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单分模面注射模.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853136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分模面注射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单分模面注射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单分模面注射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单分模面注射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单分模面注射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分模面注射模公式编号 表达式 参数 说明 所在知识点 5.1 - 每副模具中的型腔的数目,个 - 计划生产塑件的总量,个 - 单位小时模具加工的费用,元/小时 - 成型周期,小时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加工费用,元/个 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的公式 5.2.1 5.2 - 注射机锁模力,N -型腔内熔体的平均压力,MPa; - 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 - 每一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根据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的公式 5.2.1 5.3 - 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g; - 单个塑件的重量,g; - 浇注系统的重量,g 根据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的公式 5.2.1 5.4 - 流动

2、距离比 - 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及各段模腔的长度,mm; - 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及各段模腔的截面厚度,mm; - 塑料的许用流动距离比,见表 5.3 校核流动比 5.3.1 5.5 - 梯形大底边宽度,mm; - 塑件的质量,g; - 分流道的长度,mm 梯形截面分流道的大底边宽度 5.3.3 5.6 - 梯形的高度,mm; - 梯形大底边宽度,mm 梯形截面分流道的高度 5.3.3 5.7 - 侧浇口的宽度,mm; - 塑件的外侧表面积,mm2 侧浇口宽度计算的公式 5.3.5 5.8 - 侧浇口的厚度,mm; - 浇口处塑件的壁厚,mm 侧浇口厚度计算的公式 5.3.5 5.9 - 浇口的截

3、面积,mm2; - 从主流道中心至浇口的流动通道的长度,mm; - 浇口的长度,mm 相同塑件多型腔的 BGV 值 5.3.7 5.10 、 - 分别为型腔 - 的充填量(熔体质量或体积) ,g 或 mm3; 、 - 分别为型腔 的浇口截面积,mm2; , - 分别为从主流道中心到型腔 的流道通道的长度,mm ; - 分别为型腔 的浇口长度,mm 不同塑件多型腔成型的 BGV 值 5.3.7 5.11 - 浇口截面积,mm; - 分流道截面积,mm2 浇口截面积与分流道截面积的关系 5.3.7 5.12 - 塑料收缩率波动误差,mm; - 塑料的最大收缩率 - 塑料的最小收缩率 - 塑件的基本

4、尺寸,mm 塑料收缩率波动误差公式 5.4.4 5.13 塑件的成型误差,mm; 塑料收缩率波动而引起的塑件尺寸误差,mm; 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mm; 模具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损量,mm; 模具安装配合间隙的变化而引起塑件的尺寸误差,mm 塑件的总误差公式 5.4.4 5.14 塑件的成型误差,mm; 塑件的公差值,mm 塑件的成型误差与塑件公差的关系 5.4.4 5.15 模具成型零件在常温下的实际尺寸,mm; 塑件在常温下的实际尺寸,mm; 塑料的计算收缩率, 仅考虑塑料收缩率时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公式 5.4.5 5.16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塑料的最大收缩率 塑料的最小收缩率 塑料

5、的平均收缩率 5.4.5 5.17 型腔的径向尺寸,mm;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塑件的外形最大尺寸,mm; 系数,尺寸大,精度低的塑件, 尺寸小,精度高的塑件, 塑件尺寸的公差,mm 型腔的径向尺寸计算公式 5.4.5 5.18 型芯的径向尺寸,mm; 塑件的内形最小尺寸,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式(5.17) 型芯的径向尺寸计算公式 5.4.5 5.19 式中符号的意义同式(5.13) 、 (5.17)和(5.18) 径向成型尺寸校核 5.4.5 5.20 型腔的深度尺寸 ,mm; 塑件的高度最大尺寸,mm 的取值范围在 之间,当尺寸大,精度要求低的塑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

6、上 型腔的深度尺寸计算公式 5.4.5 5.21 型芯的高度尺寸,mm; 塑件的内形深度的最小尺寸,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型芯的高度尺寸计算公式 5.4.5 5.22 式中符号的意义同式(5.13) 、 (5.20)和(5.21) 深、高成型尺寸校核 5.4.5 5.23 中心距尺寸,mm; 塑件的内形深度的最小尺寸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中心距尺寸计算公式 5.4.5 5.24 符号的意义同上 中心距尺寸的校核 5.4.5 5.25 螺纹型环的大径,mm; 塑件外螺纹大径,mm; 塑件螺纹中径公差,mm;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螺纹型环、螺纹型芯制造公差,mm 螺纹型环的大径计算公式 5

7、.4.5 5.26 螺纹型环的中径,mm; 塑件外螺纹中径基本尺寸,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螺纹型环的中径计算公式 5.4.5 5.27 螺纹型环的小径,mm; 塑件外螺纹小径基本尺寸,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螺纹型环的小径计算公式 5.4.5 5.28 螺纹型芯的大径,mm; 塑件内螺纹大径基本尺寸,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螺纹型芯的大径计算公式 5.4.5 5.29 螺纹型芯的中径,mm; 塑件内螺纹中径基本尺寸,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螺纹型芯的中径计算公式 5.4.5 5.30 螺纹型芯的小径,mm; 塑件内螺纹小径基本尺寸,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螺纹型芯的小径计

