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齐齐哈尔市中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874355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齐齐哈尔市中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齐齐哈尔市中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齐齐哈尔市中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齐齐哈尔市中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齐齐哈尔市中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齐齐哈尔市 2018 年地理学科考试说明(定稿)一、命题范围与原则(一)命题范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八年级地理上下册(共四册书)为基准。重视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的掌握。适度考查最基本的乡土地理知识。(二)命题原则1.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参考。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命题的唯一依据,而教材作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其内容是命题的重要参考。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学科的内容要素、能力要素及其考核标准的确定,都必须遵循课程标准。坚决不准超出国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2.要注重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但不准超出国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在试题的情境化设计、与生产生活的

2、密切联系以及灵活性、问题解决等方面多加考虑。(1)试题命制不仅要兼顾考试的目的要求,还要兼顾初中地理教材的内容体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科价值,及初中学生的身心特征。(2)要兼顾初中学段本学科素养形成情况的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但必须是在不超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3)试题内容不必受教材内容的制约,但必须体现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后所形成的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4)要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地理视野等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5)要重视课程标准上“活动建议”的要求和地理教材中“活动”板块的内容。3.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侧重考查基

3、础性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注重考查对形成学生学科素养及有利于其后续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努力避免考查对一堆琐碎知识的简单记忆,杜绝不用理解而单纯凭死记硬背就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现象出现。4.试题设计要特别注重区域性、综合性,要体现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并做到试题文字叙述简练、准确、严密。注重考查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寻找规律、解释原因、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5.试题设计还要注重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在引领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和提

4、高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对身边地理和生活中地理的考查。贴近生活,关注热点,引导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突出地理学科特点,保证地理试题的地理性。以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利于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利于学生正确的地理思想和地理观念的形成,利于检测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利于引导义务教育地理学科提高教学质量。二、主要考查内容与说明(一)考查内容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考点 1.地球和地球仪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2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地球的大小”图;“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经纬网”图

5、。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 P6、P8、P10 活动题。【附注说明】以上 1、2、3 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2.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理意义。2.记住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判读地球上五带的位置。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 “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上的五带”图。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昼和夜”图。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 P15 活动题(2 和 3) 。【附注说明】以上 1、2 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3.地图的阅读1.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2.会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3.会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图上两

6、点间的实地距离。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一些常用图例”图(洲界、国界、铁路、沙漠、长城、居民点、山峰等)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 P22 活动题(第 1 题) 。【附注说明】以上 1、2、3 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4.地形图的判读1.能够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并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图。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重在了解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 P26、P28 活动题。【附注说明】以上 1、2 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第二

7、部分 世界地理考点 5.陆地和海洋1.记住海陆面积比例(71%、 29%)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知道大洲之间的主要分界线;知道面积最大的洲和面积最小的洲;知道面积最大的洋和面积最小的洋。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图;“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七年级上册“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了解的地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 P35、P3738、P40 、P4344。【附注说明】大洲

8、和大洋的分布及大洲之间的主要分界线,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3考点 6.天气与气候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认识几种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空气质量指数的含义,并知道其与空气质量级别数的大小、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知道卫星云图上绿色、蓝色、白色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3.理解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概念。4.掌握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5.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6.知道气温垂直递减率并会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7.会判读本节教材内容中所涉及的气候直方图

9、。 (综合掌握)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人为因素等。 (注:洋流因素初中教材未提及,故不作为考试要求。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常用的天气符号”图。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电视天气预报”图(重点是图左侧的绿底黑印的图文) ;“卫星云图” (重点是图左侧的绿底黑印的文字) ;“日平均气温”图;“气温日变化”图;“气温年变化”图。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 P47-48、P50(第 2 题) 、P52、P54-55、P56-57、P59-60、P61、P63、P65 、P66-67 、P68。【附注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10、等概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气候直方图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7.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1.能够运用地图、资料、漫画,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和分布特点。2.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会辩证分析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人口问题。3.知道世界人种分类,了解世界人种分布概况。4.知道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5.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并识别三大宗教建筑。简单了解三大宗教各自的最主要分布地区。6.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7.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划分依据;发展

