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夏季养生防“二邪一凉”.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879967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养生防“二邪一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夏季养生防“二邪一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夏季养生防“二邪一凉”核心提示:夏季天气时而炎热干燥,时而沉闷潮湿,人体感觉非常不舒服。炎热的天气让人体大量流汗,口干舌燥,所以人们在夏季特别喜欢吃冰冷的食物,吹空调电扇。小编要提醒大家夏季养生要特别注意防暑,防湿邪,防凉。一防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防范措施: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二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二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二

2、要防湿邪:“湿”也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就这样,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跟关节炎等句号。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防范措施: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在俺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行的意思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养生人士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

3、体。三要防贪凉:防暑、防湿是夏天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但夏天乘凉更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取舒适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就像如果过度贪凉则容易生病,轻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胃肠病,重者会患皮肤病跟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儿童的发病情况更加明显。防范措施:应注重几个方面: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 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 25;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时间关闭,要经常通风;入睡后,最好关闭空调;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要站起来活动四肢跟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跟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时间呆在冷气环境里。2防暑宝典之调整好情绪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

4、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非常明显。据有关专家介绍,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夏季情感障碍症”的心理疾病困扰着,有 16%的正常人会因高温而乱发脾气。专家们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 35 度、日照超过 12 小时、湿度高于 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而精神病学家的研究也发现,当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躁动不安、叫骂、摔东西、自虐的几率也比平常高出许多。当环境气温低于 30 度,日照时间低于 12 小时时,情感障碍症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减少。据测算,如今正常人群中,约有 16%的人会在夏季莫名其妙的发现情绪跟行为异常。还有专家解释说,这种夏季情感障碍的发生,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还与人的出汗多少、睡眠时间、饮食缺乏有关。因为这时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跟食欲不好,使得身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进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产生情绪跟行为方面的异常。因此,在酷暑难耐的盛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做好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