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doc

上传人:w89153 文档编号:6871857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目 录第一章 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 3第二章 水厂规模的确定及水质分析. 3第一节 水厂规模的确定.4第二节 处理水质分析5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5第一节 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5第二节 工艺流程的确定 7第四章 污水厂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8第一节 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8第二节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0第三节 泵后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2第四节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14第五节 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 周边出水). 17 第六节 传统活性污泥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21第七节 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周边进水 中心出水).26第八节 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设计计算28

2、第九节 巴式计量槽设计计算30第五章 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32第一节 污泥量计算.32第二节 污泥泵房设计计算33第三节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 算.342第四节 贮泥池设计计算36第五节 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37第六节 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40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42第七章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43第一节 各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43第二节 污水高程系统计算.45第三节 污泥高程系统计算.46设计体会.49参考资料50附:1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第一章 城市概 况及设计任务3第一节 城市概况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

3、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 12.8,无霜期长达 206 天,10的积温约 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 555.9 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2 年,全市平均气温 13.8,较常年偏高 1.0;年极端最高气温 40.1,为近

4、20 年来最高记录,极端最低气温-12.6;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 356.1 毫米,较常年偏少 35.9%;年平均日照时数 2714.3 小时,接近常年。风向参照山东淄博地区,以西南风为主,以此考虑构筑物的布置方位。第二节 设计任务污水厂初步设计,即根据所给资料进行污水处理流程的确定,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的布置和处理构筑物的竖向布置第二章 水厂规模的确定及水质分析第一节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1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近期设计人口 23000 人,生活污水最大日排放标准为 200L/人远期涉及人口 60000 人,生活污水最大日排放标准为 200L/人则最高日生活污水量为4近期: 31230460/460/d

5、QLdmd远期: 612122 最高日流量已知工业污水与公共建筑最大日污水量为 13000m/d则最高日总流量为:近期: 313076/dQmd远期: 253 最高日最高时流量已知水量小时变化系数为 Kh=1.3则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为:近期: (取 265L/s)max1.376024.8/84hdKQLs远期: (取 377L/s)514 平均日平均时流量根据村镇排水规范 ,取 Kz=1.5则平均日平均时流量为近期: (m/d)max26517/5264.QLsKz远期: (m/d)3.17则经计算,近远期最高日流量之比接近于 2:3,所以,水厂的主要处理构筑物应设为三组,近期运行两组,远期运

6、行三组(预留出空地) 。每组流量按近期流量的一半(即 17600/2=8800m/d)进行计算。因此,远期设计流量为88003=2640025000m /d(满足要求) 。每组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为 265/2=133L/s第二节 处理水质分析5进水水质:BOD=200mg/l SS=250 mg/l COD=400 mg/l出水水质:BOD=20mg/l SS=25 mg/l COD=70mg/l可生化性判断:BOD/COD=200/400=0.50.3,所以适合用生物处理法。本设计采用活性污泥法。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第一节 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1 污水工艺:我国城市污水多采用

7、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的种类和构筑物较多,各种生物处理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如下:1 普 通 活 性 污 泥 法 中段水采用推流式的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对污水处理效果极好,BOD 5去除率基本可达 90以上,适用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较高的污水,但也存在耐冲击能力差的缺点。2 氧 化 沟 法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并因此而得名。又称 “循环曝气池“、“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3 生 物 接 触 氧 化 法 该法是在接触滤池和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法。用该法处理 24h

8、(HRT),BOD5 去除率可达左右,6去除率可达左右,如果出水经活性炭吸附 8h,可作为造纸厂的回用水。造价较高。4 SBR 法SBR 是一种间歇式的活性泥泥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固液分离、排水、排泥。可通过双池或多池组合运行实现连续进出水。SBR 通过对反应池曝气量和溶解氧的控制而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SBR 池通常每个周期运行 4-6 小时,当出现雨水高峰流量时,SBR 系统就从正常循环自动切换至雨水运行模式,通过调整其循环周期,以适应来水量的变化。SBR 系统通常能够承受 3-5 倍旱流量的冲击负荷。4 CASS 工 艺CASS 为周期循环

