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题 B 答案本试题分为 A、B 两部分,A 部分在机读卡上完成,B 部分在试卷上完成A 部分: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因为理想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所以人们没有共同理想。 (B )A、正确 B、错误2、 信念应该是坚定不移的,所以不必修正信念。( B )A、正确 B、错误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说的是实现远大的目标,必须从点滴做起。( A )A、正确 B、错误4、 爱国主义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精神需求。( A )A、正确 B、错误5、 爱国主义的历史性说明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必须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尊重历史,不能
2、一概而论。( A )A、正确 B、错误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爱国主义已失去以往的价值和意义。( B )A、正确 B、错误7、 港澳、台湾和海外的爱国主义不包括要求他们拥护社会主义,但要求他们拥护祖国统一。( A )A、正确 B、错误8、 发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时代精神,因此必须有改革创新的勇气。( A )A、正确 B、错误9、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A )A、正确 B、错误10、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 )A、正确 B、错误11、认知、情感、意志是人生态度的主要因素。( A )A、正确 B、错误12、失恋后“看破红尘”是成熟的表现,是
3、现实的人生态度。( B )A、正确 B、错误13、尊重人就是把个人自身作为目的。( B )A、正确 B、错误14、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否促进社会进步为标准。( A )A、正确 B、错误15、 “吓出了一身冷汗”说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是互连互动的。( A )A、正确 B、错误16、竞争势必没有合作,合作绝对排斥竞争,所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冰冷的。( B )A、正确 B、错误17、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有着阶级属性。( A )A、正确 B、错误18、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通过评价其作用。( A )A、正确 B、错误1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出对
4、人的尊重和自重。( A )A、正确 B、错误20、 “养心莫善于诚”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中必须把培养诚信放在首位。( A )A、正确 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30 分。 )2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A. 勤劳勇敢 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 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2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B )A. 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B.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保卫祖国、抵御侵略 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 23、理想的四种类型中, ( A )是核心和最根本的理想 A. 社会政治理想 B.生活理想 C.道德理想 D. 职业理想24、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
5、( C ) A.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C. 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劳动和贡献 D.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2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B )A.集体主义 B. 为人民服务 C. 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26、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 A )A.自律意识 B.他律要求 C.职业习惯 D.职业思维27、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 A )A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姻缘关系 .血缘关系28、当前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性是( 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2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
6、本原则是( C )遵纪守法 见义勇为 集体主义 诚实守信 30、 从本质上讲,法律所体现的是( B )A.社会成员的普遍意志 B. 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C. 统治阶级执政集团的意志 D. 国家立法机关的意志31、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D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 C.18 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 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32、实行“一国两制”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A )A.单一制 B. 复合制 C. 单一制与复合制 D.联邦制33、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B ) A. 受孕 B. 出生 C. 年满 10 周岁 D. 年满 18 周岁34
7、、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是( 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国务院 D. 中共中央委员会35、李某潜入某厂财务室,把保险柜打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离去,他的行为是(A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不构成犯罪 犯罪预备3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 C )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死亡。A.2 年 B.3 年 C.4 年 D.3 年或 4 年37、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 A )A. 劳动权 B受教育权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3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
8、 。A.1954 年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1975 年宪法39、李某持猎枪上山打猎,忽听远处草丛中的响动,以为是猎物,未及明辩即开枪,不幸将一割草农民打死。李某的行为是( B )A. 间接故意杀人罪 B过失杀人罪 C.一般违法行为 D意外事件40、杨某 15 周岁,中学毕业即辍学去做小买卖,每月收入不低于 800 元,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杨某( C )A.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41、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的是( C )A明哲保身 B言而无信C谦虚谨慎 D奢
9、侈浪费42、下列选项中, ( D )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A科学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C文艺创作自由 D欣赏自由43、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该婴儿糸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 A )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是( B )A自由主义 B集体主义 C个人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
10、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C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D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 A )A社会关系 B
11、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 D文化关系4、下列罪犯中应当从重处罚的是( A )A累犯 B 中止犯 C. 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D共同犯罪中的胁从犯4、某大客车因油箱积水,行至半路熄火,司机发现后放水,某旅客见水放出已许多,不知其时放的是油还是水,好奇地掏出打火机试图点点看。司机见状急切中夺过旁边一农民手中的扁担,朝该乘客打去,致其右手尺骨骨折。司机的行为是( B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避险不适时 D.防卫过当 50、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B)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主集中制 D、 政治协商制度三、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 )51、爱
12、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 A、B、C )道德要求 政治原则 法律规范 文化习俗52、人生价值评价除了从宏观上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以外,还应从微观上符合的标准( A、B、C、D )动机与效果统一 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 能力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53、人生观主要通过( B、C、D )体现出来 理想信念 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54、犯罪的构成要件有 ( A、B、C、D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55、共同犯罪人可分为( A、B、C、D )主犯 从犯 胁从犯
13、教唆犯B 部分4、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是什么?答: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何种作用?答: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3、大学生如何才能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答: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4、 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4、答: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5、刑法的基本原则答:罪行法定的原则;罪行相当的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的原则;5、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20 分)1、许多同学进大学后发现大学里每天课时不多,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可供自己自由支配,不像高中时天天从早到晚上课、上自习。大学里活动的空间扩大了,自由的时间增多了,一些同学却不知该做些什么。在最初的新鲜、喜悦感减退、消失后,袭上心头的更多的是空虚、郁闷,不知所措。 试问:(1)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解决这种问题的措施是什么?答:
15、(1)原因:第一、是大学新生没有明确大学的真正内涵;第二、大学新生没有自己的个性目标。(2)解决的措施是树立自己的个性目标。2、刘某,男,50 岁,某建筑材料厂更夫.多年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一次因抓窃贼时,手被窃贼砍伤。此后刘某在打更时便带一把刀用以防身。2002 年 4 月 10 日深夜,刘某听到仓库内有响声,并见仓库内有个黑影,既大声发问:“谁?”对方不应。这是,刘某便拔出尖刀向仓库内的黑影走去。盗窃分子突然跃出,向迎面走来的刘某面部猛击一掌,刘某情急之下,不及招架,便举刀向对方刺了两刀。然后便奔出仓库,边喊:“来人,抓贼!”边跑向宿舍去找人。人们闻讯赶来,发现盗窃分子被刺后已倒地身亡。刘某见盗贼人已死,便持刀去公安机关自首。问:(1)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 刘某的行为应当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答:(1)刘某的行为构成犯罪(2)刘某的行为防卫过当。根据正当防卫构成的条件来判断。第一、刘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 分)第二、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5 分,每 1 小点 1 分。 )主观条件正当的防卫目的;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的实际存在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对象条件不法侵害人本人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结论 由于刘某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因此刘某属于正当防卫。(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