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含-此-字的成语1比物此志 bwczh 典故: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出处:汉书贾谊传:“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 ” 2彼倡此和 bchngch 典故: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 3彼一时,此一时 bysh,cysh 典故: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例子:。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
2、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4不分彼此 bfnbc 典故: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出处:宋陈亮谢安比王导论:“一切以大体弥缝之,号令无所变更,而任用不乏其人。 ” 例子: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俩原是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 5长此以往 chngcywng 典故:长期这样下去。 例子:,必定搞成明朝末年那个样子,大政受言路的影响,摇摆不定,政府一件事不能办。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6此唱彼和 cchngbh 典故: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出处: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
3、一轨。 ” 7此地无银三百两 cdwynsnbiling 典故: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 。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 8此伏彼起 cfbq 典故: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例子:远远地传过来隐约的画角声,。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9此恨绵绵 chnminmin 典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例子: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曷其有极!(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 10此起彼伏
4、cqbf 典故: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例子:,似有万人响应。 (华而实汉衣冠四) 11此起彼落 cqblu 典故: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例子: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也往往发生。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12此一时,彼一时 cysh,bysh 典故: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例子:。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13此中三昧 czhngsnmi 典故:三
5、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 ,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出处: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 14等因奉此 dngynfngc 典故: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15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dcyji,biwfndin 典故: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16断无此理 dunwcl 典故: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例子: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
6、怕世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17多此一举 ducyj 典故: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例子: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 ,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 (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 18非此即彼 ficjb 典故:非:不是;此:这个;即:便是;彼:那个。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 19顾此失彼 gcshb 典故: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例子:对于工作,要从全局着眼,不可。 20果然如此 gurnrc 典
7、故: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 21厚此薄彼 hucbb 典故: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出处:梁书贺琛传:“所以然者,出嫁则有受我,出后则有传重,并欲薄于此而厚于彼,此服虽降,彼服则隆。 ” 例子:张树声出身淮军,对边军支援,已经有许多人说过话。(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22赖有此耳 liyucr 典故: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 出处: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 23乐此不疲 l
8、cbp 典故: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24立此存照 lccnzho 典故: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将来查考的凭证。 25灭此朝食 miczhosh 典故: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 例子:广东之于桂军,骎有之势。 (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 ) 26莫此为甚 mcwishn 典故: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四:“名不雅古,莫此为甚。 ” 27扑杀此獠 pshclo
9、 典故: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出处: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 28岂有此理 qyucl 典故: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出处:南齐书虞悰传:“郁林(王)废,悰窃叹日:王、徐遂缚袴废一辈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 例子:人家好心问你,你倒说这种话!真正!(巴金家十六) 29切切此布 qiqicb 典故: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 30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rntngcxn,xntngcl 典故: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31如此而已 rcry 典故: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出处:孟子
10、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32实逼处此 shbchc 典故:指为情势所迫,不得不这样。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 33一寒如此 yhnrc 典故: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 例子:赖是同乡复同味,遽春还。 (元方回次韵许大初见赠诗) 34在此一举 zicyj 典故: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 例子:擒拿杨么,。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三回) 35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zhcyji,biwfndin 典故: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36诸如此类 zhrcli 典故: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出处:晋书刘颂传:“诸如此类,亦不得已已。 ” 例子:书法、绘画、吟诗,他无一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