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漠河县兴安石油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前言规划背景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和内蒙古,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 1000 公里,设计年输油量 1500 万吨,最大年输量3000 万吨。管道俄境内长约 65.5 公里,穿越两国界河黑龙江的管道长 1.1 公里,穿越出土点至漠河首站管道长 7.4 公里,中国漠河至大庆末站原油管道长 925 公里。中俄原油管道几经周折,历时 10 余年。早在 1996 年,中俄两国领导人就作出建设决策。两国政府 2009 年 4 月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中俄原油管道是重要内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黑龙江穿
2、越段和中国境内段的承建方和运营方。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和中国境内段分别于 2009 年 4 月和 5 月开工建设。2010 年 9月 27 日中俄原油管道全线竣工。2011 年 1 月 1 日,随着中俄石油管道的正式启用,作为中俄石油管道的的第一站漠河县兴安镇,有着不同意义,如何借助这次契机来发展兴安镇成为本次规划的一个重点,也是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最终目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黑龙江省关于加快启动“百镇建设”工程指示精神,建设成为规模适中、交通顺畅、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特色突出、具有较强集聚力和辐射力的边陲小镇,把兴安镇打造成“人口不多、规模适中、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大兴安岭名镇”
3、 。结合中俄石油管道首站的发展契机,使兴安镇成为黑龙江省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较高影响力的明星小镇。第一章 基础分析11 兴安镇概况1.11 地理位置 兴安镇位于北纬 532430532435,东经 12324351235940,距漠河县城 200 公里。东与塔河县开库康乡林木相接,西与北极乡山水相连,南与劲涛镇北缘交界,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的阿穆尔州相望。边境线上至古站,下至谢尼康河口,长 69 公里,本次规划范围大约为 15 平方公里。 1.12 自然概况 兴安镇域地质构上处于永久性冻土及岛状冻土带。地质组成以中生代层积岩和花岗岩为主。由于强度寒冻剥蚀,冻缘地貌强度发育、地形呈波状。地表主要以砂
4、砾岩和层积岩为主。露出地层岩性,多是腐殖质,潜育土地冰结棕色针叶林土地。临江岸处岩性多是黄褐色亚沙土的河流冲积物,黑沙地、黄沙土、河床土。这种地层结构,富含水肥,土层深厚,构成各种植物群,尤其是农作物生长的优良土壤。 兴安镇地势较复杂,大体上说,西部偏高,东部较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势比较平缓。 兴安镇所处之地几乎都是丘陵山地,周围有低缓的山脉环绕,地表起伏,较多处丘陵都高出地面 30100 米之多。 兴安镇地处北温带,属高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而炎热,最热为七月份,最高气温可达零上 40。平均零上 36左右。冬季来得早,漫长而寒冷。最冷为一月,气温最低可达零下 52。平均气温达零下 3638
5、之间。由于地势复杂,对气候影响很大。2006 年 10 月大兴安岭水文局在兴安镇黑龙江段设水情观测站,设水尺 21 个,主要观测每年 4 月 1 日至 5 月 1 日凌汛期间水位、冰情。2007 年 4 月 27 日开始流冰,流冰期最高水位251.20 米;2008 年 5 月 2 日开始流水,流冰期最高水位 250.17 米;2009 年 4 月 21 日开始流冰,流冰期最高水位 254.96 米。 兴安镇年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四点九度,无霜期为 85100 天左右,结冻期每年约 7 个月左右,早霜期在九月上旬出现。结冻的深度平均在 2 米左右,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向,冻土深度为 2 米,全年降雨
6、量为 400500 毫米之间日照 22002800 小时。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为摄氏15001700,适宜种植麦、薯作物。 兴安镇区域,土壤分为尼灰质土,腐殖质潜育土。山地冰结棕色针叶林土,山地暗棕色森林土,黄褐色亚沙土,河水冲积物发育起来的层状土等十几种。 兴安山林多是针叶林的故乡,因此,兴安镇区域的土壤有 60%以上为山地冰结棕色针叶林土,分布在低缓山脉丘陵地带的土壤,尼灰质土和腐殖质潜育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这种土生产性较好,利于农作物层状土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 兴安镇区域的森林植被种类繁多,生长各种树木。如樟子松、落叶松、白桦、云杉等,岛上还生长着珍贵的水曲柳,野生植物,其中有各种名贵
