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1.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854742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1冲刺阶段写作素材积累(人物) 焦点人物一:兰州女子杨丽娟兰州女“全职”思念 13 年兰州女子杨丽娟一直痴迷于刘德华,据她说,16 岁时做了一个梦,梦到刘德华,他穿的衣服唱的歌词,都历历在目,一次在杂志上看到偶像演唱会报道,无论歌词服饰,都与梦中情节一模一样,自此觉得与刘德华有缘,视他如亲人看待,并开始搜集他的音乐专辑、海报、电影等物件,更让人觉得讶异的是,杨丽娟 13 年来全副心思投入对刘德华的“思念”中,没有继续读书、没有找工作,甚至没有谈恋爱。13 年来,杨丽娟为了要见刘德华已花尽父母家财,父亲杨勤冀连屋也卖了,一家已身无分文。不过,女儿因不甘于年前被华仔误会

2、她不忠不孝,为要亲自向华仔说清楚,杨勤冀于 3 月 19 日借了12300 元,一家三口由兰州第三次踏足香港。杨氏一家抵港后租住油麻地一间旅馆,由于旅费有限,两日后便四处露宿。他们到港翌日,三人一早便赶到观塘“华仔天地”向职员表示想见华仔,几经请求,职员答应会再联络。但三人担心情况有变,一度赶到中环政府总部打算递信给特首曾荫权,又到有关部门求助,希望港府出头安排,但不得要领。稍后,三人接到“华仔天地”回复,赶往观塘再讲出心愿,才获职员承诺代为安排。 杨丽娟后来再获安排在 25 日参加庆祝华仔的歌迷生日会,杨氏一家满心欢喜,但杨女与其他歌迷一样,与华仔合照后未有机会道出心声。杨父得悉后非常难过。

3、当晚杨氏一家三人到尖沙咀星光行一间通宵营业快餐店“打趸” ,但母女翌日一觉醒来,发现杨父已不知去向,留下一封 12 页纸的遗书,于是报警,消防员搜索后,在附近海面救起杨父,但送院后不治。据透露,遗书内容是斥责并希望香港政府为其做主。杨丽娟:再见华仔偿父愿“爸爸你回来啊!你怎么就放弃了呢!”面对摄像机镜头,28岁的兰州女子杨丽娟激动地重复着这一句话追星 13 年,倾尽家产,最后把父亲的命搭上,但杨丽娟的追星之路仿佛还没有划上句号。 对于父亲的死,杨丽娟承认自己有责任,但斥责刘德华及刘德华歌迷会会长也应该承担责任。 杨丽娟说:“如果他们安排我们 2006 年见面,我们一家现在就开开心心过着我们的日

4、子了。 ”这次来港,虽然得见偶像刘德华,但杨丽娟抱怨刘德华没有给他任何独处的机会,这一切让杨父很不开心,杨丽娟称父亲是以死抗议刘德华的冷血。当记者问起事到如今,是否后悔过喜欢刘德华,杨丽娟作掩面痛哭状,不停叨念“我后悔啊我后悔”,可随后哭喊:“爸爸你怎么就放弃了呢!”并表示不能让爸爸白死,要刘德华认真读读家父的遗书,完成父亲遗愿,和自己见上一面。痴狂女粉丝弃父尸离港杨丽娟与母亲杜菊英盘缠耗尽,过去两天,母女只吃两块面包果腹,昨天下午她们已离开湾仔下榻的宾馆,面对茫茫前路在街头不知何去何从。杨女声称整夜想着父亲,对于伟大亲情无法报答时,还哭得死去活来, “爸爸的死,是我最大的遗憾,但再怎么哭都没

5、人同情,我愿意去陪爸爸。 ”虽然杨口口声声对不起父亲,但她却表示,无能力处理父亲的身后事,决定不领回尸体,交由香港政府公葬。据悉,昨天为双程证留港最后一天,由于刘德华不在香港,杨丽娟期望再次见到刘德华的愿望落空,母女二人准备今日返回内地,准备筹款返乡。杨丽娟依然流露出不舍神情,喃喃自语说:“爸爸死了,但是华仔应该要见我,为我签名,否则父亲死不瞑目吧!”杨父遗书(摘录):刘德华,你以为你是谁?你很自私、很虚伪我的孩子杨丽娟为能见你一面,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已付出 13 年的青春代价,走过 13 年血泪之路你见死不救,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决定以死抗议。我死了,你刘德华还要见我们孩子,不然死不瞑目(

