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合金分类:工业纯铁:C0.0218C钢:0.02180.77 PC 、共晶白口铁分类:共晶白口铁:4.3C Ld亚共晶白口铁:C4.3C LdC纯铁同素异构转变: -Fe-Fe-Fe1538 1394 912,第一部分:铁碳相图,2019/4/23,2,g,a,b,d,c,a,a,f,e,第一部分:铁碳相图,2019/4/23,3,1、点(特性点):A 1538 100Fe的熔点; D 1227 100Fe3C的熔点;G 912 100Fe的同素异晶转变点(重结晶温度点);C 1148 4.3C 共晶点LLd(AC) 共晶反应;E 1148 2.11C 碳在-Fe中的最大固溶量;S 727
2、0.77C 碳在-Fe中的最小固溶量,共析点AP 共析反应。 2、线(特性线):AC线:液相线 开始结晶出奥氏体:LLA。AE线:固相线 奥氏体结晶终了线:LAA。ECF线:共晶线;共晶反应 LLd。PSK线A1线:共析线;共析反应 AP(FC)共晶体。GS线A3线: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线。ES线Acm线: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渗碳体线(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线)。PQ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第一部分:铁碳相图,2019/4/23,4,a、 L L+A A P(F+Fe3C)b、 L L+A A A+F P+Fc、L L+A A A+ Fe3C P+ Fe3C,第一部分:铁碳相图,2019/
3、4/23,5,d、共晶白口铸铁e、亚共晶白口铸铁f、过共晶白口铸铁,第一部分:铁碳相图,2019/4/23,6,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分为:1、退火2、正火3、淬火4、回火,2019/4/23,7,一、退火 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根据退火类型而定)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炉冷或坑冷)下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一种 热处理工艺方法。二、退火的目的 降低钢件硬度,便于叨削加工; 消除残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消除缺陷,改善组织,细化晶粒,提高钢的机械性能; 消除前一道工序(铸造、锻造、冷加工等)所产生的内应力,为下道工序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做好组织准备; 消除冷作硬化,提
4、高塑性以利于继续冷加工; 改善或消除毛坯在铸、锻、焊时所造成的成分或组织不均匀,以提高其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2019/4/23,8,三、退火类别 1、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是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缓慢冷却,大部分钢的完全退火加热温度都在780880 。这种退火主要适用于亚共析钢的铸、锻件。 完全退火目的是:消除组织应力、组织缺陷、过热缺陷;改善组织,细化晶粒;降低硬度,便于机加工;提高塑性、韧性。 2、不完全退火 是将钢加热到AclAc3(亚共析钢)或AclAccm(过共析钢),并在此温度停留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在不完全退
5、火时。 不完全退火主要应用于过共析钢。在进行不完全退火时,加热于AclAcm之间,这时保留了一部分未溶二次渗碳体,这些片状的二次渗碳体在长期保温过程中,会自发球化,保温后缓慢冷却,新的渗碳体析出时,就已经球化了的渗碳体为晶核,使珠光体中的,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2019/4/23,9,(3)球化退火 一般采用随炉加热至Ac1以上2030,保持一定的时间,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目的是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淬火组织做准备。 (4)扩散退火 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cm以上150300,进行较长时间保温,以使成分与
6、组织均匀化。扩散退火因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故退火后晶粒粗大,因此,扩散退火后一般还应进行完全退火或正火处理,以细化晶粒,提高力学性能。 扩散退火主要用于铸钢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 (5)再结晶退火 将工件加热至最低结晶温度以上100200,并以适当保温使金属发生再结晶。由于再结晶温度低于相变温度,在冷却过程中不会再发生组织转变,所以冷却速度可以比一般退火快些。 再结晶的目的是消除加工硬化。 再结晶退火主要用于经冷变形而产生加工硬化的材料或零件。 (6)消除内应力退火 将工件加热至低于Ac1的某一温度(一般500650),保温足够时间后,缓慢冷却。主要用于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及冷变形
7、的零件的内应力,降低温度,稳定尺寸,减少和防止使用过程中变形,但不改变零件的内部组织。,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2019/4/23,10,正火:是指将合金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适当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工艺方法。主要应用范围: (1)用于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锻件或型材经正火后,可提高硬度(140190HBS),从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用于中碳钢制造一般重要的零件,可作为最终热处理。主要目的的是细化晶粒,提高力学性能。 (3)用于过共析钢,可抑制或消除二次渗碳体网的形成,有利于球化退火的进行。 正火与退火相比,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能源消耗少,力学性能高。因此,
8、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正火处理。,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3、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2019/4/23,12,4、回火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
9、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工件尺寸。 a、低温回火(150250 )组织:回火M 极细碳化物 + 过饱和相目的:降低内应力,降低脆性,保持高硬度和耐磨性 5864 HRC适用:工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件、表面淬火件。 b、中温回火(350500 )组织:回火T 针状 F + 极细 Fe3C目的:获得较高弹性 和韧性 3050 HRC 适用:弹簧。,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2019/4/23,13,c、高温回火(500650 )组织:
10、回火S 块状 F + 粒状 Fe3C目的: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535 HRC 适用:轴,齿轮,螺栓等重要结构件 中碳钢。 淬火加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其操作方法:将钢件进行淬火,然后在较高回火下进行回火。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洁程度;2.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3.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要点:1.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2. 不仅可以作为各种较为重要结构的最后热处理,而且还可以作为某些紧密零件,如丝杠等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变形。,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2019/4/23,14,回火脆性:淬火钢在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韧性升
11、高,但是在许多钢的回火温度与冲击韧性的关系曲线中出现了低谷。 第一类回火脆性又称不可逆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主要发生在回火温度为 250400时。特征:(1)具有不可逆行性;(2)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无关;(3)端口为沿晶脆性断裂。防治方法:无法消除,不再这个温度内回火,没有能够以主产省这种回火脆性的合金元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弱此类回火脆性的影响:(a)降低钢种杂质元素的含量;(b)用Al脱氧或加入Nb、V、Ti等合金元素细化奥氏体晶粒;(c)加入Mo、W的可以减轻;(d)加入Cr、Si调整温度范围(推向高温); (e)采用等温淬火代替淬火回火工艺。,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2019/4/23
12、,15,第二类回火脆性,又称可逆回火脆性,发生温度在400650。特征:(1)具有可逆性;(2)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有关回火保温后,缓冷出现,快冷不 出现,出现脆化后可重新加热后快冷消除;(3)与组织状态无关,但以马氏体催化倾向大 ;(4)在催化区内回火,回火后与冷去速度无关;(5)断口为沿晶脆性断裂。防治方法:(1)提高刚才的纯度,尽量减少杂质;(2)加入适量的Mo、W等由于的合金元素;(3)对尺寸小、形状简单的零件,采用回火后快冷的方法;(4)采用亚温淬火,细化晶粒,较少骗聚;(5)采用高温热变形处理,使晶粒超细化,晶界面积增大,降低杂质元素的骗局浓度。,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2019/4/23,16,2019/4/23,17,2019/4/23,18,2019/4/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