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资源应用为核心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运行维护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运行维护保障机制的研究课题研究研讨会交流材料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青龙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总面积 3510 平方公里。现有初中各级各类学校 234 所,在 岗教职工 4701 人,在校生 54046 人。其中小学 188 所、校点 180 个,初中 37 所。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我县也迈上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轨道。目前,全县共有计算机 3248 台,电视机 816 台、DVD 506 台。建成 计算机教室 109 个、多媒体教室 105 个、语音听力室 66 个、专
2、用电子备课室 48 个、 简易多媒体教室 683 个、卫星接收点 133 个,所有总校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已接入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2008 年暑期又计划采购计算机 1037 台,建成微机室 42 个,多媒体教室 21 个,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提高课堂容量和教育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县特别关注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就如何保障教育设备正常运行,如何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益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建立起管理机制、培训机制、网络服务(维修)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资源建设机制和研究反思机制,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有当地特色的路子。一、建立管理评估机制,突出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管理评估机制是设备运行保障机
3、制建设的保障。为了确保远教设备正常使用,教育局统一建立了现代化教育设备、资源管理与使用的一系列制度,包括设备 登记制度、维护制度、各 专用教室的管理制度、网管员岗位责任制度、安全防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出台后,教育局狠抓落实,每次下乡都进行督导,并 实行通报制,对于不能按照制度落实的学校,将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并 责令限期改正。出台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办法、 农村远程教育评估方案及农村远程教育应用评估细则,对远教设备资源的管理、使用及远教工作的检查评估作了详细规定,把远程教育设施及资源的使用情况与每年一度的教学评估紧密结合起来,考核结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评之中。教育局还对各
4、级管理员和技术服务骨干教师每年考核一次,进行评先表彰。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评估措施,督促了各校的全面应用,促进了各校管理水平的提高。2二、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强化普及使用。培训是设备运行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及考核验收实施办法,建立四类人员持续培训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管理队伍的培训。只有领导重视、上位,才有全体教师的普及应用,这是推动应用的重要一环。我县多次开展“ 专题培训,以会代培,以研代训” 的校长、主任培训活动,让他 们熟悉现代教育设备,了解相关资源,掌握相关技术,成
5、为内行领导。同时强调领导校本培训与讲座必用多媒体演示,通过他们带动、辐射全员。二是强化网络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局先后多次对网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一支技术服务队伍,保障了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展网管人员信息技术智能大赛,促进网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三是开展骨干教师队伍的专项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专项培训,让他们先熟悉、先知道,通 过 他们引领示范,带动全体教师的应用。教育局把对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已纳入规划,每学期定期开展。四是开展对教师的全员培训与考核。主要以校本培训为主。大部分总校、直属校都采取了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龙王庙总校、满族中学以过“