8、算公式 5.4.5 5.31 螺纹型环或螺纹型芯螺距,mm; 塑件外螺纹或内螺纹螺距的基本尺寸,mm; 螺纹型环、螺纹型芯螺距制造公差,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螺纹型环或螺纹型芯螺距计算公式 5.4.5 5.32 保证塑件顺利脱模的型腔允许弹性变形量,mm; 塑件壁厚,mm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型腔的允许弹性变形量的条件 5.4.6 5.33 矩形型腔侧壁厚度,mm; 型腔内熔体的压力,MPa; 承受熔体压力的侧壁高度,mm; 型腔侧壁长边长,mm; 钢的弹性模量,取 MPa; 型腔侧壁总高度,mm; 允许变形量,mm 组合式矩形型腔侧壁厚按刚度条件的计算式 5.4.6 5.34 模具材料的

9、许用应力,MPa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式(5.34) 组合式矩形型腔侧壁厚按强度条件的计算式 5.4.6 5.35 矩形底板(支承板)的厚度,mm; 底板总宽度,mm; 双模脚间距,mm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组合式矩形型腔底板的厚度按刚度条件的计算式 5.4.6 5.36 式中符号的意义同上 组合式矩形型腔底板的厚度按强度条件的计算式 5.4.6 5.37 c 由 H1 /l 决定的系数,查表 5.12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刚度条件整体式矩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5.4.6 5.38 当 时, 抗弯截面系数 -矩形成型型腔的边长比,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强度条件整体式矩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

10、算 5.4.6 5.39 当 时, 抗弯截面系数 矩形成型型腔的边长比,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强度条件整体式矩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5.4.6 5.40 由型腔边长比 l/b 决定的系数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刚度条件整体式矩形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5.4.6 5.41 由模脚(垫块)之间距离和型腔短边长度 l/b 所决定的系数 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强度条件整体式矩形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5.4.6 5.42 型腔内单位面积熔体压力,MPa; 型腔材料泊桑比,碳钢取 0.25 型腔材料拉伸弹性模量,钢弹性模量取 2.06105 MPa; 型腔外壁半径,mm; 型腔内壁半径,mm 按刚度条

11、件组合式圆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5.4.6 5.43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强度条件组合式圆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5.4.6 5.44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刚度条件组合式圆形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5.4.6 5.45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强度条件组合式圆形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5.4.6 5.46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刚度条件整体式圆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5.4.6 5.47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强度条件整体式圆形型腔侧壁厚度的计算 5.4.6 5.48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刚度条件整体式圆形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5.4.6 5.49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按强度条件整体式圆形

12、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5.4.6 5.50 脱模时型芯受到的摩擦阻力,N; 塑件对型芯的包紧力,N; 脱模力(推出力) ,N; 脱模斜度 塑件对钢的摩擦系数,约为 脱模时型芯受到的摩擦阻力 5.5.2 5.51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式(5.50) 推出力 X 方向的平衡方程 5.5.2 5.52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式(5.50) 脱模力的原理公式 5.5.2 5.53 塑件包络型芯的面积,m; 塑件对型芯单位面积上的包紧力一般情况下,模外冷却的塑件, 取 Pa;模内冷却的塑件, 取 Pa; 式中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同式(5.50) 脱模力的实际计算公式 5.5.2 5.54 冷却回路总表面积,m; 单

13、位时间内注入模具中树脂的质量,Kg/h; 单位质量树脂在模具内释放的热量,JKg; 冷却水的表面传热系数,W/(m2K) ; 模具成型表面的温度,; 冷却水的平均温度, 冷却回路所需总表面积 5.6.2 5.55 冷却水的表面传热系数,W/(m2K) 冷却水在该温度下的密度,Kg/m 冷却水的流速,m/s 冷却水孔直径,m 与冷却水温度有关的物理系数 冷却水的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 5.6.2 5.56 冷却回路总长度,m; 冷却回路总表面积,m; 冷却水孔直径,mm 冷却回路的总长度的计算 5.6.2 5.57 冷却水体积流量,m3/min; 单位时间注射入模具内的树脂质量,Kg/h; 单位时间

14、内树脂在模具内释放的热量,J/Kg; c 冷却水比热容,J/(Kgk) ; 冷却水的密度,Kg/m3; 冷却水出口处温度,; 冷却水入口处温度, 冷却水体积流量的计算 5.6.2 5.58 加热模具所需的总功率,KW 模具的质量,Kg; 模具材料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模具初始温度,; 模具要求加热后的温度,; 加热元件的效率,约 0.30.5 加热时间,h 电加热装置加热模具的总功率的理论计算 5.6.4 5.59 加热模具的总功率,W; 模具质量,Kg; 单位质量模具所需的电功率,W/Kg 电加热装置加热模具的总功率的经验计算 5.6.4 5.60 H 注射模模架厚度,mm; 注射机的最小闭合距离,mm; 注射机的最大闭合距离,mm 模架厚度与注射机闭合距离的关系 5.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