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民俗类型.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6836902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俗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民俗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民俗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民俗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民俗类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讲:中国民俗类型: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精神生活民俗学习目标 了解发俗有哪些种类构成,各种类的基本特征。理解民俗存在的主要形态。 关 键 词 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人生礼仪;信仰民俗;禁忌;成年礼;祭祀;山海经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 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之一,二千多年前,“民俗” 一词已频频出现。在我们先人的文献中。礼记缁衣:“ 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史记中有“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货殖列传中对一地人情,物产,时尚爱好,也是以“ 民俗”冠之。民俗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如行风一般,所以,我们的古人又形象地称其为“风俗

2、”,约定俗成,广泛使用。 第一节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这是中国民俗范畴中一个庞杂而又重要的新领域。 国外传统的民俗学分类中,曾取消它们“入俗” 的资格,或根本视而不见。如英国早期的哥麦(l Comme) 和班尼(CSBurne)等民俗学家,在所著的民俗学专著中都没有物质民俗的地位。一再强调“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的祭献等事。物质生活民俗是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

3、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它为一地所固有,一般就地取材经众人共同长期使用而逐渐定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为人们所习惯应用而很少发生改变。物质生活民俗中,一定的民俗意味已凝聚在特定的物体上,并通过民俗物的存在而显示或运用而释放出来。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是群体心意的物化存在。在物质生活民俗上,也往往刻有居地地理环境的印记。一、饮食民俗(一)中西饮食习俗比较台湾张起钧教授著有烹调原理一书,他在序言中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 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谁也不会否认,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4、,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单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 ;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 好吃”,为什么“好吃” ,“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 色、香、味、形、器” 来把这种 “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

5、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 2中西饮食对象及方式的差异凡饮食都离不开菜。在中国“菜” 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国语楚语:“庶人食菜,祀以鱼”,是说平民一般以菜食为主,鱼肉只有在祭祀时才能吃到。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

6、的鼓吹有着干缕万丝的联系。 西方人好像没有这么好的习惯,他们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西方人以食物的差异来判定双方饮食营养的优劣是没有道理的。孙中山先生对饮食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他在建国方略中,详述了中西饮食现象的差异,并且得出结论:“中国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他还说:“ 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 功,而无肉料之毒,

7、故中国全国皆素食,也习惯为常,而无待学者之提倡矣。欧美之人所饮者浊酒,所食者腥膻,亦相习成风,故虽在前有科学之提倡,在后有重法之厉禁,如俄美等国之厉行酒禁,而一时亦不能转移之也。”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动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样做,吃

8、是一个目的,但主要还是为了社交的需要,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3中西饮食归属及性质的差异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一度命充饥。而到了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后,这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上了:前者发展为在营养学上的考虑,后者则表现为对味道的讲究。十七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欲望不是别的,恰恰是人的本质。”人类对美味的渴求,是人的本质的充分反映。张起钧在烹调原理中说的:“美国总算是空前富足的社会了,但到今天为止,本质上还是在食物充饥的阶

9、段,距离进入艺术境界,仍有一段距离。”在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肉体的存在,而且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对于快感的需求。它是人们积极地充实人生的表现,和美术、音乐、文学等等有着同等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性,这种倾向使其日趋机械、规范,西方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更助长了他们在饮食方面固有的理性分析倾向。 再说原料。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 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 再如技巧, 一个优秀的厨师,固然要能做复杂的大菜,但就是面对简单的

10、原料和佐料也往往能信手制出可口的美味,这是技巧的随意性。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就显得机械了,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中国饮食的艺术属性还表现在对饮食文化综合美的追求上。中国饮食的艺术属性及西方饮食的科学属性表现在烹饪加工方面,便有技艺型和技术型之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过一位操刀能手:“进士段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烩,谷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因会客炫技。”这些技艺或散布于民间,或出入于宫廷。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层出不穷,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而西方在这方面纯粹是技术型的,甚至投入机器生产,距艺术的殿堂

