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心律失常药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脉动来自窦房结,依次经心房、房结室、房室束及浦肯耶纤维,最后传至心室肌,引起心脏节律性收缩。在病理状态时或在药物的影响下,冲动形成失常,或传导发生障碍,或不应期异常,就产生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早搏) 、心房扑动、心房或心室颤动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众多,尤其是近年来这类药物进展较快,应用时需根据各药的作用特点及心律失常的原因选用相应的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粗分为两大类: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药物。前者又可分为下列四类:类:钠通道拮抗药(膜稳定药) 。能拮抗钠通道、抑制 0 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本类又可
2、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a 组:对 0 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的药物。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乙酰卡尼、吡丙胺等。b 组:对 0 相去极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的药物。有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阿普林定、妥卡尼、莫雷西嗪等。c 组:明显抑制 0 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的药物。有恩卡尼、芬卡尼、氟卡尼、普罗帕酮等。类: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有胺碘酮、溴苄胺等。类:钙通道拮抗药。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一般情况下,在心动过速时需应用抑制心脏自律性的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心房颤动时需应用抑制房室间传导的药物(如奎尼丁
3、、普萘洛尔等) ;房室传导拮抗时则需应用能改善传导的药物(如苯妥英钠、阿托品等) ;对于自律性过低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则应采用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类药物。奎尼丁 (Quinidine)(1)适应症:主要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早搏等。(2)禁忌症严重心肌损害的患者和妊娠期妇女禁用。(3)用法和用量:口服:第一天,每次 0.2g,每 2 小时一次,连续 5 次;如无效而又无明显毒性反应,第二天增至每次 0.3g、第3 天每天 0.4g,每 2 小时 1 次,连续 5 次。每日总量一般不宜超过2g。恢复正常心律后,改给维持量,每日 0.2-0.4g。若连续 3-4 日无效或有毒性反应者,应
4、停药。静脉注射:在十分必要时采用静脉注射,并须在心电图观察下进行。每次 0.25g,以 5%葡萄糖液稀释至 50ml 缓慢静脉注射。(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服后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疼、耳鸣、视觉障碍等,特异体质者服药后可有呼吸困难、发绀、心室颤动和心室停搏。注意:用于纠正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应先给洋地黄苷饱和量,以免心律转变后心跳加快,导致心力衰竭。每次给药前应仔细观察心律和血压改变,并避免夜间给药。在白天给药量较大时,夜间也应注意心律及血压。患心房颤动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当心律转至正常时,可能诱发心房内血栓脱落,产生栓塞性病变,如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应严密观察。
5、对于有应用奎尼丁的指征,但血压偏低或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应先提高血压、纠正休克,然后再用。如血压偏低是由于心动过速、心脏排量小所造成,则应一面提高血压,一面使用奎尼丁。静脉注射常引起严重的低血压,有较大的危险性,须注意。本品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时,应较少地高辛的用量(因本品减少地高辛排泄而增加地高辛的血浓度) 。普鲁卡因胺 (Procainamide)(1)适应症: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对室性早搏疗效较好)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常与奎尼丁交替使用。(2)禁忌症:严重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或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日 3-4 次,每次 0.5
6、-0.75g,心律正常后逐渐减至一次 2-6 次,每次 0.25g。 静脉滴注:每次 0.5-1g,溶于 5%-10%葡萄糖溶液 100ml 内,开始 10-30 分钟内点滴速度可适当加快,于 1 小时内滴完。无效者,1 小时后再给 1 次,24 小时内总量不超过 2g。静脉滴注仅限于病情紧急情况,如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尤其在并发有心肌梗死或其他严重心脏病者,应经常注意血压、心律改变,心律恢复后,即可停止点滴。静脉注射:每次 0.1-0.2g。 肌内注射:每次 0.25-0.5g。(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有厌食、呕吐、恶心及腹泻等不良反应,特异体质患者可有发冷、发烧、关节痛
7、、肌痛、皮疹及粒细胞减少症等;偶有幻视、幻听、精神抑郁等症状出现。注意:静脉滴注可使血压下降,发生虚脱,应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和心律变化。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病例,如心室率较快,宜先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控制心室率在每分钟 70-80 次以后,再用本药或奎尼丁。用药 3 天后,如仍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动过速不停止,则应考虑换药。有用普鲁卡因胺的指征但血压偏低者,可先用升压药(如间羟胺) ,提高血压后再用。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效应相加。与降压药合用,尤其静注本品时,降压作用可增强。与拟胆碱药合用时,本品可抑制这类药对横纹肌的效应。与神经肌肉阻滞药(包括去极化型和非去极化型阻滞药)合用
