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对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解近年来,教育成了全国人民围观的话题。在这些讨论中,总是贬多于褒。教育行业甚至成为排名第二或第三的受到国人指责的行业。 “大学生”这个光芒四射的头衔也正在褪去颜色,成为一个中性的代名词。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们与普通务工人员挤在一个队伍中去寻找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在不少场合,因种种原因,大学生们还抢不到工作机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多次上升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大议题,成为高校一把手工程之一。于是, “知识无用论”在社会上已悄悄兴起。但是,有远见卓识的领袖们和睿智的学者们又在振臂高呼:“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真正热爱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也在苦苦思索、寻找问题之根源与解决问题之方案。个人
2、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特别是他们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同时认真思考。并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加以实践。以下是我个人对“教育四大支柱”的初步认识,请同学们思考。不正确之处,也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时加以指正。一、 主动与被动报告的用词特别有意思,在报告中,这些国际上一流的教育专家或教育管理人员用的是 Learn 这个词,他们没有用 Educate,更没有用 Teach 这个词。Learn 这个词的用法主要有:learn something, learn of something, learn to do something, learn
3、from somebody。不管怎样,都是学习者作为动作的发出者,施加者。而其余的实体是动作的接收者。而想想现在的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干涉课堂纪律的现象,从小学一直到博士的课堂都存在!谁是动作的施加者,谁是动作的被动接收者呢?!这一位置颠倒了,四大支柱中的核心词汇就没有了,就完全没有基础来讨论四大支柱的问题。所以,个人认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准确理解应是“学习的四大支柱”才对。二、 学习成为人“Learning to be”是教育或学习的最终目的,其它三个支柱可以说都是为它服务的。很多译者将它译成“学会生存” 。我个人也不赞同这个译法,而更愿意将它理解为“学习成为人” 。但是, “人”这个概念本
4、身是一个集合,凡我们这些具有高级思维模式、具有社会性等特点的高等级生命体都可以称为人。人本身是一个集合名词,我们每个学习者个体只能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不可能成为一个集合。因此,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我们只能期望成为“人”这个集合中某一位优秀的成员。例如:一个人可以希望成为像牛顿、爱因斯坦等这样的杰出的科学家,为人类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一个人也可以希望成为像华盛顿、罗斯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杰出的政治家,为一个民族的振兴立下不朽功勋;现实一点,一个人也可以希望成为 Bill Gates, Steve Jobs, 或者马云,要名有名、要个性有个性、要金钱有金钱;再近一点,一个人也可以希望成为他
5、隔壁的王老五,不外乎就开了一个“王老五烧烤店” ,没天晚上都在大声地数钞票,100、200、1000。不管一个人是伟大也好、平凡也好,富裕也好、贫穷也好。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小学到大学,家长、老师都不断告诫我们:“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当一个优秀学生” 。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要主动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必须能有效地完成自组织活动,它才有生命力,才能成长。没有自己的目标、没有自己的主动性,连一个简单系统都算不上,更不可能成为一个人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了。我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要有以下重要修炼的内容:立志成为要成为的人:
6、现在不少大学生都想成为一个好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上高中争优秀为了进入一个“好大学” ,大学争优秀为了考研或出国或者是为了奖学金而已。这些有错吗?我认为至少不完全正确。大家忘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读书(或称为在校学习更妥)只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而已,它只为大家要成为一个人打下一定的基础。现在,在学校里或学校周围各式各样名头的班都有,但绝不可能有“科学家班” 、 “政治局委员班” 、 “国有银行行长班” 。即使是有,也不可能是对大学生们开放的。所以, “当优秀学生” 、 “考研” 、 “出国”这些东西不是目标,它们只是为了实现你的人生目标的一个个“短期项目”而已。所以,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轻轻
