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老的阿拉伯咖啡文化当欧洲人第一次接触到咖啡的时候,他们把这种诱人的饮料称之为“阿拉伯酒”,当保守的天主教徒诅咒咖啡为“魔鬼撒旦的饮料”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想到他们从“异教徒”那里承袭来的是一种何等珍贵的东西。作为世界上最早饮用咖啡和生产咖啡的地区,阿拉伯的咖啡文化就像它的咖啡历史一样古老而悠久。在阿拉伯地区,现在人们对于咖啡的饮用无论是从咖啡的品质,还是饮用方式、饮用环境和情调上,都还保留着古老而悠久的传统和讲究。在阿拉伯国家,如果一个人被邀请到别人家里去喝咖啡,这表示了主人最为诚挚的敬意,被邀请的客人要表示出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回应。客人在来到主人家的时候,要做到谦恭有礼,在品尝咖啡的时候,除了
2、要赞美咖啡的香醇之外,还要切记即使喝得满嘴都是咖啡渣,也不能喝水,因为那是表示客人对主人的咖啡不满意,会极大地伤害主人的自尊和盛情的。阿拉伯人喝咖啡时很庄重,也很讲究品饮咖啡的礼仪和程式,他们有一套传统的喝咖啡的形式,很像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茶道。在喝咖啡之前要焚香,还要在品饮咖啡的地方撒放香料,然后是宾主一同欣赏咖啡的品质,从颜色到香味,仔细地研究一番,再把精美贵重的咖啡器皿摆出来赏玩,然后才开始烹煮香浓的咖啡。欧洲的咖啡文化在欧洲,咖啡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很成熟的文化形式了,从咖啡进入这块大陆,到欧洲第一家咖啡馆的出现,咖啡文化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显示了极为旺盛的生命活力。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咖
3、啡与音乐、华尔兹舞并称“维也纳三宝”,可见咖啡文化的意义深远。在意大利有一句名言:“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强劲又充满热情!”把男人等同于咖啡,这是何等的非比寻常。意大利人对咖啡情有独钟,咖啡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了。在起床后,意大利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煮上一杯咖啡。不论男女,几乎从早到晚咖啡杯不离手。在法国,如果没有咖啡就像没有葡萄酒一样不可思议,简直可以说是世界的末日到了。据说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法国由于咖啡供应紧张而导致许多法国人整日无精打采,大大影响了这个国家正常的生活。1991 年“海湾战争”爆发,法国人担心战争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纷纷跑到超级市场抢购商品,当电视台的采
4、访记者把摄像机对准抢购商品的民众时,镜头里显示的却是顾客们手中大量的咖啡和方糖,一时传为笑谈。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不是咖啡本身的品质和味道,而注重饮用咖啡的环境和情调,表现出来的是优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调和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就像卢浮宫中那些精美动人的艺术作品一般。从咖啡传入法国的那一天开始,法国的文化艺术中就时时可见咖啡的影响和影子。17 世纪开始,在法国,尤其是在法国的上流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因为品饮咖啡而形成的文化艺术沙龙。在这些沙龙中,文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们在咖啡的振奋下,舒展着他们想象的翅膀,创造出无数的文艺精品,为世界留下了一批瑰丽的文化珍宝。美国的咖啡文化美国是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
5、这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像它自身一样,没有禁锢,不落窠臼,率性而为,美国的咖啡文化也不例外。美国人喝咖啡随意而为,无所顾忌,没有欧洲人的情调,没有阿拉伯人的讲究,喝得自由,喝得舒适,喝出自我和超脱。美国是世界上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几乎时时处处都在喝咖啡,不论在家里、学校、办公室、公共场合,还是其他任何地方,咖啡的香气随处可闻。据说第一次载人登月的阿波罗十三号宇宙飞船,在返航途中曾经发生了故障,在生死关头地面指挥人员安慰飞船上的宇航员说:“别泄气,香喷喷的热咖啡正等着你们呢!”Office 里的咖啡文化西方的一些公司里,大多会为自己的职员和客户们供应免费的咖啡,讲究的公司里都要摆放几
6、套高档的咖啡用具,比如精美的意大利咖啡壶、细腻的英国骨瓷咖啡杯等等,这体现了一种企业文化的内涵。向公司职员提供免费咖啡实际上是企业老板的一种人文关怀,显示出一种亲和力。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西方有个说法,福利待遇越好的公司,管理就越发严格,职工的工作量就越大。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之下,喝上一杯咖啡,在公司的休息区内舒展一下酸懒的腰身,无疑是一种调剂和享受,这一点深谙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老板们是早就想到了的。免费咖啡可谓是“花小钱办大事”,最大限度地让员工发挥他们身体和精力上的潜能,为公司,为老板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联络了劳资双方的感情,也促进了员工的团队观念,达到了互相协作的目的。咖啡成了企业