7、药材和经济作物。 兴安的草原、山林面积比较大,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疏软固林草、雀麦、小叶樟、麦黄草、沼柳、莎划科、都柿、雅格达(北国红豆) 、三棱草、苔草等三百多种。 兴安区域的沼泽,主要指低河漫滩或两峡一沟的低洼地带。主要生长小叶樟、苔草、水浦草、沼泽化草木。粮食作物有小麦、黄豆、玉米。蔬菜有马铃薯、白菜、豆角、茄子、青椒等。自 1998 年以来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玉米、圆葱、大豆新品种等,近年来,通过棚室育苗,栽种了香瓜、西瓜等。兴安镇地处沿江地带,是漠河县主要农产口品区,土地资源很丰富,兴安镇总面积是 142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是 12900 亩, 兴安镇位于大兴安岭的北
8、坡,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种类很多。最为著名的是落叶松,占树木总量 70%以上,其次为樟子松占 10%,白桦占 15%,还有少量云杉、杨柳占 5%,主要林型为草类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树、杜香落叶松林、草类白桦林等。 兴安镇区域的动物种类很多,据考察现有鸟类 120 多种,啄木鸟、松鸦、喜雀、家雀、苏雀、山鸡、马尾燕、飞龙等。 兽类有:黑熊、马鹿、野猪、旱獭、猞猁、雪免、狼、獐子等几十种。 黑龙江盛产鱼类有:大黄鱼、鲤鱼、细鳞等。 兴安镇的特产著名的有:林中的飞龙鸟,雅格达(北国红豆) 、都柿、水葡萄、黑木耳、蘑菇等。 1.13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早在远古时期,黑龙江上游沿岸就有人居住。明末清初
9、,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游民。当时索伦部落中的达斡尔族,在黑龙江沿岸(北岸)修建了五座城堡,其中就有雅克萨城堡。 1650 年,沙俄入侵雅克萨,城堡被侵占。把雅克萨城堡改名为阿尔金城。1658 年,第一次雅克萨战争后,清军击败沙俄,把城堡摧毁。后来又被沙俄侵占建城、盘踞。1685 年冬,第二次雅克萨战争期间,清军在古城岛上建立了营寨和指挥部。在离岛七里的黑龙江港湾设立了军船坞(现在兴安镇码头) 。 康熙二十五年, (1686 年)雅克萨战争结束后,古城岛附近没有居民,索伦部落的达斡尔人被清军收入,编进八旗。 雍正五年(1727 年) ,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设卡伦,管理沿江土地和物产。 民国三年(19
10、14 年)呼玛县设治局改为呼玛县。为加强边境安全,设置卡伦,曾设连崟卡和额木尔卡。 满洲国时期,仅剩下额木尔卡。 1946 年 8 月,呼玛县人民政府成立,建立基层政权。额木尔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并且成立了向苏社,社址在古城岛;沿江村的村址在小河西、大河西。 1956 年,在初级社的基础上发展为高级社。 1958 年,人民公社化高潮在祖国的边疆上出现,额木尔乡也从此成立额木尔公社。 1963 年,额木尔公社改为兴安公社。 1981 年 8 月,漠河县成立。1982 年 2 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将隶属呼玛县兴安公社划归漠河县管辖。 1984 年 10 月,根据县政府的决定,各公社实行政社分开,兴
11、安人民公社改为兴安乡人民政府。 1994 年 4 月,兴安乡人民政府改为兴安镇人民政府。 2002 年 10 月,黄花岭村并入大河西村,原古城村、大河西村、廿五站村、黄花岭四个村变为三个村。1.2 兴安镇城市发展的 SWOT 分析优势(Strength)优势既包括客观条件上的特色优势,也包括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形成的类比优势,还包括外部人为因素的特点所构成的注入因素。概括起来,兴安镇发展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政治优势社会影响带动兴安建设黑龙江省“百镇建设”第一批试点镇,同时也是中俄石油管道的第一站,其政治影响及社会影响势必会带动兴安镇未来的发展。旅游资源优势景观资源独特兴安镇优越的旅游资源禀赋,特
12、别是古城岛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文化特点鲜明处于边陲小镇,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及俄罗斯风情。生态优势高寒原生态地区,品质高,适于发展高端旅游。林业、矿业、农业资源发达。限制(Weakness)限制既包括客观条件上的限制,也包括实践中尚存在的弱点和需要克服的问题,还包括了外部人为因素所构成的制约。概括起来,兴安镇发展的限制体现在以下方面:城市经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属于高寒温带气候区,旅游的季节性差异明显,原生态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成本高,城市建设成本、城市维护成本高,不宜进行大规模建设。距离对外交通枢纽较远,交通便捷程度不高,旅游服务体系尚未实现配套,接待能力水平
