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块的购置四.单块的购置.购置,包括两个部分,就是要先计划然后才购买.该如何计划呢?让我们再看回之前那个表:A. 哇音 Wah, Phaser, 或 Pitch Shifting(例如 Whammy)類 B. 壓縮(Compressor) C. 前置均衡 Equalizer (Pre-EQ) D. 破音(distortion) E. 後置均衡 Equalizer (Post-EQ) F. 消雜音的(noise gate) G. 合唱 Chorus, Flanger H. 延时 Delay, 混响 Reverb, Vibrator, 颤音 Tremolo这里列出的是常见的效果,除了失真以外,所有
2、都算是周边效果.所以,我们决定自己要买什么单块的话,就一定要弄清楚这些东西都能干什么用,自己究竟用不用得上.这里我列一个我认为是一般最最最常见的效果所组成的音色系统:guitar + wah + compressor + over drive + distortion + chorus + delay + amp上面这个链接已经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几个效果了,至于其他,也是看自己用不用得上再选择购买. 玩单块有个说法就是 less is more ,多了反而不好,这里我重点说几个练习时不推荐使用的东西:Eq(均衡)大家看看,eq 这个东西,失真源上有,音箱上面有,甚至调音台上面也有,那为什么还非
3、得要加一块独立的 eq 呢?当然,你玩重型音乐,要的就是那种把 eq 调成深 v 型的音色,那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要是练习时也把这个东西加上去,就完了:吉他信号经过一块 7 段 eq 等于被修饰了 7 次,我们平时所说的触弦动态(picking dynamic)基本上就等于没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 tone).这个就是我为什么不推荐随便使用 eq 这个效果的原因.Noise gate(噪音门)关于这个, 具体分析上面琴童的文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不再重复了.对于这个的使用,我的建议也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因为这个东西也是个吃 tone 的主.Reverb(混响)说到混响,有人就会奇怪了:上面说的
4、两个就说是吃 tone 了,为什么混响也不推荐?呵呵,我举个例很常见的例子:我们平时去唱卡拉 ok的时候,k 房的调音师一定会把混响个开得大大的,这样你唱出来的效果也是比平时大大的好;假如他把混响关了呢?那么我相信,你这辈子可能都不想再去这间去唱歌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开大混响,掩饰掉了很多你声线上的缺陷,使你的声音听上去很不错,一旦关掉,很多你声音上的缺陷就被无情的显现出来,当然你就会觉得无法忍受咯.同理,在吉他练习时,混响的存在会把很多你手上的缺陷掩饰掉.所以,从今天起,请在练习时把你的混响关掉吧.Ok,下面来看一篇关于音色系统的文章.实用型个人效果器音色系统(转自吉他发烧堂,作者琴童
5、)好的吉他音色是每一个吉他手的追求,不过究竟什么是好的音色?有的人说昂贵的设备出来自然是好的音色,也有的说自己觉得好就是好的音色,也有的说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音色。我的看法是,以上说法都有正确的方面,也有偏颇的方面,应该结合起来看。首先,很高档的设备出来的音色肯定比抵挡的设备音色好(绝对意义上的) ,比如一把美芬,音色肯定比一把国产的 SQ 音色好。但是并不等于说价格贵的就一定比价格便宜的音色,应该说当设备的档次到了一定的水平线之上后,那么基本就是音色特点的区别,而不是音色品质的区别了,特别是价格差距并非很大情况下。其次,音色的鉴赏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一个从来没有真正听过真实的现场好音色的人,他
6、对于音色的理解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就不能以井底之蛙的眼光来评判音色的好坏,而应该在提高自己的音色鉴赏能力之后,再来寻找自己满意的音色,那样寻找到的音色才是真正适合自己,同时又符合听众的审美观念。最后,就需要在众多的好的音色和设备之中,凭借自己的鉴赏能力,去找出最适合自己音乐的设备和音色。比如,现在我们要寻找一种类似 S R V 的音色,那么购买一台价值2000 美金的 MESA BOOGIE 音箱,虽然它的音色品质很高,但是音色特点并不适合,反而不如购买一台价格 1000 美金的 Fender 电子管音箱来的好。但是如果只花 200 美金购买一台中国产的抵挡 FENDER晶体管音箱,恐怕是