7、地问自己,通过多方面咨询,认真、全面、慎重地思考与评估,最后,大声而坚定地对自己讲,我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最好写在自己的座位旁边。至于是什么样的人,钱学森样的、邓小平样的、马云样的、王石样的、或者隔壁王老五样的,只要是你认真思考了的,都比我的目标是当一个好学生或者我的目标是考研要好!当然,刘志军这类人,我还是要劝大家不要立志成为这样的人。拼搏的毅力:越是远大的目标,现在的起点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越大,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的艰辛就越多。在目前的起点与目标之间,一个人会面临无数选择,面临很多诱惑。而每次选择,你将会失去很多眼前的东西,甚至在绝大部分时候,失去的东西比得到的东西更多。你的同学生开
8、生日Party,他们会去海吃一顿。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学术讲座对你的目标实现十分有价值。你选择了听讲座就会失去与同学们共叙友谊并海吃一顿的机会。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在各种诱惑面前,毅力是能否成为一个想成为的人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而毅力这个东西,不可能看几本教科书就可以得到的。正确的观念:观念这个东西很空,但是它很重要。如果我们将人看成一个系统,观念充当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防火墙或过滤器的作作。有了正确的健康观,一个人的饮食必有所选择,有所节制,其结果必使他的身体更健康。有了正确的生活观,一个人就不会通宵玩游戏或打麻将,而不至于使他年纪轻轻就有腰椎、颈椎问题了。有了平等的知识观,
9、一个人就会保持开放的心态,聆听各方意见,接收百家之长,而不会刚愎自用。总之,有了正确的各种观念,一个人便可以吸收外部所有的有利一个人健康发展的有益的物质、知识等,而将不宜于发展的物质、能量、与信息排除在自己这个完整系统之外。因此,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学的不是那些已取得成功的人的知识,而是学习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身体:任何一个大家崇拜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是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才走到成功的地点的。绝大部份人只能看到他们成功之后光鲜的一面。而没见到他们被各种困难压得喘不气时的狼狈之样。身体是承载一个人各种梦想与活动的物质基础。自己的目标一定是用自己的身体去达到
10、,绝不可能是自己的照片。因为,如果只是自己的照片到达自己的目标之地,那只是别人通过努力实现了另一个人的遗愿而已,绝不可能是一个人自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很多学生,大家去锻炼可能主要是完成一个体育达标的任务而已,只是为了应付别人设定的一个条款。拼命地学习,或者拼命地玩游戏。什么活动都用上“拼命”这个词。学校学习只是人生中一个特殊阶段而已。人生需要面对的真正挑战还没有来临。人有几条命?!这些年都把命拼完了,进入社会后,真正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拿什么去拼呢?!健康的身体需要不断地修复,一个良好的生活与锻炼习惯是身体健康和重要前提。所以,除了上课、背英语单词、完成作业、每天的游戏升级任
11、务外,一定要问问自己:“今天锻炼了吗?” 。主体意识: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或者说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个同学自己是独立的主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属物。反之,你的父亲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你的母亲是独立的主体、你的一个同学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你的女(男)友也是独立的主体。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另一个人的附属品。而通过大家相互联系又构成我们这个社会。而我们的社会又承载于我们这个星球。因此,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须换位思考,必须对他人负责,进而对整个社会负责,对我们大家共现居住的星球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审慎地问:“我的行为会带来风险吗?我能承担这个风险吗?”问清楚后,就应该坚定
12、而有力地问答:“我将为这个行动(决定)负责” 。三、 认知与知识很有意思的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或学习支柱是 Learning to know,而没有强调知识(Learning knowledge) 。个人认为:这点对教育改革和学习改革具有重大的启发。检视一下大家的学习过程,除老师教大家知识、大家学习知识外,有多少时间大家在研究知识产生的过程、更新的过程、消亡的过程,也就是所说的知识的生命周期?有多少时间大家在讨论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多少时间大家在讨论知识生产与更新的方法?小学课堂我估计不多,中学课堂有多少?大学课堂呢!有知识学方面的专家估算,当代的知识平均生命周期是 2.5 年,而大学的学制是
13、四年,大学所学,毕业时的一部分知识就该死了。暂且不讨论这个结论的科学性。但现代世界是一个村落,信息爆炸是不争的事实。大家能掌握多少现代知识才算一个知识分子呢?!其实我们古代圣贤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妇孺皆知。而在当代这个讲求效率与效益的社会氛围中,同学们反思一下,当一个渔网与一大堆鱼摆在那儿的时候,你们是去捡死鱼还是去收渔网?!我感觉,绝大部份同学会去捡鱼,而不会去收那渔网,除非那个渔网是用贵金属做成的。绝大部分人更不愿在哪风浪中去学习打鱼的技术了。不仅是你们不愿意,你们的父母也不愿意。当代的中国父母,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吃苦呢?!,如果有能力,谁都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官二代、富二代”
