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晋江地名介绍.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686624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江地名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晋江地名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晋江有青阳、池店、陈埭、罗山、磁灶、内坑、安海、东石、永和、英林、龙湖、深沪、金井等镇。小考镇名由来,以增广地方历史文化知识。青阳镇:位于晋江之北,总面积 27.80 平方公里。据考,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聚居于此地的青梅山之阳,因名青阳。 尔雅释天曰:“春为青阳。 ”并注:“气清而温阳。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地名。传说唐开元年间,有蔡姓五人在这里开设五间饭店,以供旅人饮食之便,故俗称“五店市” 。池店镇:以池店村为名。位于晋江北面,总面积 29.13 平方公里。唐宋时名“ 石” ,元代改 称“凤池” 。 泉州府志载:“凤池长十余丈,阔三丈,深丈奇。或云两池相接,其形似凤,或云昔时有凤栖于池上。其

2、地为池店乡。 ”池店之名乃明宣德年间所改。时因巨贾店” 。 “店”之崛起,乃商业之兴也。陈埭镇:位于晋江东北部,总面积 35.6 平方公里。古为浩大而荒寞的海滩。泉州府志载:“陈埭,五代陈洪进所筑”陈洪进,仙游人,曾为清源节度使。他在执掌泉州军政大权时,命军民在此围海筑埭,并 率先令陈姓家族徙居于此,故名陈埭,或曰陈江。罗山镇:位于晋江中部,总面积 52.40 平方公里。镇因山而名。罗裳山为泉郡“清紫朋罗”四大名山之一。据道光晋江县志载:唐末诗人罗隐曾浪迹到此,画马于此山石壁。传说“罗裳”之名,因罗隐而取。或是附会,录以备考。磁灶镇:位于晋江中部,总面积 66 平方公里。道光晋江县志载:“瓷器

3、出磁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缸瓮三层,并过洋。 ”磁灶得名于烧制瓷器。据出土陶瓷鉴定,磁灶烧瓷始于南朝,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内坑镇:位于晋 江西部,总面积 46 平方公里。取名内坑者,乃镇区村落多处于思母山、苦竹山、熊山、槟榔山、灵源山等低山丘陵之坑洼处,故名也。安海镇:位于晋江西南滨海处,总面积 67.66 平方公里。古时以其海九十九曲而称“湾海” 。宋开宝年间,唐代安金藏的后裔安连济徙居于此,即易“湾”为“安” ,曰安海。东石镇:位于晋江南部,总面积 54 平方公里。相传此地在汉代为畲族聚居的“畲家寨” 。至东晋升平年间,尚书林开基卜居于石寨东侧,始称“东石寨” 。而寨之周围村落因名

4、“东石” 。永和镇:位于晋江中南部,总面积 49.67 平方公里。镇因街而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 ,马坪村林姓与钱仓村陈姓因民事纠纷而动干戈,致双方二十几个村卷入一场惨酷而持久的宗族械斗。长达五年的相互厮杀,死伤数百人。田不能耕,路不能走,一片荒凉与恐怖。后双方在海外华侨竭力斡旋下,方得平息,并筹资在马坪与钱仓二村之间共建一条小街,取名“永和街” ,以志永结和好。英林镇:位于晋江南部,总面积 29.8 平方公里。据传英林洪姓祖先随王审知入闽,用篮子挑着孩子来到泉州,遇一风水先生要他们一直向南走,待孩子啼哭时停下来就地定居。 他走到英林地界,孩子大哭,遂卜居于是地,并取名“乌篮”(摇篮)

5、。另传明末郑成功都将洪于福据此地山林抗清,人称洪天福为英雄,并以英林之名纪念他。传说仅录存考。龙湖镇:位于晋江东南部,总面积 62.67 平方公里。镇因湖得名。湖之南端宽阔如龙头,间有两堆礁石露出水平如龙目;中部长而稍弯,形同龙身;湖之西北狭短而分叉,宛似龙尾,故名“龙湖” 。深沪镇:位于晋江东南海湾突出部,面积 33.46 平方公里。古称沪江,港宽水深,是天然良港。道光晋江县志载:滨海石崖镌“深沪”二字,与罗裳山 画马崖刻相似,传为唐末诗人罗隐所书。因改沪江为深沪。金井镇:位于晋江东南端,总面积 56.27 平方公里。传说明初有某运使押送盐船泊于井尾海边,令船工上岸汲取淡水,然所汲水皆咸涩不能饮用。后在下厝洼地挖井,不数尺,泉涌如注,甘润清洌。运使大喜,书“金井甘泉”四字镌于石,立井旁为记。自此,易“井尾”旧称为“金井”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