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题 目 名 称: 发动机测扭油缸机加工艺 学 院(部):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班 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教授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发动机测扭油缸机加工艺及磨工夹具设计学 院(部):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2010 年 6 月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I摘 要本次设计是飞机发动机上的一个测扭油缸
2、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关键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测扭油缸零件是飞机发动机上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属于长套筒薄壁类零件,体积小,结构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比较高,在发电机中起很大的作用。首先我对测扭油缸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然后针对其工艺特点设计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了加工工序卡;为保证生产效率较高,产品质量合格,结合生产加工的实际情况,在关键工序第 95 道工序上设计了专用磨工夹具。在磨工夹具的设计中,定位方式采用一面一内圆面一孔角向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压板机构。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方便、快捷可靠。在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选用了车床、铣床和磨床。关键词:测扭油缸,机械加工工艺,磨工夹具
3、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IIABSTRACTThis is a special fixture design used in the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key process for a spare the fuel tank on certain engine. The fuel tank of a typical part in the aeroengine. It belongs to a long sleeve thin-walled parts, small size, shape more complex structure
4、, relatively high accuracy in generating significantly in the role.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test on a twisted parts of the fuel tank and then for its design of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oint of order processing,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ing card; So as to guarantee the high efficiency an
5、d qualified products ,combine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producing and processing ,design a grinding fixture at the key process 95. In the design of grinding fixture ,locating system is to adopt one hole one plane angular allocation to positioning ,and holding fixture use the spiral clamping mechani
6、sm. Lathe ,miller and grinder machine are selected and put to use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 .Keywords: Twisted measured the fuel tank, Machining process, Mill workers Fixture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III目 录第 1 章 绪论11.1 选题来源11.2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现状11.3 主要设计内容及思路31.4 预期设计成果3第 2 章 测扭油缸工艺规程设计42.1 零件
7、分析42.1.1 测扭油缸的作用42.1.2 测扭油缸的工艺分析42.2 毛坯设计102.2.1 确定毛坯的生产类型102.2.2 材料分析10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IV2.2.3 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式102.2.4 毛坯形状与尺寸的确定112.3 工艺路线的制订122.3.1 加工方法的选择132.3.2 加工阶段的划分172.3.3 工序集中与分散182.3.4 工序顺序的安排192.3.5 工艺路线方案的确定202.4 工序设计262.4.1 基准的选择262.4.2 加工余量的确定282.4.3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302.4.4 设备、工艺装备的选择34第 3 章 磨床夹具
8、的设计353.1 分析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35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V3.2 磨床夹具的作用及设计要求353.3 磨床夹具定位装置设计363.3.1 定位所需限制的自由度分析363.3.2 定位元件设计373.4 磨床夹具夹紧装置设计383.4.1 夹紧方案的选择383.3.2 夹紧力的计算393.3.3 夹紧机构设计393.5 夹具体及其它装置设计413.6 磨床夹具的精度计算与分析413.7 夹具使用及维护注意事项43结论45参考文献46致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VI谢47附录 1 零件图纸附录 2 工艺规程附录 3 设计图纸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 第 1 章 绪 论1.1
9、选题来源测扭油缸零件是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生产的涡桨 6 飞机发动机测扭机构中的一个零件。测扭油缸属于典型的长套筒薄壁类零件,体积小,结构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比较高,在发电机中起很大的作用。飞机的心脏是发动机,发动机使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它是动力的源泉。飞机发动机中的测扭机构是用来感受第二级中间齿轮架的扭矩,并通过滑油压力表测量测扭油缸内平衡该扭矩的油压,指示出发动机输给螺旋桨的功率。测扭机构共有 6 套测扭油缸测扭活塞组件。每个测扭活塞都用测扭活塞固定销固定在减速器匣的凸耳内,而测扭油缸则用测扭油缸固定销与测扭油缸支承的凸耳连接。可见,测扭油缸是发动机中必不可少的零件