11、相隔甚远。 中西方饮食性质的差异,与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是吻合的。 (二)中国区域菜系的构成1、区域菜系的形成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各地人民对饮自滋味的要求就不一样。古人队为,美味佳肴,“物无定味,适口者珍”。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论治庖时,也认为“烹调得宜,便为美馔” ;“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只要对口味” 。如黄河流域的人民就普遍喜爱腌制食品,口味较重,它以齐鲁饮食文化为代表。古籍中记载齐鲁地区人民的经常性菜肴有:醢 、菹菜、酱等,这都是用盐腌制的食物。所以,生活中鲁国的孔子,平日饮食是“不得其酱,不食”(论语乡党篇) 。而长江流域人民的饮食口味就与黄河流域大相径庭,它以荆楚饮食文化

12、为代表,楚人饮食大体是遵循“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来调和五味的。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饮食调制的地方风味差异,其形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礼记内则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周时代天子食用八样美味菜肴( 号称“ 八珍”) 的烹饪方法,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北方菜的最早食谱。其用料多为陆产,属黄河流域地方风味;而吕览本味、楚辞 招魂所列举的菜肴,其用料多为水产禽类,属长江流域地方风味。到了宋代,“川食” 、“虏食”、“ 南烹”之名正式见于典籍。川、鲁、苏、粤四大风味菜实际已基本形成。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 ”一节说: “肴馔之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

13、镇江、扬州、淮安。”在四大菜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闽菜、京菜、湘菜、徽菜,成为八大菜系。 2、八大菜系闽菜以福州等为中心,突出特色是“糟法” 。名菜有“樱桃鸡”、 “鸡茸金丝笋”、“荔枝肉”等。 川菜以四川成都为正宗,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其味历来以多、广、厚著称。主要菜品有:“红烧雪猪”、“干烧鱼” 、“宫保肉丁” 、“干烧岩鲤”、“ 鱼香肉丝”、“麻婆豆腐” 等。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粤菜的风味特色是取料广泛,南宋岭外代答云,原广东越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 主要名菜有:“ 龙虎斗”、“王蛇羹” 、“烧乳猪”、“干煎虾碌”、“ 脆皮鸡”等。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地方菜

14、构成,胶东菜又源于福山菜,以烹调海鲜菜著称。十分注重原来鲜味。“乌鱼蛋”、“炸蛎黄” 、“烧海螺”等均是名菜,久负盛名的糖醋鱼也源于胶东菜。济南菜则取料更为广泛,品种纷繁。菜品风味以清鲜脆嫩著称,鲁菜精于制汤,而济南菜尤为擅长,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制汤技术精妙。主要的名菜有糖酷黄河鲤、德州脱骨扒鸡、油爆双脆、葱烧海参、奶汤蒲菜等。 北京菜发源于北京,是由宫廷风味、民族风味和山东风味融合形成的。北京菜的烹饪技艺擅长烤、爆、熘、烧,以脆、酥、香、鲜为口味特点,一般要求浓厚烂熟,这是带有传统性的。苏菜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帮构成。苏菜的风味特色主要是: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

15、季有别,擅用鱼虾;在烹调方法上以炖、焖、煨、焐、蒸、烧、炒见长,同时重视泥煨、叉烤,注重调汤,保持原汁。代表性菜品有:“金陵三叉”(即叉烧乳猪、叉烤鸭、叉烤鳜鱼)、“ 火煮干丝”、“清汤火方” 、“红烧狮子头” 、“黄焖鳗鱼”、“虾仁锅巴”等。 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三种地方菜为主组成。湘菜地方特色浓郁,辣味菜和熏、腊制品是其主要特色。著名菜肴有:“ 赛兰肉 ”、 “牛中三吃”、“ 东安鸡”、“麻辣仔鸡” 、“红煨鱼翅 ”等。 徽菜是以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风味为主的菜系。名菜有“红烧划水”、“火腿炖甲鱼” 、“腌鲜桂鱼”、“石耳炖鸡”等。 二、服饰民俗墨子辞过云:“ 故圣人之

16、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崇目而观愚民也。”衣服是供人御寒热,而不是饱眼福给人观赏的。 (一)服饰的种类1年龄服饰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穿着不同的民俗服饰。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传统的民俗服饰样式,色彩、质地要求也都有变化。 2季节服饰中国传统服饰还有四季之分。北方天气温差大,常以单、夹、棉、皮相区别,不按季节穿戴,就会在民俗风尚上受到种种压力,或预示着某种变故。 3职业服饰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各色人员、各等职位的服饰是有严格区别的。明会典记载:禅僧常服是茶褐色,青绦,披五色袈裟。讲僧常服是五色,绿绦,披线红袈裟,教僧常服是黑色,黑绦,浅红袈裟。道士常服都是青法衣,只有朝服才是红色的。 4专用服饰

