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8

类型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整理周宝成.ppt

  • 上传人:jmydc
  • 文档编号:6842560
  • 上传时间:2019-04-23
  • 格式:PPT
  • 页数:48
  • 大小:49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整理周宝成.ppt
    资源描述:

    1、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整理周宝成,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1.在山的那边,第一课时 1.字词: 痴想、隐秘、诱惑、喧腾、一瞬间、凝成、铁青2.作者简介 王家新 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3.文章体裁 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3.文章内容:“山”和“海”两个形象是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4.诗歌结构: 痴想沮丧诱惑坚信5.写作特色 语言朴实凝练。如“诱

    2、惑”、“枯干”、“铁青”、等词语意蕴丰富。 运用多种修辞。 如设问、比喻、反复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诗人的情感得以真实再现。 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概念的思想感情。,6.重点语句理解。(1)“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幻想全部落空。(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许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3)“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

    3、的,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2.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 1.字词: 训诫 耸立 迂回 凝视 啜泣 纳罕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2.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3.文章体裁: 记叙文(六个要素)4.文章思想内容: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使我们感受到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在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甚至是巨大的困难,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要把它分解为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容易战胜。,5.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13,冒险:爬上石架

    4、,上下不得第二部分14-22,脱险:父亲鼓励,顺利脱险。第三部分23,感悟:分解困难,逐步战胜,第二课时. 1、人物形象塑造:(1)父亲:;教“我”脱险,并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2)杰利:杰利去把父亲找来,说明他富有友情。(3)我:身体孱弱,在父亲鼓励下应对危险,克服困难。 刻画方法:心理描写。(4)其他孩子:在“我”陷入困境时,把“我”丢那儿不管,还无情嘲笑,说明他们不讲情义。,2.领悟生活哲理:“走一步,再走一步”,预示着在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甚至是巨大的困难,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要把它分解为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容易战胜。3.语言特点:全文以记叙为主,描写生动、形象,篇末议

    5、论点题。人物语言描写符合人物身份和处境。尤其是心理描写的词语精当传神,富有表现力。如:“冷汗直冒”“咚咚直跳”“头晕目眩”“全身麻木”等,突出了“我”害怕恐惧的心理。,第一课时 1、字词: 收敛 脆弱 颤动 断续 宽恕 零落 聒聒 2、作者简介 小思,1939年生,香港作家,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等,祖籍广东番禺。课文选自其作品散文集承教小记,除此,她的出版作品还有路上谈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3、文章体裁: 哲理散文。 4、文章思想内容: 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

    6、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5、 写作特点 (1)先抑后扬的手法 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并生发感悟,产生了对生命的思考。 (2)前后照应的写法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 (3)隐喻的表达方式: 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

    7、;,第二课时 1、字词: 卑微 一丝不苟 色泽 2、作者简介 席慕蓉,台湾作家、画家,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所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 ,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 等。 3、文章体裁: 哲理散文。 4、文章内容及哲理:作者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8、5.主题表达方式: 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6、写作特点 “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4.紫藤萝瀑布,如:“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5.童趣,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共六卷,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全书真实的 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三、.重点词句 1、理解词义 私 素 徐 鞭 以为 项 兴 果 林 方 驱 或2、通假字:强通僵,僵硬3、音同字不同 唳砾 鹤壑

    9、项向4、义同字不同 察视观见 唳鸣 素白,5、一词多义 观 昂首观之(看)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察 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神 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时 余忆童稚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以 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为 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之 昂首观之(代夏蚊)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观之,兴正浓(代二虫)驱之别院(代虾蟆)故时有物外之 趣(的)项为之强(代指“昂首观之”)其 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蹲其身(代自己),6、成语 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夏蚊成雷7、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藐小之

    10、物庞然大物 凹凸8、省略句 “鞭数十”应为“鞭之数十” “使与台齐”应为“余使目与台齐”9、重点句子含义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蹲其身,使与台齐。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见二虫斗草间。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第二课时 一、文章内容 本文主旨是写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生动的描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的趣事,表现幼年的审美情趣。 二、品味作者写作和语言风格 1.仔细观察 2.联想、想象丰富 3.充满童心童稚,第二单元,1.初步了解各种文体,如诗歌,寓言、散文等的基本常识。2.了解重要作家、作品。3.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正确断句,读出感情,培养朗读能力。4. 通

