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879569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31 - 1 -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防震减灾局(2008 年 8 月 1 日)(建议稿)第一章 基本情况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汶川发生 8.0 级特大地震,给绵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强大支援和国际社会的真诚帮助下,绵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经过顽强努力,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绵阳市进入了恢复重建阶段。恢复重建工作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为保障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恢复灾区生态

2、环境和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制定本规划。绵阳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接合部,境内北部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质构造特别复杂,构造断裂纵横分布,大多断裂现今活动仍十分强烈,地表呈现出碎屑岩、松散堆积物。绵阳雨量充沛且集中,气候温和,这些地质条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表明绵阳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地震、地质灾害、洪涝、干旱、冰雹、高温热浪、植物森林病虫害、烈性传染病等灾害在绵阳都有发生。境内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高烈- 2 -31 - 2 -度区,一半的国土面积处在地质灾害中。因此,在这样一个多灾因素的环境中,履行公共安全职能的各级政府,必须

3、把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预警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持续扎实抓紧抓好,将防灾减灾和生态保护纳入社会防控保护体系,因此,科学制定绵阳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实施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国土资源、社会救助、环保、水利、气象、林业、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专项规划、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关于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震、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气象、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分布等基础资料,结合绵阳现有工作基础和各部门单项规划,编制本规划。一、基本概况第一节:地震灾害状

4、况1、汶川地震基本概况: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我省汶川县(北纬 31.0 度,东经 103.4 度)发生 8.0 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0 千米。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截止 6 月 30 日 16 时 00 分止,汶川震区共发生 Ms4.0 级以上余震 226 次,其中 Ms4.04.9 级地震 193 次,Ms5.05.9 级地震 28 次,M6.0 级以上地震 5 次(不包括主震),最大余震为 5 月 25 日青川 M6.4 级地震。 据四川省地震台网中心测定, 截止到 6 月 30 日 12 时,汶川 8.0 级- 3 -31 - 3 -地震余震

5、区共发生 14717 次余震。汶川 8.0 级地震主震及 4 级以上余震震中分布见图 1。图 1汶川 8.0 级特大地震自初始破裂点即微观震中沿龙门山断裂带向北东方向延伸,中央断层破裂长度约 200km,前山断层破裂约 50km。该次地震与以往大陆地震的灾害相比较, 倒房造成伤亡的范围特别大;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特别严重,范围特别广;而且重灾区呈狭长的带状。主要表现为:烈度衰减快,在 20 千米距离内烈度从 7 度陡然上升至 11度,强烈的地面破坏,顷刻之间使“山河改观” ;破坏严重,强地面地震动导致大量建筑物、构筑物毁坏或破坏,地表破裂导致的建筑物及工- 4 -31 - 4 -程设施撕裂及倒塌

6、;次生灾害严重,由于四川北部特殊的地质条件,强地震动及地表破裂造成地震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特别是崩塌、滑坡体堵塞江河形成的堰塞湖给下游的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截止 6 月 12 日 18 时止,全市受灾人口 521.7 万人,其中死亡 21964 人死亡,失踪 7795 人,受伤 17.4 万人。全市各方面直接经济损失达 2978.4 亿元,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斜贯而过的安县、北川、平武、江油市损毁情况极为严重。国家灾害委员会组织了数百位专家,对灾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考察,专家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1999),对照地貌地物的毁损

7、程度,结合不同类型建筑物破环情况和生命线工程损毁状况以及人员伤亡的分布,客观、科学地认定绵阳全境为地震重灾区,其中北川、平武、安县为极灾区,其它县市区为重灾区。- 5 -31 - 5 -图 2这次地震及其频繁发生的强余震,造成地表破坏极其严重,致灾遍及全市,因地震形成的直接灾害及产生的次生灾害,对本区地震、水文、气象、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林业系统的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预测、预警、预报、监管网络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各系统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生物多样性数量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直接经济损失和恢复重建需要巨额经费,据各系统初步统计受损及治理费预算如下表:单位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恢复重建预算(万元)

8、备注气象部门 8252.3 5357- 6 -31 - 6 -国土资源局 732123 732123 未报直接损失按恢复重建费计环保局 77976.9 119022.37155713.08 2008-2010 年水务局 1356167160622.97 2011-2015 年林业局 122210 512725 未报恢复重建费,按直接损失费处理防震减灾局 1850 1850合计 2298579.2 1687413.42第二节:灾区面临的形势分析1、今后一个时期本地区地震趋势。龙门山断裂带是由于青藏高原向东运动,受到华南地块的阻挡形成的逆冲断带,主要由后山断裂、中央断裂、前山断裂和山前隐伏断裂组成

