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1500,1000,500,水平距离,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一、等高线图绘制原理,等高线图与景观图对比,二、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等高距全图一致 :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三、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
2、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50米,150米,250米,等高距:50米,F,E,C,G,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四、等高线及应用,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等高线图: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等高线特别稀疏表示平地,海拔200米为平原,海拔500米为
3、高原。,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为陡崖。,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A B C D,2、陡崖坡度的计算:,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A B C D,在不同的等高线地图中: 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比例尺垂直相对高度 图距,EF间坡度,20米,8000米,练习题1:分别沿着下图中、四条线路上山顶,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 A.沿线路上山比线路容易 B.沿线路上山比线路容易 C.沿线路上山比线路难 D.沿线路和线路上山难度一样,C,练习题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
4、同,坡度最陡的是:( ),B,2.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400,300,100,200,400,300,200,100,A,B,C,D,E,2.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为山脊凸低为脊,是分水岭。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凸高为谷,是集水区。,凸低为高,凸高为低,3.水库、大坝的选址,(1)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尽量少占淹没良田和村落。(2)坝址在峡谷地带,避开断层或喀斯特地貌,练习题3:图中、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B,练习题4:关于右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A,河道冰凌阻塞、解冻或冰雪融化而引起的江河涨水现象 ,俗称:冰排。,C,五、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