6、相关评论) 偶像崇拜的悲剧与文化母亲的消隐张若渔28 岁的兰州女子杜鹃苦追偶像刘德华 12 年,以致家人为其倾家荡产。为了让杜鹃第三次去香港寻找和刘德华见面的机会,其老父只得四处借钱,但是,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借给他钱了。无奈之下,他做出了卖肾的决定。 (兰州晨报3 月 23 日)倾家荡产的家庭、自我作践的老父、12 年寒来暑往的追逐,使得杜鹃追星事件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场“娱乐事端” 。它演绎的是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里,一个女孩以及她的家庭所遭遇的偶像困境。但显然,我们不能仅仅把这一事件看作是杜鹃一个人的精神危机,从更大的意义上讲,我们更愿意把它当成是一场关乎全社会的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每个时代都

7、有每个时代的偶像,每个人亦有每个人的偶像,但所有的偶像都必有一个共同的使命:拯救苦难、慰藉心灵、点燃希望。而我们需要扪心自问的是,为什么杜鹃以及她所代表的人群偏偏把刘德华等娱乐明星当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偶像?而刘德华们又为什么摇身一变成了拯救苦难的神的化身、民间关怀的高贵代表?可以看出,和众多患有明星崇拜“歇斯底里症”的人一样,杜鹃对刘德华的崇拜符合了如今民间偶像崇拜的基本教义:停留在情感和经验的层面,保持着单纯天真的容貌,并且拒绝向过于思辨的方向升华。而这个基本教义恰恰给我们认识杜鹃们的偶像崇拜提供了一条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渠道:刘德华们是可视的,可触摸的,垂直关怀的。这种紧密而迫近的关怀,驱逐了所

8、有宏大却疏离的关怀版本,从此占山为王,让人迷恋不已。显然,之所以刘德华们成了慰藉心灵的关怀之神,正是因为真正的文化母亲奄奄一息,已经不足以担当大任。不能否认,在资本和市场逻辑铺天盖地的今天,我们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政府的人文关怀,都在弱化甚至消失。但民间的关怀需要并不会因为文化母亲的缺席而消失,它必然去寻找替代资源,于是,刘德华们浮上历史的水平面就成了势所必然的事情。信息时报:难以拯救的“精神弱势群体”父亲投了海,女儿还在痴痴地等,等着再见刘德华一面,妈妈面无表情地候在一旁,两人面前,是若干只大塑料袋。这一家人,是疯?是傻?一时间几乎找不到语言来表达,突然间我明白了,他们是另一种弱势

9、群体:“精神弱势群体” 。“精神弱势群体”的特征之一,并不一定是贫穷。杨父作为退休教师,每月收入 2000 元左右,这在一个在职职工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只有 7000 多元的西部城市来说,算是高收入,足够一家三口体面花用,如果善于理财,女儿再出去找份工作,几乎直奔小康,可他们先是卖掉了房子,又准备卖肾,家中负债累累,父亲没有爱好,母亲首若飞蓬,女儿没有朋友、不曾恋爱。他们不贫穷,他们缺乏一种追求和掌握幸福的能力。他们不一定是通常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他们能够胜任基本生活中的一切:工作、吃饭穿衣、与人交流、甚至懂得追星。但他们比普通人弱一筹、少一块、缺条线,他们表面上与我们一般无异,但在我们孜孜以求的

10、那些地方人生的理想、生活的乐趣、人际交往的快乐、大自然的月白风清上,在现实世界的一切方面,他们并不十分在意,在我们理智止步的地方偶像的虚无、偶像的飘渺上,他们钻了牛角尖。他们缺乏掌握现实的能力,就热衷于非现实,一旦在非现实的体系里找到了对胃口的寄托,就全情投入。所以,他们容易狂热、容易迷乱、容易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想象来规定世界。就像这次的杨氏一家,全家都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女儿动辄呵斥父母,在女儿带动下,全体狂热迷恋刘德华,并鼓足干劲要嫁给他,对方不肯迁就,就属十恶不赦,豁出老命也要把对方钉上历史的耻辱架。他们从不被认为是弱势,不可能得到帮助,也无法去帮助,经济上的弱势,容易解决,精神的问题,博