9、,断层倾向北西。汶川 8.0 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的中央断裂上,震源机制计算结果显示断层破裂以逆冲为主,断层破裂是由发震起始点向北东方向的单向破裂,从波形反演得到的断层破裂位移分布情况和余震分布结果分析,在断层破裂存在两个“亏空区” ,这两个亏空区是未来若干年可能发生较强地震的高危区域。汶川地震破裂呈走滑-逆冲断层错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历史强震震例分析,汶川大地震的余震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不能排除发生晚期强余震的可能。在鲜水河断裂带,1973 年发生的炉霍 7.6 级大地震,8、9 年后的 1981 年和 1982 年又分别在鲜

10、水河上的道孚和甘孜发生了- 7 -31 - 7 -6.9、6.0 级晚期强余震,灾区震情形势依然严峻。2、地震地质灾害十分严重。据国土局提供的资料表明,重灾区内发现山地灾害隐患点达 2674 处,其中滑坡 656 处,崩塌131 处,滑坡体形成的堰塞湖 20 余处,严重威胁涪江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汶川地震后,极震区部分山体处于松动破碎状态,在强余震、自然重力和雨水的多重作用下,将进入新一轮地质灾害高发期,崩塌灾害可能频繁发生,但规模不大,两年后将逐渐减少;五年内滑坡灾害将会十分严重,主要发生在地震烈度 7 度以上的高山峡谷中。这些地震地质灾害,为灾区的生态修复、灾后基础设施的重建和经济

11、社会发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所有永久性建设工程必须遵循先科学规划、再建设的原则,防止产生新的灾害。3、地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震造成地表物质松动,位移和异化,导致农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其受损程度与农田周边山体的岩性结构及稳定性有关。据统计,绵阳因崩塌、滑坡及地裂而损毁的农田面积为 83464 亩,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紧张的矛盾。4、地震对生物资源的影响:由于地震强度高、烈度大,使灾区处处疮痍满目,地表崩塌,滑坡广泛发育,植被受害严重,估计植被破坏面积达 10 万 hm2,造成植物种群在空间数量有所减少,个别濒危物种会受到严重影响。- 8 -31 - 8 -5、地震对水源环境的影响:因自然

12、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特别是在河谷地带,大量泥沙随崩塌、滑坡流入河道,甚至堵塞形成堰塞湖,不仅改变了河流水文形势,增加河流悬浮物。断层的坡裂对水库、地下水带来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水资源和水环境。特别是堰塞湖泄流后,各类污染物加重水质的污染,对下游用水安全产生危机。此外,大量新生裸地将降低水源的涵养能力,使水土地流加剧,对涪江上游的若干梯级电站坝前泥沙淤积带来严重危害。下游水质恶化,给疫病传播提供了条件。再加上余震不断,又将进入主汛期,主震带部分山区地表层呈现破碎状态的碎屑岩层,在余震和暴雨的双重作用下,将进一步加重灾区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新的塌方体还会不断生,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3、给生态修复增加难度和工程量。这种不稳定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消除。6、灾区部分乡镇的垃圾的清运处理。地震灾害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巨大,成份复杂,生活垃圾、日常用品、动物尸体混杂,有毒有害物质并存,危害严重。尤其是重灾区的北川县城,南坝、平通、高川、茶坪等镇乡所在地,垃圾清理防污及恢复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7、极灾区民众安全与民生发展的两难选择。汶川地震前,该区域人口大致是按土地资源分布,而土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大致是平衡的。震后,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三危地带(断裂带、高地质灾害区、低洼地排洪区)不宜人群居住,应当避开高危区域,逐步- 9 -31 - 9 -向相邻区域转移或异地安置,因人地

14、资源分布相对平衡,在第二、第三产业又无法吸纳大量三区民众的前提下,现实民生问题又不得不选择暂时原地建设,这个民生问题与安全保护的矛盾是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必须面临的又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本区域长期面临的战略任务。当前在恢复重建中,进行永久性住房建设和基础工程建设时,一是要尽量避开或者远离断层;二是因风俗民情以及经济民生方面的问题,目前暂时无条件避开断层需要回原地建设的,各级政府要尊重民众的意愿,同时要切实指导农民提升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8、地震灾害大幅度提升了绵阳境内的抗震设防标准,区域安全度降低。地处川西北地区的龙门山地震带,大多断裂现今活动仍十分强烈,境内地震烈度均在 6 度以上