7、文化的标示和 Office 中舒爽的亮点。咖啡在中国咖啡是什么时候以书面方式进入东方中国这拥有数千年茶文化的国度的呢?成品咖啡何时进入中国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而史书最早有咖啡记载的便是 1884 年中国首棵咖啡树在台湾的种植了。清光绪十年(公元 1884 年),有位英国的茶商,发现台湾的气候与中南美洲十分相似,应该会是个适合种植咖啡的好地理。于是,这名商人引进了一百株阿拉伯种的咖啡树到台湾种植,从而便成了中国咖啡的“鼻祖”了。而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是在 20 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现在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的厦门等地就有一百多年前引进
8、的咖啡树的种植,也就是所谓的“Chinese coffee”(中国咖啡)了。中国咖啡的种植起步虽然较晚,且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并不为国人所熟知。但是,前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洋文化的大举入侵,咖啡这个“帝国主义文化先锋”也渐渐的进入了百姓的生活。其实中国大陆的咖啡文化应该起始于旧上海的英法日租界,作为“东方之珠”的东方大都市,旧上海的咖啡文化的发展应该说是国内最早的,而当时的咖啡馆是洋人和上等华人以及各种肤色从事非凡职业妇女们出没的场合。这点应该能引起很多人的遐想,巩利扮演的“非凡行业者”在昏暗吵闹的咖啡馆里与各种肤色的人强颜卖笑的情景成了国人最早的咖啡馆印
9、象。直道咖啡馆充斥大街小巷的今日,人们的咖啡馆印象还有停留在“那个镜头”的。然而,这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近年来中国咖啡种植和消费的发展愈来愈为世界所瞩目。麦斯威尔、雀巢、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工厂,为中国市场提供品种更优、价格更优质的产品。1999 年,有着“中国麦当劳之父”美誉的中国台湾人王大伟首次把世界最具声誉的咖啡品牌星巴克引进国内。以及台湾上岛、日本真锅等闻名咖啡品牌的大举入主中国市场,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等发达大城市更是引发了一场咖啡旋风,今年以来这股旋风越发不可收拾。美国西雅图咖啡、加拿大百怡、加拿大第二杯咖啡(Second Cup)陆续进入中国
10、市场,星巴克也改变了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策略,逐步的回收区域加盟改为总部直营。这股咖啡旋风大有和中国茶决一死战的架势。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小资产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了。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也充斥的过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或是各种社交场合,人们都在品着咖啡:它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了时尚和潮流的代名词。中国人也逐渐喜欢自己做咖啡了。亲手为爱人做一杯新鲜的热咖啡,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随着咖啡这一有着悠久历史饮品的广为人知,咖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 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正逐年上升,而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咖啡消费国。前不久,在北京主办了一场有关咖啡市场的研讨会,前来参会的单位与个人远远超乎预期的数量。这似乎可以说明,国人正对咖啡这一西方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1995 年,中国的咖啡种植总面积已达 9 万亩。而今,出产于中国云南的“中国咖啡”,以其高贵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将进一步的推动这股潮流,引导这一时尚,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咖啡品牌,从面使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中国人对饮食方面的研究向来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从古老的茶文化到当今遍布全世界的中国餐馆,都可以有效地说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