6、 小五关”的形式督促教师的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青龙一小、大巫岚总校、土门子总校采取每学期每位教师必上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汇报课的活动,督促教师的自学、互学、互助。教育局定期对各校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督导,并组织全县教师过信息技术关。2006 年全县 3000 多名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过关考试,98% 的教师过关。全员培训和过关考试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教师自己购买了计算机、 U 盘,主动上网查找资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河北省首届教育之星博客大赛中,我县董银柱老师夺得了一等奖。三、构建网络服务机制,确保正常运转。构建网络服务机制是建立设备运行保障机制的关
7、键。由于我县是个山区县,地域广,学校分散,单靠设备供应商派出售后服务员去维护,是不能及时解决多个学校出现的问题的,待修时间长,直接影响正常使用。为此我县设立了由学校管理员、 总校应急小组、 教育局网 络中心组成的三级服务网络。31、学校管理员,这是最基层的服务人员。各校均设有专兼职管理员,负责校本培训、技 术指导和设备维护、简单维修。2、总校应急小组,这是乡镇级技术服务组织。由总校远教管理员(有 8 个总校专职,其他 总校由视导员兼任)和初中学校管理员及信息技术教师组成。承担本乡镇所辖模式一、模式二村小学的设备维护,做到一般问题不出乡(镇),不过夜。总校还 派应急小组深入学校指导远程教育相关工
8、作,提供技术服务。3、教育局网络中心,这是县级技术服务实体。县教育局以网站为依托成立了教育网络中心,配备了人员(4 人)、交通工具(面包车)、成套维修设备和维修经费(主要是用于购买配件的周转金 3 万元,上门维修交通费暂由机关经费中列支),同时吸收 乡镇技术骨干(10 人)参加。重点解决乡(镇)、校两级无法排除的技术故障,监 督和协调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开展县级技术维护维修培训、骨干教师技术培训, 对远教工作进行管理评估。为了方便各校,网络中心开通了技术支持电话和信息技术 QQ 群。网络中心相对独立,业务受电教仪器、财务审计股的监督。网络服务流程是这样的:远教工程的各种设备在保修期内,如果出现问
9、题,一般小故障由学校管理员直接解决,以方便使用;不能解决的由校管理员与设备供应商联系(有时由网络中心和供应商协调),进行免费维修或更换,并将信息反馈到县网络中心;如果供应商售后站不能派人,可委托网络中心代其维修,所发生费用均由售后站支付。对于保修期外的教育设备,如果出现故障,由所在学校管理员处理或通过技术咨询后处理;不能处理的故障上报总校应急小组,由应急小组及时赴现场进行排除;若仍无法解决,就向网络中心报修。网络中心根据报修情况,采取在线解答、就近派员、学校送修、督促厂家上门服务及中心人员上门等形式,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上门维修一般要适当收取费用,标准是由教育局会同物价、财政部门商定好的,物价局
10、批准的,一般低于市场的 1/3。所收费用主要用于维修工具的购置、更新,支付调派人员的交通费和假期上门维修人员的补助。我县还充分发挥模式三、二学校的人员优势,为模式一校提供技术支持、教学指导、后续资源。模式三、二学校经常派出教 师到模式一学校送课、开展教学研究,并及时把从卫星和互联网上下载的优质资源刻成光盘发给模式一校。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专款专用。4经费实行预算制,不平调,专款专用。年初 预算中均安排了教师培训费、设备购置费和维修费,07 年设备购置支出 202.2 万元,08 年追加到 369.3 万元,培训费预算 107 万元,维修费(包括房屋修缮、设备维修)预算 179.6 万元,
11、这为教师培训、设备购置、 维 修提供了资金保障,教育设备得到及时维护和不断更新。五、建立资源再建机制,保证设备使用率。资源的富乏、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应用效益。为此,我们开始了教育城域网建设,多方筹措资金 350 多万元,为教育局网站架设了 6 台服务器,开通了“青龙教育网” 和教育电 子政 务平台;购置了中央 电教馆资源库、智能题库及 15万册的电子图书;把全县所有高中、初中及中心小学分别以光纤、ADSL 等不同形式接入了互联网,所有的中心初中和高中都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全县有 60余所学校加入了河北远程教育网;通过与省远教办联系,又购进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资源, 发至所有的初中和小学学区
12、。同时以县教育网站为中心平台,进行本县资源库建设:一是县网络中心组织人员对所获资源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整理,形成分学科、按章节的配套资源;二是在县内开展教育资源征集活动,凡各校优质课(课堂实录)、 优秀课件、典型案例、优秀教学设计都上传到县教育资源库中,供全县使用。我 县还发布了设备及资源管理使用办法, 办法中明确规定以后更新、添加资源由县教育局网站在“青 龙教育网” 进行,各校不再单独采购资源库,避免重复投资,从而提高资金、 资源的利用率。丰富、配套的教育资源,促使师生主动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设备利用率明显提高。六、建立研究反思机制,确保设备高效使用。围绕新课改环境下如何利用设备、资源这一核心问题
13、,以远教三种模式为基础,开展专项研究,我 县先后出台校长听评课制度、 校长带课题制度、 校长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让校长深入课堂一线,了解资源,研究课题,推动使用,提出 “用后有思,思后有研,研后有改,改后有效”的思路,每次教师使用设备都要有情况记录和反思。通过课例会诊、主题教研活动、立科研课题等方式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难题,研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远教资源的整合研究在我县模式二、三学校,教师面对的资源很多,有光盘资源、央馆卫星资源、河北省远程教育网资源、县教育网站资源,还有互联网免费资源。在推广使用过5程中,发现有的资源不适合当地教学,也有个别的教师不知哪套资源适
