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汉服的误解.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87710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汉服的误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汉服的误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汉服的误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的来看,大家对汉服的误解有:1. 汉服是汉代的服装。你们干吗不穿宋装、明装?答:汉服是汉民族服装的简称,不是特指汉朝的服装。2.汉族是很多民族的血缘融合的产物,吸收很多民族的文化,各朝各代的服装都不同,没有所谓汉民族服装的说法。答:世界上没有单一血缘的民族,比如日本人的和族也融合了虾夷族的血缘,朝鲜族也融合了女真族的血缘,那么我们能说和族和朝鲜族不存在吗?区分民族的首要标志,是这个民族是否具有和其他民族不同的文化。世界上没有不受别的民族文化影响的民族,但要看这个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是否占主流。民族特色文化没有了,民族认同消失了,这个民族在概念上就灭亡了。其实不仅中国汉族各朝各代的服装都不同,中

2、国 55 个少数民族各个时期的服装都是不同的,你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吗?汉民族服装从轩辕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以来,历经3500 年到明朝末年,只有各朝流行时尚花色品种习惯穿法的不同,而民族特征则从未改变。汉民族服装究竟有什么特征?大家记住以下 16 个字就可以了:宽衣交领,袖宽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宽衣仍然是量体裁衣,不像公众想象的穿大 n 号的衣服。这里的交领指的是直边相交的小写 y 字形的交领。清朝满装虽然也是交领,但却是“厂”字形和“卧 9 字”形的歪襟交领,而不是小 y 字领。隐扣系带:汉服不是没有扣子,明朝中后期就普遍出现扣子了。但汉服的扣子是隐扣,因为觉得趴个大扣子在外面不好

3、看,因此同时还是以系带为主流。上衣下裳就不多说了,一直是汉服根本特色,但这是汉族穿戴习惯,而不是说只要上衣下裳就都是汉服。不然清朝汉女装就是汉服了,西装套裙也成了汉服了。3.你们那是古装,要追求早的话,不如穿树叶。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复古!答: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是以为汉服比清装早(最晚到明朝末年) ,服装都是要发展的嘛,后来的衣服比原来的衣服更先进,古代的东西再好看也都是过去的了。那么请问,明朝的时候关内汉人跟关外满人做生意,两方都穿什么?汉人汉装,满人满装,同时代的呀!要是汉装是古装,那你的唐装也是古装,是满族的古装。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都穿着古装哪。y 字交领穿了 3500 年一直延续到明末

4、,变成清朝的样子居然只用了 40 年,即 1645 年清廷剃发易服令下达到 1684 年台湾郑克塽投降,证明这决不是古服今服的问题,而是脱下一个民族的服装穿上同时代另一个民族的服装的问题。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我们今天的汉民族服装恐怕也会在明朝的基础上发展,但汉服的基本特征不会丢。4.“唐装”不是满装,满装是旗袍马褂,唐装是唐朝的衣服。答:先给满装也下个定义:立领歪(对)襟,小袖盘扣,滚边无腰,上袍下裤唐朝的服装,男人是宽衣右衽,女人是襦(一种短衫)和裙。而我们今天的所谓“唐装”盘花扣袢,对襟或偏襟,立领,连袖或西裁接袖,是满装的一种延续和改良(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杰英评“唐装”) 。标准的

5、马褂+西装吗。那干吗叫唐装?因为海外华人多来自广东,方言中称中国为“唐山”,那么中国美食就叫“唐食”,衣服就叫唐装了,本来历朝历代的中国人的衣服都符合这些华人所谓“唐装”的标准,但只有清朝中后期才有大批华人出洋,当时的中国衣服,只有满装。所以现在的海外华人,多把满装当作中国服饰。Apec 会议上江主席所穿的“ 唐装”,是上海服装研究所的设计师设计的,设计人员坦言该服装完全是来源于清代马褂, (虽然她也曾设计出唐朝斜襟胡服样式的“唐装”,但被上级否定掉了)因为她认为马褂就代表了中国服装的特色。按我以上对汉服的定义,这种“唐装”,除了图案,纯粹是马褂的继承,没有任何汉服的特色。5.民族是融合的,服