11、大深奥,精神弱势,拿什么拯救?是以“人啊!认识你自己” ,在希腊的神庙上高悬几千年,仍然没有最终的答案。没有答案的故事,也就没个完,杨氏女见过了刘德华,现在又要与他亲密接触,而且理直气壮,因为“这是父亲的遗愿” 。呜呼!焦点人物二:丁俊晖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的丁俊晖 8 岁半接触台球,13 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2002 年 5 月,年仅 15 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取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 8 月 31 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0 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 3 比 1 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

12、取斯诺克台球单打冠军,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并与队友一起获得亚运台球团体亚军。2002 年 10 月 20 日至 11 月 2 日在埃及举行世界台球锦标赛上,丁俊晖列第三名,平了老将郭华 1997 年世锦赛第三的最好成绩。2003 年 8 月,在欧亚大师对抗赛香港站和泰国站比赛中,丁俊晖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3 年 9 月,丁俊晖正式转为职业选手。200 4 年 2 月,丁俊晖 6 比 3 击败世界排名第16 位的乔派瑞、闯入温布利大师赛 16 强。2005 年的丁俊晖更是春风得意,2 月 16 日,当丁俊晖横扫肯达赫迪挺进温布利大师赛八强时,对比

13、赛进行全程直播的 BBC破天荒地为丁俊晖做了一个人物专访,要知道这基本上是只有进入世界锦标赛正赛的球员才能有的待遇。12 月 19 日日凌晨,丁俊晖更是拿下了英国锦标赛的冠军,书写了一段神话。 丁俊晖成为中国台球第一人,他的成长背后是付出的结果,是善于管理自己的结果。定位明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好什么,是人生一道成长的课题。丁俊晖 8 岁那年,因为偶然的机会,就与台球结了缘。在他父亲丁文钧的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球技大有进展,并获得无锡市锦标赛冠军。之后,作为丁俊晖的父母就要考虑自己孩子的成长路径了,而丁俊晖本人更要考虑这一问题。台球,作为兴趣和爱好,获得市级冠军已经是不错了,然

14、而,丁俊晖的父母做了大胆的尝试,送其到上海拜师学艺,主要目的是考察儿子是不是打台球这块料。通过分析其优势劣势和潜力,给出定位,明确适合做什么并且能做出一定成就,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为成功奠定基础。专一成功之路是靠付出和牺牲来铺垫,做一件事不难,做好一件事就难,做成世界一流的事就难上难。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知道有难事,就需要通过定位自己,明确成长方向,树立克服困难意识,剩下的就是用心做事了,功到自然成。而不是样样都学,事事都干,浅尝辄止,知难而退,那将是一事无成。小孩爱玩是天性,就看如何把握自己,正如其父亲丁文钧说:“小时候小晖也很爱打电子游戏,经常偷着打,但开始打台球后,他主动把电子

15、游戏戒了。”训练是枯燥的,一年只有一个星期左右时间的休息,一天至少练8 个小时的台球,对于一个 18 岁男孩的过去,丁俊晖成长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天才”成长,是因为专一,铸就专长,所以成就 “专家” 。乐观2002 年拉脱维亚台球世青赛期间,丁俊晖在半决赛中以 3 比 7落后,只要再输一局就无缘决赛。不过他最后连扳 5 局,反而淘汰了对手,最后进入决赛夺得了冠军。谈起这场比赛,丁俊晖说:“当时我就放得很开,没太在意胜负,结果反而赢了。所以说,比赛中有一个轻松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体育比赛必然有输赢,平时训练需要付出和牺牲,这些,都需要乐观的心态来调整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管自己的不足

16、,才是迈向成功的内在因素。焦点人物三:陈冯富珍陈冯富珍:身后是强大祖国11 月 9 日,在瑞士的日内瓦,陈冯富珍在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后讲话。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提名,选举中方候选人、原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香港特区前卫生署长陈冯富珍女士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这是中国首次提名竞选并成功当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最高领导职位。 中国人与国际组织的历史在 2006 年再次被改写。59 岁的陈冯富珍在 11 月成功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成为首位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香港出生的陈冯富珍在香港公共卫生界工作了 25 年之久,1994年成为