13、不高。 旅游休闲产业低层次开发,缺乏旅游产业人才,市场尚需培养。机遇(Opportunities)机遇及包括外部条件诸如所提供的机会,也包括发挥自身优势可以创造的机会。概括起来,兴安镇发展的面临的主要机遇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跃居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兴安镇位于两国边境,局势稳定,辐射范围大;地缘效应增强。旅游产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具有很高的连锁效应和带动作用。东北经济区的复兴以及黑龙江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国民消费水平达到新台阶,从单一的观光游沙滩休闲度假冬季冰雪度假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层级化,多元化,方兴未艾。挑战(Threat)挑战,也可称之为威胁,既包括外部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也
14、包括内部处理不当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兴安镇发展的面临的主要挑战体现在以下方面:边境地区政治经济局势变动的相对不确定性对兴安镇这样的边境城市影响较大。周边资源禀赋相近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的同质竞争。旅游业发展和快速城市化可能导致的自然资源环境的快速损耗和破坏,从而导致旅游产业依托的发展优势的丧失。1.3 结论通过对兴安镇总体概况的了解及 SWOT 的分析,我们得出:兴安镇是一个美丽的边陲小镇,又是中俄石油输油管道的第一站,如何打造兴安镇成为具有石油元素的黑龙江省边陲名镇;如何使兴安镇成为一个具有“灵气、慧气、大气”的小镇;如何开发兴安旅游,使之成为漠河县北极村旅游区后的又一品牌;如何把兴安这块蛋糕
15、做大做的有特色是本次规划的一个重点。1.4 规划区现状分析首先中俄石油管道首站现状无开发相关旅游设施,在中石油首站工作区只建有工作区,缺少相关的员工生活区及娱乐区。其次,兴安镇现有居住用地都为一类居住用地(R1),受居民的居住习惯、人口规模和用地较为宽松等因素的影响,每户的院落占地都很大,并且都为独立划分用地范围,且公共设施用地较少,分布在城镇干路两侧。行政管理用地(C1)在城镇南部,教育机构用地(C2)位于城镇南部,医疗保健用地(C4)位于城镇中部,商业金融用地(C5)沿城镇干道分布。 城镇内缺少文体科技用地(C3)和集贸市场用地(C6)。 兴安镇没有生产设施用地和仓储用地的布局。 镇内的对
16、外交通主要通过公路实现,现状没有对外交通用地布局,长途客运车辆在镇内沿路停靠。兴安镇现状是一条水泥路在镇内穿过,西端连接公路,向南通往二十五站村和大河西村。镇内其他的道路均为宅基地自然划分的通道。结论:通过对中石油首站区域及兴安镇现状得出,兴安镇应结合自身生态环境及中石油首站发展的契机打造中石油在北方的一个后花园,打造成一个具有“石油”元素的北欧小镇,充分体现中石油生活区和办公区与兴安镇和谐共同建设的因素。第二章 总体规划设计2.1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办法 (2011 年) 兴安镇政府工作报告 (2009) 关于兴安镇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 兴安镇农村经济
17、统计报表 (2008) 漠河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0002020) 漠河县对俄经济贸易发展规划 (20092011) 漠河口岸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 (2009) 漠河县沿边开放带汇报材料 (2008) 关于中俄原油管道穿越漠河县所涉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漠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文本) (20062020) 关于兴安镇发展机遇的调研报告 兴安镇提供的相关资料 其它相关资料、技术规范与法规2.2 规划指导思想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实际,切实解决兴安镇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抓住中石油首站开通的机遇,为居民和中石油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度假办公环境,调整、完善城镇职能,突出兴安镇及石油特色,为建设“兴安