8、时,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增强,时效延长。乙酰卡尼 (Acecainide)(1)适应症:用于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早搏等,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似较好。(2)禁忌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青光眼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 0.1-0.15g,一日 0.4-0.8g。最大剂量不超过 800mg/d。静脉注射,每次 1-2mg/kg,最大剂量每次不超过 150mg,用葡萄糖注射液 20ml 稀释后在 5-10 分钟内注完。必要时,可在 20 分钟后重复一次。静脉滴注,每次 100-200mg,以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稀释,一般滴注量为每小时 2
9、0-30mg。(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可有口干、恶心、胃部不适等,偶见轻度房室传导阻滞。注意:前列腺肥大和轻度心力衰竭者慎用。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可进一步延长传导时间,抑制心功能。中至大量乙醇与之合用由于协同作用,低血糖及低血压发生机会增多。与华法林合用时,抗凝作用可更明显。 与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利福平同用,可诱导本品的代谢,在某些患者中本品可诱导自身的代谢。吡美诺 (Pirmenol)(1)适应症: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对室上性心律失常也有效。尤对低钾所致的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2)禁忌症:无。(3)用
10、法和用量:口服,1 次 0.1-0.2g,1 日 2-3 次。静脉注射,2.5mg/kg,于 2 分钟注入。静脉滴注,每分钟 2.5mg。(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可能产生抗胆碱作用的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尿潴留等。注意:在血浓度较高时可出现 PR、QRS、QT 间期延长、低血压、心功能抑制等。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者慎用。西苯唑啉 (Cibenzoline )(1)适应症:用于防治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多在新发生的心肌梗死时应用。也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恢复节律后的维持治疗。(2)禁忌症:原有传导障碍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口服,首次 2 粒,然后每日 4-6 粒分
11、 3 次服。静注,1-2mg/kg。(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头晕、视力模糊、及肝功能障碍。注意:严重肾功能低下者宜减量。利多卡因 (Lidocaine)(1)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锑剂中毒、外科手术等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性行动过速和心室颤动。(2)禁忌症:严重心脏传导阻滞(包括或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室阻滞)及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静脉注射,1-2mg/kg ,继以 0.1%溶液静脉滴注,每小时不超过 100mg。也可肌内注射, 4-5 mg/kg,60-90 分钟重复一次。(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
12、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欣快、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烦躁不安等。剂量过大时可引起惊厥及心搏骤停。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1)适应症:用于洋地黄中毒苷所引起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多利多卡因无效的心律失常。(2)禁忌症:严重心衰、心动过缓、低血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 0.1-0.2g,一日 2-3 次;口服极量:每次 0.3g,一日 0.5g。静脉注射:每次 0.125-0.25g,缓慢注人,一日总量不超过 0.5g。(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严重心衰、心动过缓、低血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注意:静脉注射
13、过快可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性阻滞。甚至心搏骤停、呼吸抑制。妥卡胺 (Tocainide )(1)适应症:用于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室性早搏的疗效尤为显著。对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的疗效。对其他康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患者常可奏效。此外,也可用于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预激综合征。(2)禁忌症:无。(3)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 0.40.6g,一日 1.21.8g 或每 8小时或 12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2.4g;儿童用量每次7.5mg/kg,一日 3 次。静脉注射:每分钟 0.50.75mg/kg,共 15 分钟;一般总量为 500750mg,急救时于