9、活性污泥法的英文(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的缩写,是将好养的生物选择器与传统的连续进水 SBR 反应器相结合的产物。CASS 工艺是以生物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合理的水力条件为基础而开发的一种系统组成简单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目前 CASS 工艺在欧美等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运行效果看,处理效果好,除磷脱氮效果也不错。通过比较,结合此地的水质,按一般生活污水性质考虑,故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较方便。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以BOD物质为其主要去除对象,因此,处理流程的核心是二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为主。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能预期只用一种方法就能把

10、所有的污染物质去除干净,一种污水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才能达到处理要求的程度。7具体的流程为:污水进入水厂,经过格栅至集水间,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砂池经,经初沉池沉淀后,大约可去初 SS 45%,BOD 25%,污水进入曝气池中曝气,从一点进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沉淀后,回流至污泥泵房2 污泥工艺: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也是必然的产物,如从沉淀池排出的沉淀污泥,从生物处理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等。这些污泥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处理的方法是厌氧消化,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然很高,不宜长途输送和使用,因此,还需要进行脱水和干化等处理。具体过程

11、为:二沉池的剩余污泥由螺旋泵提升至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进入贮泥池,再由泥控室投泥泵提升入消化池,进行中温二级消化。一级消化池的循环污泥进行套管加热,并用搅拌。二级消化池不加热,利用余热进行消化,消化后污泥送至脱水机房脱水,压成泥饼,泥饼运至厂外。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消化,机械脱水的污泥处理工艺,污泥的最终处置途径有作肥料,做建筑材料,焚烧。填埋,投海等。第二节 工艺流程的确定本设计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第四章 污水厂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第一节 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8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

12、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1.格栅的设计要求(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人工清除 2540mm2) 机械清除 1625mm3) 最大间隙 40mm(2)过栅流速一般采用 0.61.0m/s.(3)格栅倾角一般取 600 (4)格栅前渠道内的水流速度一般采用 0.40.9m/s.(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 0.080.15m。2. 格栅尺寸计算(用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按远期流量计算)设计参数确定:设计一组格栅,分为三格,每格流量按 0.133m/s 设计,近期运行两格(0.1332=0.266m/s) ,远期运行三格(0.1333=0.3990.3

13、76m/s,满足远期的要求)栅前流速:v 1=0.7m/s, 过栅流速:v 2=0.9m/s;渣条宽度:s=0.01m, 格栅间隙:e=0.02m;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60;单位栅渣量:w 1=0.05m3栅渣/10 3m3污水。(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的)9(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计算得:21BvQ栅前槽宽 = m,则栅前水深 m12QBv0.3.6270.6h.3(2)栅条间隙数: 12sin0.3sin602.18().9ehv取(3)每格栅槽有效宽度:B 0=s(n-1)+en=0.01(23-1)+0.0223=0.68m考虑 0

14、.4m 隔墙:B=3B 0+20.4=2.84m(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进水渠宽: max1.376B1.0Qvh112.84.56tantLm(其中 1为进水渠展开角,取 1= )20(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12.56L0.78(6)过栅水头损失(h 1)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截面,取 k=3,则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42 2310 0.1.9sin3.2()sin60.128vhk mg其中: 4/()eh0:水头损失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 k=3;: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 =2.42。(7)栅后槽总高度(H)本设计取栅前

15、渠道超高 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 H1=h+h2=0.31+0.3=0.61m10H=h+h1+h2=0.31+0.102+0.3=0.712m(8)栅槽总长度 L=L1+L2+0.5+1.0+H1/tan=1.56 +0.78+0.5+1.0+0.61/tan60=4.19m(9)每日栅渣量在格栅间隙在 20mm 的情况下,每日栅渣量为:,所以宜采用机械3max1Q8640.130.58641.0.2/zwWmdK清渣。 图 1 中 格 栅 计 算 草 图栅 条 工 作 平 台进水 1第二节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1 提升泵房设计说明11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简

16、单,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及,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河流。设计流量:Q =377L/s1)泵房进水角度不大于 45 度。2)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得间距,以及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拆卸,并不得小于 0.8。如电动机容量大于 55KW 时,则不得小于 1.0m,作为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1.2m。3)泵站采用矩形平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式,尺寸为 10 m6m,高11m,地下埋深 7m。4)水泵为自灌式。2. 泵房设计计算地面标高 2.3m,则泵站底标高为 2.3-7=-4.7m,泵站顶标高为-4.7+11=6

