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NTS-352 型全站仪的使用教学目的:学会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1.角度测量;2.距离测量;3.标准测量;4.对边测量;5.悬高测量;6.点放样;7.距离放样;8.面积测量教学难点:标准测量;点放样教学资料:全站仪使用说明书、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演示法讲授新课:第六章 NTS-352 型全站仪的使用一、全站仪的常用功能1.角度测量2.距离测量3.标准测量4.对边测量5.悬高测量6.点放样7.距离放样8.面积测量二、全站仪的安置操作参考:仪器的整平与对中1、安置三脚架:首先,将三脚架打开,伸到适当高度,拧紧三个固定螺旋。2、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
2、脚架上,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移仪器,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旋转两个脚螺旋 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旋转脚螺旋 C,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4、利用长水准器精平仪器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 A、B 的连线。再旋转脚螺旋 A、B,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 90(100g) ,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 C,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再次旋转 90,重复,直至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5、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松开中心连接螺旋、轻移仪
3、器,将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点,然后拧紧连接螺旋。在轻移仪器时不要让仪器在架头上有转动,以尽可能减少气泡的偏移。6、最后精平仪器按第 4 步精确整平仪器,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管水准气泡始终居中为止,然后拧紧连接螺旋。三、角度测量1.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按下列操作步骤进行:2.水平角的设置1)通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到所需的水平角;显示角度V: 1220930HR: 900930置零 锁定 置盘 P1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照准第一个目标 A: 照准 AV : 820930HR: 900930置零 锁定 置
4、盘 P1设置目标 A 的水平角为00000“按 F1(置零)键和 F3(是)键F1F3水平角置零OK?- - 是 否 V: 820930HR: 00000置零 锁定 置盘 P1照准第二个目标 B,显示目标 B 的 V/H。照准目标 BV: 920930HR: 670930置零 锁定 置盘 P1按 F2(锁定)键; F2水平角锁定HR: 900930设置 ?- - 是 否 照准目标; 照准按 F3(是)键完成水平角设置*1) ,显示窗变为正常的角度测量模式。F3V: 1220930HR: 900930置零 锁定 置盘 P1*1)若要返回上一个模式,可按 F4(否)键。2)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确认
5、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照准目标 照准V: 1220930HR: 900930置零 锁定 置盘 P1按 F3(置盘)键F3水平角设置 HR: 输入 - - 回车通过键盘输入所要求的水平角*1) ,如:1501020F1150.1020F4V: 1220930HR: 1501020置零 锁定 置盘 P1随后即可从所要求的水平角进行正常的测量。*1)参阅 2.10“字母数字的输入” 。测量1.连续测量四、距离确认处于测角模式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照准棱镜中心 照准V: 901020HR: 1703020H-蜂鸣 R/L 竖角 P3按 键,距离测量开始*1 ) ,2) ;HR: 17030
6、20HD* r PT-01标识符 : 仪高: 0.000 m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 按 F4(测站)键 F4测站点点号: PT-01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按 F1(输入)键 F1测站点点号: PT-01回退 空格 数字 回车输入点号,按 F4 键*1)输入点号F4点号 -PT-11标识符 : 仪高: 0.000 m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输入标识符,仪高*2)*3)输入标识符输入仪高点号 -PT-11标识符 : 仪高: 1.235 m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按 F3(记录)键 F3点号 -PT-11标识符 : 仪高- 1.235 m输入 查找 记录 测站记录? 是 否按 F3(是)键,显示屏返回数