18、名镇”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布局。2.3 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协调、综合平衡才能持续发展。寻求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平衡点,促进兴安镇的城镇建设能够有序地进行。 整体性原则针对兴安镇实际情况,从整体上妥善处理好工业与居住、建设与发展等矛盾,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规划建设方针,解决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集约性原则强化建成区作为城镇中心区的建设力度,尽快形成具有较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多功能、生态化区域。动态性原则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本轮规划以动态的视角对兴安镇的发展进行研究,将兴安镇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统一起来,谋划其发展过程,对不同时段内建设的重点进行
19、系统研究和整体协调,实施滚动发展,充分留有余地和弹性。 可操作性原则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策划,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与建议,创造性地解决兴安镇发展所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和谐共处的原则借助中俄石油管道的输通,使兴安镇与中石油首站生活区与办公区和谐共同建设。2.4 总体设计目标定位打造“规模适中、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具有石油元素的国际化名镇” 。打造“灵气兴安,慧气兴安,大气兴安” 。打造成中石油在北方的一个后花园,融工作、度假、休闲、会议与一体的兴安石油小镇。充分挖掘北欧特色,把兴安镇建设成为具有北欧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2.5 总体发展战略以“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口岸富镇、绿色工业强镇”
20、为总体发展战略,以旅游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政增收和城乡居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实施北欧休闲度假城镇建设、旅游产业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新型工业、口岸经济建设、社会文明和人才建设,加快兴安镇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步伐,同时结合中俄石油管线的开通,依据中石油兴安首站的一个重要地位,促进中石油公司在漠河兴安建立一个融工作、度假、休闲、会议与一体的兴安石油小镇。2.6 总体规划构思金线穿玉珠金线连接兴安石油小镇各功能组团的景观大道及联系道路玉珠分别为石油首站旅游区、口岸建设区、中石油办公区、兴安中油小镇中心区、村民安置区、芬兰风情别墅度假区及古城岛旅游风情区。兴安镇兴安镇位于北纬 532430532435,东经
21、 12324351235940,与北欧地区纬度、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等因素相似的有利条件,将该区域打造成北欧特色文化集中体验地,同时也是极具石油元素的一个小镇。北欧的建筑典雅、美丽值得我们借鉴。为了更好地提升兴安镇的形象,小镇建设将参照北欧风情,以北欧建筑风格为主体,以组团方式进行布局,形成金钱穿玉珠的带状组团分布。2.7 总平面图通过功能区的系统布局,将景观、旅游行为和功能场所组织在一个宜于开发和管理的有机体内,以绿地、景观步道、广场、水系为纽带,将各区联系起来,创造一个统一、高效和谐的旅游区功能网络,整体凸显石油文化。2.8 总体规划结构一轴一带七区多视廊一轴兴安石油小镇各功能区联系轴一带兴
22、安山体景观带七区石油首站旅游区、口岸建设区、中石油办公区、兴安中油小镇中心区、村民安置区、芬兰风情别墅度假区及古城岛旅游风情区多视廊黑龙江水系与兴安山体的多个景观视廊。2.9 功能分区依据本次规划的功能定位,同时结合中俄石管道的输通的契机,本次规划共分为七大功能区,分别为石油首站旅游区、口岸建设区(挪威风情) 、中石油办公区、兴安中油小镇中心区(瑞典风情) 、村民安置区(丹麦风情) 、芬兰风情别墅度假区(芬兰风情)及古城岛旅游风情区(冰岛风情) 。2.91 石油首站旅游区规划区位于旧连崟口岸与兴安镇之间,为中俄石油管线的接驳点,也是中俄石油管线在中国的第一站,具有划时代的政治意思及经济意思。本
23、区主要设置中石油首站标志塔(主要意义是纪念中俄石油管线的输通),入境纪念广场、首站旅游服务区,贸易区、仓储区等功能。2.92 口岸建设区(挪威风情)在原二十五站村与古城村之间规划新口岸建设区,口岸建设区是黑龙江与俄罗斯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也是兴安镇发展边境贸易的重要通道。其定位为通关口岸、经贸通道。同时在原古城村基础上规划住宅区、商业服务区、酒店等功能,通过口岸的建设,能为古城村的发展提供契机,带动古城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兴安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口岸建设区的整体建筑风格突显挪威风情。2.93 中石油办公区中石油办公区在已建好的办公区内进行完善,进一步完善其办公功能,同时也成为中石油