10、。测扭油缸零件自设计到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经过多次设计改进,其性能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机械制造业和机床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迅速发展,通过更先进的加工工艺来设计制造测扭油缸零件,以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以更高的满足对零件性能的要求。1.2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现状 1-3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制造工艺的内涵和面貌正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近年来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为以下几点:(1)常规工艺的不断优化:常规工艺的不断优化是实现高效化、强韧化、轻量化,以形成优质高效、低耗、少污染的先进使用工艺为主要目标,同时实现工艺设备、辅助工艺、工艺材料、检测系统的成套工艺服务,使
11、优化工艺易于为企业所使用。(2)新型加工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发展:各种新型加工方法及工艺,包括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等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加工工艺,为适应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好的加工方法及工艺。(3)自动化等高新技术与工艺的紧密结合: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与工艺及设备相结合,使传统的工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2 夹具在机械加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证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以优质、高效、低耗的工艺去完成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重要的工艺装备,在生产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12、面:(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稳定产品质量:夹具在机床加工中的基本作用是,保证工件的相对位置精度,采用能直接定位的夹具,比划线找正所达到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得多。而且稳定可靠。 (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我国拥有的机床台数占世界前例,如果使这些机床有很好的配套夹具,对发挥机床的潜力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说,采用专用夹具可省去画线找正等工作,初进生产率的提高以及降低加工成本。近年来,由于夹具向标准化;可调化和组合等方面发展,在小批生产中也适当地使用了专用夹具,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3)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在一台普通车床上配备一个专门设计的旋转刀架,可以加
13、工圆球;若配备一个摆动刀架可以加工叶片的型面。因此,采用专用夹具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达到“一机多能”,同时也是改变生产面貌的一个有效途径。(4)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采用夹具后,工件的装卸显然要比不用夹具方便、省力、安全。例如,采用电动卡盘,只要按一下电钮就可以完成工件的夹紧或松开动作。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1)高精度性: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为了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更高高精度夹具的定位孔距精度高达5m,夹具支承面的垂直度达到 0.01mm/300mm,平行度高
14、达 0.01mm/500mm。机床夹具的精度已提高到微米级,世界知名的夹具制造公司都是精密机械制造企业;(2)高效性:为了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双面、四面和多件装夹的夹具产品越来越多。为了减少工件的安装时间,各种自动定心夹紧、精密平口钳、杠杆夹紧、凸轮夹紧、气动和液压夹紧等,快速夹紧功能部件不断地推陈出新。(3)模块化:模块、组合夹具元件模块化是实现组合化的基础。利用模块化设计的系列化、标准化夹具元件,快速组装成各种夹具,已成为夹具技术开发的基点。模拟仿真刀具的切削过程,既能为用户提供正确、合理的夹具与元件配套方案,又能积累使用经验,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夹具系统;(4)通用性、经济性:
15、夹具的通用性直接影响其经济性。采用模块、组合式的夹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3 具系统,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只有夹具系统的可重组性、可重构性及可扩展性功能强,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夹具利用率高,收回投资快,才能体现出经济性好。1.3 主要设计内容及思路本课体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对测扭油缸零件的使用及技术条件进行分析;测扭油缸零件材料以及毛坯的选择;测扭油缸零件加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的确定;针对测扭油缸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磨工夹具。具体技术路线是: 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测扭油缸零件加工工艺状况。 通过分析测扭油缸零件使用及技术条件,选择材料及毛坯; 确定测扭油缸零件加工工艺; 进行磨工
16、夹具设计,校核,最后进行优化设计。1.4 预期设计结果通过设计测扭油缸零件的新型加工工艺及对应磨工夹具,大大的改善原有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更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很好的提高产品的生产率。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4 第 2 章 测扭油缸的工艺规程编制2.1 零件分析 4测扭油缸是发动机中精度要求较高的一个零件,它的加工质量对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装配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它的加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它的加工是发动机生产的重要的一环节。涡桨 6 中的测扭油缸属于套筒类零件,结构形状较复杂,材料为合金渗碳钢。其主要表面为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内、外旋转表面,尺寸公差小,粗糙度要求高,硬度较高。零件