17、因生活、工作,庆典等不同需要而穿戴的各种传统民俗服饰,民间主要表现在人生礼俗的各个环节上。5民族服饰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样式,构成民族性的标志。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样式,构成民族性的标志。6性别服饰在中国,性别不同,服饰也有区别。传统的区分习惯,即在衣服的开襟钮扣上做文章。(二)中国服装的发展概况1、服饰的起源服装的起源远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早,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四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经有纹身等装饰行为。十至四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地球经历了一次严寒的侵袭,这时期也称冰河期,人类开始使用兽皮御寒。什么是人类服饰的原始动机?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诸多不同观

18、点之中,最重 要是遮羞说,保护说和装饰说三种。遮羞说认为服饰起源于人类对身体(特别是性器官感到羞耻而需要加以遮掩。保护说则认为服饰的动机是防御自然界对人体的伤害(如严寒、烈日暴晒和风沙等)。装饰说是唯一触及服饰原始动机本质的观点,服饰起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服饰的原始动机是装饰,包括夸大、标识、巫术和吸引其他人等多种因素。 2、章服制度的发展中国一向被誉为“衣冠之邦” ,整套繁褥庞杂的章制服度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商代以前没有文字记载,也极少服饰的具体形式,从甲骨文和商代青铜人像等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已经初步出现一些服饰等级。 章服制度基本形成于周代,周代关于当时服饰的直接记载见于礼记、周礼、仪礼 ,

19、此外,青铜器铭文中也有零星资料,根据上述资料,周代男子服式已有冕服,弁服,元端、深衣、袍、裘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可分为礼服、(祭祀之服),朝服、田猎服、凶服、和兵服。周代的章服制度,被一直沿用到清末,中间虽经历代统治者增删改易,但基本形式和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在服饰文化领域,汉代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楚地服装样式多趋纤长,纹饰精美,色彩艳丽,材料细薄,后人称之为楚衣。魏晋士人流行宽衫大袖,式样简朴,省略了秦汉袍服上的繁复装饰,头上戴巾子,或梳辫子,较少用帽。服装色彩则崇尚素雅,贬斥俗丽,连喜庆婚礼也常用白色的丝织物,穿着形式也不拘一格,或披而不穿,或敞领袒胸;喜赤足,甚至散发裸身。唐

20、代的服装以胡服为典型,这种胡服主要流行于初唐至盛唐,典型形式是头戴锦绣浑脱帽,身穿翻领窄袖袍和条纹小口裤,脚蹬透空软绵靴。中唐以后,社会风气改变,浅斟低唱,车马宴游日盛,取代了兵车弓刀的边塞生涯,流行服式也随之改变,由窄袖紧身变为宽衣博带,大袖长袍,胡服因之逐渐减少。中国古代在纺织品服饰上运用种种加金技术大约始之于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日臻成熟,但织金锦缎广泛用于服饰是在元代,唐宋服饰图案以色彩综合为主的艺术风格,至元代变为用金银线来作主体表现。 满族服饰是清代三百年间的主流,男子礼服以袍褂为主。长袍多开衩,官吏土庶左右开两衩,皇族宗室前后左右开四小衩,后期品位较高的官员

21、也用四衩袍。不开衩的袍称“一裹圆”,用做便服或平民服装,满族妇女以修长为美,袍衫因之流行瘦窄,并上梳高耸的旗髻,下着花盆底的高底鞋,使得穿者显得亭亭玉立。 (三)几种中国人常穿的衣装样式传说的中式服装,上穿中式领的衫袄,下着宽大的裤子,是汉族人最基本的服装样式。男子的中式上装是对襟的,女子的中式上装有斜襟和对襟两种,这类传统的中式服装不仅在式样和色彩上男女各异,而且在各个时期也有种种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肩、襟、裤脚、口袋、扣子部分以及上衣和裤子的肥瘦长短上。中山装是辛亥革命以后最常见的男子服式,它因孙中山提倡而得名。这种服装比西服宽大,上身上下左右各有一个口袋,领口可扣至颈下;下

