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降水的来源有4个 …….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86437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降水的来源有4个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降水的来源有4个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降水的来源有4个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降水的来源有4个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降水的来源有4个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降水来源有4个-由一道安徽高考题想到的2012安徽高考题: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 年平均气温分区图。32.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图示信息显示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通过调动东南季风的知识,我们会得出选项C。但是正确选项却是D。很多人觉得此题信息具有误导的嫌疑,与新课改的考察方向背道而驰。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是经过思索之后,我发现我们是否走进了新课改的误区?我们现在是否过于关注提取解读信息、调动运

2、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等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一个同样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存量知识的学习呢?如果这不是一道废题,我也没有过度解读的话,那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应该作为存量知识教给学生。不仅如此,季风区里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分界线也应该作为存量知识学习,而这一点历来都被我所忽视,算是我的一个教学的盲点。再一想,啊,问题大了,这两类季风的分界线我不清楚!赶紧查资料去。首先分析题目:“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指的是哪呢?肯定不是柴达木盆地。如下图 这里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印度洋还是太平洋呢?再看一幅图 1 : 图A图A中显示四川西部是东南风啊,难道此题答案错了吗?继续查资料:“西南季风,可越过横断

3、山脉,于7、8两月以极微弱的湿气进入柴达木盆地,” 2 ,哦哈哈,看来选印度洋还是有些依据的啊。看下文:“510月玛曲地区上空水汽主要有两个来源:在高层主要是从孟加拉湾及周边海域北上进入青藏高原东南部,然后直接进入玛曲地区的西南水汽输送带,它属于南亚季风的偏南气流输送带;在低层则是经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北上到达川渝地区,然后进入玛曲地区的东南气流水汽输送带,它属于东亚季风的偏南气流输送带” 3 “5-10月输送到中国大陆的水汽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支为印度西南季风经孟加拉湾和中印半岛流向中国大陆西南部的水汽;第二支为沿105E附近经南海北上进入中国大陆的跨赤道气流带来的水汽;第三支为沿西太平洋副热

4、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季风从热带西太平洋所带来的水汽;第四支为中纬度西风带气流输送到我国西部的水汽与前三支水汽输送路径相比,第四支水汽输送通量要小得多这四支水汽输送汇合于我国东部,然后又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输送玛曲地区则位于中国东西部交界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坡地区。玛曲地区510月主要受前三支水汽输送影响,其中第三支影响最弱这三支水汽输送通道路经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最终到达玛曲地区这样也间接的印证了玛曲地区510月强降水的集中分布调整和水汽来源” 4 看来,此处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分界线究竟是怎样的呢?分界1:“,热带气团在6、7、8三个月几乎控制我国111

5、E以东的广阔地区,成为我国东南季风降水体系。而100110E之间为高原季风降水体系。” 5 这是以大约110E经线为界。分界2:“西南区地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交会处,深受两类季风的影响。大致以二郎山大相岭凉山大关威宁兴仁南盘江一线为界,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为主,西部则以西南季风影响最大。” 6 如左图所示: 图B显然,这条分界线并没有延伸到青海东南部。结合图A中的风向示意及相关资料 7 - 10 ,我认为分界线2更为合理。参考资料: 1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P45,1998 2 柴达木盆地,P36 ,伍光和等, 1985 3 玛曲地区510月水汽通量及强降水水汽来源分析,杜亮亮等,兰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4 玛曲地区510月水汽通量及强降水水汽来源分析,杜亮亮等,兰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 柴达木盆地,P36 ,伍光和等, 1985 6 中国地理,P159 ,李涛, 2007 7 我国南部夏季季风降水水汽来源的稳定同位素证据,柳鉴容等, 自然资源学报2007 年第6 期 8 藏北高原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分析 ,杨梅学等 ,地理科学2004第4期 9 季风降水中18O与季风水汽来源 ,庞洪喜等 ,科学通报2005年第20期 10 青海高原夏季降水异常及其水汽输送特征分析,黄玉霞等 ,气象,2006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