14、!所以,大家都在报怨学校教育的问题同时,作为学习者也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模式。学习的过程,它决不是享受的过程。那些迎合大家无理要求来获得学生评教高分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要学会认知,首先要学会专家们的思维模式。成为金融学家可能是财大绝大部分学子的梦想。如果想成为一个金融学家,首当其冲的不是学习目前所存的所有的金融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领悟历史上那些散发智慧光芒的金融学家是怎么思考的。这包括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这种时间背景所面临的主要金融问题,这些金融学家是如何从繁杂而模糊的问题中寻找和分离出根本性问题,他们又是怎样描述与分析这些问题,怎样推理并设计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同学们
15、,你们的教材有这么写的吗?你们愿意这么去学吗?我估计这么去教学,大家都会自己玩自己的手机,或干脆睡觉行了。 “学会认知”这句话说起来多么容易,要真正实现是多么的困难。要推行从纯粹地学知识转变为“学会认知” ,教学人员与学习人员都得转变思想观念。除了学会专家们的思维模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认知的工具。每个学科都有它研究时必须要用的工具。在我所遇的大学生中,特别是管理学科的学生,很大一部份人,一谈到具体的东西,大家都会认为这是那些XX 们才用的,我们是从事管理的,我们管理那些 XXX 学校毕业的人就行了。实际上,奥巴马总统也得亲自上卫生间,他也得亲自吃饭,他也得亲自睡觉,还得亲自锻炼。不是吗
16、?大家想从事管理,哪有一切都让别人做好,而让你去管理的呢?!我肤浅地了解到,从事金融研究和高端工作的人,他们用得最多的学科工具,除了经济学知识外,数学,IT,数据分析等是不可少的。据我所了解,财大有很多学生对数学、IT 等都没什么好感。基本武器都没有,自己能在激烈的职场拼杀过程中脱颖而出吗?!很多知名的管理大师都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亲自实践、亲自观察、亲自总结,最后才能在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得到大家认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但是,路还得自己走。要从事具体的工作和研究,一个学科所要用的工具,那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既便是再聪明,那也一定是一个“残疾的学者” 。四、 知识与做事知识总是分学
17、科的,知识总是有时间、空间的局限性,知识总是具有情境性。知识一定要内化成人的具体思维模式,恰当地应用于解决一定实际问题的场景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和威力。而且,知识学习时是分学科的,而没有一个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是具体地界定为是一个金融学问题、管理学问题、物理学问题、化学问题、历史学问题、或者其它任何学科问题。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社会实践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都是一个多学科问题、跨学科问题。所以,知识与能力不能够划上等号。而且,大家也都明白了,按其是否可以方便进行符号化,知识可以分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而在知识这个大家族中,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大家课堂上所讲、教材上所看都只能是显性知识。做事更多用到的
18、是隐性知识,而这部分知识的获取的最佳途径是模仿与实践,而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将显性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转化成隐性知识。大家问一下自己,自己喜欢实验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吗?在这些课程内,自己加上了多少经验的成分,加上了多少反思与总结的功课?在招聘新员工时,用人单位提出二到三年的工作经验的要求,这是用人单位的现实考虑。这也是现代学校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要改变,需要教学工作者与学习者共同努力。特别是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动方,必须改变学习模式。不然,这种恶果会进入负面增强循环,越来越严重。一个必然的结论是:“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但读书没有用” 。五、 为人处事在当今世界,社会分
19、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这个世界上,基本上已不存在一个人都可以搞定的事了。所以,一个人或这个人所领导的组织能否成功,起决定因素的要素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领导人的为人处事哲学。我请大家思考以下的问题:请贝克汉姆到中国排球队来打前排怎么样?答案肯定是趋近于全面否定的。这是小贝的损失也是中国排球队的损失。但不能说小贝不是人才,也不能说中国排球队不需要像小贝一样有激情、有吸引力、有创造力、又敬业的人才。但小贝是足球天才啊!所以,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必须要找到一个团队,并将他的知识融入这个团队,才能使他的知识发挥作用。不然,知识再多的人,也只能发出“怀才不遇”之感叹了。怎么