22、身是西式长裤,在中国流行了好几十年。 妇女的服式变化极大,现在只有在农村或小城镇才能看到个别穿旧式妇女服装的人。旧式妇女服装因受封建礼教规范约束,需要尽可能地掩盖好身材曲线。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女服各部分一般都是直线式的,并且都比较宽大。肩、腰、臀各部分完全呈平直的状态,没有曲折变化。满族人因实行“八旗” 制而又被称作 “旗人”,因此他们那种宽腰直筒式的长袍也就被称为 “旗袍”,清人入关统一中国以后,旗袍便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逐步代替了传统的上衣下裙的明代女服。三、居住民俗中国人民传统的居住样式民居,也是有形物质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世界居住民俗方面具有鲜亮的民族色彩。(一)中国民居建筑的演变 中

23、国民居是怎么开始的?我们古代的先哲认为是二条路线:一是“穴”居。易经系下云:“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似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我国民居的另一条发展路线是“巢居” 。韩非子五蠹篇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由“ 巢居 ”发展而成的干栏式建筑,也是上栋下宇,栋作为屋的脊梁,宇为屋檐。穴居与巢居在民众的迁徙交往中,逐渐融化,因最早的文献中似没有“穴居氏” 之谓,功劳全归于有明确记载的有巢氏,以至出现了二个有巢氏之说。(二)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方形或长方形的建筑

24、便已出现。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翚斯飞”、“作庙翼翼” 之类的描写。从“翼翼 ”“斯飞” 来看,这些建筑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扬的艺术效果。尤为注意的是,此时的建筑几乎均为土木结构,而在其后的发展中,这种土木结构的建筑体制以及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一脉相承,形成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李允铄华夏意匠中指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 神为中心,也就是人本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神 和 物都是永恒的,人却是 暂时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在整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坚持木结构建筑原则与此有很大关系。”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木结构的可

25、能和特点,一开始便不是以单一的独立的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在严格对称原则下,各个建筑之间有机相联,构成多样变化又保持均衡统一的平面整体。在群体建筑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中,又展示出空间序列的内在深化。除宫室建筑外,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风貌也颇为奇特,与规则对称,符合几何形体比例的欧洲园林,以及具有冷峻的哲理化倾向的日本园林相异,中国园林既收入了自然山水美的千姿百态,又凝集了社会艺术美的精华,融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花树栽培、叠山理山以及文学绘画艺术于一体,在波光岚影中掩映着亭台楼阁之胜,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三)古典园林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

26、园林的美学价值也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古代园林从汉朝在池中建岛以后,到魏晋南北朝又沿着池岸布置假山花木及各种建筑。自此以后,以水池为中心处理园景成为一贯的传统方法。山石方面,从南朝起,开始欣赏奇石,而假山也从这时开始,陆续创造雄奇、峭拔、幽深和迂回不尽的意境。 唐宋以后,更以山水诗画的美学思想相结合,互为影响,形成独特的艺术发展路线。至清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达到高峰,而在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中造成的美的精华,凝聚于中国园林艺术的明珠圆明园、颐和园与避暑山庄。 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

27、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和私家园林,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讲的就是这种手法。 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秒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 “ 借景 ”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 “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四)古代建筑中的生命意识中国人知道再华丽的建筑,时间都是有限而终会腐朽的。因此与时间竞争是无济于事的。任何建筑物过了一定时间就会腐朽。腐朽后交需

28、要换新,这种不断变化的观念,就是不断求新。常保求新的观念是中国人在骨子里所赞同的,新的比较好,是因为新的会变旧,旧的会变老,老的会变死,所以新的还要再新。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哪家木头的得多,哪家就有钱,我们根本就没有这种观念认为木头是比较会腐坏的材料,石头是比较不会腐坏的材料,而用石头建造房子较不会垮。我们认为,房子早晚会垮下来,是很自然的,最好应该垮下来时就垮掉,以便有钱的话可以翻新。(五)故宫的建筑特色明朝北京的故宫,不仅是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也是封建中国特别是明清时代建筑美学思想、伦理观念的最充分展现。 首先,故宫把古代大建筑群基本采用中轴线南