    11、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5.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含义。6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对 “获得”与“牺牲” 的理解。,7.短文两篇,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清新含蓄,富有韵味,精美,生动。,9.我的信念,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科学研究的极

    12、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10.论文十则,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删修春秋,注释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2.重点字词: 读音:愠、省、罔、殆、传、恕通假字:“乐”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知”通“智”,智慧。古今异义: 传 古义:

    13、老师传授的知识 今义:传授 三 古义:非确切数“几个” 今义:确数“三”一词多义 而: 顺接连词,可译为“并且”。如:“学而时习之”转折连词,可译为“却”。如:“学而不思则罔”知 了解,如:“人不知而不愠” 知: 知道,如:“温故而知新”明白,如:“知之为知之”智慧,如:通“智”“是智也”,3涉及的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任重道远: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 死而后已:到死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4.重点句子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为人

    14、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6)其恕乎!己

    15、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第二课时 5.文章内容: 第一则讲了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讲人的品德修养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四则讲学习方法,阐明“学”与“思”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讲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长处,也要借鉴别人短处反省自己。 第七则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讲个人修养,既要胸怀宽广,又要意志坚定。 第九则讲人的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 第十则讲个人的处世之道。,6文

    16、章主题: 本文言简意深,富有哲理,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具有借鉴意义。,第三单元,1.积累常用词语。 2.了解重要作家作品。 3.领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体味作品的内涵意蕴。 4. 品味诗文的优美意境和深邃哲理。积累名句名段,培养语文素养。 5.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11.春,第一课时: 1.字词: 朗润,酝酿,卖弄,婉转,烘托,赶趟儿,欣欣然,舒活,花枝招展,抖擞精神,黄晕,嘹亮 2.作者简介 朱自清 字佩弦 江苏人 我国著名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3.文章体裁: 抒情散文。 4.文章思想内容:文章描绘了生机勃发

    17、,花木争荣的春天图画。赞美抒唱了春天的朝气与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前行。,4.文章结构:全文10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写盼春第二部分2-7,写绘春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3-7分写了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称为“春之五图”第三部分8-10,写赞春,第二课时. 1.文章结构 严谨精美。先总写春天,然后从几个方面细细描绘,最后又总写,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 2.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 3.写景特点: (1)描写细腻,生动传神。如对“春风”的描写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 语言特点 精美、生动、准确、朴实,隽永,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18、如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多变、口语的穿插等等.,第一课时 1.字词: 镶 响晴 温晴 安适 肌肤 秀气 绿萍 水藻 贮蓄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2.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3.文章体裁:写景散文4.文章思想内容: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知情。,5.文章结构: 全文共5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温情”色彩。 第二部分(2-5段):写济南的城、山、水,无不涂上“温情”色彩。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小结,这就是冬天的济

    19、南。,第二课时 1.文章线索: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2.写景(方法)艺术: (1)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2)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3)取景远近大细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华观。 3.写作特色: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语言朴实,清新上口。 (3)布局谋篇,层次井然。,4、语言特点:语言朴实,清新上口。 作者写济南是个宝地,是阳光下晒着的小城,写雪后的山,写独特的水,娓娓道来,不矫饰。 如:(1).写第五段的“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储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段话,把济南冬天水温适宜,绿萍、水藻之类的水生植物长势良好的情况生动真切地描绘出来,语言是那么清新朴实,就好象拉家常似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丝毫没有故作高深之态。 (2).作者在词语的选用上非常讲究,值得我们仔细品位。 如.第3段描写小雪后的山色,树尖的“顶”,山尖的“镶”山腰的“露”,都各得其所。 (3).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口语。 如“准保暖和”“着落”“干 ”“蓝汪汪”等之,都是家常用语,富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整理周宝成.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8425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