14、1530 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或以 50100ml 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稀释后滴注) ,然后改口服维持。(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轻微、短暂,一般不影响治疗。常见者胃肠道系统有厌食、恶心、呕吐、便秘等;神经系统有眩晕、头痛、嗜睡、出汗、耳鸣、震颤等。偶见皮疹。上述反应在停药后均可自行消失。注意:重度传导阻滞及对本品过敏者慎用。阿普林定 (Aprindine)(1)适应症:可用于室性及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对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2)禁忌症:窦性心动过缓、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癫痫患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时可口服,首次 10
15、0mg,必要时 200mg,其后每 6 小时 2-50-100mg,24 小时内总量不超过300mg;第 2-3 天各 100-150mg,分 2-3 次服。维持量为每日 50-100mg,分 2 次服。静脉滴注,首次 100-200mg,用于 5%-10%葡萄糖注射液 100-200ml 稀释,滴速 2-5mg/min,30 分钟滴完,24 小时总量不超过 300mg。急症病例可在心电图监护下增加药量至 10-15 mg/min;也可在输液时将未经稀释的药液直接注入输液管,每次20mg(2ml) ,于 30-60 秒钟内注入静脉,每隔 1-2 分钟注入一次,总量达 200mg 为止,如无效,
16、1 小时及 6 小时后可再次给药各100mg,总量不超过 400mg,奏效后改口服维持。(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由于其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当接近,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有眩晕、感觉异常、手颤、严重时可出现癫痫样抽搐。此外,尚可见胃肠道反应。注意:老年患者、帕金森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美西律 (Mexiletine)(1)适应症:用于急、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洋地黄苷重度引起的心律失常。(2)禁忌症:禁用于:或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双束支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 ;心源性休克。(3)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 50-200mg,一日 150-600m
17、g,或每 6-8 小时一次。以后可酌情减量维持。 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开始量 100m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0ml 中,缓慢静脉注射(3-5分钟) 。如无效,可在 5-10 分钟后再给 50-100ml 一次。然后以 1.5-2 mg/min 的速度静脉滴注, 3-4 小时后滴速减至 0.75-1 mg/min,并维持 24-48 小时。(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震颤、头痛、眩晕等。大剂量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注意:本品在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有使心律失常恶化的可能。在程序刺激试验中,此种情况见于 10%的患者,
18、但不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高。 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也可从乳汁分泌,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权衡利弊。对诊断的干扰:过量时心电图可产生 P-R 间期延长及QRS 波增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偶有抗核抗体阳性。下列情况应慎用:室内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严重肝或肾功能障碍;肝血流量减低;严重心衰或低血压;癫痫。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可能有协同作用,可用于顽固心律失常,但不宜与b 类药合用。在急性心肌梗塞死早期,吗啡使本品吸收延迟并减少,可能与胃排空延迟所致。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可加快本品代谢,降低血药浓度。西咪替丁可使本品血浓度发生变化,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19、。阿托品可延迟本品的吸收,但不影响本品的吸收量,可能因胃排空迟缓所致。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增加胃排空,可增加本品的吸收速度。莫雷西嗪 (Moracizine )(1)适应症:用于治疗房性和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扑动。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患者的心律失常疗效较好。(2)禁忌症:禁用于:或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双束支传导阻滞且未安装起搏器者;心源性休克。(3)用法和用量:口服:首次剂量 300mg,维持量每日600mg,一般每次 200-300mg,一日 3 次。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 2.5%溶液 2ml,加于 0.5%普鲁卡因 1-2ml 中肌内注射,或加于10ml 氯化钠注射液或
20、 5%葡萄糖液中于 2-5 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每日 2 次。对阵发性心动过速,可缓慢静脉注射 2.5%溶液 4ml。(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个别有恶心、瘙痒、头晕、头痛等。肌内注射有局部疼痛;静脉注射有短暂眩晕或血压下降。注意:度房室阻滞和室内阻滞、肝或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衰患者慎用。药物相互作用:西咪替丁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增加 1.4 倍,同时应用时本品应减少剂量。本品可使茶碱类药物清除增加,半衰期缩短。与华法林共用时可改变后者对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在华法林稳定抗凝的病人开始用本品或停用本品时应进行监测。普罗帕酮 (Propafenone )(1)适应症:用于预防或治疗室性