17、.3m。污水提升前水位-4.41m(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相对标高)),提升后水位 4.970m(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绝对标高) ) 。所以,提升净扬程 Z=4.97-2.3-(-4.41)=7.08m水泵水头损失取 2m,安全水头取 2 m从而需水泵扬程 H=7.08+2+2=11.08m再根据设计流量 0.377 m 3/s,选 4 台泵,近期使用两台,远期使用三台,一台备用,每台流量为 0.3773600/3=452.4m/h,考虑选用 250YW600-12-37型污水泵(流量 600m3/h,扬程 12m,转速 1480r/min,功率 37kw) 集水池容积: 考虑不小于一台泵 5

18、min 的流量: 357.6042.QWm取有效水深 h=1.3m,则集水池面积为: 91.37Ah12取长 8m,宽 3.6m.第三节 泵后细格栅设计计算1.细格栅设计说明污水由进水泵房提升至细格栅沉砂池,细格栅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较小的颗粒悬浮、漂浮物。细格栅的设计和中格栅相似。设计流量按远期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考虑,分为三格,近期开放两格,远期开放三格。2.设计参数确定:已知参数:Q max =0.133 m3/s(每格) 。栅条净间隙为 3-10mm,取 e=10mm,格栅安装倾角 600 过栅流速一般为 0.6-1.0m/s ,取 V=0.9m/s,栅条断面为矩形,选用平面 A 型格栅,

19、栅条宽度 S=0.01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为 200设计流量 Q=133L/s栅前流速 v1=0.7m/s, 过栅流速 v2=0.9m/s;栅条宽度 s=0.01m, 格栅间隙 e=10mm;栅前部分长度 0.5m, 格栅倾角 =60;单位栅渣量 1=0.10m3栅渣/10 3m3污水。3. 设计计算(1) 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计算得栅前槽宽21BvQ= m,则栅前水深 m12QBv0.3.6270.6h.32(2)栅条间隙数 12sin0.3sin4.(5)1.9ehv取(3)栅槽有效宽度 B。=s(n-1)+en=0.01(45-1)+0.0145=0.89m考虑 0.

20、2m 的隔墙厚,格栅总宽 B=30.89+20.2=3.07m13(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进水渠宽进水渠宽: max10.37B1.4Qmvh113.047.92tant2BL(其中 1为进水渠展开角,取 1= )20(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1.79L0.(6)过栅水头损失(h 1)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 k=3,则mgvkh 26.0sin81.920).(42.3sin23401 其中: 4/()eh0:计算水头损失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 k=3: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 =2.42(7)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

21、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 H1=h+h2=0.31+0.3=0.61m栅后槽总高度 H=h+h1+h2=0.31+0.26+0.3=0.87m(8)格栅总长度 L=L1+L2+0.5+1.0+ H1/tan=1.79+0.9+0.5+1+0.61/tan60=4.54m(9)每日栅渣量 3max1Q8640.1320.8641.50.2/5zwWmdK14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第四节 沉砂池设计计算1. 沉砂池的选型: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2.65t/m3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旋流式四种形式。平流式沉砂池

22、具有构造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沉砂池。2 设计参数1)最大流量在池内停留时间30-60s;2)有效水深不大于1.2m;3)池内污水水平流速,0.15-0.3m/s;4)每格宽度不小于0.6m。.3 设计参数确定设计流量: =399L/s(即 1333377,满足远期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maxQ1 个池子,分为三格,近期运行两格,远期运行三格) 设计流速:v=0.25m/s 水力停留时间:t=40s154 池体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L=vt=0.2540=10m(2)水流断面面积:max/0.37/.251AQv(3)沉砂池总宽度:设计 n=3 格,每格宽取 b=1m0.

