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 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2013 年课题申报指南(公开发布)课题 1-1 安全可靠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微处理器研制及产业化应用1. 研究目标面向 SoC 产品需求,在本专项“十一五”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及相关成果和技术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产品开发和应用环境及产业生态。通过安全可靠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大批量应用,形成高性能低功耗微处理器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国产 SoC 芯片和整机行业的竞争力。2. 考核指标在课题执行期间,实现累计 1 亿片以上采用安全可靠嵌入式微处理器的SoC 产品的应用。为扩大基于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和 SoC 应用范围,加快在量大面
2、广的消费类整机上的拓展和替代,具体可包含以下几个领域:(1) 数字电视产品;(2) 智能移动终端产品;(3) 计算机外设或网络设备产品;(4) 医疗电子设备及终端产品;(5) 仪表终端或计量终端。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前立项、事后补助(无预拨) 。2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25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地方政府可为本课题提供配套资金。(3) 申报单位要求:国内嵌入式微处理器优势企业独立申报,与国内 SoC 企业、嵌入
3、式软件企业采用协作方式共同完成。在课题研发周期内,每家应至少在上述 5 个领域中的 2 个领域各达到 1000 万片以上的应用量,并且累计应用量不低于 5000 万片。课题 2-1 商用汽车车身电子控制芯片和嵌入式软件研发与产业化1. 研究目标围绕商用汽车车身电子控制器的需求,基于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基础软件,开展车身电子控制芯片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原型样机开发及小批量应用;作为前装设备,通过汽车整车/汽车电子专业企业的测试和考核,具备批量进入汽车市场的条件。2. 考核指标(1) 完成基于安全可靠嵌入式 32 位微处理器的商用汽车车身的核心电子控制芯片研制;(2) 芯片须通过汽车电子相关
4、标准符合性测试,如温度、震动、EMC、ESD 等; (3) 不同车型的在线参数设定和嵌入式软件研发;(4) 基于该样机的国产在线故障诊断软件;(5) 样机获得汽车整车/汽车电子专业企业的测试合格报告;(6) 在 1-2 个整车企业各自完成小批量应用示范,应用数量达到 5 万套。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3(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前立项、事后补助(预拨 30%) 。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30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0.5 倍,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
5、政资金的 2.5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汽车电子整机生产企业或汽车整车厂牵头(答辩时应提供实施本课题已经具备的前期研发电子控制系统实物成果) ,联合芯片企业共同承担,要求汽车电子整机生产企业、汽车整车厂和芯片企业三方联合申报。课题 2-2 移动智能通信终端 SoC 研发及产业化1. 研究目标研制采用安全可靠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移动智能终端 SoC 产品并与专项已部署的移动智能操作系统配合,形成移动智能通信终端整机解决方案,实现规模应用,重点支持面向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市场的智能终端 SoC 芯片,兼顾支持面向专用移动通信网络市场的智能终端 SoC 芯片。2. 考核指标(1) 采用符合重大专项要求
6、的安全可靠嵌入式微处理器(包括自主研发嵌入式微处理器) ,完成移动智能终端 SoC 设计,并与专项已部署的移动智能操作系统配合,形成移动通信终端整机应用;(2) 面向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终端 SoC 芯片,每家销售 200 万颗;(3) 面向专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终端 SoC 芯片,销售 100 万颗。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3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前立项、事后补助(预拨 30%) 。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面向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终4端支持 2 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8000 万
7、元;面向专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终端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4000 万元。地方财政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2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备移动智能通信终端 SoC 研发和产业化基础的单位牵头(答辩时应提供实施本课题已经具备的前期研发实物成果) ,联合专项已部署的移动智能操作系统课题承担单位、鼓励移动通信智能终端骨干企业共同承担。课题 3-1 DDR3 动态随机存储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1. 研究目标开发兼容 JEDEC 国际标准的大容量、高性能、低功耗 DDR3 DRAM 产品和缓存控制器产品。课题所开发的 DDR3 DRAM 芯片支持 x
8、4、x8 、x16 工作模式,容量不低于(含)2Gbit,数据速率达到 1600Mbps,并实现量产销售。2. 考核指标(1) 支持 x4、x8、x16 的工作模式;(2) 标称工作电压 1.5v,可选低压 1.35v;(3) 单片容量不低于(含)2Gbit ;(4) 数据速率 1066Mbps-1600Mbps;(5) 动态随机存储器缓存控制器支持国际 JEDEC-DDR3 1066Mbps-1600Mbps 接口标准;(6) 申请相关专利 10 项;(7) 累计形成 200 万颗的规模应用。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
9、,支持 1 家。5(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前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5000 万元,地方财政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0.5 倍,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2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备 DDR3 动态随机存储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基础的单位牵头申报(答辩时应提供实施本课题已经具备的前期研发实物成果) ,联合国内存储领域优势单位共同承担。课题 3-2 存储器与存储控制器 SoC 产品的批量应用1. 研究目标在专项“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DDR2 DRAM 产品的可靠性和成品率,扩大应用领域;针对移动共享存储、移动安全存储两类存储控制