21、或室上性异位搏动,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电转复律后室颤发作等。经临床试用,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作用时间持久,对冠心病、高血压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2)禁忌症:窦房结功能障碍,或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除非已有起搏器) 、肝或肾功能障碍患者禁用。心源性休克患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 100-200mg,一日 3-4 次。治疗量,每日 300-900mg,分 4-6 次服用。由于其局部麻醉作用,宜在餐后与饮料或食物同时吞服,不得嚼碎。必要时可在严密监护下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次 70mg,每 8 小时 1 次。一日总量不超过 350mg。(4)使用过程
22、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口干,舌唇麻木,可能是由于其局部麻醉作用所致。此外,早期的不良反应还有头痛、头晕、闪耀;其后可出现肠胃道障碍,如恶心、呕吐、便秘等。老年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血压下降。也有出现房室阻断症状。有两例在连续服用两周后出现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报道,停药后 2-4 周各酶的活性均恢复正常。有报道个别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QT 间期延长,PR 间期轻度延长,QRS 时间延长等。注意:心肌严重损害者慎用。严重的心动过缓,肝、肾功能不全,明显低血压患者慎用。如出现窦房性或房室性传导高度阻滞时,可静脉注射乳酸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间羟肾上腺素等解救。药物相互作用
23、: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包括维拉帕米、胺碘酮及奎尼丁等,可能增加本品不良反应。降压药可使本品的降压作用增强。本品使华法林血浓度升高。恩卡尼 (Encainide)(1)适应症:用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也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折返性心动过速,尤其是预激综合征有效。(2)禁忌症:无。(3)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 25-75mg,一日 3-4 次。静脉注射,0.5-1mg/kg,于 15-20 分钟内注完。小儿口服,一日剂量 60-120mg/m2 或 2-7.5mg/kg,分 3-4 次服。通常从小剂量开始,在严密观察下逐渐增量。(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有室内传导阻
24、滞、窦性心动过缓、暂时性低血压、胃肠道不适、口舌金属味、头昏、头痛、视力模糊、复视、小腿痉挛、震颤、共济失调等。注意:因可抑制室内传导,不宜与奎尼丁或丙吡胺合用。氟卡尼 (Flecainide)(1)适应症: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或房室折返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儿童顽固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及伴有预激综合征者。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病例氟卡尼常有效。(2)禁忌症:无。(3)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开始每次 100mg,一日 2 次,然后每隔 4 日,每次增加 50-100mg,一日 2 次。静脉滴注:成人2mg/kg,于 15 分钟滴完;儿童 2mg/kg,于 10 分钟内滴完。(4)使用过程中
25、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轻,但易疏忽而导致中毒。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感觉异常、嗜睡、头昏、视力障碍、恶心、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有致快速型心律失常作用。氯卡尼 (Lorcainide)(1)适应症: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和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对房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也有效,但对心房颤动或扑动无效。据认为,本品长期用于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确实有效,但由于其不良反应,使用受到一定限制。(2)禁忌症:无。(3)用法和用量:口服:1 次 50-100mg,一日 2-3 次。亦可增至 1 次 100mg,一日 3-4 次。静脉注射:1 次 1-2mg/kg,于 5
26、-10 分钟内缓慢注射,可隔 8-12 小时重复每次,一般最大总量为 200mg。(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主要有失眠、噩梦、出汗、口干。静脉注射有头晕、震颤。胺碘酮 (Amiodarone)(1)适应症: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早搏、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征等。也可用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如丙吡胺、维拉帕米、奎尼丁、 受体拮抗剂无效的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有效。还用于慢性冠脉功能不全和心绞痛。(2)禁忌症:房室性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障碍及对过敏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 0.1-0.2g,一日 1-