17、的厚度较薄易变形,加工的部位较多,难度较大。2.1.1 测扭油缸的作用测扭油缸管零件是飞机发电机的重要零件,飞机发动机中的测扭机构是用来感受第二级中间齿轮架的扭矩,并通过滑油压力表测量测扭油缸内平衡该扭矩的油压,指示出发动机输给螺旋桨的功率。测扭机构共有 6 套测扭油缸,每个测扭活塞都用测扭活塞固定销固定在减速器匣的凸耳内,其作用原理是连接测扭油缸固定销与测扭油缸支承的凸耳。2.1.2 测扭油缸的工艺分析1、对测扭油缸零件的技术要求具体分析如下:(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5图 2-1如图 2-1 所示,上下表面有尺寸公差 ,上表面对轴中心线有尺寸公差0.512湖南工业大学
18、本科生毕业设计5 ,上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Ra=1.6m。10.5图 2-2如图 2-2 所示, 孔的尺寸公差为 IT7 级,具体数值为 ,其内孔表面200.5231粗糙度值为 Ra=0.8m; 孔与槽有尺寸公差 ,与右端小凸台有尺寸公差0.13;槽本身有尺寸公差 , ;其中槽的表面粗糙度为 Ra=1.6m,750.13.45.2凸台的表面粗糙度为 Ra=1.6m。图 2-3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6 如图 2-3 所示,左端面与右端面有尺寸公差 ,槽内侧与右端面有尺寸公0.2差 。左端面与槽的表面粗糙度均为 Ra=3.2m18.20图 2-4如图 2-4 所示,槽对小凸台面有尺寸公差 ;
19、对槽有尺寸公差 ,槽的150.20.21表面粗糙度为 Ra=3.2m。图 2-5如图 2-5 所示, 孔的尺寸公差为 IT7,具体数值为 ,其表面粗糙27.90.279度为 Ra=1.6m; 孔的尺寸公差为 IT7,具体数值为 ,其表面粗糙度为0 .1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7 Ra=0.8m; 的尺寸公差为 IT7,具体数值为 ,其表面粗糙度为260.286Ra=3.2m; 倒角的尺寸公差为 IT15,具体数值为 ,其表面粗糙度为4 .4Ra=3.2m; 的尺寸公差为 IT7,具体数值为 ,其表面粗糙度为5 0.35Ra=0.4m。图 2-6如图 2-6 所示,零件图中对内孔 有圆度要求
20、0.01。0.352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8 图 2-7如图 2-7 所示,零件图中内孔 对基准 中心轴线有圆跳动要求0.3520.210.05。图 2-8如图 2-8 所示,尺寸 的两面对基准 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 0.02。0.5120.5231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9 图 2-9如图 2-9 所示,尺寸 中心线对基准 中心线 A 有位置要求 0.01 和0.210.5231垂直度要求 0.04。(2)加工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其它要求。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被加工表面上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它主要由加工过程中刀具和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削分离时表面金属层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的高
21、频振动等原因形成的。从零件图上可知表面粗糙度有 Ra0.4um, Ra0.8um,Ra1.6um,Ra3.2um,Ra6.4um。对表面质量的要求较高。(3)热处理及其它要求(如动平衡、未注圆角、去毛刺、毛坯要求等) 。由零件的技术要求可知,该零件的毛坯为锻件,要渗碳区渗碳深度为0.60.9,渗碳面 HRC60,非渗碳区 HRC3245.5。2、对测扭油缸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如下 4: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它包括零件的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性,如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等的工艺性,涉及面很广,具有综合性。而且在不同的生产类型
22、和生产条件下,同样一种零件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可能不同,因此对其结构工艺性的要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0 求也不同。所以,在对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时,必须根据具体的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全面、具体、综合地分析。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主要进行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分析,它主要涉及如下几点:(1)工件应便于在机床或夹具上装夹,并尽量减少装夹次数。(2)刀具易于接近加工部位,便于进刀、退刀、越程和测量,以及便于观察切削情况等。(3)尽量减少刀具调整和走倒次数。(4)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及空行程,提高生产率。(5)便于采用标准刀具,尽可能减少刀具种类。(6)尽量减少工件和刀具的受力变形。(7)改善加工条
23、件,便于加工,必要时应便于采用多刀、工件加工。(8)有适宜的定位基准,且定位基准至加工面的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根据上面的要求我们可以对测扭油缸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合理的分析,使零件在各个工艺过程都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例如:(1)粗精加工分阶段进行:套筒结构形状复杂,主要表面精度高,如测扭油缸零件图上 的孔对基准 A 的垂直度达到 0.04。只有粗精加工分开,才可消除粗0.23加工造成的内应力、切削力、夹紧力、和切削热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同时合理选用粗、精加工的设备可提高生产效率。(2)必须安排合理的热处理工序:测扭油缸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由于切削力加工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为保证后
