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玻璃板的制备(一)单体,溶剂和引发剂的精制【摘要】本实验采用碱液洗涤、减压蒸馏的方法除去单体(MMA)和溶剂(St)中的阻聚剂等杂质,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对引发剂(BPO)进行分离纯化。【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过氧化苯甲酰 加压蒸馏 重结晶【引言】单体中含有多种杂质,如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副产物(苯乙烯中的乙苯和二乙烯苯)和销售时加入的阻聚剂(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苯酚) ,单体运输过程中与氧接触形成的氧化物或还原物(二乙烯单体中的过氧化物,苯乙烯中的苯乙醛)以及少量聚合物。所以试剂的纯化对聚合反应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极少量的杂质往往会影响反应的进程,离子聚合反应对杂质尤为敏感,而阴离子聚合反
2、应还要求绝对无水。固体单体常用的纯化方法是结晶和升华,液体单体可采用减压蒸馏、在惰性气氛下分馏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可以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单体。单体杂质可采用下列措施除去:(1)酸性杂质(包括阻聚剂酚类)用稀碱溶液洗涤除去,碱性杂质(包括阻聚剂苯胺)可用稀酸溶液洗涤除去。 (2)单体中的水分可用干燥剂除去,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钠,氢化钙或钠。 (3)单体通过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或硅胶柱,其中含羟基和羰基的杂质可除去。(4)用减压蒸馏法除去单体中的难挥发杂质【实验内容】1、实验试剂和仪器实验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苯乙烯(St ) ,氢氧化钠,蒸馏水,过氧化苯甲酰(BPO ) ,甲醇,氯仿,
3、无水硫酸钠实验仪器:100ml 量筒,250mL 分液漏斗,100ml 烧杯,玻璃棒,250mL 锥形瓶两个(干燥干净) ,蒸馏装置(圆底烧瓶三个,直流冷凝管,克式蒸馏头,三叉燕尾管,温度计,毛细管) ,表面皿,布氏漏斗,抽滤瓶2、实验步骤1.取 10g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 200mL 水中(共用) ,配成 5%的碱液。2.St 的纯化:用量筒量取 60mLSt 于分液漏斗中,用 15mL20ml 碱液洗涤 23 次,废液从下口放出,再用水洗涤 23 次,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呈中性。将液体从上口倒入一干净干燥的锥形瓶,加适量无水硫酸钠除水。静置干燥一段时间后,将液体倒入圆底烧瓶,减压蒸馏。装置
4、图如下。3.MMA 的纯化:用量筒量取 100mLMMA 于分液漏斗中,用 15mL20ml 碱液洗涤23 次,废液从下口放出,再用水洗涤 23 次,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呈中性。将液体从上口倒入一干净干燥的锥形瓶,加适量无水硫酸钠除水。静置干燥一段时间后,将液体倒入圆底烧瓶,减压蒸馏。4.BPO 的纯化:称取约 5g 的 BPO 样品,加入 25mL 氯仿溶解后,在家 6070mL 甲醇静置沉淀,抽滤,将纯化过的样品放入表面皿中。【实验结果与讨论】1.St 的纯化:用碱液洗涤时上层为黄色,下层为红色,并且下层颜色随洗涤次数的增多而变淡。减压蒸馏温度为 40,蒸出的液体呈无色透明。5 人份共
5、300mL 蒸出 260mL,产率为86.7%。2.MMA 的纯化:用碱液洗涤分层时中间有乳化层出现,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棕色,并且下层颜色随洗涤次数的增多而变淡。 (工业生产的 MMA 中加入了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对苯二酚易氧化成苯醌,而苯醌结合了自由基后会由紫色变为黄色。 )用水洗涤后变成混浊的白色,加硫酸钠干燥后又变澄清。 (MMA 在水中溶解度不好会形成乳浊液。 )减压蒸馏温度为 24(第二次为 46) ,蒸出的液体呈无色透明。5 人份共 500mL 蒸出 373mL,产率为 74.6%。3.BPO 的纯化:5gBPO 在 25mL 氯仿中溶解性不是很好,加入甲醇后先溶解后有大量白色针状
6、晶体析出。5 人份共 25g 得(39.7866-27.7488 )=12.0378g ,产率为 48.2%。 (BPO 在甲醇中溶解度不高,在氯仿中溶解度较高,而氯仿与甲醇互溶,所以在 BPO 的氯仿溶液中加入甲醇将会使 BPO 析出。 )【思考题】1.商品中的烯类单体为什么要加入阻聚剂?A:在生产、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烯类单体极易在光、热和撞击的情况下生成一些自由基,加入的阻聚剂可以捕获这也自由基,防止或减缓单体的聚合反应。2.如何检测单体的纯度?A:化学分析法、物理常数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3.为什么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引发剂的精制?A:引发剂高温易分解变质,降低引发效率。并且其大量生成的自由基与可能与溶剂剧烈反应放热,易造成危险。4.对于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选用应遵循哪些原则?A:(1)引发剂活性与聚合反应温度相符(2)引发剂与反应体系相溶(3)引发剂的半衰期合适【参考资料】何卫东 高分子化学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第一次印刷潘才元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7 月第五次印刷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