29、北纵深发展和对称布局的方法,作了最大的夸张,由北京城外正门永定门经正阳门、天安门到景山、地安门、钟鼓楼的宫殿群的轴线和北京全城轴线重合为一。最高权力的物化象征太和殿,坐镇中央,极端地突出了帝王及宫殿的至高无上。 故宫在建筑形体尺度上的对比,体现了伦理的原则。紫禁城内各主要建筑尺度高大;次要建筑则台基高度按级降低,尺度缩小,目的是推崇、突出主体。从形体上说,主要是屋顶形式。级别高的是重檐,级别低的单檐。其次,建筑的开间数;最高为九间(清代太和殿扩为 11 间),以下依次为七、五、三间各级。建筑色彩有等级划分,从春秋到清代,其间有一些变化,总的说色彩以黄为最尊,大概是黄色与金色接近,最为明亮耀眼。

30、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舍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旧时北京民房灰鸦鸦一片,也是这种原则的表现。故宫在空间的对比变换上制造的意境、崇高感,也是典范,进入大明门,是狭长通仄的千步廊空间。冗长的狭长空间之后,出现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极强。天安门前汉白玉金水河桥和华表、石狮等,鲜明地衬出暗红的门楼基座,形成第一个让人折服的高潮。进入天安门,与端门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小空间,顿为收敛,然后,过端门,显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的是雄伟宽大的午门,有肃杀压抑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与泰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而开旷

31、。经泰和门入泰和殿广场,顿觉威武壮丽,正前方是巍峨崇高、凌驾一切的泰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四、交通民俗即民众之交通。它也是有形民俗的一部分,可分为二部分,一为途径,二为工具。1、途径交通的途径,古时唯陆路和水路,在周代,已初具规模了。周礼地官云:“遂人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治,“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这里的遂、沟、洫、途、川都是各类大小河的别称,而径、畛、途、道、路则是各种宽窄路的别名。就是说,那时的人们已知道,按河流大小,运载东西的能力;在旁建筑相应大小的陆路来配合了。据郑玄注云:“径畛涂道路皆所以通车徙于国都是也。径容牛马,畛容大

32、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三辅决录云:“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这里所指的汉代长安城的马路,质量与宽度都已不错了。且路两侧“周以林木,左右出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列”。与通途相关的还有桥。唐徐坚 初学记云:“ 凡桥有木梁、石梁,舟梁为浮桥,即诗谓造舟为梁者也。”又说到汉代以木为梁,并以石为梁架桥。另据梁任昉述异记云,“ 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观日出处。”2、交通工具同通途相配的,是有民俗特包的交通工具。秦始皇兵马坑挖掘出的一辆铜制马车,做工之精巧,部件设计之合理,在现代科学昌明的今天,也觉得它的工艺是伟大的。我们的先人

33、很早就发现了轮子的功能,自古以来,造出各式牛马车,还独一无二的制出了民俗特色的指南车等。此外在丹楫、舆轿方面也是如此。如除了远洋帆船外,民间还有乌篷船、榫皮船,牛皮船,羊皮筏、猪槽船,泥土船等各种乡土风姿的小船,以及花轿、滑竿、黄包车、爬犁、独轮车等各种运载的工具。这些交通工具在过去的年代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中国物质生活民俗的散射面是很广的。除衣食住行外,其他众多的社会传统行当,行行有自己的民俗物。以山东农畜使役的民俗工具为例,大体可分为套具、挂接工具、指挥工具、附属工具及其它工具五大类。具体为牛轭,夹板套、驾车套、鞭子、撇绳、大担子、二五担子,挂钩、爪口、笼头、鼻圈、笼嘴、缰绳,嚼子、脖套、

34、肚套,肚带、搭腰、鞍子、架子,驮篓。若不是专业人员,要下熟悉也不易。在我们生活里还有大量的日常用品,瓮、甑、碗、杯、盘、壶,盆、盒,灯、烛、扇、拂、箕、帚、枕、席、梳、蓖、凳、椅,箱、厨、匙、箸、针,剪、笔、墨、纸、砚等等;另外,由民众集体智慧和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地域和民族色彩的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竹刻、木刻、石雕、瓷雕、玉雕、贝雕、砖雕、铁画、麦秸画、枯叶画、羽毛画、剪贴画、杨柳青年画,剪纸、鞋花、窗花,顾绣、苏绣、湘绣、蜀绣,蜀锦、壮锦、傣锦、蜡染、夹缬、风筝、草编、绢花、盆景、纸塑、腊塑、面塑、泥塑、陶塑、景泰蓝、粉彩瓷、青花瓷、玲班瓷、薄胎瓷、脱胎漆器等等也都是中国有形物质民俗

