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辩与攻辩小结.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6856475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辩与攻辩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辩与攻辩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强权胜于公理,需要先明确一些概念。,所谓强权是指强硬的手段与强势的权力,它是一个中性词,并非恶势力的代名词,公理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共同认为正确的道理而非真理。可以说公理属于弱势的一方维护自己利益的手段,而强权与之相对属于统治阶级,强大的国家维护自己利益的手段。两者属性相同,不存在本质与形式的差别。所以今天我们判断公理与强权谁胜于谁的标准就是看何者在社会的稳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我方的观点是,强权胜于公理。理由如下:第一,强权比公理更能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掠夺领土,统领朝政,俨然就是个强权的历史,正义也好,非正义也好,都是强权而

2、非公理决定了事态的发展。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按公理具有夺回山东等地的操控权,可是西方列强依然将其牢牢掌控在手中,所他们所依仗的不正是强权么,而占理的中国却不得不屈服。而在抗日战争中,真正击败日寇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不是公理而是我国人民力量凝结成的强权。第二,强权可以改变公理。清朝初时,采取“留头不力引发,留发不留头”等政策强制人民做满族打扮。在强权的压迫下,大多数人放弃遵循了之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的公理,数年之后便将梳辫子头为公理,至清朝末年时甚至视不留辫子为天下之大不韪。诸如此类的事件可以告诉我们,强权不仅能一时让公里屈服,甚至能改变公理为自己所用。第三,最终战

3、胜强权的并非公理,而是借公理产生的强权。也许,对方辩友会认为最后香港回归祖国、清政府被推翻等等都是公理战胜强权的结果。但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的经济、军事的崛起,我们真的能从西方殖民者手中夺回本应属于我们的土地吗?如果辛亥革命时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与武装力量,我们能推翻清政府吗?强权是以一定公理为基础的,最终推翻强权的并非公理,而是由公理孕育出的更强大的权力。也就是说,强权胜于弱权而非公理胜于强权。谢谢主席大家好:在刚才的几个环节,对方辩友主要犯了以下错误首先对方辩友将公理与同于真理、历史发展混为一谈。其实公理是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道理,他会着时代的发展会发生变化,如过去人们认为的男尊女卑是公理,而

4、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是公理,所以公理属于主观层面上的观点并非客观层面上真理更不一定就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此为强权的确可以改变公理,但强权的根本目的在于捍卫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追求公理。公理与强权一样也只是用来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手段,公理不一定正确,也不是正义、无私的化身,同样,强权也不一定代表着邪恶、独裁。今天对方辩友认为公理胜于强权,就需要向我们证明同样作为中性的手段,公理比强权更能决定社会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其次对方辩友在论证过程中将未来的公理与过去的强权比较,以此推断出公理胜于强权。但是,这两者的比较应当建立在同一时期背景下的横向比较,而且公理的发展也有旧公理的灭亡与新公理的诞生,并非一层不变,几千年以来一脉相承。因此不同时期的公理是不同的。不能说按时间划分有公理1、公理2、公理3,强权1、强权2、强权3,最后纵向比较,公理3的理念与强权1时的思想相反,且被大众接受,就说公理3胜于强权1 ,并推出公理胜于强权。还请对方辩友接下先论证一下公理1是如何战强权1,再证明您方观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