24、面的工序易于加工和加工后精度的稳定性,在粗加工后安排一次调质处理。2.2 毛坯的设计毛坯的设计应正确的选择毛坯。首先要根据零件的结构、材料、生产规模、机械加工的要求(余量、基准等)决定毛坯的制造方法,然后(锻造和铸造毛坯)确定其形状、出模角、圆角半径及技术条件。毛坯的尺寸和公差则在详细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以后,根据各工序加工余量决定总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和公差。2.2.1 确定毛坯的确定生产类型根据任务书可知该产品的生产纲领是小批生产。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1 2.2.2 材料分析测扭油缸零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要求材料硬度值 245HBS,加工后渗碳表面硬度值 HRC60,非渗碳表面硬
25、度 HRC3245.5。另外,测扭油缸零件是发动机关键的零件,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毛坯材料的加工性能等要求也比较高,鉴于上述测扭油缸零件对材料的加工及使用要求,12Cr2Ni4A 作为零件的毛坯材料。2.2.3 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式 4毛坯的种类很多,每一种毛坯又有许多不同的制造方法。常用的毛坯主要有:(1)轧制件 主要包括各种热轧和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等型材。(2)铸件 铸件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毛坯。(3)锻件 锻件适用于强度要求高、形状较简单的毛坯。(4)焊接件 焊接件是将型材或板料等焊接成所需的毛坯,简单方便,生产周期短,但常需经过时效处理消除应力后才能进行机械加
26、工。(5)其它毛坯 如冲压件、粉末冶金和塑料压制件等。选择毛坯时应全面考虑下列因素:(1)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2)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尺寸(3)生产纲领的大小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2 (4)现有生产条件(5)充分考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性能基准根据其功用的不同可分别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在工件工序图中,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加工表面与工序基准之间,一般有两次核对位置要求:一是加工表面对工序基准的距离要求,即工序尺寸要求;另一次是加工表面对工序基准的形状位置要求,如平行度,垂直度等。工件定位时,用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表面(或点,线)称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一
27、般应本着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用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工件在定位时,每个工件的夹具中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一般是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分别是指:沿三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三坐标轴转动的自由度。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的到保证,减轻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否则,会使加工困难,甚至造成加工零件报废。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3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原则: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为了方便地加工出精基准,使精基准面获得所需加工精度,选择粗基准,以便于工件的准确定位。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
28、考虑如何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虑怎么样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一般应按下列原则来选择:(1) 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优先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2)若工件每个表面都有加工要求,为了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加工量最少的表面为粗基准。(3)若工件必须保证某个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尺寸或位置要求,则应选择某个加工面为粗基准。(4)选择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没有铸造飞边,浇口,冒口或其他缺陷。粗基准一般只允许使用一次。例如:测扭油缸加工时,考虑到测扭油缸毛坯为典型的轴类零件,因此加工时首先选用外圆 作为粗基准。1.508322)
29、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选择原则:选择精基准时,应从整个工艺过程来考虑如何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并要达到使用起来方便可靠。一般应按下列原则来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应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2)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表面,采用统一基准原则可以避免基准转换过程所产生的误差,并可使各工序所使用的夹具结构相同或相似,从而简化夹具的设计和制造。(3)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来作为定位基准。(4) 互为基准原则;对于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可以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5) 可靠,方便原