15、。 (震前设防标准见下图 3:汶川地震前绵阳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10 -31 - 10 -汶川地震后,烈度标准普遍提高,范围增大,六度区、七度区、八度区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见图 4。图 4:汶川地震后绵阳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示意图- 11 -31 - 11 -在一定的经济水平下,地震烈度的提升,就意味着本区域的安全度降低。按照新的标准设防,营造人居安全环境,增强防范意识,是绵阳市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必须严肃对对待的问题,尤其是农民建房的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是政府履行公共安全职能的重要方面,必- 12 -31 - 12 -须加强。新疆伽师、河北邢台等地,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损毁严重,

16、重建中凡是按设防要求重建的房屋,在后来的强地震中,房子基本无损坏,反之,则破坏依然严重。第三节:存在的问题分析1、防灾减灾方面的问题:从汶川地震应急处置的全过程看,绵阳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是市、各县市区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还未实行严格的规口管理,准确性、及时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预警、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应急资源还未有效集中,及时公开,因而在效率、配合方面发生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二是应对灾难的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严重滞后,巨灾社会保险还未建立,满足

17、不了灾后社会公众复杂的经济、社会、法律关系需求,尤其是城镇居民灾后房屋财产损失,将是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三是灾害监测体系还不够健全,监测能力不足,预警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尚待提高,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四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避灾场所建设滞后,城镇灾害设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住房防灾抗灾标准普遍较低;五是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落后;六是减灾资源普查、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未开展,各类灾害- 13 -31 - 13 -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清,隐患监管工作基础薄弱;七是各级灾害管理人员业务

18、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管理体系未建立,基层乡村社区的减灾科普宣传有待常态化,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较薄弱。2、生态环境问题。从汶川地震灾后现状看,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地震导致 20.9 万亩土地灭失,损毁林木 133.9 亩,使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量减少,以一产为主的山区人民,今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民群众的发展将更加突出;二是极震区大部山体整体松动、开裂,大幅度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地质灾害将是本区域长期面临的经常性灾害;三是水土流失较严重,松动、开裂的山体和地表裸露的疮面,在自然重力和雨水的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强度大,尤其是滑坡体形

19、成的堰塞湖处置,水土流失更加剧烈,对下游危害严重;四是水环境问题,因抗震救灾安全需要,所有水库都低水位或空库运行,原有调度体系破坏而无力对水资源进行调配,工业、农业、生态、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活用水受到极大影响,部份水源水质遭到污染。北川、安县、平武和江油重灾区原有水系破坏,水质因动植物腐烂和原有排水系统破坏而变差。3、灾后大规模恢复重建与生态环境、市场容量、环境污染的关系问题。在一个地域内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 14 -31 - 14 -题:一是建筑材料的供给不足与市场需求极其旺盛而引发的材料涨价。丽江地震重建期前后五年,五年内,在政府严格控制下,仍然拉动该市及周边地区建

20、材大幅度涨价,这个涨价,政府依靠行政和法制手段难以控制,收效甚微,绵阳应从中吸取教训;二是建材的涨价带动产能提速,小砖窖、小水泥厂可能大量涌现,控制不好会形成新一轮环境污染,并且重建结束后产能过剩,造成浪费,因此重建时间一定要科学安排,从环保角度上讲不应太集中;三是因道路、运力以及建材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建房的需求,就地取材分散建房将作为最现实的选择,大规模农民自建房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可能对本已生态脆弱的山区林带造成危害,应加强监管,有组织有计划间伐或者加强区域性协调;四是恢复重建对绵阳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重大。在短时期内,以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巨额资金,投入到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产业,由建筑产业链

21、形成的经济增速倍乘效应,从投资、内需等方面,将拉动绵阳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这是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就是汶川地震后,绵阳大部地区抗震设防标准普遍提高一个等级,人员密集的公用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在原有设防标准上将提高两个等级,在土地的市场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后,在生态化城市的新要求下,工程建设成本将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恢复重建和城市损毁房屋的处置,基础设施的恢复和重建,防灾减灾和生态保护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投入等,必然增加财政预算的支出,旅游业等三产受到重创,一增一减,三年内可能对绵阳经济发展速- 15 -31 - 15 -度造成较大影响。 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