7、据采集菜单 1/3 F3数据采集 1 / 2F1: 输入测站点F2: 输入后视点F3: 测量 P如果不需要输入仪高(仪器高) ,则可按 F3(记录)键。在数据采集中存入的数据有点号,标识符和仪高如果在内存中找不到给定的点,则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该点不存在” 。(二)设置后视点通过输入点号设置后视点将后视定向角数据寄存在仪器内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由数据采集菜单 1/2按 F2(后视),即显示原有数据F2后视点 -编码 : 镜高 : 0.000 m输入 置零 测量 后视 按 F4(后视)键*1) F4后视点号- 输入 调用 NE/AZ 回车 按 F1(输入)键 F1后视点号 : 回退 空格 数字
8、回车输入点号,按 F4(ENT)键 *2)按同样方法,输入点编码,反射镜高*3)*4)输入 PT F4后视点 -PT-22编码 : 镜高 : 0.000 m输入 置零 测量 后视按 F3(测量)键 F3后视点 -PT-22编码 : 镜高 : 0.000 m角度 *斜距 坐标 - 照准后视点选择一种测量模式并按相应的软键例: F2(斜距)键进行斜距测量,根据定向角计算结果设置水平度盘读数测量结果被寄存,显示屏返回到数据采集菜单 1/2照准F2V: 900000HR: 00000SD* 测量 数据采集 1 / 2F1: 输入测站点F2: 输入后视点F3: 测量 P每次按 F3 键,输入方法就在坐标
9、值,设置角和坐标点之间交替交换如果在内存中找不到给定的点,则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该点不存在” 。(三)碎部测量:即进行待测点测量,并存储数据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由数据采集菜单 1/2,按 F3(测量)键,进入待测点测量。F3数据采集 1 / 2F1: 测站点输入F2: 输入后视F3: 测量 P 点号 -编码 : 镜高 : 0.000 m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按 F1(输入)键,输入点号后*1)按F4 确认F1输入点号F4点号 = PT-01编码 : 镜高 : 0.000 m回退 空格 数字 回车点号 = PT-01编码 镜高 : 0.000 m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按同样方法输入编码,棱
10、镜高*2)F1输入编码 F4F1输入镜高F4点号 : PT-01编码 - SOUTH镜高 : 1.200 m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角度 *斜距 坐标 偏心按 F3(测量)键 F3照准目标点 照准按 F1 到 F3 中的一个键*3)例: F2(斜距)键开始测量数据被存储,显示屏变换到下一个镜点 F2V: 900000HR: 00000SD* n 测量输入下一个镜点数据并照准该点点号 -PT-02编码 : SOUTH镜高 : 1.200 m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按 F4(同前 )键按照上一个镜点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被存储按同样方式继续测量按 ESC 键即可结束数据采集模式。照准F4V:
11、900000HR: 00000SD* n 测量点号 -PT-03编码 : SOUTH镜高 : 1.200 m输入 查找 测量 同前 *1)点编码可以通过输入编码库中的登记号来输入,为了显示编码库文件内容,可按F2(查找)键。*2)符号“*”表示先前的测量模式六、对边测量对边测量模式有两个功能。1、MLM-1(A-B,A-C):测量 A-B,A-C,A-D2、MLM-2(A-B,B-C):测量 A-B,B-C,C-D必须设置仪器的方向角例MLM-1(A-B,A-C)MLM-2(A-B,B-C)模式的测量过程与 MLM-1 模式完成相同。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按 MENU键,再按 F4(P) , ,
12、进入第 2页菜单MENUF4菜单 2 / 3F1: 程序F2: 格网因子F3: 照明 P1 按 F1 键,进入程序。F1菜单 1 / 2F1: 悬高测量F2: 对边测量F3: Z 坐标 P1 按 F2(对边测量)键 F2对边测量 F1: 使用文件 F2:不使用文件 按 F1 或 F2 键,选择是否使用坐标文件例:F2:不使用坐标文件F2格网因子 F1: 使用格网因子 F2:不使用格网因子 按 F1 或 F2 键,选择是否使用坐标格网因子F2对边测量 F1:MLM-1(A-B,A-C)F2:MLM-2(A-B,B-C) 按 F1 键F1MLM -1(A-B, A-C) HD: m测量 镜高 坐标
13、 设置 照准棱镜 A,按 F1(测量)键显示仪器至棱镜 A 之间的平距(HD)照准 AF1MLM-1 (A-B,A-C) HD*n HD* 287.882 m 测量 镜高 坐标 设置 测量完毕,棱镜的位置被确定。 F4MLM-1 (A-B,A-C) HD: m测量 镜高 坐标 设置 照准棱镜 B,按 F1(测量)键显示仪器到棱镜 B 的平距(HD)照准 BF1MLM-1 (A-B,A-C) HD* HD* 223.846 m 测量 镜高 坐标 设置 测量完毕,显示棱镜 A 与 B 之间的平距(dHD)和高差(dVD)F4MLM -1(A-B,A-C) dHD: 21.416 m dVD: 1.
14、 256 m- - 平距 - 11、按 键,可显示斜距( dSD)MLM-1 (A-B, A-C) dSD: 263.376 m HR : 100930 - - 平距 - 12、测量 A-C 之间的距离,按 F3(平距)*1)F3MLM-1 (A-B, A-C) HD: m测量 镜高 坐标 设置 13、照准棱镜 C,按 F1(测量)键显示仪器到棱镜 C 的平距(HD)照准棱镜 CF1MLM-1 (A-B,A-C) HD: 镜高 : 0.000m输入 - - 回车输入棱镜高*1F1输入棱镜高1.3F4悬高测量-1HD : m测量 - - 设置照准棱镜 照准 P悬高测量-1HD* HD* 123.