7、无法让人满意的。以上说的就是第一条的概念。再看第二条,如果演奏者本身对于音色的鉴赏能力有问题,反而认为一台恐龙音箱的音色比一台高档电子管 FENDER 音箱的音色更象 S R V 的话,那么就无话可说了,所以说并非自己认为满意的音色就一定是好的,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音色鉴赏能力。最后,市场上能够做出类似 S R V 的音色的设备是很多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凭借自己的鉴赏能力以及经济能力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每个人的口味还是会有所不同,这时候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和最让自己满意的设备,而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综上所述,好的音色的概念我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表达:第一:绝对意义上的好音色,也就是用高档的设备
8、堆积出来的音色,比如一把 SUHR 吉他+一台 Custom Audio OD100,出来的音色就是绝对意义上的好音色。第二:相对意义上的好音色,也就是最适合自己以及音乐的音色,并非需要很昂贵的设备才能做出来,当然用很廉价的设备也肯定是无法做的让大部分人都满意的。比如一块 505 效果器,即使调的再好,也只能说可以得到过得去的音色,但是要说好音色,那肯定是是谈不上的。针对具体的音乐来说,我想后者的概念比前者更加重要,但是前者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在一定音色品质的基础上,再找出最合适的音色,那么这个音乐作品的音色方面才是真正完美的。如果可供选择的音色品质本身就很差,那么即使
9、再怎么找,也不可能找到真正最适合的音色。说了那么多理论的东西,然后我们来看看实际操作上的概念吧。这里我想写的是如何用最经济的手段获取相对好的音色品质的一些基本概念。 (主要讨论的是效果器环节)每次在论坛上看到看到很多人花买三、四千元钱购买了一台数码合成效果器(比如 GT8)而沾沾自喜,或者以得到一台 POD LIVE 音箱模拟器为自己的终极理想的时候,总不免感到有些悲哀。我并没有任何鄙视以上产品的意思,因为产品本身并没有任何过错,只是为国内很多吉他手以及爱好者对于吉他音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偏差而悲哀。当然这个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环境造成的,不要说消费者,就连很多从事乐器行业的从业人员,本身就存在这
10、些问题。说到这里,有的人就会问,我们知道单块的音色好,但是问题是单块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同时听说必须要配合电子管音箱才能发挥作用,使用抵挡的晶体管音箱还不如合成的音色好。下面我们就一样样讨论吧。首先,单块是否真的只能配合电子管才能发挥作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管你是什么音箱,使用单块的音色肯定比使用合成的音色更真实,更好。当然你用电子管音箱,音色会更加好,但是同样的,你用合成效果器接电子管音箱,音色也一样会的提升。单块的使用是否真的那么昂贵?其实单块和合成一样,也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档次,不同价格,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单块。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一次性把各种
11、效果的单块都购买齐全,你完全可以分开购买,先从主要的、常用的效果购买起,比如先买失真类型,这样的话,经济压力反而比一次性购买一个高档的合成效果器要低。我们等会可以来算一笔帐。至于单块的使用方便性问题,确实,这个是一个问题,合成的方便性是合成效果器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现在有一些单块控制的 MIDI LOOP 设备,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比如著名的 CUSTOM AUDIO 的控制设备,一套要上万块了。不过,如果你并非是一个经常演出的人,而主要是自己在家练习、录音为主的吉他手,或者说你并非是一个需要很多种音色切换的吉他手,主要也就是使用 2-3种音色之间切换的话,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12、当我很早以前使用一块 GT3 的时候,尽管购买之前我为介绍上的音色种类、可自定义用户组音色的数量而吸引,但是当我后来实际用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用到多少功能,对于我来说,一组 4 个音色的切换也就够了,依次是 CLEAN、过载、失真节奏和失真 SOLO。现在我使用单块,在实际排练、演出的时候,也并没有因为音色切换问题而特别的感到麻烦,无非是提前想好如何切换,具体操作的时候提前准备好。看到这里,可能你又会问,好吧,我同意以上的观点,我也想以后使用单块效果器,但是具体应该怎么购买配置,如何方便使用,而且又不需要花太昂贵的代价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最昂贵的合成效果器价格大约在 3500-40