11、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8.了解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图(重点是释图文字关于人种特点的说明) ;“世界人种的分布”图;“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图;“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图。了解的地图:“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 P7172、P73、P76 、P79、P80 、P83、P91、P93 活动题。【附注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的辩证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8.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知道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

12、大的大洲。2.掌握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3.知道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范围”图;“亚洲的地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 304度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亚洲地理分区”图;“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图(重点是释图文字)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 P5、P89、P12 活动题。【附注说明】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9.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1.日本(1)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

13、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原因。(综合掌握)(2)知道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2.东南亚(1)知道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2)了解中南半岛的主要国家和城市分布;了解马来群岛的主要岛屿分布(能在图中找出马来群岛中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群岛) 。3.印度(1)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2)了解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4.俄罗斯(1)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2)掌握俄罗斯的海陆位置。能在图上找出俄罗斯四大地形区及其

14、分界线。(3)能在图上找出大高加索山脉、伏尔加河,以及俄罗斯周边的大洋、海、海峡、湖泊。(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日本的地形”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东南亚的地形”图;“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城市主要掌握各国的首都) ;“印度的地形”图;“南亚每年 1 月、7 月盛行风向”图;” “俄罗斯的地形”图;“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图能在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主要城市,找出西伯利亚大铁路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图;“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

15、东南亚的旅游景点举例”图;“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与 P35 活动题结合起来了解) ;“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了解四个工业区的位置。知道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是其工业最发达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是其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地区)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 P16、P18-19、P23 、P27、P32-33 、P35 、P36、P38、P42 活动题。【附注说明】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10.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1.中东地区(1)知道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运往东亚、西欧(欧洲西部) 、北美洲。(2)知道中

16、东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知道中东水资源匮乏及原因。5(3)能在图上找出中东地区周边的海、海湾、海峡、湖泊。 (综合掌握) (4)了解中东的多元文化。2.欧洲西部(1)知道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密集和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2)了解“绿色金子”的含义;了解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欧洲的旅游业。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知道世界上最大沙漠的名称和位置,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2)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4.澳大利亚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知道其主要的特有动物。能在图上找出首

17、都堪培拉和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中东的地形”图;“中东的石油产区”图;“欧洲西部的地形”图(能在图上找出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及大西洋、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水域) ;“撒哈拉以南非洲”图;“澳大利亚的地形”图。了解的地图:“中东的水资源”图;“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图(重点是注解性文字) ;“欧洲人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欧洲西部的旅游胜地举例”图; 非洲的“茅草屋”图;“澳大利亚的几种常见特有生物”图(重点是动物的识别)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 P45-46、P47、P49 、P51、P53、P56、P59

18、(第 1-2 题) 、P62、 P65、P66 、P68、P69 活动题。【附注说明】中东地区周边的海、海湾、海峡、湖泊,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11.西半球国家和极地地区1.美国知道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了解美国的地形特点及分布;知道美国农业特点(地区专业化) 、美国农业带的名称和分布;知道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了解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综合掌握)2.巴西知道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了解巴西的地形分布;知道巴西是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了解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产生的问题及保护亚马孙热带

19、雨林的意义;知道巴西是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3.极地地区知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各自的代表性动物。了解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美国的地形”图;“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美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能在图上找出华盛顿、纽约、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 、洛杉矶“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重点掌握其周围大洲大洋的位置)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 P76(第 1 题) 、P78-79、P81(第 1 题)、P83-84、P86-87、P95、P98(第 1 题) 活动题。【附注

20、说明】美国的地形特点及分布,美国农业特点(地区专业化) ,美国农业带的名称和分布,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6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考点 12.从世界看中国1.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特点;能详细说明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2.知道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能在中国地图上迅速找到其位置。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和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知道我国重要的人口密度分界线:黑河腾冲。4.知道我国有 56 个民族,我国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会区分蒙古族、藏族、回