17、香港卫生署第一位女性署长。在任期间,香港经历了 1997 年的禽流感疫情和 2003 年的非典危机,陈冯富珍果敢和坦率的作风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2003 年,陈冯富珍转往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环境卫生方面的全球统筹工作。她积极鼓励各国制定防范禽流感的应变策略,推动疫苗开发,并成功说服了瑞士罗氏药厂将 2000 多万粒治疗禽流感的特效药“达菲”捐给 20 个贫穷国家。 除了专业和敬业,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也是陈冯富珍在 11 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香港媒体评论认为,她的当选表明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国希望在国际社会承担更大责任。 焦点人物四:潘基文潘基

18、文:温和外交官执掌联合国10 月 13 日,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各国代表的祝贺。当天,第 61 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体会议,与会的 192 个成员国代表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很多人或者会想,我即将接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心情一定很亢奋,其实,我内心一直充满不安,今天站在这里,更感到无比空虚、寂寞。 ”在与同事举行告别仪式后,潘基文 11 月 15 日离开韩国前往纽约,开始为接替安南做准备。 有人戏称,联合国秘书长是世上最大的“官” ,也是最难当的“官” 。联合国这个由 192 个国家组成的超级机构并没有超级权力,作为掌门人,秘书长只能

19、耐心地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和主张之中寻找交集和妥协点,竭力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让各方满意。 任务艰巨,言谈温和、举止谦逊的潘基文只能尽力而为。他在庆祝联合国成立 61 周年纪念日午餐会上说:“我不敢妄言自己能解决联合国的所有问题和挑战。但我会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广纳各方建议,尽量做好事情。 ”焦点人物五:齐达内齐达内:英雄不完美谢幕2006 年 7 月 9 日,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法国队与意大利队的决赛在德国柏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在亿万球迷的注视之下,齐达内将马特拉齐一头撞倒在地。裁判向法国队球员齐达内出示红牌。这是齐达内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在赢得无数荣誉后,他本想以一个冠军为自己的

20、职业生涯画上最完美的句号,不料得到的却是一张红牌和一场苦涩的失利。 国际足联事后的调查证实,马特拉齐当时用语言侮辱了齐达内的姐姐,使一向表现良好的齐达内情绪失控。 齐达内该不该撞人成为这个夏天全球球迷最热门的话题。支持者认为他以男人的方式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反对者认为他挑战了球场规则,败坏了球场风气。齐达内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场争论:不后悔自己的行为,但对观看比赛的二三十亿电视观众尤其是孩子们道歉。焦点人物六:易中天“学术超男”易中天在 2006 年的学术界和出版界, “易中天现象”无疑是道亮丽的风景。由于绘声绘色地将汉朝、三国的历史展现在普罗大众面前,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一炮而红,并且

21、还有一大帮老中青少人群成为了“易迷” ,受到疯狂追捧。借着这股气势, 易中天品三国以无底价的竞标方式招标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以“55 万册首印,版税 14,三年内保证该书发行不低于 20 万册”的条款中标。假如该书每本 25 元,版税就是 3.5 元,55 万册的版税就是 200万之巨。不过,易中天在被“易迷”们狂热追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传媒的指责。最主要的质疑是:历史应该如何被讲述?易中天名利双收对于在书斋中埋头研究学问的学者是否不公平?在学术被娱乐化的同时,当然也要顺应娱乐产业的规律,娱乐产业就是要制造明星,就是“赢家通吃” ,易中天何错之有?相关链接:“文化奶妈”于丹于丹何许人也?中央

22、电视台科教频道、新闻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单单这两个头衔已经让人肃然起敬,但真正成就于丹大红大紫的,还是央视“百家讲坛” 。在这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因解读论语心得而突然爆红,而且在 11 月 26 日中关村图书大厦的签名售书活动中,其论语心得一书,单日单店单册零售达 13600 本!9 个小时签名 12600 本!突破了近几年来全国图书签售的几项纪录。据报道,书店原先进货 3000 册,其出版商中华书局另有 3500 册备用,其间中华书局又到库房调货 4000 册,到下午 3 点钟,图书又告售罄,中华书局又紧急到印厂调货 4800 多册,而此时排队等候签名的读者依然未见减少。