13、00 左右,我们就按照这个预算,来配置我们的效果器。其实我们前期只要购买 3 个单块即可,分别是失真、哇音以及一个DI 箱体模拟器,这样的预算基本在 3000 左右,如果你购买便宜一些的单块,预算甚至更节省。如果你没有直接进录音设备或者调音台的需要,那么连 DI 箱体模拟器也可以不买,把多出来的钱再购买一块过载或者失真,或者合在一起买一块高档一点的失真效果器。然后我们再购买一块 1000 以内的合成效果器,购买这个效果器的作用有 2 个,第一,平时在家,我们可以将它串接在音箱的 LOOP 里,然后只用上面的一些周遍音色,当然这样做,对于音色肯定会有损失,因此一般我建议,如果你仅仅是练琴的话,也
14、没什么必要加周遍效果,这样反而对于练习有帮助。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应付平时的一些商业演出。其实只要你演出前多花点时间仔细调一下,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酒吧的演出要求了。另外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在家 DIY 的吉他手,那么连这个合成都没必要买,多花点钱在失真效果器上,把失真源弄好点,或者直接买一个电子管前级,然后接一个箱体模拟器直接进录音设备,至于周遍效果,比如 DELAY、REVERB、合唱什么的,后期用软件制作吧,连Scott Henderson 都使用 WAVES 的软件周遍效果在家制作小样。当然以上的做法出来的音色,也许不会让真正的发烧友完全满意,但是在这个预算以内,我可以保证,同样的投资,出来的音色
15、品质一定会比购买一块所谓的高档合成效果器来得更加好,更加值得。无论是练习、录音还是演出,音色和方便性上也都兼顾到了。以后根据自己需要和经济能力,再购买几块自己喜欢的单块效果器,那么基本的音色品质和种类就更加有保证了。另外如果你预算还有宽余,同时也不是每天需要演出,只是偶然需要演出的话,那么我建议连 1000 左右的合成也不需要购买,添一点钱再购买一些周遍效果单块,比如首先可以买 DELAY 和合唱效果,然后演出的时候接一个 DI 箱体模拟器直接进调音台就可以了。如果懒的话,你只要带上 3 块效果器即可:失真、合唱和箱体模拟器,DELAY 和 REVERB 效果让调音师给你在 PA 系统中加吧。
16、听听下面这个录音,用的方式就是就是一把吉他,然后用Fulltone OCD 做失真源,进 RED BOX 箱体模拟器,然后直接进话放,然后用 CUBASE 录音,后期加了 WAVES 的 DELAY。MP=480,60,falsehttp:/ BOX 的费用一共是 2580 元,也就相当于一台 POD XT 的价格而已。说到这里,我想重点提出一个概念就是:箱体模拟器概念。以上的单块方案之所以可以具有实用性,是离不开这个箱体模拟器的。正是有了这个产品,使得合成效果器原先具有的可以直接进调音台或者话放的优势不复存在,单块通过这个产品之后,也可以做到以上的功能,而这也非常符合现在的吉他手 DIY 的
17、潮流。其实包括 Joe Satriani、Eddie Van Halen 等很多的吉他大师,以及国外很多的录音吉他手,早在 80 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类似产品进行创作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概念也同样会在国内普及起来,因为它确实是解决了很多个人吉他手的录音音色问题以及可操作性。关于这方面的介绍,我以后会再专门写一篇文章再具体介绍。总结一下,其实基本概念就是,便宜的合成效果器+高品质的单块失真效果器+箱体模拟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经济、实用、全面的个人吉他音色系统。补充一点,请一定注意,这里只讨论了效果器部分,没有涉及音箱和吉他,并非就是说音箱就不需要了。一个电子管音箱,还是音色最基本的保证。也就是实际上在家里,是 2 个音色系统:1、传统系统:吉他、效果器、音箱2、录音系统:吉他、效果器、箱体模拟器这样分别根据不同的需要来搭配使用。一般练习,我们就用第一种方式,如果是录音,我们就用第二种搭配,如果你的条件不允许你用音箱,比如在学校寝室里,那么就可以只用第二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