23、6m,每组池总宽 B=3b=3.0m(4)有效水深:h2=A/B=1.51/3=0.5m (小于 1.2m,满足要求)(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 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 2 天,则沉砂斗容积16max 31550.39286401.m1QTXVK其中城市污水沉砂量:X=3m 3/105m3.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六个沉砂斗则每个沉砂斗容积为 V。=V1/6=0.23m(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计斗底宽 a1=0.50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55,斗高 hd=0.6m,则沉砂斗上口宽: 120.651.06tan5tandhm沉砂斗容积: 22221()(1.06.5

24、0.)33dhV= 0.25m3 (略大于 V1=0.23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 0.2,坡向沉砂斗长度:2102.63.94Lam则沉泥区高度为h3=hd+0.06L2 =0.6+0.253.94=1.585m(取 1.6m)池总高度 H :设超高 h1=0.3m,H=h1+h2+h3=0.3+0.5+1.6=2.4m(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11.741.32tan02tan0BLm进水渠宽 B1 取 1.74m,采用沉砂池与细格栅共建。(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3=L1=1.73m17(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最小流量时只有一格工作,即 n=1

25、mini1QA最小流量一般采用平均流量,则,符合要求.mini10.26.53/0.15/mssA(11)进水渠道本设计采用细格栅和沉砂池共建,水从细格栅出水渠道送入沉砂池的进水渠道,然后向两侧配水进入进水渠道,污水在渠道内的流速为: 110.39.52/74QvmsBH式中: B 1进水渠道宽度(m),本设计取1.74m;H1进水渠道水深(m),本设计取0.5m。(10)出水管道出水采用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堰上水头为: 221330.9()()0.8415.QHmmbg式中: m流量系数,一般采用0.4-0.5;本设计取0.4;(12) 排砂管道本设计采用沉

26、砂池底部管道排砂,排砂管道管径DN=200mm。第五节 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辐流式初沉池拟采用中心进水,沿中心管四周花墙出水,污水由池中心向池四周辐射流动,流速由大变小,水中悬浮物流动中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沉18淀池底部,然后用刮泥机将污泥推至污泥斗排走,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辐流沉淀池由进水装置、中心管、穿孔花墙、沉淀区、出水装置、污泥斗及排泥装置组成。本设计采用近期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进行设计,选择两组辐流式沉淀池,每组设计流量为 0.133m3/s,从沉砂池流出来的污水进入集配水井,经过集配水井分配流量后流入辐流沉淀池。1.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表面负荷采用 1.2-2.0 ,本设计取 =2.

27、0 ,沉淀池座数32/()mh q32/()mhn=2。 2360.253608.QFnqr1Ri=0.52h12h345图 5 辐 流 式 沉 淀 池 计 算 草 图2. 池子直径D = = (D 取 18m)4238.517.4m3.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设沉淀时间 t = 1.5h(规范要求 13h) ,有效水深: h 2 =qt =21.5=3m194.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Q = t/n = mmax0.26531.75.5.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由任务书知进水悬浮物浓度 C0为 0.25kg/m3,出水悬浮物浓度 C1以进水的50%计,初沉池污泥含水率 p0=97%,污泥容重取 r=1000

28、kg/m3,取贮泥时间T=4h,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 = mQ(C0 - C1)T100 ( 100- p0) 75.20.15401.997( ) ( )则每个沉淀池污泥所需的容积为 11.9m3 6. 污泥斗容积设污泥斗上部半径 r11m,污泥斗下部半径 r2=0.4m,倾角取 =60,则 污泥斗高度: h5 = (r 2- r1)tg=(1-0.4)tg60=1m 污泥斗容积: V1 = (r 12+r2r1+r22)=3.141/3(1 2+10.4 +0.42)=1.63m 3 h537. 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池底坡度采用 0.05-0.10,本设计径向坡度 i=0.05

29、,则圆锥体的高度为:h4 = (R- r 1)i=(18/2-1)0.05 = 0.4m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V2 = (R 2+Rr1+r12)= h43 2233.40(91)8.m污泥总体积:20V= V1+ V2 =1.63+38.1=39.73 m311.9m 3 ,满足要求。8. 沉淀池总高度设沉淀池超高 h1=0.3m,缓冲层高 h3 =0.3m,沉淀池总高度:H = h1+h2 +h3+h4 +h50.3+3+0.3+0.4+15 m 9. 沉淀池池边高度H= h1+h2 + h3 = 0.3+3+0.3 = 3.6m10. 径深比D/ h2 = 18/3 = 6 (符合要求 6