24、在漠河兴安的一个办公基地。2.94 兴安中油小镇中心区(瑞典风情)该区为兴安石油小镇的中心区,是融镇行政办公中心、中石油生活区、中石油会议中心、中石油培训中心、中石油度假别墅、干部疗养院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为一体的中心区,整体建筑风格突显瑞典风情。该区为漠河县、新口岸及中石油办公区进入小镇的第一站。2.96 村民安置区(丹麦风情)该区主要兴安镇村民的一个集中安置区,内设有村民住宅、中小学教育园区、以村民为主导的石油小镇农家乐,渔人广场、超级鱼市及中石油游艇俱乐部,建筑风格为丹麦风情。2.97 芬兰风情别墅度假区(芬兰风情)该区位于原兴安镇的大河西村,与古城岛旅游区相对望,在大河西村原有建筑的基础上
25、,进行旧村改造,保留外表良好的建筑。借助其良好的区位环境及古城岛的旅游环境,我们把该区定位为别墅度假区,主要结合古城岛旅游区设置相应的旅游接待中心及芬兰风情度假别墅、旅游接待中心及相应的康体会所,建筑风格为芬兰风情。2.98 古城岛旅游风情区(冰岛风情)古城岛位于兴安镇北面的黑龙江上的古城岛,占地 1015 平方公里,有水路与兴安镇陆地相连。作为未来镇主要的旅游观光区,重点突出主题旅游功能,形象定位为:文化之岛、旅游之岛。以历史为背景,以雅克萨战役为依托,以雅克萨古城为载体,浓缩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精华为主题体现历史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突出人类共性,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力
26、争通过再现历史场景促进中俄人民的交往和友好,发展旅游经济,形成特色景观和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设计以清朝康熙年间和雅克萨战役为历史背景和衬托,以达斡尔民族和俄罗斯民族文化为基础和素材,建立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内模拟真实场景,反映当时的历史、文化、艺术、国防、军队、百姓生活及民俗民风。通过有历史依据的仿真小景观与互动环节让游客在近距离接触中了解历史。同时可以亲自体验雅克萨战役,寓教于乐,体验当地特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设计内容可以包含:雅克萨战争博物馆、纪念清军统帅彭春雕塑或历史人物组雕、在原址上复原当时的战役指挥中心、清兵调试大炮场景、清兵驻扎兵营生活场景、帅帐、清兵兵营、校场(与游客互
27、动) 、马厩、达斡尔及俄罗斯民居、伙房(可采用达斡尔或俄式房) 、驿站、码头及瞭望岗楼。雅克萨景区通过以上内容,再现历史,强调突出历史及少数民族文化,古今结合,相得溢彩,为当代中俄两国友谊架立桥梁和平台,成为中国北方有特色的纪念景观。2.10 土利利用规划本次规划区总用地为 1343.65 公顷,其中居住用地 92.23 公顷,公共建筑用地为 171.49 公顷,工业用地为 16.41 公顷,仓储用地为 10.07 公顷,对外交通用地为 4.21 公顷,道路广场用地为 73.08 公顷,公用工程设施用地为 3.52 公顷,绿化用地为 367.16 公顷,水域和其他用地为605.46 公顷。土地
28、利用平衡表序号 用地性质 F1 用地代号面积(公顷)比例(%)备注1 居住用地 R 74.14 10.19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R2 74.14 10.192 公共设施用地 C 172.11 23.66其中 行政管理用地 C1 1.83 0.25教育机构用地 C2 10.33 1.42文体科技用地 C3 37.55 5.16医疗保健用地 C4 1.28 0.18商业金融用地 C5 71.17 9.78集贸设施用地 C6 1.86 0.26旅游度假用地 48.09 6.613 工业用地 M 16.41 2.26其中 一类工业用地 M1 16.41 2.264 仓储用地 W 10.07 1.38其中
29、 普通仓储用地 W1 10.07 1.385 对外交通用地 T 3.96 0.54其中 其他交通用地 T2 3.96 0.546 道路广场用地 S 83.37 11.46其中 道路用地 S1 45.1 6.2广场用地 S2 38.27 5.267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U 3.73 0.51其中 公用工程用地 U1 3.73 0.518 绿化用地 G 363.6 49.99其中 公共绿地 G1 136.48 18.76防护绿地 G2 227.12 31.229 村镇建设用地 727.39 10010 水域和其他用地 E 605.46 45.06其中 水域 E1 6.96 0.51农林种植地 E2
30、595.03 43.81特殊用地 E5 28.92 2.1311 总用地 1358.3 1002.11 道路交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规划区内对外交通主要为公路、港口相结合的交通体系。公路主要是联系兴安镇与漠河县的主要通道;港口主要联系与俄罗斯的交通通道,以及为旅游度假的游客提供水上交通。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区道路系统结合现有道路形成“两主六环”的道路规划结构两主中油景观大道及镇连接功能性景观大道。六环组团外环路,组团内部以人行为主,车行为辅。道路等级分为四级,具体如下:一级路网:石油小镇景观大道及外围过境路,红线宽度 36 米,道路断面为两块板;二级路网:各功能组团外环路,为石油小镇镇次要道路,红线宽