21、族、傣族、高山族、汉族等民族明显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图;“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中国民族的分布”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 P3(第 1 题) 、P5-6、P10 、P17-18 (第 23 题) 、P20(第1 题)活动题。【附注说明】我国重要的人口密度分界线,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13.中国的地形和地势1.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读图区分三级阶梯的分布、三级阶梯

22、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及走向。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形的分布” 、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 36度剖面) ”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 P25-26、P28-29 活动题。【附注说明】以上 1、2 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14.中国的气候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从南到北的 5 个温度带的划分及其依据。2.知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3.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明确冬季风和夏季风。4.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会判读本节教材内容中涉及的气候直方图。 (综合掌握)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八

23、年级上册“中国 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重点是 0等温线位置)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重点是 400mm 年降水量线位置,其次是 800mm 年降水量线位置) ;“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重点是各类干湿地区位置)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 P33(主要是通过题中的资料了解不同温度带上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 、P37第 12 题(第 2 题主要是通过题中的资料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林牧业生产)、 P39、P4041 活动题。【附注说明】以上 1、2、3、

24、4、5 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15.中国的河流71.知道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区别。2.能在地图上指出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珠江、黑龙江、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河流。3.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分界处位置和地名;知道长江上主要水利枢纽工程(三峡、葛洲坝)的名称和位置。知道长江重点治理过的河段是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 (综合掌握)4.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位置和地名;黄河的“地上河” 所处的河段、含义、成因;知道黄河主要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小浪底)的位置。黄河的治理措施。 (

25、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水系”图; “黄河的忧患”图。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长江航运”图;“三峡工程”图和“荆江治理”图;“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区示意”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 P44、P48-49、P52-53 活动题。【附注说明】黄河的治理措施,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16.自然灾害1.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知道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类型。了解基本的防灾减灾措施。2.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

26、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主要的气象灾害”图;“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主要的地质灾害”图;“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 P55-56(第 1 题) 、P58、P60(第 1 题)活动题。【附注说明】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17.中国的自然资源1.知道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正确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3.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主要土地类型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知道我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

27、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并理解该国策的重要意义。4.知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解决措施。5.知道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认识节水标志。掌握的地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了解的地图:“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图;“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图;“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水库调节径流示意”图;“就地取材”图;“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 P63-64、P66(第 1 题) 、P70(第 2 题) 、P76

28、-77 活动题。【附注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解决措施,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8考点 18.中国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按客货运输的性质和需要,能结合地图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熟悉中国铁路干线分布情况。知道主要的铁路干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哈线、陇海线、兰新线、青藏线、滨洲线等) 、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上海、郑州等) 。2.农业能详细说明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知道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通过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科技对我国农业的影响。3.工业知道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知道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知道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和世界最

29、大的货物出口国。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分布地区。知道“中国光谷”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图;“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图;“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重点掌握工业基地位置)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举例”图(主要是释图文字内容)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 P86、P88-89、P97 、P104(第 1 题)、P107(了解题中资料内容)活动题。【附注说明】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重要的铁路枢纽,科技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初高中教学的

30、重要衔接点。考点 19.中国的地理差异1.了解我国自南向北、自东南向西北、自西向东等方向显著的地理差异。2.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各地理单元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 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重点是 1 月 0等温线位置,年降水 800mm 线和年降水 400mm 线的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 P5、P6 活动题。【附注说明】我国自南向北、自东南

31、向西北、自西向东等方向显著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差异,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20.北方地区1.知道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地形区,了解其气候、土壤及农业状况。2.知道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了解东北三省的气候及农业状况。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知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3.知道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知道黄土高原的成因,黄土的特点与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关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综合掌握) 。4.知道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古城、现代化的大都市。知道北京的符号性

32、建筑、主要的旅游名胜、重点功能区。知道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的地形”图;“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图;“黄土高原的地形”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9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图;“北京的地形”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 P10-11、P12、P16 、P18-19(第 2-3 题) 、P21-22、P25、P27(第 1 题) 、P29、P30-31 活动题。【附注说明