35、中孤枝独秀,傲首于世界的不朽的成员。第二节 人生礼仪民俗 任何习俗在塑造个人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胜于个人可能影响传统习俗做出的任何努力,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相准则的顺应。每个中国人的一生,都面临着既有民俗对他的塑造,直至生命结束,尚有余音缭绕的丧礼及纪念祭祀仪式习俗的存在。这围绕人的种种社会民俗,我们就称之为人生礼仪民俗。 一、个体人生礼仪民俗这是指个人在人生社会中所经历的仪礼习俗,简称个人生活仪礼民俗或人生仪礼民俗。人生仪礼民俗,是我们先人在千万年的生养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按生命的节律而构建的仪礼程式。主要体现在生命的关节点:生、婚、丧三个阶段上。 (一)生养习俗 生养

36、的实践经验和心灵的美好祈愿中逐步沉淀出一套程式化的模式,即仪礼习俗与之相配,其中包括求子、胎教、催生、诞生、开奶,洗三、满月、抓周、过关、冠礼、寿庆等各种习俗。从生命的节律来看,可分为四个时期。1祈愿孕育期史记殷本纪云:“ 殷契,母曰简狄,有菘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人的生命来自于玄鸟卵的神秘力量,从而就形成为有子息,需在玄鸟到来之时进行求子的祈愿仪式。礼记月今云:“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媒。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授以弓矢。”郑玄礼记月令注云:“玄鸟,燕也。燕以施生时来,巢人堂宇而孚乳,嫁娶之象也,媒氏之宫以为候。高辛氏之出,玄

37、鸟遗卵,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玄其祠焉。”当祈愿得胎后,又有孕育的习俗跟上,即中国传统的“胎教” 。我国古人在这方面是很有见解的。列女传胎教论说,妇女妊娠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 ,要求孕妇清心养性,品行端正。 育婴家秘 胎养以保其真云:“须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以促使胎儿正常发育。幼幼集成云:“古者妇人受孕,即居侧室,与夫异寝,以淫欲最所当禁。” 2诞生养育期这是个体人生社会民俗,人生生长阶段仪礼最繁杂重要的时期。通常由催生、诞生、开奶、洗三、满月、抓周、过关等习俗组成。各地习惯不一,称呼上既有差别,细节上也有增删。 首先是送催生礼

38、。孕妇临分娩,由娘家父母送礼至婿家,慰问产妇,以贺如意。宋吴自牧梦粱录 育子载:“ 杭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届,外舅姑家以银盆或彩盆,盛粟杆一束,上以锦或纸盖之,上簇花朵、通草、贴套,五男二女之意,及眠羊卧鹿,并以彩画鸭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枣、栗果及孩儿绣棚彩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礼 。” 其次是诞生礼。传统的诞生礼是婴儿诞生之后三天内,分几个仪式逐步完成的。以三朝礼,(第三日举行) 为正式仪式。3成年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男女青年要行成年的仪礼活动。此俗在各民族又因习惯差异而各呈特色。汉族传统,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 许嫁笄而字” 。 4寿礼为祈求健康成长,小孩自周岁起,就要做

39、生日。是日,亲朋多有馈送,主家也要备酒席相待,以示庆贺。以后每逢一年的,出生日,都要过生日。小孩除周岁较隆重外,在汉族地区一直到四十岁以后再逐步注重。一般五十、六十、七十、八十,逢十为大寿礼,需祝寿,或称“贺寿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格志 云:“尚有冥寿,凡祖先亡故以后,每遇整十;子孙为作纪念,诵经礼忏,以表示后人孝念,亲戚朋友送纸扎锭,亦有登堂拜祝者。” (二)婚礼习俗婚,即人生命的繁衍和发展,是人生自身深切感受到的重大仪礼习俗。 我国的婚俗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民族传统等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了多种惯制和仪礼程式。 从婚俗惯制看,大抵有如下几种: 1、群婚大抵是太古母系社会中的婚姻