14、合教学。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在五所规模较大的学校进行校本资源库(包)建设的研究,鼓励科任教师进行资源筛选和加工,提倡有能力的教师适当进行有本地特色的资源开发, 并纳入资源库(包)。要求教师每次用媒体讲课后都要把所用的课件、教学设计放到学校指定的文件夹中。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各校逐步有了校本资源库,通过调查了解教师感觉校本库资源使用起来很方便。众多的资源单靠几个学校是清理不出来的,为此从 07 年始县网络中心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资源整理,分年级选取与本县教材配套的资源,按学科、章节分类,形成了方便本县使用的县域资源库(120G)。2、设备资源使用方式的研究在日常教学使用资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15、采用何种方式、运用到哪些方面(学科)更合适,成为又一个研究课题。通过比对研究和实践,大体分为整体应用、部分选播、截取成材(截取现成的视频、课件或文字材料成为自己课件的素材)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要根据教材版本、学生情况进行选择。丰果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在上一个小村庄的毁灭课时,认为该课的资源适合直接使用,于是在课堂上全部播放,只是适时暂停、提示,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受到震撼,深感环保重要,达到了预期效果。 对于资 源(指光盘)某一部分适合的,教师就事先用遥控器编程预置好, 边讲、边放、 边练 ,相互补充。 “整体应用”或“ 部分选播” 多适合模式一校课 堂教学。模式二、三学校教师通过浏览资源库(或光盘
16、),选取所需要的音视频资料、文字 资料,或取其部分,或运用全部制成简易课件,通过屏幕适时的展示给学生, 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王丈子小学、丰果小学还针对本校英、音、美教师短缺的现状,尝试由班主任组织,通过光盘资源学习英、音、美知 识。有 时教师为主,有时播放光盘为主,交错进行,遥控器上的暂停、重复、编程等键转 用得娴熟自如。借名师资源、用现代手段开齐了课程,本来不善唱歌的教师也能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英语教学在没有相应师资的学校也得到开展。这是“整体 应用” 与“ 部分选播”综合运用的特殊形式,我们把这种应用模式称为“一师多 盘” 模式。它
17、弥补了农村教师暂时不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 县很快得到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3、远教资源设施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一是以服务课堂教学为前提,增大课堂容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在制作和选取课件时,强调 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角度出发,由学生在人、机、教学资源高度整合的环境下,通过探究、讨论、交流,主 动认 知。教师成为学生主动认知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 组织者、指 导者,课 件及视频则成为学生对抽象的、超时空的、异地的或是难理解的信息的诠释者。为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汇报课,写一篇代表自己水平的优秀电子教案,制一个有特色的优秀课件,研究一个小课题
18、,写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心得体会文章”等“ 五个一 ”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领悟到媒体、资源、课堂三者的如何有机结合。二是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探索远教设备资源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满族中学成立了学生信息技术活动小组,练习网页制作、 动画设计、电脑绘画;部分学生还建立个人博客与小伙伴交流学习体会、与教 师交流解决疑惑,进行心灵沟通。课余时间计 算机教室对向学生开放,学生在网上 阅览电子图书、欣赏美文佳作,收看视频 ,查找所需信息。既拓 宽课外阅读 途径,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 习和探究的能力。在每年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均有学生 获国家级奖励。三是利用远教设施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大巫岚中学、
19、双山子中学、赶河子小学利用远教资源设施,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他们搜集相关的资源,每周一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宣传片,每周五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行为习惯及显性礼仪教育等专题教育, 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思想得到净化,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四是利用远教有资源设施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双山子小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远教资源,自学武术操表演,规范整齐,别具特色。低年级儿童利用光盘资源学习舞蹈,在“ 六一”文艺表演时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4、远教资源设施服务