31、度为 24 米,道路断面一块板;三级路网:组团内部道路,红线宽度 12-20 米;四级路网:小区内部道路,红线宽度 8 米以下。静态交通主要适应就近停车的的原则,合理安排停车场,在相应的大型配套设施设地下停车场。2.12 景观系统规划结合现有生态绿地、山体,水系形成“两轴一岛,两带六心多视廊”两轴中油大道景观轴及兴安石油小镇各功能区联系景观轴一岛古城岛旅游风情区两带黑龙江滨水绿带及山体景观绿化带六心各功能区景观广场中心多视廊各功能组团之间的绿廊2.13 绿地系统规划绿化布局采取“点、线、面”的结合方式,点状的组团绿地以地形变化和植物绿化为主,结合休闲石油广场布置,赋予安静、平和的气氛;线状的滨
32、河、道路绿化赋予了镇区流畅的视觉效果和清晰明朗的绿色骨架空间;面状绿化引入不同特色的景观,结合休闲、健身场所,使之充满人气和活力,设计成园林景观,步移景换。2.14 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区位于中国北极漠河,中国最北的地方,其气候及地质条件都决定了不宜建高层,再加上本次规划主题是打造具有北欧特色的兴安石油小镇,所以本次建筑高度控制在 24 米以下,局部部分地标雕塑可突破 24 米。2.15 建筑开发强度土地开发强度涉及到建设容量和环境容量、交通负荷能力和功能需要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投资引导、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起到
33、积极的作用。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通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两项指标来控制。兴安石油小镇是打造具有北欧特色的边锤小镇,因此其环境要求和景观要求均很高。规划结合地形、环境条件要求,开发模式突出集中紧凑和最大限度地提高环境品质。居住用地:规划中居住用地主要为村民住宅地和中石油生活区及度假别墅区,公共服务设施均统一安排以适应市场和管理需要,容积率控制在 0.5-1.0 之内,建筑密度控制在 15%-30%之内。公共服务区及中石油办公区:结合兴安石油小镇的总体规划构恩,本区容积率控制在 1.0-1.2 之内,建筑密度控制在 30%。2.16 公共设施配套布局 1) 教育设施幼儿园 按照居住区幼儿园服务半径及人口
34、控制,合理安排幼儿园,每处用地 0.30.6 公顷,建筑层数不超过 3 层,建筑密度 25%,绿地率 40%以上。 中小学教育园区规划区设一中小学教育园区,位于村民安置区,服务与整个规划区,合用标准运动场。2) 医疗卫生本次规划区设中心医院一所,位于地块村民安置区,交通便利。3) 文娱建筑可结合石油广场设置多处小型文化娱乐建筑,丰富村民及中石油员工的文化生活。4) 居委会居委会每一万居民设 12 处,每处建筑面积 60100m2,可设于住宅内或与其他公建合设。5) 工商、税务所每 1 万户左右设一处,规划区内设置一处。建筑面积 100m2,与其他公建合设。6) 消防站根据其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及
35、功能布置设消防站两处,分别位于兴安石油中心区及中石油度假别墅区。7) 邮政邮政所规划区内共设置一处邮政所,建筑面积 100150m2,位于兴安石油中心区。8)停车场 静态交通主要适应就近停车的的原则,合理安排停车场。同时结合公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置地下停车场。9)环卫设施公厕公共厕所按 3000 人一座的标准设置。其中综合服务区街道 300500 米设置一座,一般街道600800 米设置一座。公共厕所应考虑日常行为有障碍等残疾人 垃圾箱综合服务区街道 2550 米设置一个,交通干道 5080 米设置一个,一般道路 80100 米设置 1 个,居住用地内主要道路按 100 米左右间隔设置 1 个
36、。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应采用封闭式设施,力求垃圾存放和转运不外露,本规划区设垃圾转运站 4 处,位于各功能区内,进行统一转运统一处理。2.17 竖向规划设计规划原则综合利用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因坡就势合理布局道路、建筑、绿地,顺畅地排除地面水,尽量顺应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优良的目的。规划设计道路布局结合地形,采用自由式的道路线型,道路纵坡控制 0.28%。考虑到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保护维修、更新及新建建筑采用叠落、分台、错层等方式适应不同地形的变化。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的场地,适当改造地形,采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地面排水系统主要采用暗沟(管
37、)排除地面水,在特殊的陡坎、岩石地段,易造成管沟堵塞,采用明沟排水。重力自流类管线如雨水管、污水管等,其布局与道路同向顺坡定线,尽量减少反坡。2.18 开发时序规划范围的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开发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根据“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结合各方面的要求,对兴安石油小镇的开发分三个阶段进行。1)一期开发建设依托现有中俄石油管道的输通的政治影响,先完善中石油办公区及首站服务区,同时做好口岸建设区及中油大道,打造浓浓的具有石油元素的景观小品,为旅游提供吸引力,为下一部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和人气吸引;于此同时,针对大河西村进行旧村改造,对大河西村的建筑、交通等进行改造规划。2)二期开发建设有了