3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21.南方地区1.知道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地形分布,了解其气候、土壤及农业状况。2.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地势特点,及其地理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点是上海、杭州、南京位置) ,理解其“同城效应”的含义;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状况。3.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特别行政区。知道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其维多利亚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知道澳门博彩旅

34、游业发达,是其经济支柱产业。4.知道我国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能够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祖国大陆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知道台湾省有日月潭风景区、野柳地质公园等著名的风景名胜;知道台湾省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亚洲天然植物园” ,樟树是其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其特有树种;知道台湾省著名的城市台北。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的地形”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形”图;“台湾省的地形”图。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东西地形差异”图;“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

35、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图;“台湾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 P46、P48、P61 (第 2 题) 、 P63-64(第 1-2 题) 、P67、P69(第 1 题)活动题。【附注说明】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布、气候、土壤及农业状况,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22.西北地区1.知道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西北地区地理概况及其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概况。2.了解塔里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及其油气资源开发情况。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的分布示

36、意”图;“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图。需要熟悉说明文字的地图:“新疆绿洲灌溉农业”图、 “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图、 “丰收的葡萄”图、 “机械采摘棉花”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 P73-74、P77(第 2 题) 、P80、P81-82 活动题。【附注说明】西北地区地理概况及其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概况,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23.青藏地区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了解青藏高原之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概况。2.了解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地理概况;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情况。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三江源地区

37、的地形”图;“三江源10地区的水系”图。了解的地图:“拉萨、成都两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藏区的碉房”图;“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图。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 P86-87、P90、P96 活动题。【附注说明】青藏高原之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概况,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考点 24.中国在世界中1.知道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知道我国发展中在人地关系、区域发展、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的挑战。3.知道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

38、。必练的活动题:P102 活动题。(二)说明1.凡教材内容中正文标题本身所示的显性知识,均在考查内容的范围之内。2.带“综合掌握”字眼的可能出大题。3.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只可作为材料分析题的材料使用,但材料分析题的材料也可以选用教材内容以外的资料。三、考试时间、试题难度、试卷长度与分值比例(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二)试题难度试题易、中、难的比例拟定为 7:2:1。即比较容易解答的题占 70%,中等难度的题占20%,较难的题占 10%。试题整卷难度值拟定为 0.75 左右,即难度系数拟定为 0.25 左右。(三)试卷长度试卷的长度布局为 16 开共 6 页。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

39、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往后依次是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答卷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 100 分。(四)分值比例地球与地图占 10%;世界地理占 40%;中国地理占 50%(乡土地理分值含在中国地理比例中,分值占整个试卷分值的 5 %左右,考查范围为教材图文内容中涉及的东北三省特别是涉及黑龙江省的地理信息,也可以是考查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或解决涉及东北三省特别是涉及黑龙江省的实际地理问题) 。 四、试卷题型与赋分(一)试卷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组成。(二)选择题共 20 道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分值为 2 分,共 40 分。选择题由于每个小题分值比较大(2 分) ,故命题时要考虑难易的

40、适度。(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以读图分析题为主(约占非选择题分值的 5/6) ,材料分析题为辅(约占非选择题分值的占 1/6) 。1.非选择题的每一道题可以在一个“非选择题”这个题标之下按阿拉伯数字21、22、23这个顺序直接排列下去。2.命制非选择题时,需考虑到评卷时试题切块后各试题块分值的均衡性,因此建议非选择题的每个题分值最好在 47 分之间。3.材料分析题所使用的试题材料可以是文字、数字、表格、图片、漫画等,做到图文并茂,学以致用。4.主观性试题要求答案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一定的展示空11间。但命主观性试题时,务必要考虑此主观试题的质量是否会影响到评卷时给分的公平公正。五、特别声明如果本考试说明的要求有与国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不一致的地方,必须以国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