6、装是发展的,就算汉服有确切的概念,难道就不能融合满族特色向前发展?贴一个清朝多尔衮 1645 年下令剃发易服时如何改制的史实,铁证如山,供大家判断汉服和满服各自的特征:易服令要求所有汉人“依本朝制”,要求改宽大为紧身裁制,袖子改小改短,领子改为满式立领,y 字形的右衽交领改为男人短衣对襟盘扣,长衫右衽歪襟,女人改为 9 字形的右衽歪襟。如果有借口贫穷边远阳奉阴违者,严惩不贷。事实上有无数汉人因为不愿易服和私藏汉服被杀。 “十从十不从” 的妥协之后,女服暂缓改制,但到了乾隆年间女服就完全满化了,除了上下分为两截和旗袍不一样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了。这样看来,要是汉装慢慢发展成“唐装”、旗袍现在这个样

7、子也就罢了,偏偏汉装以前的款式根本没有传下来。而且在清朝 260 年间是穿了就杀头的处境,这就难以说是融合,而是灭绝了。现在恢复的汉服,其实就是把汉服这中断的 300 年发展历程再接续起来,让汉族人民也有自己的民族服饰。6.提到汉服是怎么消失的就必须提到汉族的血泪史,这不利于民族团结。答:汉服的灭绝是满洲贵族多尔衮的暴政所导致的,他为维护满洲贵族集团的统治,大肆屠杀汉人,摧残汉族文化。当今的满族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批判多尔衮跟满族同胞有什么关系?就像我们批判汪精卫不会伤害汉族人的感情一样。至于那些借口汉服血泪史辱骂满族同胞、辱骂满族服饰的所谓“爱汉者”,我立场很鲜明:坚决反对,斗争到底。7.

8、汉服其实根本没有灭亡,只是你们这些复古者眼睛只看着才子佳人的衣服,广大汉族农民的衣服难道不是汉服?陕北农民的对襟袄难道不是汉服?答:剃发易服是对汉族全民实施的,农民照样没能幸免。到康熙年间还有偏远山区农民进城留汉发穿汉服被就地打死的。只要你参看我对汉服满服的定义和易服时的条令,你就会知道,现在的舞龙大叔服、相声服、大妈秧歌服、威风锣鼓服、陕北老农服、喜儿二黑服全都是满服的遗留。唯独只有僧、道和刽子手的公服保留了汉服的样式,这还是清廷最终作出的一点点让步。8.汉服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宽袍大袖的不方便,容易脏不说,还费布。你能穿汉服骑自行车吗?答:谁说汉服就是宽袍大袖了?那是礼服!清朝满装下摆

9、袖子就不宽吗?看看橘子红了就知道了。宽衣仍然是量体裁衣,和现在白族、藏族等族的服装的宽大程度是一样的,不像有些人想象的穿大 n 号的衣服。对比一下民国的长衫和汉服直裰,除了领子不同,哪里有什么方便程度上的不同?再说我们提倡复兴汉服只是在过年过节穿出来,象少数民族兄弟一样保留民族特色而不是穿别的民族的服装,你见到满族同胞穿旗袍长衫骑自行车的吗?9.中国人已经有国服了,就是中山装和旗袍,它们都很适合日常穿着。答:首先我认为“国服” 的概念就不对,中国 56 个民族,谁能代表别的民族的服装?满服、汉服都不行。中山装只是孙中山根据 20 年代士官学生装设计的紧领西装,是为中国人设计的服装,但不能代表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服装,因为民族服装必须体现该民族的审美意趣、风俗习惯和历史传承,否则红卫兵的军装曾经被多数中国人穿着,因此就成了汉族、满族、蒙古族等的共同民族服装?适不适合日常穿着本来就不是看待民族服装的理由,不然黎族头上的大桶、苗族头上的银冠都不能戴了,可人家偏偏过年过节穿出来,五彩斑斓的。要是你真想穿汉服上班又怕不方便,那就在保留汉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改良它,就象“唐装”、现代旗袍体现满族特色那样,改良出适合汉族特色的时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