30、-12)11. 进水集配水井辐流沉淀池分为二组,在沉淀池进水端设集配水井,污水在集配水井中部的配水井平均分配,然后流进每组沉淀池。配水井中心管径:(取 DN700)2240,65.9.7QDmv式中: v2 配水井内中心管上升流速(m/s) ,一般采用 v2 0.6m/s;取0.7m/s配水井直径:(取 1.3 米)22max33440.65.71.3QDmv式中:v 3 配水井内污水流速(m/s),一般采用 v3=0.2-0.4m/s;取 0.3m/s.12. 进水管及配水花墙沉淀池分为两组,每组沉淀池采用池中心进水,通过配水花墙和稳流罩向池四周流动。进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 DN=600mm

31、,进水管道顶部设穿孔花墙处的管径为 800mm。21沉淀池中心管配水采用穿孔花墙配水,穿孔花墙位于沉淀池中心管上部,布置 6 个穿孔花墙,过孔流速:40.265./3QvmsBhn式中: 孔洞的宽度(m) ; 孔洞的高度(m) ;h孔洞个数(个)。nv4 穿孔花墙过孔流速(m/s) ,一般采用 0.2-0.4m/s;13. 集水槽堰负荷校核设集水槽双面出水,则集水槽出水堰的堰负荷为:q0 = = m3/(ms) Qh2n D 360.062.148.= 0.6L/(mS)10 (符合设计要求)本设计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度为:L1 = L/5=83/5 = 16.6m(取 17m)本设计取超

32、高为 0.5 m,则曝气池总高为:H = 4.00.5 = 4.5m (3) 确定曝气池构造形式 本设计设四组 5 廊道曝气池,在曝气池进水端和出水端设横向配水渠道,24在两池中间设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相连,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从第一廊道进入曝气池。曝气池平面图如图 6 所示:回 流 污 泥进 水 出 水前配水渠 去 二 沉 池图 6 曝 气 池 平 面 图5. 需氧量计算本工程设计中采用鼓风曝气系统。(1)平均时需氧量计算 20()0.51264(0.52)0.156423.aevOQSbVX2300(kg/d)=96(kg/h)式中: 每代谢 1kgBOD 所需氧量(kg) ,本设计取 0

33、.5;a1kg 活性污泥(MLVSS)每天自身氧化所需氧量(kg) ,取 0.15.b(2) 最大时需氧量: 2max0()0.5176(0.52)0.156423.evOQSbVX=2452(kg/d)=102.2(kg/h)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的比值为:2max10.69Q(3) 每日去除的 BOD5 值 1264(0)1984.3/82.7(/)rBODkgdkgh( )(4)去除 1 kg BOD5 需养量 252 2530O1.6(/)984rkgOBDBD6. 供气量计算本设计中采用 YHW-型微孔曝气器,氧转移效率(E A)为 20%。敷设在距池底 0.20m 处,淹没水深

34、为 4m,计算温度定为 30。相关设计参数的选用:温度为 20时,=0.85,=0.95, =1.0,C L=2.0mg/L,C S(20) =9.17 mg/L。温度为 30时,C S(30) =7.63 mg/L。(1)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Pb =1.0131059.810 3H=1.0131059.810 34= 1.405105 ( Pa)(2)空气离开曝气池水面时氧的百分比:Qt = 100% = 100% = 17.54%21(1 EA)79 21(1-EA) 21(1 0.20)79 21(1-0.2)(3) 气池混合液平均氧饱和度:CSb = CS( )= 7.63( )

35、= 8.48 mg/LPb2.026105 Qt42 1.4051052.026105 17.5442换算成 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20) 20 20 10(3) 39.73.6/134.7(/)1.4.85(.482).sTsbR kgOdkgh(R 为平均时需氧量)(4)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20)max 20 20 10(3) 2309.7379.4/15.4(/)1.4.85(.6).2sTRCR kgOdkgh(5)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2633032.160589.(/)7.4/min.sARGdE(6)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330maxax3729.4110625.7

36、(/)4.7(/in).SA d(7)去除 1kg BOD5 的供气量:35 53869./14.27.5(/)BODmkgBOD空 气(8)1m 3污水的供气量:33./2.(/)空 气 污 水第七节 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形辐流式二沉池。该沉淀池采用周边进水,中心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吸泥机排泥。计算草图如图 81.设计参数的依据及选取表面负荷:q b 范围为 0.61.5 m3/ m2.h ,取 q=1.0 m3/ m2.h,出水堰负荷设计规范规定取值范围为 1.52.9L/s.m,取 2.0 L/(s.m);沉淀池个数

