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 3:吉林地区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测评提纲一、 教学理念和思想1、 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六项具体目标2、 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定位3、 现代课堂教学方式的特征4、 课程改革中提倡树立的新的教学理念5、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二、 教学方法和技能1、 如何钻研和处理教材(包括自主整合教材)?2、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 怎样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怎样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和制作课件?5、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新发展?6、 如何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设计历史教学问题?7、 如何认识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怎样突
2、出重点?8、 怎样认识并进行史事的过渡?9、 板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10、 历史教学导入环节的作用及导入的方法有哪些?11、 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基本方法。12、 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三、 专业知识和理论1、 中国古代史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22、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及重要问题。3、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及重要问题。4、 目前史学界有哪些新的史学观点和成果。5、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在评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 历史学习中相关的理论或观点。7、 大纲或课标对高中生能力目标的要求。8、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吉林地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测评提纲一、关于高中语文
3、课程标准1、 课程性质2、 课程的三个基本理念3、 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4、 课程标准实施中的五个教学建议5、 评价的六个基本原则二、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关于新课标实施中的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创新、科研意识。三、现行教材 16 册的课例分析,体现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理论。四、 掌握汉语知识(包括古代、现代)1、语音 2、文字 3、词汇 4、语法 5、修辞五、 写作1、命题作文 2、话题作文3吉林地区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技能测评提纲一、教学基本功方面1、 处理教材的能力。例如:对某一节课的重、难点的确立以及确立的根据。2、 教案书写以及板书设计是否科学。3、 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指导的准确程
4、度。二、 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方面1、 要熟悉教学大纲对现行教材的相关内容要求的层次。例如:对“电场强度”的要求是(B)层次,而 B 层次属“较高要求”的层次。2、 知道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哪些具体要求。3、 知道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4、 知道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有哪些。5、 知道大纲中推荐在附录中的研究性学习有多少示例。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方面1、 对教学大纲理解程度2、 如何转变教学观念3、 对新授课与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四、 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1、 对所授课的知识掌握程度2、 对所授课的知识的迁移能力3、 在技能方面,除对第一项“教
5、学基本功”的要求外,还应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方面有所创新。44、 是否参加物理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课题研究?有什么收获或体会?小学数学教师技能测评复习提纲一、数学课程的理念1、 数学课程要面对全体学生2、 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3、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4、 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6、 建构发展性教学评价观二、 数学及数学课程的价值1、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2、 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革命的基础3、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 数学课程的定位1、 数学学科是学校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2、 数学课
6、程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四、 对数学课程总目标的认识1、 掌握数学基础,增强应用功能2、 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现实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 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好数学的欲望4、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5五、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1、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
7、定性4、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5、 四个方面目标之间的关系:四个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无主次之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落实;全面的落实目标总比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好得多六、 标准与大纲的理念比较1、 课程观的变化。 2、 数学教学观的变化。3、 学习观的变化 4、评价观的变化七、 标准与大纲的目标的比较1、 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析2、 数学课程目标的层次分析3、 标准的行为主体是学生4、 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更为具体、明确5、 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内容分析强调学习数学的背景;强调学习数学的过
8、程;强调数学交流;强调数学认识6八、 “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及要求的具体化1、 重视数与符号的意义以及对数的感受,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发展运算的含义,在保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提倡算法多样化。2、 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方式多样化,如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解决的策略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的合理性的过程。3、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
9、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模式,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4、 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是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对简单现实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重视解法特别是图像法。5、 重视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使用。一方面,计算器可以使学生从繁琐的纸笔计算中解放出来,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另一方面,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要领和法则。九、 “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及要
10、求的具体变化7十、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及要求的具体变化十一、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内容及要求的具体变化十二、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两个学段;四大领域;六个核心概念十三、解释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十四、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做什么?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事前的思考之后做出下一步进行教学的一个行动方案,做出行动方案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也是教学设计。1、分析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情境3、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 4、 设计学习方式十五、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1、 数学化设计理念2、 问题化设计理念3、 活动化设计理念十六、做为组织者如何调控应变,做为合格者如何平等参与?十七、做为引导者如何启发思考?十八、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十九、四大领域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各领域教学实施的特点与方法二十、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意义、特点与教学目标二十一、实施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要注意的问题二十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 16 年级数学教材内容8二十三、义务教育小学数学 16 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