2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抓紧治理各种灾害,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各类灾害防治、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建工作的首位,优先治理威胁群众生命安全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隐患点,尽快减轻灾害风险。尊重自然,科学防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预防为主,合理避让,科学设计,重点整治,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和效能。 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综合

23、减灾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共同努力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统筹兼顾,着眼长远。坚持预防监测与灾害治理相结合,系统能力建设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既立足于当前的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又着眼于长远综合减灾能力的提高。- 16 -31 - 16 -第三节 规划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使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基本恢复,重大次生灾害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应急救援救助能力得到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增强。1、总体目标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任务,恢复震前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病虫、环境等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生态环境修复初见

24、成效。森林覆盖达到 90%;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修复基本完成,地质灾害的自然修复部分适合林草生长的部分实现林草全面覆盖;建立绵阳市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市级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污水处理率达到 80 %;优化整合各类应急、救灾、救助、防御等危机管理险资源,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将灾害防御、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绵阳各县市区、各部门发展规划,纳入国民教育、全社会科普活动,以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2、具体目标(1) 防灾减灾方面:完成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病虫、环境监测等系统恢复重建。- 17 -31 - 17 -完成县市区气象

25、、水文、地震、地质、森林病虫、环境监测等机构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建立、整合、优化市、各县市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病虫、环境监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建成市、各县市区自然灾害灾情快速上报体系,建立市、各县市区两级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达到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建立农村地震安全管理体制,农房建设纳入城乡统一管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的建设工程,设防能力高于所在地的设防标准。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推进灾区各县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及仓库建设,提高绵阳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装备水平和救援能力,着力推进大中企业、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建立轻灾区以镇乡为单位的民兵预备役人

26、员救援重灾区的就近救援机制,适度训练,形成战斗力。完成高危险情水库、水电站应急除险加固工作,完成重点河流、重要河段、重大险情的堤防应急除险工作,确保安全度汛;重视防治威胁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各种次生灾害,抓紧治理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形成灾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强地震监测,特别是震区两端余震活动的监测分析,动态跟踪监视断层活动和余震发展趋势;开展不间断滚动会商,密切跟踪震情发- 18 -31 - 18 -展;做好强余震的应对处置工作。灾害发生 24 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医疗救助,达到与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相适应的能力。地震灾

27、害、极端灾害性天气、洪水灾害、地质灾害、疫情、森林火灾或森林病虫害等灾害信息源所在地能实时发出,政府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媒体,实现与公众信息共享。通过各级奋斗完成上述目标,实现各类灾害的监测能力、预测水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幅度增强,实现社会动员能力、紧急救援能力和灾民转移安置能力大幅度增强,力争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大幅度减轻。(2)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充分发挥山区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把干果经济林、生态能源经济林建成一定规模;推进新型工业化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成一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改善水域和大气的环境与生态质量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支持体系健全有力,基本形成良性的

28、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做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逐步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区的森林恢复,- 19 -31 - 19 -抓好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加快森林防火、林木种苗、动植物病害防控等基础设施重建。有计划地开展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恢复重建。结合城镇乡村和工业集中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各级环境监测设施,加强水源地和土壤污染治理,做好废墟清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恢复和强化气象、防汛抗旱、防震、地质灾害、水污

29、染预警预报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灾害监测预测预防能力。市城区、各县市城区按生态文明城市的安全和环境指标建设改造,城区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员小于一万人。镇乡以上居民集中居住地污水、垃圾处理全面依法达到排放标准,从源头上堵住污染源,力争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质、土壤、空气、食品等达到国家规定的良好以上等级;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大增强,消费行为与可持续相适应。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朝生态化方向发展。第三章:总体布局及重建主要任务第一节:总体布局- 20 -31 - 20 -灾后恢复重建不仅要使防灾减灾系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还要为灾区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必须

30、落实国家防灾减灾发展战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市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人居安全全面协调发展。依据灾区的损失分布和未来的地震趋势,总体布局如下:绵阳境内的北部的生态区域态脆弱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必须从环境、安全、资源承载力、绿色 GDP 方面严格论证后,适度发展;其它地区为一般灾区,其产业发展不受限制。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恢复重建布局:绵阳城区建一个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江油、安县、平武、北川县新建 4 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防灾减灾布局:各县市区各建一座公共安全教育馆,绵阳城区、各县市区县城所在地,应建立一至两处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灾害、森