27、4 次;或开始每次 0.2g,一日 3 次,餐后服。3 天后改用维持量,每次 0.2g,一日1-2 次。(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等)及角膜色素沉着偶见皮疹及皮肤色素沉着,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溴苄铵 (Bretylium)(1)适应症: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如频发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尤其适用于锑剂所致阿- 斯综合征。此外,对由于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酸碱失去平衡或由于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疗效。(2)禁忌症:无。(3)用法和用量: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量为 3-
28、5mg/kg,静脉注射时以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推注,在 10-20 分钟内注完。必要时,4-6 小时后再用。也可在静脉注射出现疗效后,以肌内注射维持。治疗锑剂所引起的阿-斯综合征:每日口服 3 次,每次 0.1g,以后递增至有效量后,即以该剂量维持,但每天最高量不超过1.5g。(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有时有胸闷、心慌、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反应,注射后可有暂时升压现象,但均较轻微。注意:钙离子可能与本品有拮抗作用,不宜合用。因本品到达作用高峰较慢(用药后 2-3 小时) ,故宜尽早用药。伊布利特 (Ilbutilide)(1)适应症:用于中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发作
29、。不宜用于预防反复发作或阵发性房颤。(2)禁忌症:禁用于:低钾、心动过缓以及应用延长 Q-T 间期药物的患者。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如尖端扭转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3)用法和用量:以 1mg 于 10 分钟内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使用 1mg。注射时及注射后 6-8 小时需连续心电监护。(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可出现低血压,心力衰竭,肾衰(0.3%) 。胃肠道症状,恶心、头痛和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注意:以下情况慎用:心功能不全者、有电解质紊乱者、使用了其他延长 QT 的药物者。药物相互作用:其他延长 QT 间期的药物如吩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将增加施用COR
30、VERT 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多非利特 (Dofetilide)其作用与伊布利特相似,但其作用在心房比心室明显。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时,以静脉注射给药;预防发作时可口服给药,每次 0.1-0.5mg,一日 2 次。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同伊布利特。依地酸二钠 (Disodium Edetate)(1)适应症:常用于洋地黄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2)禁忌症:无。(3)用法和用量:静脉注射:每次 1-3g,以 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 稀释后注入。静脉滴注:每次 4-6g,用 5%-10%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稀释后,在 1-3 小时内滴完。(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
31、与处理要点:注意:当心律失常被纠正后,须口服钾盐以维持疗效。门冬氨酸钾镁 (Potassiun Magnesium Aspartate)(1)适应症:用于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此外还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细胞功能不全、其他急慢性肝病、低钾血症等。(2)禁忌症:高钾血症、严重肾功能障碍、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静脉滴注:一日量 10-20ml,用时以 10 倍量的输液稀释后缓慢滴注。(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注意:滴注过快会引起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血管痛、血压下降。腺苷 (Adenosine)(1)适应症: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
32、速的鉴别诊断用药。核素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的药物负荷试验用药。(2)禁忌症: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未置心脏起搏器者)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异常旁路、哮喘患者禁用。(3)用法和用量:成人:静脉注射。室上性心动过速:首剂为 6mg,在 2 秒内直接静脉快速推注,然后以氯化钠注射液快速冲洗。如心动过速未终止,可在 1-2 分钟内给第二剂和第三剂各12mg;也可先给初始剂量 3mg,如心动过速仍然存在,可间隔 1-2分钟给第二剂 6mg,第三剂 12mg。每次给药不超过 12mg。核素心肌血流显像:按每分钟 140ug/kg 静脉给药,总量为 0.84mg/kg,在 6 分钟内注射完。(4)使用过程中的观察与处理要点:不良反应:快速注射后不良反应十分常见,但一般持续时间很短暂。主要有:一过性心律失常、可有心悸、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绞痛样胸痛;头痛、眩晕、头昏、头部压迫感;胃肠道不适、腹痛、恶心、呕吐;胸部紧缩感、呼吸困难;明显颜面发红,烧灼感等。注意:高血压、低血压、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双嘧达莫可减少本药的代谢,增强药效。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加重心脏传导阻滞。本品的作用可被茶碱和其他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如咖啡因等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