40、惯制,民知有母而不知有父。2、抢掠婚 用武力强娶女为妻,产生于古代氏族外婚时期。孔子曰:“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思乐,思嗣亲也。” 3、收续与续嫁婚这是婚姻中的转房形态。为古代氏族二兄弟姐妹共夫共妻的残余形式。收续的婚制,有两种形式,子收后母为妻和弟纳嫂为妻(或哥收弟媳为妇) 。4、赘婿与养媳婚赘婿,即招婿。由男子上女家门成亲。一般男子或其子女改姓女家姓氏,是从妻居服役婚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对这种婚姻形式,秦汉时称“赘婿服役” ,宋代称“舍居婿” 、“赘婿补代” ,元代称 “赘婿养老 ”,今也有称“养老女婿” 。养媳婚,即童养婚。其实质与招婿异曲同工、一般是贫家女,家庭无

41、力抚养,便早早许配他人,送至男家。由男家抚养成人,再与已定的丈夫完婚。5、招夫与典妻婚招夫,俗称“拉帮套” 、“接脚夫”,为一妻多夫婚姻的变态。典妻为一夫多妻婚姻的异化形态。6、表亲婚俗称“姑表婚 ”、“舅表婚”、“ 还娘头”。这是兄弟子女和姐妹子女的一种婚配形式,远古兄妹婚的一种遗风。7、换婚民间流传的一种换女婚姻。双方家庭互以兄妹配对成亲。 8、阿注婚以阿注建立的婚姻关系双方无所谓嫁娶,按习惯,女子十五、六岁,男子十七八岁,开始和异性过偶居生活。 9、试验婚在正式结婚前先行同居的婚俗,旧时多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10、指腹婚旧时两亲朋主妇同孕,指腹相约,产后若一男一女,即结为夫妇。11、买

42、卖婚以金钱财物或赴女家服役作价的形式换取女子为妻的婚姻关系。 12、共妻婚群婚的遗俗,一个女子同时嫁给二个丈夫。 13、冥婚 俗称“鬼攀亲 ”。男女两家为死亡子女联姻的一种婚俗惯制。 周礼地官“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婚姻关系的确立,民间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旧时所述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则是仪式礼仪化的归纳。实际上民间的婚仪,与六礼不完全一样,各地都有一套合乎地方规范的习俗程式。什么“过草帖” 、“放定”、“ 下财礼”等。以上海市浦东农村婚俗仪礼为例,有拿八字、调帖、话过门、话好日、填箱、铺床(房) 、拿嫁妆、送花轿、行婚礼、三朝回门。(三)葬礼习俗1、土葬易爻辞所谓“ 古之葬者

43、,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即是一种土葬的形式。2.墓葬土葬的一种发展。最古时它是用火烧土坑四壁而成。名称因死者的身份各异而名为陵、陪陵,茔等。民间一般俗称冢、坟墓。3水墓葬这是墓葬防盗而出现的一种葬法。通常是在江湖湾,筑堤抽水,在干涸的河床内建坟墓,葬礼完后即灌水,如原状。 4火葬即火化,古已有之。墨子节葬:“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其亲戚死,聚薪柴而焚之。”5瓮葬一种古老的丧葬模式。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墓地就有不少瓮葬的死骨。这种葬法,一定要等尸体烂后,才能拾骨再葬。故历史上又称二次葬、迁葬、洗骨葬、拾骨葬。近代俗称“拾骨碎尸”。如停尸三年还未尽骨,只好破尸拾骨再葬了。据考古发现,新石器中期在新会罗

44、山嘴贝丘遗址中,已发现了瓮棺葬。墨子节葬下载:“ 楚之南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刳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6悬棺葬入殓后,悬石棺、木棺于岩壁或岩洞内。 在我国,对死者的殡礼程式是庄严的大事,有一整套的程式次序。但各地不尽相同,以汉族为例,大致有如上几项: 1、招魂在死者的弥留之际,便要对他的逝去的灵魂进行规劝、挽留,即招魂。 2、穿衣在死者咽气之时,亲人要抢先将寿衣换上。 3、顺风烧或称“送丧荐 ”。即在死者咽气后,把其生前的一些生活用品和随身物放在门口烧掉,为死者送行,同时又向四邻报丧。 4、停尸把尸体安放在规定的地方。一般停尸在木板上,南方通常把家中的门板卸一块下来充任。5、报丧丧家四

