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纯合子:遗传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遗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测交:让杂种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 A高鼻梁与塌鼻梁 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 3隐性性状指( A )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
2、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4下列个体属于杂合子的是( B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5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B纯合子自交后代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杂合子至少能产生2种配子,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 : 2 :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Dd,dd,D,d,配子,高茎,矮茎,测交,
3、测交后代,1 : 1,Dd,D,d,配子,高茎,测交,测交后代,1 : 1,矮茎,Dd,D,d,配子,高茎,测交,测交后代,1 : 1,分离 定律,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分离定律内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31,DDDddd =12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11,Dddd =11,实验 现象假说推论验证理论,假 说演 绎 法,杂交实验,对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得出定律,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
4、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A Aa 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黄圆绿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YR,yr,Yy Rr,F1,配子,黄色圆粒,配子,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F1配子,性状表现:9:3:3:1,遗传因子组成共9种:4种纯合子各1/16, 1种
5、双杂合子4/16,4种单杂合子各2/16,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Yy Rr,Yy rr,yy Rr,yy rr,配子,测交 后代,1 : 1 : 1 : 1,自由组合 定律,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内容,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2:2:4,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1:1:1:1,YyRr:
6、Yyrr:yyRr:yyrr=1:1:1: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 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 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不同,同一,自由组合,Y Yy y,R Rr r,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根据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理的图解; 2、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性状; 3、根据性状表现初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隐性性状dd,显性性状Dd或DD) 4、根据性状分离比(根据后代表现型、遗传因子组成),判断双亲遗传因子组成; 5、弄清有关配子的遗传因子及比例; 6、利用配子比例求相应个体概率。,遗传题解题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