23、 如此火爆的场面刺激了一些投机分子,他们排队签名后,转手将 20 元的签名图书以50 元的高价售出,居然生意还挺红火。对此,有人不无嘲讽地问:“于丹讲论语突然走红,中国进入文化奶妈时代?”在传统文化日益式微、青少年们日益沉迷网游的今天,于丹的论语心得能有如此火爆场面,还是让人感到几分欣慰。这样的“奶妈” 、 “奶爸”再多几个有何不好? 焦点人物七:霍英东 慈善家霍英东,男,汉族,1923 年 5 月生,广东番禺人。1953 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霍英东先生是一生爱国的香港慈善家,过去数十年里,霍英东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 150 亿港元,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

24、育、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 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霍英东一向对推动教育工作出钱又出力,过去数年巨额捐款包括先后两次向香港科技大学捐款,2003 年先捐赠 3000 万元,两年后又向科大捐出一笔总值 8 亿元的巨额捐款,支持该校未来的发展,这笔捐款更创下该校十多年来接获捐款的最高额纪录。 除了对本地教育支持,霍英东对内地教育也不遗余力,尤其钟情他的家乡番禺南沙。过去他曾捐款予南沙建中学,拨款支持香港大学北上南沙,与内地专家合作研究科研发展,其中包括“南沙信息科技园”等项目。 霍英东曾捐赠兴建的道路、大桥、基建更是不胜其数,例如英东体育馆、泳池、医院等社会设施,另又捐资兴建洛溪大桥、大石大桥,拨

25、款抵押建南沙大道。二十多年来,单是在家乡已投资建设超过 40 亿元。以霍英东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于 1977 年正式成立,基金会一直以捐献和非牟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有一次,某媒体记者问霍老一共向内地捐赠了多少钱,他回答不出来,只是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焦点人物八:季羡林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 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 年考取清

26、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 年,季先生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 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共有 24 卷。季羡林创建了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老不仅学贯中西

27、,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焦点人物九:文花枝在身受重伤时,她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湖南省湘潭市年轻女导游文花枝在危急关头,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意。 23 岁的文花枝是湖南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的导游。2005 年 8 月28 日下午 2 时 35 分许,文花枝所带团队乘坐旅游大巴

28、在陕西延安洛川境内与一辆拉煤的货车相撞。这是一次夺走 6 条生命、还造成14 人重伤 8 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当可怕的瞬间过去,坐在前排的文花枝清醒过来时,发现和自己同坐前排的司机和西安本地导游已经罹难。她自己左腿胫骨断裂,骨头外露,腰部以下部位被卡在座位里不能动弹。营救人员迅速赶来,他们想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抢救出来,她却平静地说:“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 ”车祸中的幸存者、湘潭电化集团的万众一回忆说:“由于汽车碰撞得十分严重,每次救援一个游客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在等待救援的时候,文花枝自己忍着痛苦不断给我们鼓气,要我们不要睡过去、要挺住。小文还说,我们一定要坚持,我们一

29、定要活着回去。很奇怪一个弱女子怎么还有那么大的气力给大家喊话。如果不是小文不断鼓劲,自己一口气接不上来可能也就完了。 ”事实上,文花枝此时被卡在前排,数次昏迷。不断给游客打气的她是最后一个被营救的伤员,当时已是下午 4 点多了。由于腿上的伤势严重,左腿 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 3 处骨折,右胸第 4、5、6、7 根肋骨骨折,伤口已经严重感染。为了避免伤势进一步恶化,医院专家小组决定立即为她做左大腿截肢手术,一位年轻的姑娘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主治医生惋惜地说:“太可惜了,若早点做清创处理,不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她这条腿是能够保住的。 ”事后文花枝获得了湖南省模范导游员”和“全国五一劳

30、动奖章” ,国家旅游局在2006 年 1 月专门做出了在全行业开展向文花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焦点人物十:青岛“微尘”爱心团体“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微尘”在印度洋海啸、湖南水灾、喀什地震以及非典时期数次向灾区捐款,多次救助贫困患病儿童和福利院孤儿。大家都觉得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有公益心的人,不一定要有多少钱才可以,重要的是有这样的爱心。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她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同时大家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关爱他人。 “微尘”已成为青岛市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当选为 2005 年“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并荣获中华慈善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