38、资金和人气后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兴安石油小镇中心区的的配套设施及中石油的培训基地及会议中心,同时做好村民安置区的建设,打造具有兴安特色的农家乐及超级鱼市,提高兴安石油小镇服务能力及旅游环境,吸收更多投资和人气。3)三期开发建设随着一期和二期实施建设,中石油与兴安镇和谐发展,三期的开发建设为旅游兴镇添砖加瓦,主要完善古城岛旅游区及中石油别墅度假区。2.19 人口规模通过分析历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兴安镇的总人口从 2001 年至 2008 年变化幅度很小,2008年现状镇区总人口为 2109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47,在自然增长不高的情况下,也说明兴安镇的人口流动量不大。 本次兴安镇控制性规划是在
39、中俄原油管道建设输通的背景下提出的,口岸的常态化必将带动经济贸易的大发展,经济发展必将带来大量的人口聚集,兴安镇将为这些增长的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设施。在此因素的影响下,兴安镇的人口规模必将是呈现跳跃式的激增。为了使兴安镇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本次规划根据兴安镇的实际情况,兴安镇在漠河县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规划确定本次镇区控制总人口为 2.0 万人。(1)用地规模:用地规模为 13.58 平方公里。(2)人口规模:片区人口规模 2.0 万人。人口规模计算:按建筑量测算规划区内住宅用地为 74.14 公顷,容积率设 1.0,按每户居住面积 130 平方米,每户 3.5
40、人计,本片区容纳人口 1.99 万人。即:74.14 公顷1.0130 平方米/户3.5 人/户=1.99 万人按人均用地测算规划区内居住用地为 74.14 公顷,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取 38 平方米/人计。本片区容纳人口1.95 万人。即 92.23 公顷38 平方米/人=1.95 万人综合考虑总规规划在本区的人口分配,故确定本规划区适宜的人口规模为 2.0 万人。2.20 建筑风格兴安石油小镇总体建筑风格采用北欧风格,设计个性突出、造型简洁、做工精致、节省材料,强调生活简单化,注重天然。北欧建筑设计的精髓在于产品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体现生活情趣,而是处处以使用者为主体,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注重
41、建筑外观风格的基础上,非常看重建筑实体的结构系统。建筑的体量,立面形态也对其整体的风格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特的屋顶,经典的比例,古朴雅致的色彩,层次感极强的门窗,自然又充满野趣的装饰,细部的特色构件(如老虎窗、烟囱、阳台、木构的栏杆)都是营造生动的瑞典风情建筑的设计元素,在建筑领域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2.21 建筑色彩规划区域的总体建筑色彩规划应本着“明快、大方、温暖、和谐”的原则,并融入城市色彩,确定总体色彩以暖色系为主基调,代表基本色为米黄色、杏黄及杏红色,点缀色为较深一点的暖色调或白色;坡屋顶以砖红色为主色、天蓝色、黄色为辅色,在此基础上,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作为辅助色
42、和点缀色,形成色彩丰富又与城市统一和谐的色彩。第三章 市政工程规划布局3.1 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依据漠河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漠河县兴安镇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其它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国家及省有关规范和标准。3.2 给水工程规划1)水源规划在城镇的上风向,黑龙江的上游
43、岸边建设城镇净水厂,位于中石油生活区。 2)水量预测分类用地用水量项目 规模 用水量标准 用水量(m3)居 住 20000 人 200(L/R*D)4000行政办公 18300M2 3(L/M2*D) 54.9商业金融 711700M2 6(L/M2*D) 4270.2文化娱乐 375500M2 5(L/M2*D) 1877.5道路广场 833700M2 2(L/M2*D) 1675.4绿地 3636000M2 2(L/M2*D) 7272其他 10% 1915合计 21065则日用水总量为 21065 m3/日。3)管网规划兴安石油小镇给水管网考虑区内的分期建设,留有适当的余地,并采用分片供