20、才能将自己融入一个团队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据我个人不完全观察,高考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喜欢单打独斗。这不是这些“优秀学生”自己的错,而是十多年初等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必须结果。这样下去,这些优秀的高考学生(大多进入 985 或 211 大学)最多可以拿到乒乓球比赛的奖杯,大力神杯,那是永远没有缘分的。 (所以,我真对 985 或 211 高校能否培养出杰出人才持怀疑态度) 。请梅西到中国足球队来如何?如果有一个问题是“你什么时候最郁闷?” 。如果是球迷,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完成中国男足比赛后。有人提议,中国不是没有经济实力,多请几个外籍优秀球员,请一个外籍优秀教练,让中国足球振兴一下,也
21、圆一下中国几千万球迷的足球梦。这样行吗?不管大家的答案是行,还是不行。我的答案是肯定不行。这样做是那些外籍球员们的损失,也是中国足球队的损失。回到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与人相处,或者我们常说的为人处事。我个人觉得核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把差异当成优势:中国人常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一点,不管是领导也好,一般群众也好。作为中国人,大家都愿意与自己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相一致的人相处,形成一个团体。但是,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或者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它都是由功能、形态、结构、行为模式各不相同的子系统或个体构成。一个组织如果全是由功能、形态相近的个体构成
22、,这个组织是不可想象的。当今时代,知识比体力更为重要,大脑是加工知识的首要器官,大脑的作用比其它器官更为重要。但是,你能想象一个没有腿、没有胳膊而只在身上长出两只手,而且长了三个脑袋的人吗?所以,在一个组织中的个人,一定要寻找与培养与其他人不同的特长,并将此特长融入组织的需求。而一个组织的领导也要尊重与利用好组织内个体的特长与差异,并力求将这些差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组织的整体涌现,达到 1+12 的效果。而以“人以群分”原则,盲目从众,以志趣相投的原则来构建一个组织,只能在组织内产生残酷的内斗现象,最后的结果便会是 1+1+10。这也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三个和尚”的故事。所以,如果你是文科生,
23、找对象时一定找个理工科学生。不然,当结婚后,你家的电灯出毛病了,两口子只有数着天上的星星等物管的电工来换电灯泡。这就是通过差异整合来形成一个完美的系统的简单道理。而纵观中国学子走过的学习过程,学生们在课堂上总是接受着一个人(老师)的意见(知识) ,看着一本教科书,统一的考试题,统一的标准答案。今天的大学也大都如此,大学生们有差异性吗?大学生们当了管理者后,他们能尊重差异,听取不同意见吗?这些都做不到,又从何处去整合差异来构成更为复杂的组织或系统。主体意识:前面谈到过主体意识,但谈的较多的是独立性问题。除了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分析、独立在承担责任外。主体意识也包括要把别人当成独立的主体,别人也是有
24、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承担责任的义务。一个人不是完全听命于另一个人的机器或奴隶。一个人要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考虑别人的境况,与他人协商,从而达到各自实现自己价值的目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或多赢。不客气地讲,今天的独生子女,从父母处得到的多,从社会得到的多,而真正为父母思考的少,为社会思考的少。对于独生子女的终身发展来讲,这种从别处得到的多,而为他人付出的少的状况不是正能量,而是负资产。环境认知与个人认知:个人要有效地融入组织,个人的知识才会产生价值。大家想象一下,一个一流的天文学专家或一流的物理学专家,如果他到西南财经大学来工作,他能将他的知识转化成他的价值吗?一个组织,只有它成为社会
25、有机而有价值的组织部分,它才会有生命力,才会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成功的人,他总能快速而准确地定位自己在社会之中或在一个组织之中的价值与位置。当然,这也与一个人的观念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人的胃完成了营养吸收的任务。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住在医院的病人,而且病得不轻。一个器官全是肝细胞组成,但它总是去挤占人家肺的位置。当然,这个肝细胞构成的器官也不可能完成肺的功能,最后使承载这两个器官的人的身体走向死亡。所以,我个人认为: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的核心是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做到与他们和谐相处,与组织与社会和谐相融,将自己置于一个组织的恰当位置,使自己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之长。从而实现整个组织的整体涌现(Emergence) 。以上皆我个人所思所想,仅供同学们思考,不正确之处也请同学们批评指正。但是,也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我们学习的范畴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哪些是课堂上能得来的,哪些还需要我们终身修炼。以上观点仅是个人所思所想,不是学术论文。对以上观点,我个人承担责任,与我工作的单位无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实验教学中心杨大友 201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