20、课程建设的研究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中尝试使用远教资源设施。满族中学、龙 王庙小学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开发校本课程蹴球、 剪纸艺术,既有7民族特色,又丰富了课程的文化内涵,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龙王庙小学的剪纸艺术教育,还被选送到中央电视台一展风采。 。双山子镇中、木头凳镇中积极开展自制标本活动,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标本的功用和分布说明。双山子中学在当地昆虫资源小调查活动过程中,一位同学从山上发现了一只形态怪异的昆虫,感到很奇怪。师生通过访问农村教育资源网,得知这是一种罕见的昆虫,叫“西瓜虫”,知道了它的生活习性。远教资源的应用使我们多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在新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得
21、到了继承和发展。5、远教资源设备均衡使用的研究均衡使用专用教室,也是我们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模式三,多媒体教室用的多,卫星收看室用的少,光 盘播放室用的就更少;在模式二,卫星收看室用的多,光盘播放室用的少。根据资源和我县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出充分利用光盘播放室进行音乐、英语教学、教 师观摩及备课、学生思想教育;卫星收看室多用于视频多、文字少的资源,同 时备有黑(白)板,用于板书,从而减轻多媒体教室的压力,降低课堂使用成本。网络中心对各校的使用和研究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对于代表性且难以解决的问题由网络中心会同教研室、电教仪器站研究解决。七、问题与思考教育设备运行保障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局限
22、于农远工程设备,随着现代化教育设备数量、品种的不断增加和应用的普及,运行保障机制突显重要。二年多来,尽管我们努力的去研究和探索,破解了一些实际问题,但也有困扰我们的难题,恰恰也是构建保障机制的瓶颈问题。在“网络服务 机制” 中已 经提到县级技术服务 ,我县是以网络中心为依托,有各乡镇技术骨干(主要是网管员和信息技术教师)参加的服务组织。从服务角度看,这种模式充分共享了技 术资源,发挥了人才资源优势,缩短了往返维修地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行政角度评价,教育局赋予网络中心管理与培训职能,减缓了编制吃紧,工作也相对统一,屏弃了只管理不服务、只培训不看效果的作风,也避免了跑龙套的现象。 这种模式是
23、可行的。但是,由于紧缩的编制政策,不可避免的出现瓶颈问题。早在 2006 年,我局准备正式成立网络技术管理服务中心,并向县编办打报告,申 请编制 7 人(其中专职主板级维修 3 人,软件维修 28人,网管 1 人, 负责 1 人), 结果仅批了 2 人, 还挂到教研室,局内部只好再调剂2 人(兼职)。中心现有的 4 人同时肩负着县教育网站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电化教学研究任务。尽管工作有方便之处,也有乡镇技术骨干作补充,在维修量小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随着设备保修过期、使用率增大和设备逐渐老化,维修量已经增大,人员紧张状况日趋明显,甚至影响到送修设备的按时维修。我们为了解决此类矛盾,也曾考虑
24、过成立专职维修站,进行商业运作。但由于我县幅源广,学校分散,加上油价不断上扬, 维修成本很难控制,结果出现要价修不起,给价没人修的窘境;乡镇技术骨干教师也无法加入到县级维修组织中来,设备维修的时效性无法保障。尽管维修站可以通过接收社会零散活儿维持运转,但失去了成立其的真正意义。目前,多数县教育局是仪器、电教部门合二为一,还有个别县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多种职能于一身,繁多的工作无法再成为设备维修的主体。综上述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唯有考虑成立专门的教育设备维修中心,实行事业性运行,才能保证维修的时效性和维修成本、维修质量,有效地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教育设备才能高效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了更有效的降低维修成本,一些常用配件(包括电子原件、内存、网卡等)均可由上级装备部门集中采购、供货。这种运行模式还需省、市 继续给予政策支持,会同编制部门解决编制问题。以上是我县在现代教育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就整体而言,我县的管理、使用工作中还存有问题,现代教育设备的运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们将继续完善我们的做法,均衡、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促进我县教育健康发展。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给 我们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