44、水,各分片间以区内干管相连,片区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方式,供水主干管结合道路建设分期形成供水环。给水管布置在居住区内道路的西、北侧,敷设在人行道下,主干管管径 DN400,次干管管径 DN100DN200。消火栓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布置,间距不大于 120 米。3.3 排水系统规划 (1) 排水规划的原则根据该基地自然地形条件,排水规划原则确定为“雨污分流,分区排水;污水集中处理;雨水分散出口,就近排河” 。(2)排水规划标准生活污水排除率按 95%计。兴安石油小镇的暴雨强 度公式套用漠河县的暴雨公式:Q=.q.F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E-非年最大值法选样的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分
45、钟)设计降雨历时:tt1+mt2、m2地面集水时间:t15-15minP-设计重现期 一般地区:P=1 年;低洼地区、易淹灾区及较重要地区:P=2-3 年;低洼广场、立交桥等排水较困难地带及重要地区:P=3-5 年。-径流系数: 绿化带取 0.15,其余地区综合取 0.60.1902(1+0.89LgP )q(t+6.4)0.86(L/S.ha) (3)排水系统规划污水量估算: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 90%计,则综合污水量 0.5483*0.9=0.49 万 m3/日。雨、污水排入方式:应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流,水质与雨水性质接近的水可排入雨水管道,而生活污水应排入污水管道,不能满足排放要求的必须经
46、局部处理并达到接管标准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雨水按地形高差,通过规划区城市雨水管道系统分散就近排入规划区河流,最后汇入黑龙江,污水排入则分为两系统,每个系统污水由支管汇入次干管,最后汇入主干管,采用截污干管的形式,污水处理厂位于整个规划的东南角,为黑龙江的下游,占地面积约 2000 平方米。(4)雨水管网布置雨水管汇集区域雨水后分散就近自排入保留的河网系统。规划雨水管布置在道路的中间敷设在车行道下,管径 DN400DN1000。3.4 供电系统规划(1)电力系统需求预测按根据规划用地确定单项建设用地负荷密度。按照规划各类建筑面积计算, 。详见下表分类用地负荷计算表类别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
47、a)用电指标(kw/ha) 用电量(kw)1 居住用地 74.14 250 185352 公共设施用地 172.11 300 516333 道路广场用地 83.37 40 3334.84 绿地 363.6 20 72725 合计 80774.8兴安石油小镇用电负荷约为 8.08 万 kw。(2)电力网络规划城市规划及建设部门应与供电部门密切配合,结合实际情况统一规划安排供电设施用地,如变电站、线路走廊以及在城市建筑中预留配电房位置(一般为 5080 平方米)和营业网点等。本用地电压等级确定 110、10 kv 二级,另设 220/380v 低压配电网。110kv 及以下线路宜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
48、,可采用双沟或复合式电缆沟、埋管等方式,以节省埋地走廊,在架空与埋地电缆的敷设方式选择上,应根据用地与景观需要及经济能力,综合平衡考虑。中压、低压配电网全部采用地下电缆。保证规划区内市容整洁,区内道路照明及广场照明管线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穿管直埋,其他电力电缆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大型公建、度假酒店等负荷超过 300 千瓦的用户,自设专用配电房,其中负荷超过 300 千瓦的专用配电房由开闭所专线供电。小型建筑、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等分散负荷,由 10/0.4 千伏公用配电房低压配电。各开闭所内也附设 10/0.4 千伏配电设备。低压配电服务半径为 250300 米。本规划建议 10/0.4 千伏公用
49、配电房采用处型美观、占地少的成套设备。3.5 燃气工程规划(1)用气量估算:根据今后的增长率,预测居民用气量为 0.25N m3/人d。居民生活用气气化率达 100%。同时考虑公建和不可预见的用气量,规划取总用气量的 50%计,兴安镇片区总用气量达到7.5Nkm3/d。(2)规划方案:气源:近期气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压缩天然气。本片区设置 CNG 卸气站一座,占地面积4000 平方米。远期管输天然气到来后,作为调压站使用。系统布局:大力推广燃气管道化,初期所有管道设施建设,天然气接轨。规划中压燃气管管径 250-300mm,沿区内主要道路布置。中压燃气管在城市道路布置的方位,东西方向道路在南侧、南北方向道路在东侧。3.6 弱电工程规划(1)规划原则弱电工程规划根据上一级规划所制定的原则要求,按适当超前的发展速度,加快建设高速、宽带数字通信网;推行“户线”工程,搞好城市综合布线系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