15、342 m测量 设置测量完毕,棱镜的位置被确定 F4悬高测量-1VD : 3.435 m- 镜高 平距 - 照准目标 K显示垂直距离(VD)*3)照准 K悬高测量-1VD : 24.287 m- 镜高 平距 - *1)按 F2(镜高)键,返回步骤,按 F3(平距)键,返回步骤*2)按 ESC 键,返回程序菜单。2)没有棱镜高输入的情形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按 MENU键,再按 F4,进入第 2 页菜单MENUF4菜单 2 / 3F1: 程序F2: 格网因子F3: 照明 P1 按 F1 键,进入特殊测量程序。 F1菜单 F1: 悬高测量F2: 对边测量F3: Z 坐标 按 F1 键,进入悬高测量。
16、 F1悬高测量 1/2 F1: 输入镜高F2: 无需镜高 按 F2 键,选择无棱镜模式。 F2悬高测量-2HD : m测量 - - 设置照准棱镜 照准 P悬高测量-2HD* HD* 287.567 m测量 - - -测量完毕,棱镜的位置被确定 F4悬高测量-2V: 800930 - - - 设置照准地面点 G 照准 G悬高测量-2V: 1220930 - - - 设置按 F4(设置)键,G 点的位置即被确定,*1)F4悬高测量-2VD: 0.000 m- 垂直角 平距 - 照准目标点 K 显示高差(VD)*2 照准 K悬高测量-2V D: 10.224 m- 垂直角 平距 - *1)按 F3(
17、.HD)键,返回步骤 按 F2(V)键,返回步骤*2)按 ESC 键,返回程序菜单。八、点放样(一)设置测站点:可采用直接输入测站点坐标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由放样菜单 1/2 按 F1(测站点号 输入)键,即显示原有数据F1测站点点号: _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按 F3(坐标)键 F3N: 0.000 mE: 0.000 mZ: 0.000 m输入 - 点号 回车 按 F1(输入)键,输入坐标值按F4(ENT)键*1) ,2)F1输入坐标F4N: 10.000 mE: 25.000 mZ: 63.000 m输入 - 点号 回车 按同样方法输入仪器高,显示屏返回到放样菜单 1/2F1输入仪高F
18、4仪器高输入仪高: 0.000 m输入 - - 回车 返回放样菜单F1输入F4放样 1 / 2F1:输入测站点F2:输入后视点F3:输入放样点 P.可以将坐标值存入仪器,参见 “基本设置” 。(二)设置后视点:可采用直接输入后视点坐标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由放样菜单 1/2 按 F2(后视)键,即显示原有数据F2后视点号 = : 输入 调用 NE/AZ 回车按 F3(NE/AZ)键 F3N- 0.000 mE: 0.000 m输入 - 点号 回车按 F1(输入)键,输入坐标值按F4(回车)键*1) ,2)F1输入坐标F4后视H(B) = 1203020 照准? 是 否照准后视点 照准后视点按 F
19、3(是)键,显示屏返回到放样菜单 1/2照准后视点F3放样 1 / 2F1:输入测站点F2:输入后视点F3:输入放样点 P可以将坐标值存入仪器,参见 “基本设置” 。(三)实施放样: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即通过点号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和直接键入坐标值例: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由放样菜单 1/2 按 F3(放样)键 F3放样 1 / 2F1:输入测站点F2:输入后视点F3:输入放样点 P放样点号: 输入 调用 坐标 回车 F1(输入)键,输入点号*1) ,按 F4(ENT)键*2)F1输入点号F4镜高输入镜高: 0.000 m输入 - - 回车 按同样方法输入反射镜高,当放样点设定后
20、,仪器就进行放样元素的计算HR:放样点的水平角计算值HD:仪器到放样点的水平距离计算值F1输入镜高F4计算 HR: 1220930HD: 245.777 m角度 距离 - -照准棱镜,按 F1 角度键点号:放样点HR:实际测量的水平角dHR:对准放样点仪器应转动的水平角=实际水平角计算的水平角当 dHR=00000“时,即表明放样方向正确照准F1点号: LP - 100HR: 20930dHR: 223930距离 - 坐标 -按 F1(距离)键HD:实测的水平距离dHD:对准放样点尚差的水平距离=实测高差计算高差 *2)F1HD*r 测量照准下一个点,按 F1(测量)键,测三个点以后显示出面积
21、。照准F1面积 000311144m.sq测量 - 单位 -*1)仪器处于 N 次测量模式 。实训十二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一、目的和要求1 了解全站仪的构造。2 熟悉全站仪的操作界面及作用。3 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二、仪器和工具全站仪 1 台,棱镜 1 块,伞 1 把。三、方法与步骤1全站仪的认识全站仪由照准部、基座、水平度盘等部分组成,采用编码度盘或光栅度盘,读数方式为电子显示。有功能操作键及电源,还配有数据通信接口。2全站仪的使用(以拓普康全站仪为例进行介绍)(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2)仪器的安置。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22、。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竖直度盘指标设置。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水平度盘指标设置。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 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4)调焦与照准目标。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2)角度测量(3)距离测量(4)坐标测量四、注意事项1)运输仪器时,应采用原装的包装箱运输、搬动。2)近距离将仪器和脚架一起搬动时,应保持仪器竖直向上。3)拔出插头之前应先关机。在测量过程中,若拔出插头,则可能丢失数据。4)换电池前必须关机。5)仪器只能存放在干燥的室内。充电时,周围温度应在 1030之间。6)全站仪是精密贵重的测量仪器,要防日晒、防雨淋、防碰撞震动。严禁仪器直接照准太阳。五、应交成果上交全站仪测量记录表表 12-1 全站仪测量记录表组别: 仪器号码: 年 月 日水平角观测 竖直角观测 距离高差观测 坐标测量测站测回仪器高/m棱镜高/m竖盘位置水平度盘读数方向值或角值竖直度盘读数竖直角斜距/m平距/m高程/mx/my/m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