30、则;应选择定位可靠,装夹方便的表面作为精基准。例如:测扭油缸加工时,用已加工过的孔 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其它的孔。0.2185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4 2.4.2 加工余量的确定 4工艺路线拟定之后,就要对每道工序进行详细设计,其中包括正确地确定每道工序应保证的工序尺寸。而工序的确定与工序的加工余量有密切的关系。零件上要求保证的设计尺寸一般要经过几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得到,每道工序加工后应达到的加工尺寸就是工序尺寸。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确定每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合理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是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基础之一。 由于测扭油缸中的加工尺寸较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对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31、及其公差的确定进行说明,下面就以大头尺寸 (例 1)和外圆尺寸 (例 2)为0.590.7例进行计算说明。1计算的目的: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大小和上下偏差,便于指导加工。2计算基本公式:(1)加工余量的计算:工序余量=上工序尺寸-下工序尺寸毛坯余量=各工序余量之和=毛坯尺寸-成品尺寸(2)工序尺寸的确定:本工序尺寸=上工序尺寸工序余量( )轴 +孔 -(3)各工序的精度等级:查经济精度例 1 中:粗车:T=0.4精车:T=0.1例 2 中:粗车:T=0.28精车:T=0.05磨工:T=0.02(4)上、下偏差的确定:孔: 轴: 0+0(5)工序余量:例 1: 粗车 2.5mm; 精车 1.6mm例
32、 2: 粗车 2mm; 精车 1.8mm 磨工 0.3mm3计算过程:从最终尺寸逐渐往毛坯尺寸推算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5 例 1:精车成品尺寸 mm59.粗车尺寸 +1.6= mm61.5毛坯尺寸 +2.5= mm.4例 2:磨工尺寸 mm27.9精车尺寸 +0.3= mm28.粗车尺寸 +1.8= mm8.30毛坯尺寸 +2= mm304列表计算如下:例 1: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及偏差0 毛 坯 2.3(IT17) 1.5086410 粗 车 2.5 0.4(IT13) .25 精 车 1.6 0.1(IT10) 0.159例 2: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33、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及偏差0 毛 坯 2.3(IT17) 1.508325 粗 车 2 0.28(IT12) .30 精 车 1.8 0.05(IT9) 0.5145 磨 工 0.3 0.02(IT7) .2792.4.3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49零件上要求保证的设计尺寸一般要经过几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得到,每道工序加工后应达到的加工尺寸就是工序尺寸。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确定每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合理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是确保加工精度的重要基础之一。工序尺寸及其公差是本工序应保证的加工尺寸要求,在确定时有以下两种情况。(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
34、计16 基准重合是指工序基准或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表面需经多次加工时,各工序的加工尺寸及公差的计算顺序为:采取由后向前逐个工序推算的办法,最终工序尺寸及公差一般取自零件图上规定的值,其他工序尺寸为该工序的最后一道工序尺寸加(外表面)减(内表面)后一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公差取该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并按“入体原则”确定其上、下偏差。(2)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工序基准或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需通过工艺尺寸链或尺寸图表进行分析计算。不同情况下,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方法是不一样的,其主要方法有引用法、余量法和工艺尺寸链法。(1)引用法即直接引用零件
35、图上给出的设计尺寸及其公差作为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当某些表面只需进行一次加工或多次加工中的最后一次加工,且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均可采用次方法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此方法比较简单在次就不举例说明。(2)余量法在确定工序余量的同时,同步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在 3.4.2 中加工余量的确定中所举的两个例子就是采用此方法确定。(3)工艺尺寸链法通过解算工艺尺寸链来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方法陈为工艺尺寸链法。该方法多用于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尺寸链的组成:环 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尺寸均为环。环分为封闭
36、环和组成环两种。封闭环 封闭环是尺寸链中在设计、装配或加工过程中最后(自然或间接)形成的一个环。一个尺寸链必有、且只有一个封闭环。组成环 尺寸链中除封闭环外的其余环均为组成环。组成环分为增环和减环。增环 尺寸链中的组成环,该尺寸的变动会引起封闭环的同向变动。减环 尺寸链中的组成环,该尺寸的变动会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补偿环 尺寸链中预先选定的某一组成环,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7 尺寸链的特性:封闭性关联性传递系数 尺寸链理论在机械设计、加工和装配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按其应用场合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1)设计尺寸链 组成该尺寸链的全部环均为同一零件上的设计尺寸。设计尺寸链也称为零件尺寸链。(2)装配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上的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3)工艺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上的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所谓工艺尺寸链,就是根据加工的需要,在零件附图或工艺规程中给出的工序尺寸、测量尺寸等。工艺尺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引用零件图上的设计尺寸作为工序尺寸或测量尺寸;另一种是在零件图上并未标出,但在加工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序尺寸或在检验时要直接测量的测量尺寸。对于后一种在零件图上未标出,但在工艺过程中又要用到的工艺尺寸,除了在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可通过加工余量确定出来外,均需通过工艺尺寸链计算得到。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