓缩池容积约为 0.8m3,高 2.2m,其中斜板区高 1.02m,浓缩区高0.9m,清水区高 0.2m.斜板

3、长 L=1.18m,宽 B=0.6m。三种斜板间距分别为 5cm,6.7cm 和 8.6cm,安装倾角=60,浓缩池表面积 0.36m2。斜板浓缩池的设计流量为 1m3/h,在浓缩池的一侧有一个缓冲水箱,进泥管装在水箱的中上部,在进泥管上方有一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装有球阀,在缓冲水箱底部,浓缩池和缓冲水箱之间的壁上有一个方孔,由泵抽起的泥水,先进入缓冲水箱,再通过方孔翻入浓缩池,其中缓冲水箱内安有搅拌机,转速为 300r/min.泥水从斜板区下部沿斜板向上流动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从溢流堰排出,浓缩泥水则沉入下部浓缩区从池底排出。投药箱直径 67cm,高86cm,容积约为 0.3m3。试验装置示意

4、。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改变斜板间距(5cm,6.7cm,8.6cm) 、投加率(0.10.4) 、进泥流量(0.52m3/h)和进泥含固率(0.1%0.6%)等来研究斜板浓缩池的运行参数,另外在最佳斜板间距和最佳药剂下进行药剂和快速机械搅拌对斜板浓缩池浓缩效果影响的试验。测量出水 SS、进泥含固率、底泥含固率等参数。值得注意的是 PAM 配置浓度过大时,容易堵塞塑料磁力泵和转子流量计。试验装置示意故投药箱中法国 PAM 配置含量为0.15,国产 PAM 配置含量为 0.3.混凝烧杯试验试验用排泥水取自武汉市白鹤嘴水厂污水泵房的集水池。该水厂以汉江水为水源,液态聚氯化铝铁为混凝剂。在进行烧

5、杯搅拌试验前,对六联搅拌机可设置成先快搅拌,再逐步慢搅拌最后静沉的编程。并没有出现,而是在慢搅过程中逐渐形成,随着搅拌G 值减小,形成的细小絮凝体越来越多,出水水质情况也比较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投加 PAM 时矾花出现时间早,颗粒大,分离效果好,排泥水中的无机物和细砂也能有效地去除,对提高重力式泥水浓缩池的效率很重要。PAM 在快速搅拌过程中形成较大颗粒,这是由于快速搅拌使水流产生了较强的剪切流,增加了颗粒间相互碰撞的机会,PAM 长碳链上的活性官能团能在快速搅拌的过程中迅速吸附分散相中的细小均匀粉粒和颗粒,形成粗大的絮凝体。实际快速搅拌的 G 值较大,说明这是凝聚过程,比普通的絮凝更高一个层

6、次。但 G 值渐小的环境中大颗粒絮凝体会变小,笔者估计这是由于粗大絮凝体在快搅拌过渡到慢搅拌时失去惯性力,搅拌时间越长,对大颗粒絮凝体的形成越不利。因此我们考虑在使用 PAM 对给水厂排泥水进行快速搅拌试验过程中,对六联搅拌机只采用先快速搅拌而后静沉的编程,显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且沉降速度快。六联搅拌机的快速搅拌设置见,PAM 快速搅拌对比试验结果。六联搅拌机的快速搅拌设置阶段时间转速/r/min 加药130s350123min0PAM 快速搅拌对比试验在试验中我们发现通过对投加了适当 PAM 的排泥水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在30s 左右,GT 值约 8000 就能取得良好的出水效果。静沉中的前

7、1min 一般絮凝颗粒都沉淀完毕,而且出水的浊度比静沉 3min 后的出水浊度最多高 30%.由此我们确定最优药剂为 PAM,其中法国 PAM 的最佳投加率 0.2 左右,国产PAM 的最佳投加率为 0.5 左右。最佳斜板间距的分析现场中试的正交试验数据是在进泥含固率为 0.1%0.6%条件下取得的,开启快速机械搅拌装置,温度 1525,投加法国 PAM(含量 0.15) 。一天排一次泥,并测底泥含固率。四因素三水平正文试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水平因素 PAM 投加率 A/进泥含固率 B/%斜板间距 C/cm 流量D/m3/h10.10.10.250.520.20.30.46.7130.40

8、.50.68.62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选用 L9(34)的正交表,见,不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运行参数和结果分析见,在中:Kjl 为第 j 列中相应于水平 l 的 m 个试验结果之和,l=1,2,3.K=3l=1Kjl,P=1nK2Qj=1m3l=1K2jl,Sj=Qj-PQ=27i=1Y2i,ST=Q-P 式中 K 试验数据总和;P 试验数据平方和之均值;Qj 第 j 列 Kjl 平方和之均值;Sj 第 j 列的离差平方和;Yi 第 i 个试验数据;Q 试验数据的平方和;ST 试验数据的离差平方总和。通过,我们可以看出进泥流量对上清液 SS 影响很大,虽然流量较小时效果很好

9、,但是斜板浓缩池的效率降低了不少。故流量定为 1m3/h 左右最佳(因为 K41 和 K42 相差不大) ,而试验证明流量为 1.4m3/h 以下时斜板浓缩池都能稳定运行。通过本次试验,进泥流量控制在1.4m3/h(水力负荷为 3.9m3/(m2h) )以下为宜。实际上可以看出斜板间距越小,可承受的水力负荷也越大。通过对做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可以得出:对上清液出水效果的影响因素 DBAC,其中处理流量和进泥含固率对上清液 SS 影响显著,58.6cm 之间的斜板间距对上清液 SS影响不显著,PAM 的投加率对上清液 SS 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显著。最佳运行参数是 A=0.2 左右,D=1m3/h 左右的条件下能有效地控制浓缩池达到较好的出水效果(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