37、 n=2;沉淀时间的取值范围为 1.5-4.0h;取 T=1.5h;设计进水量:265 L/S =954 m 3/h2.沉淀池尺寸设计(1)每组池子沉淀部分出水面积为:2954721.0QFmnq27(2)池子直径 (取 25 m)4724.65FD(3) 池子实际表面积 2225F4914m实际的表面负荷 (满足要求)32950.7/()241QqhnF图 8 二 沉 池 计 算 草 图Dh123h4d(4) 单池设计流量 309547/2Qmh(5)校核堰口负荷1.7L/(s.m)(满足要求)01 1.69/(.)3.6.5qLsD校核固体负荷 150 kg/( m2.d) 202()24

38、(0.)4732104.9/(.)9wRQNkgmdF(符合要求)(6)澄清区高度混合液在分离区泥水分离,该区存在絮凝和沉淀两个过程,分离区的沉淀过程会受进水的紊流影响,沉淀时间采用1.5-3.0h,本设计取t=1.5h。则 2802471.569QthmF按澄清区最小允许深度 1.5M 考虑,取 h2=1.5m(7)污泥区高度 本设计设 =1.5h,则污泥区高度为t02(1)(1.5)4731.5 9.58wuRQNh mCF则池边深度为 h2= h2+ +0.3=1.5+1.19+0.3=2.99m(取 3m)2h(8)沉淀池高度:本设计设计池底坡度为 0.05,污泥斗直径取 2m,则池中

39、心与池边落差 h3为(取 0.6m)3 250.50.0.7Ddh m超高 h1取 0.3 m,污泥斗高度 h4取 0.8m,则有:23468.Hh(9)排泥装置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吸泥机,周边传动刮吸泥机的线速度为 2-3m/min,刮吸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吸入污泥槽,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至分配井中。排泥管采用 DN200mm. 第八节 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因为曝气池后的二沉池不能兼做接触池,所以二沉池后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377 L/s(设一座,近远期合建)水力停留时间:T=0.5h=30min29设计投氯量为:4.0mg/L平均水深

40、:h=2.0m隔板间隔:b=3.5m2设计计算(1)接触池容积:有效深度取 2.5mV=QT=377 10-3 30 60=678.6 m3有效深度 h 取 2.5m表面积 m2 678.1.425VA隔板数采用 2 个,则廊道总宽为 B(2+1) 3.510.5m 取 11m接触池长度 L= 取 25m271.4.ALm长宽比 5.3b实际消毒池容积为 V=BLh=11 25 2.5=687.5m3 池深取 2.50.32.8m (0.3m 为超高)经校核均满足有效停留时间的要求(2)加氯量计算:设计最大加氯量为 max=5.0mg/L(按完全二级处理考虑 510mg/l),每日投氯量为 m

41、axQ=5 25000 10-3=125kg/d=5.2kg/h选用贮氯量为 120kg 的液氯钢瓶,每日加氯量为 3/4 瓶,共贮用 12 瓶,每日加氯机两台,单台投氯量为 1.52.5kg/h。配置注水泵两台,一用一备,要求注水量 Q=13m3/h,扬程不小于 10mH2O(3)混合装置:30在接触消毒池第一格和第二格起端设置混合搅拌机 2 台(立式) ,混合搅拌机功率 N02420 21.06.37605.4351QTGkW实际选用 JWH3101 机械混合搅拌机,浆板深度为 1.5m,浆叶直径为 0.31m,浆叶宽度 0.9m,功率 4.0Kw(4)接触消毒池计算草图如下: 图 8 接 触 消 毒 池 工 艺 计 算 图第九节 计量槽设计计算污水测量装置的选择原则是精密度高、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不宜沉积杂物,污水厂常用的计量设备有巴氏计量槽、薄壁堰、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涡流流量计。其中巴氏计量槽应用最为广泛且具备以上特点。本设计的计量设备选用巴氏计量槽,选用的测量范围为:0.2-1.5m 3/s计算草图如图 9 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