31、林防护、环境监测系统,在对损毁系统修复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科学客观评估,按国家、省综合灾害监测台站布局规划,加密增设灾害观测台网。生态环境保护布局:该区域属水源源发地,物种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水质保护的重点地区,其目标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为核心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损毁工程的恢复和重建;抓好长江上游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21 -31 - 21 -建设;以促进山区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积极发展以核桃、板栗、银杏、茶以及木本药材等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基地;恢复、培育

32、、利用王朗、雪宝顶、小寨子、猿王洞、千佛山等森林景观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实施有限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促进灾后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解决山区社会发展与脱贫问题。第二节: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一)防震减灾系统:地震监测:重建修复地震测震台两处、地震前兆台站 6 处,强震观测台 3 处,完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造一处、新增一处GPS 区域站为基准站;以江油为中心建设一个跨断层综合观测试验场。震害防御: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的自然灾害,由于成因极其复杂,限当今科学技术水平,全世界的人们至今没有完全认识到地球内部的运动情况,还不能从技术上完全成功地预报。因此

33、防御地震灾害的路径就是周总理讲的以预防为主,走防御与救助结合的方针;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讲的灾前防御比灾后救助更经济、更人道;回副总理讲的防震减灾的投入与回报是 112。因此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就是提升工程抗震能力,在设防标准、场地选址、设计、施工、材料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城市、镇乡建设必须避开活断层;农房建设必须加强设防,纳入政府监管。- 22 -31 - 22 -地震应急:恢复完善绵阳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与国家、省地震局相应系统对接,逐步补齐应急经济社会基础资料;建立覆盖整个灾区的灾情快速上报系统;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平息地震谣传,保证社会稳定。非工程防御措施:综合性灾害防御知识系

34、统纳入中小学教材;建设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建立市、各县市区公共安全教育馆;普级民众的防灾减灾知识。(二)地质灾害预防: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铺、全面规划、重点防治、环保优先” 。在对极灾区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地质灾害分区,编制绵阳地质灾害详图,视危害性确定其等级;对重大地质灾害以及位于红色等级的地方,以自然修复为主,生命线工程和人员居住场地,应当主动避让;地质灾害规模小、等级稍低的地质灾害需要进行工程治理的,必须进行地质灾害现场的勘查、设计、治理工程,合符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风景名胜区的地质灾害治理,应本着保护优先,优先安排被破坏严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当前主要

35、任务要完成绵阳北部四县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实施101 处应急治理工程、750 处综合治理工程、5000 户搬迁避让工程;对于部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规模较小居民人数较多的地方或地质灾害位于交通要道旁,应进行规划和必要治理,并建立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制度。- 23 -31 - 23 -(三)生态植被恢复重建1、林地清理。对 163.11 万亩毁损林地中的“倒折”木、滚石和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丢弃物进行全面清理,减轻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次生灾害。2、植被恢复。通过人工植苗造林、封山育林、人工点撒播等方式,恢复林草植被 149.2 万亩,占损毁林地总面积的 91.5以上,其中,人工植苗造林 89.

36、6 万亩,封山育林 44.6 万亩,人工点撒播 15 万亩;对15.68 万亩陡坡岩石裸露地,采取自然修复的方式逐步恢复。通过栽竹对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进行修复和改造,开展大熊猫走廊带建设,恢复重建大熊猫栖息地面积 118 万亩,保护恢复珍稀濒危树种林木 10 万株;通过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恢复重建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及竹林基地面积 59.5 万亩。3、林木种苗。恢复林木种苗基地、良繁基地、采种基地、母树林、种子园等 0.77 万亩,育苗大棚、温室 5.55 万平方米。4、恢复观测设施:重建防火了望台 38 座、维修加固 20 座,恢复重建生态定位监测站 2 个,气象系统 2 套,综合观测塔

37、3 座,购置防火、办公、科研、监测、种苗等设备 0.38 万台套。5、林产加工。恢复重建人造板生产能力 60 万立方米,恢复重建各类房屋 12.6 万平方米,其中,重建 4.4 万平方米,加固 8.2 万平方米,购置加工设备(生产线)30 台套。- 24 -31 - 24 -6、森林旅游。恢复重建森林旅游接待用房 7.6 万平方米,其中,重建 5.4 万平方米,加固 2.2 万平方米;修复森林旅游栈(便)道 691 公里。(四)生态环境修复1、恢复与重建林区道路(含防火通道)4800 公里,瞭望塔 105 座、蓄水池 250 口,供电线路 2475 公里、供水管网 822 公里、通信线路120