45、出发丧。家属奔丧,亲朋好友纷纷前往吊唁。 6、大殓又称入殓。饰尸后入棺,仪式庄重。 7、送葬下葬时一般无需临时置办墓地,只要择日由殡葬队伍在大殓后送去入土即可。 8、做七举哀死者大殓入土后,每隔七日设一祭,请僧或道诵经,为死者超度。过五七后至百日、周年再祭。嗣后每年的清明,夏至、七月半、十月朝(送寒衣) 、冬至、年夜各祭一次。二、小群体人生礼仪民俗这是以血缘关系组合起来的家庭、家族、宗族群体流行的人生礼仪民俗。主要有家谱、家风、家法、族规等形态。1、家谱家谱是记录家世历史发展的一种人生谱表,俗谓宗谱、族谱、家牒、家乘等。以血亲延续系统为主要内容。在农村姓氏村落中多有流传。 家谱根源于家世的观念

46、。而家世观念出自于血缘氏族同姓的亲缘性和姓标志。2、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一般指一种传统的大家庭世袭下来的生活习惯和作风,狭义也指家庭的“门风” 。 北周庚信哀江南赋序载: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晋人潘岳有家风诗,颜氏家训风操篇专门讲述维护家庭门风的道理,成为美谈。曾国藩告诫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他要子女力戒虚名,谨防骄奢,其子纪泽二十七岁时,诗文精通,湘乡县修县志推荐他去纂修。曾国藩也不同意,告谕儿子“余不能文而微有文名,深以为耻,尔文更浅亦获虚名

47、,尤不可也”。3、家法、族规家法、族规,这是家庭成员中世代传承,共同遵守的法规条例。一般也是由大家庭的最高长者或宗族族长执掌。 在家族群体人生社会民俗中,旧时还有家庆、家难、家庙、家祭、家号、家讳,或宗庙、族祀等等,它们在过去对人生有不少影响,现已不多见。三、大群体人生礼仪民俗民族、国家这种大型人类群体共同生活、生产的规范性轨范与规律性节奏,衍化出众多的社会习俗。其一是人际交往民俗,其二是岁时节令民俗。它们共同构成了大群体人生社会民俗。中国有自己的一套程式规矩。 1、人际交往民俗 人际的交往是广泛的,其习俗也是众多的。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待客外,尚有什么拜同年、会盟结社、交友、盟誓、契约、赶集、

48、议价、传书信等。2、岁时节令民俗简称节俗。这是天地运转、季节气候变化节律在一个大区域人群中产生的文化行为模式。 中国节俗有的是观农事生产的。如正月看风水:“农人岁朝起看风云,以卜田事。” 谚云:“岁朝东北,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有的是属祭祀神灵、先祖,祈禳凶邪的。如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祭花神,十九为观音生日,拜观音。四月十四为吕仙诞,俗称“神仙生日”,食“神仙糕” ,戴“神仙帽”,医生郎中系牲以酬,或酌水献花,以庆仙诞。 节俗的演变大致有三种情况:(1)季节型向节日型转化中国远古的节俗,是季候性的习俗活动,也就是说它在某一个季候间,而无明确的日子。节俗开始阶段都有一个日期不稳定的过

49、程。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是后起的,是后人对礼记所载“天子大蜡八”的误解。秦时,十二月为腊月,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 ”,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谓之“腊八节”。节俗之所以趋向固定的节日型,是人们对季候感悟和农事的经验感受逐步理性化,不必再单纯求诸外界表象的征候。(2)单纯性向复合型、综合型发展风俗通云“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避兵及鬼,令人不瘟病。”续汉礼仪志云:“五月五日,朱素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崔 四民月令说:“ 五月五日取蟾蜍,可合恶疽疮,取东行蚂蚁,治病难产。”荆楚岁时记载:“ 荆楚人,并蹋百草,又有百斗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五月俗称恶月,尤以五日为甚。所以,五月五日,也是古人用巫术避瘟病鬼邪、禳灾消毒的日子。以角黍投江,也是一种巫术作法。风土记云:“以菰叶裹粘米,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 至南朝吴均撰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