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方法探究自强中学 赵勇全中考不仅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测,更是对知识所承载的能力接受程度的考察:中考不仅仅是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更是对学校师资力量的衡量,特别是对优秀教育资源整合力的评价;中考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生成最佳的解题策略、形成优良的思维结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中考促进教师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当然这些积极作用是在用心学习与工作中体悟的,所以就再一次反思,以此共勉!教育是科学,科学就必然是有规律的,同样中考也是有章可循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研、去实践,去反思,去提升,今天仅就这几年在毕业班的感受小结如下:一、发挥集体优势,整合资源,相互促进作为毕业班教师的
2、综合素质都较强,但每位教师的特色又各不相同,像经验丰富的梁彦老师对试卷的讲评就很具有针对性,对复习的步骤与做法很清晰,对复习的要素很了解,年富力强的何先富老师对步骤地讲解就非常规范,对课堂的驾驭很熟练,黄万光老师上课时的思维非常严谨,对中考题型的把握很准确,阳光靓丽的杨子庆老师对工作热情极高等等,这些优秀资源在相互的交流中、在彼此听课中、在集体备课中被充分的共享,进而丰富了每位教师的教育感受,促进了整体教学。当然能这样相互促进主要是学校搭建的平台起了积极作用, (上学期的相互学习课,本学期的复习引领课,试卷讲评课,不同阶段的质量分析等等)可以说我们的整个复习过程就是集体智慧的再现,就是教育资源
3、最优化的体现,当然这也是取得成绩的根本保证!二、加强针对性教学、提高复习效率。作为毕业班的老师都知道复习课的关键就是加大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针对必考知识点及题型的教学,当然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也是我们关心的要素。围绕这些中考要素,我们的做法是:复习策略清晰化,复习内容典型化,复习方法多样化,复习过程常规化。1、复习策略清晰化有序才能有效,合理才能最优,所以针对性地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总复习计划,以此指导、调节整个复习进程。根据多年复习规律,我们制定了清晰的总复习计划。计划规范了复习的各环节,明晰了中考内容,突出了重、难点,体现了针对性,为复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复习内
4、容典型化精讲精炼是数学教学的原则之一,对于毕业班的教学而言不仅仅如此,更要突出典型性,这里的典型主要体现在贴近中考,贴近课标、贴近考纲、贴近学生的接受程度。基于此我们第一轮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一、 课标要求,二、重要知识(包括定理、概念、重要结论等) ,三、中考考点精(中考如何考此部分内容,常见题型,以及发展方向等) ,四、典型例题(书中的变式、课标典列、中考链接主要是 06 年的考题 ) ,五、强化训练(注重基础、体现变式、突出能力、贴近中考) 。第二轮复习主要依据成功中考进行有选择的复习,基本教学模式是:以题(中考题)带知,横纵分析、内外兼顾的中考专题教学模式。即每节专题课都是以 23 道中
5、考题为问题切入,围绕着此题尽量的挖掘所覆盖的知识,并把相关的重点知识加以延伸、拓展,把主要的解题策略加以概括提炼,用代数的思想去分析,去解决,用与几何相结合的意识来处理、来优化,尝试不同的解法来发散自我思维,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月份 2 节复习引领课就是典范)3、复习方法多样化虽然每一轮都有基本的教学模式,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情况结合学生状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备课时以问题贯穿始终,以学生的思维来代替老师的所想,以兼顾全体、各有所获来精选典例,以平等、民主的意识,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心理来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受到学生欢迎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师生之间的
6、关系也必然是相互融洽的,这些必然促就了优异的成绩!4、复习过程的常规化常规化是指对于已经取得共识的基本教学模式不断的落实,对于已经制定的每周一摸,每周至少 3 次填空题与选择题的检测坚持不懈(2 班是每天都考, 4 班是利用早自习每周二、四、六必考) ,对于常考题型的认识与感悟,完善与发展贯穿始终(让学生做卡片正面是题型的结构、知识点、背面是注意事项,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的完善发展) ,对于难点的突破永记心间, (这里的难点包括填、选里的,应用题类,最后两题)对于学生的调节坚持经常(自信心的树立、逆反心理的调整、师生关系的融洽等) 。以上所有做法目的就是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以此减少学生的盲目
7、性,进而提高复习效率,完成学校指标。当然这样的学习对孩子们心智的成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三、常反思、抓本质、促提高。本学期毕业班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面临着三大难点,一是如何突破中考最后两题的后两问;二是如何尽快掌握方程应用题与函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三是如何扫清选择题与填空题中的障碍。对于区分度极高的最后两题的后两问,可以说不是人人都能突破的,解决此问题的能力也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整个初中阶段都要不断地树立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意识,都要不断的培养对已知与结论的分析能力,都要不断地对知识的交汇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当然本学期利用每日一题等方式来认识、理解、树立解决综合题的策略也是必备的训练
8、之一。中考题中分值占据半壁江山的填空题与选择题是对整个初中数学 135 个知识点的全面考察,其中主要是对重要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对重点概念的辨析,对选择、填空题中必考类型题规律的挖掘与掌握,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换元法、消元、降次、因式分解法等) 。扫清障碍的恰当方法就是一学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定期检测与训练,以此强化熟练掌握。应用题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障碍,有些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应用题带来学习上的打击,特别是与函数结合后学生更加混沌,鉴于此种想法我们在教学上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学习信心的树立,主要是通过平时教学热情来感
9、染学生,用语言激励学生、用距离中考还剩多少天的紧迫感来促进学生学习,利用06、05、04、02 四年中考题中的一次函数应用题来说明此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来概括题型、归纳解题策略、提升学习感悟以此督促学生思考。二是以最具有典型的 06、05 两道题为主概括四方面内容:考点分析、题型分析、题型结构、解题策略,所有这些信息的获取都是以学生对试题的大量感知的基础上共同概括的。通过浏览,解读中考函数应用题的分值与题型结构,通过作题挖掘解题策略。为了推进课堂进程采取两组独立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易于理解的一、二两问学生可以直接归纳与总结,对于有一定综合因素的第三问,师生共同感悟集中突破。第
10、三问的教学紧紧抓住三问之间的连续性的特点,利用已获得的结论进一步结合已知条件运用函数的思想重新建立新函数,并挖掘不等量关系寻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解题;或者紧紧抓住树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图像信息把所求知识转化为求新函数点的坐标进而简洁的解题。以上就是我在作课后的反思,可以说经过反思使自己对中考题型的认识更加清晰、透彻,对解体策略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生的指导更加有效。中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连续多年成功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静心潜研,需要发扬全体学科教师的集体优势,需要整合知识、方法、能力、心理,需要熟知考试相关内容,了解信息动向,把握尺度,需要反思与内省、继承与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加大教学的针对性,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我们工作者、思考着、升华着、从而彼此愉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