38、3 公里、购置防火设备 27000 台(套) 、交通工具 310 辆;恢复林区种苗生产基地与设施,人工造林 83.6 万亩封山育林 72 万亩、飞播造林57.64 万亩、矿区生态修复工程 8600 亩;开展 9 个县市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地震对大熊猫等到珍稀野生动物行为、生存方式、迁徙的影响彻云霄研究。2、重建 5 个污水处理厂、7 个垃圾处理场、78 个工业企业水污染处理项目、55 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6 个固体废弃物治理项目和全市环保系统环境监管能力项目;农村和乡镇生活垃圾实行村集、乡运、县处理。(五)水资源保护与治理1、水利生态环境恢复。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减少江河泥沙,优化

39、水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农耕和自然修复措施合理配置综合治理,促进长江上游生态- 25 -31 - 25 -屏障建设。2、旱灾、洪涝灾害、山洪灾害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方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预测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和结果,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水利、防洪工程设施的作用,趋利避害。从组织、制度、人员、物资、资金、程序等方面制定不同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在灾害形成前,通过严密的组织和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地避免灾害发生,杜绝因组织防范不力而

40、造成的能够避免的灾害发生,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以公众天地一体通信网络为平台,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信息网络,建成有线和无线,卫星、计算机网络、短波、超短波等多种渠道的通讯网络。(六)极端灾变天气防御1、恢复、建立天地一体、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适应区域地理条件的国家、区域、临时、移动等气象观测站四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2、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集成工作平台,强化极端灾变天气预测预警业务,增强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社会实效性。3、依托公共通信网,实现气象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七)救灾物资的储备与机制建设- 26 -31 - 26 -做好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的恢复重

41、建和新建、扩建工作,对提高绵阳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减轻灾害损失风险,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建立绵阳市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江油、安县、平武、北川4 个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应重点储备各类帐篷、棉被、毛毯、衣物、净水设备、饮用水、方便食品。2、建设规模与资金测算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平均每个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层高 5米,库容 1 万立方米。按 2500 元/平方米测算,需资金 500 万。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平均每个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层高 5米,库容 5000 立方米。总建筑面积 4000 平方

42、米,按 2500 元/平方米测算,需资金 1000 万。第四章、恢复重建项目安排建议根据震后恢复条例规定,从长远和全局利益出发,站在全市的层面,按照中央关于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的要求。结合绵阳实际,各部门与省级对应部门对接后,现初步建议以下项目作为恢复期的建设项目(一) 市、县级综合建设项目见附表一(二) 防震减灾恢复重建项目见附表二- 27 -31 - 27 -(三) 林业系统项目表见附表三(四) 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处置项目表见附表四(五) 气象系统恢复重建项目表见附表五。(六) 环境保护项目见附表六(七) 民政局物资储备项目表

43、见附表七(八) 水务局项目表见附表八第五章、保障措施(一)防灾减灾部分1、加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对国家已经颁布的防灾减灾主面的五部法律、九部法规,生态保护主面的若干部法律法规,要组织学习好,贯彻好,依法履行好法律赋予政府的职能,进一步制定、修订地方政府规章。全面规范减灾工作,提高依法减灾的水平。2、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体系。成立绵阳市防灾减灾委员会,加强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市、县、镇乡三级综合减灾协调机制。认真落实责任制,各地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解目标、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建立减灾

44、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加强减灾工作的协调联动,建立市减灾委与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机制,建立健- 28 -31 - 28 -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制度和机制。到 2010 年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反映灵敏的综合减灾体系;提高市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将综合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要按照本规划要求,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确保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的落实;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要与综合减灾密切结

45、合,立足长远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因素,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加大财政对防灾减灾的投入力度。市政府的减灾投入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减灾投入机制,要根据减灾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加大对减灾事业的投入;加强发挥保险业在防灾减灾作用的政策研究和试点工作,鼓励公民和企业参加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减灾资金。(二)生态保护部分1、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

46、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 29 -31 - 29 -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2、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绵阳北部生态极端

47、脆弱区,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利益调整。一个地方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使自身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益方不对其进行补偿,就会挫伤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三危地区从事林草种植人员,对该区域 25度以上坡地从事林草种植

48、人员,实行全额补贴,标准不低于同类地区农业种植人员待遇。实行国家、省、市三级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这个关系- 30 -31 - 30 -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大事。4、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有关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依靠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5、绿色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立法。6、强制性关闭高污染、高排放产业。7、从行政管理层次上加大节能减排。以硬性节能减排指标考核市长、县长、镇长,完不成指标,政绩上则不符合领导干部的条件。8、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