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至2000年已有4亿或5的世界人口现行慢性感染,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可出现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而恩替卡韦是新一代的核苷类似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前HBVDNA、ALT 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观察,旨在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是否具有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21-57岁,所有病例在筛选前12mo 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剂,排除标准:患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或其他
2、类型的肝脏疾患者,有酒精性、自身免疫性或胆汁淤积性肝病者,近期(24wk)内有胰腺炎,胆囊结石病史者均予以排除。方法入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wkHBVDNA 和肝功,同时检测血清LN、HA、 PC、 PC水平变化统计学处理用 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后 HBVDNA(1ogl0拷贝 mL,meanSD)比较治疗后4、12、24wk 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F=4779 ,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 HBVDNA 与肝血清纤维化指标之间无相关性,与报道不一致,这可能与入选病例组织炎性分级、以及观察样本尚小和观察时间尚短有关可能与
3、观察样本尚小或者观察时间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重要的过程和结局之一,肝脏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前奏和必经环节,因此肝纤维化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肝穿刺病理活检,但因其创伤性大且难以动态观察而存在局限性。在全国第十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上,无创性的肝纤维化诊断成为会议的焦点。施光峰提到可以根据血清标志物来判断肝纤维化情况,直接标志物来源于肝细胞质,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型前胶原蛋白,前胶原蛋白 C 肽,前胶原蛋白 C 肽,前胶原蛋白 N 肽。细胞质金属蛋白酶等,现在常采用多个指标联合评价
4、肝纤维化情况。有作者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LN、 HA、PC 、C的水平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炎性反应活动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与肝脏损害程度及肝组织纤维化发展的阶段性密切相关,其中 HA 和 LN 不但反映肝脏纤维化和炎症性改变,亦能监测炎症和肝纤维化的进展,因此,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可以客观地推测肝细胞损伤及纤维化程度。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复杂变化。HBV 靶向损伤肝细胞,产生释放纤维性介质,并诱导炎症细胞入肝,损伤的肝细胞凋亡,刺激肝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活性,炎症细胞激活肝星状细胞分泌胶原,因而炎
5、症细胞和产生纤维的细胞相互刺激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肝脏的细胞外基质产生超过降解,从而使过多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在肝脏组织中,导致肝脏正常结构的破坏与重建,形成肝纤维化,因此患者血清 HBV 持续复制活跃和肝脏炎症坏死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临床试验表明:一些阻断肝纤维化的药物,目的为除去原发性的肝损伤,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或促使其死亡以及基质降解,最有效的治疗为除去病因,通过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或清除病毒后患者病情持续性缓解,HBeAg 清学转换及 HBVDNA10copiesmL 不仅可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还可降低肝纤维化的程度,我们的结果提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 HBV 复制,同时,通过减轻肝细胞的炎性坏死,从而问断阻断肝纤维化形成,甚至可以防治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