10、器 SoC 产品,重点完善系统适配、可靠性和可生产性产品关键环节。2. 考核指标(1) DDR2 DRAM:提供应用方案 2 个以上;实现 DDR2 DRAM 1000 万颗销售。(2) 移动共享存储:存储容量可以支持 16GB;销售超过 50 万片。(3) 移动安全存储:符合安全要求,具有身份认证;读写速度超过90MB/s;销售超过 50 万片。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3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后立项、事后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DDR2 DRAM 类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11、5000 万元;移动共享存储类、移动安全存储类各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1000 万元。6(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备存储器与存储控制器 SoC 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基础的企业独立承担(答辩时应提供实施本课题已经具备的前期研发实物成果) ,1 家单位申请多项任务时,每项任务需编制 1 本申报书。课题 4-1 高品质电视图像显示处理芯片研发及小批量应用1. 研究目标突破超高分辨率、3D 显示、高动态等显示处理关键技术,形成面向大屏幕平板电视的显示与画质处理完整解决方案。研制满足产业需求的显示与画质处理芯片,完成流片验证,与国产微处理器芯片一起形成数字电视整机样机,实现小批量产品应用。2
12、. 考核指标(1) 突破高端数字电视显示处理关键技术,达到当期国际同类技术产品水平;(2) 支持 4 倍高清、3D 显示处理、倍速驱动和高动态背光技术;(3) 与国产微处理器芯片配合,完成高画质图像显示处理芯片研制与验证,形成解决方案;(4) 申请相关专利 15 项以上,其中国际专利 5 项以上;(5) 高画质图像显示处理芯片经过第三方评测;(6) 结合大屏幕新型显示屏,形成高端电视整机解决方案,实现小批量应用,应用规模达到 1000 台。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前补助。课题所需
13、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4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2.5 倍,地方政府可为本课题7提供配套资金。(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备完整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优势整机企业牵头申报,联合优势数字电视芯片设计企业、科研单位或高校共同承担。课题 4-2 数字电视 SoC 芯片产品的批量应用1. 研究目标面向我国数字电视市场,采用基于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开发的数字电视SoC 芯片,开发数字电视整机,形成数字电视整机的规模化应用,带动基于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数字电视 SoC 芯片进入批量应用。面向我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采用基于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数字电视SoC 芯片,开发
14、低成本接收机顶盒,形成机顶盒的规模化应用,带动基于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的 SoC 机顶盒整机进入批量应用。2. 考核指标数字电视整机采用国产高性能微处理器的数字电视整机实现 100 万台量产应用。数字电视机顶盒采用国产高性能微处理器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实现 1000 万台批量应用。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后立项、事后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数字电视整机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10000 万元;数字电视机顶盒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4000 万元。(
15、3) 申报单位要求:数字电视整机:由具有优势的数字电视整机企业独立承担;数字电8视机顶盒:由具有优势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企业独立承担。1 家单位申请两项任务时,每项任务需编制 1 本申报书课题 4-3 高清晰度实时视频监控 SoC 研发及应用1. 研究目标采用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研制视频监控 SoC 芯片,开发高清网络摄像机(HD IP Camera) 、数字视频服务器(DVS)或数字硬盘录像机(DVR)等视频监控类产品,实现该 SoC 芯片在视频监控类产品领域的批量应用。2. 考核指标(1) 采用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2) 突破自主音视频编解码、视频预处理、智能背
16、景去除、人脸检测硬件加速等关键技术;(3) 支持高清视频编码压缩;(4) 支持数据流加密;(5) 申请相关专利 10 项以上;(6) 视频监控 SoC 芯片在视频监控类产品领域实现产业化,累计销售超过 10 万片。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前立项、事后补助(预拨 30%) 。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50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2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领先地位的视
17、频监控整机企业、视频监控 SoC9芯片设计企业或有国产软硬件系统应用经验的企业牵头申报(答辩时应提供实施本课题已经具备的前期研发实物成果) ,联合相关优势单位共同承担。课题 5-1 高性能 IP 核研发1. 研究目标面向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需求,在“十一五”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国内工艺线,突破基于频谱判决的自适应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技术、时钟与数据恢复电路的跟踪相位平滑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出 USB3.0、PCI-E2.0、SATA3.0 高速串行接口控制器 IP 核和支持多种 CMOS 工艺的视频 AFE 系列 IP 核产品,以满足现代通信、移动存储、多媒体及计算机等应用领域对高速数据
18、传输和高速高精度视频信号处理的需求。2. 考核指标(1) 基于 65nm 及以下国内先进工艺和“十一五”专项取得的 SERDES PHY IP 核成果,研制 USB3.0、PCI-E2.0 和 SATA3.0 控制器 IP 核(包括 HOST和 DEVICE) ;USB3.0 IP 核需符合 USB 3.0 标准,兼容 USB 2.0 标准;PCI-E2.0 IP 核需支持多条数据通路;满足相应的接口控制标准协议,完成接口数据协议的解析和控制功能,实现主/从等接口模式控制;(2) 基于国内主流 SoC 工艺,开发视频 AFE 系列 IP 核产品;ADC 分辨率10 位,最高采样速率 170MS
19、PS;支持多通道模拟视频输入,最高采样频率可支持 1080P 和 UXGA 视频格式;模拟视频信号 PGA 控制位为 10 位;(3) 按照规范提交 IP 核仿真、集成、验证等所需的文件或资料并提供验证平台;(4) 完成工艺流片验证测试,形成 IP 硬核,通过第三方测评;(5) 实现 IP 核在 SoC 产品中的应用验证。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0(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4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前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USB3.0、PCI-E2.0、SATA3.0 IP核各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
20、于 1200 万元; AFE 系列 IP 核支持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1500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地方政府可为本课题提供配套资金。(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有较好基础的 IP 核研发单位牵头申报,联合芯片制造企业、SoC 设计企业或应用企业共同承担。1 家单位申请多项任务时,每项任务需编制 1 本申报书。课题 5-2 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的批量应用1. 研究目标面向移动通信设备与智能终端、工业控制和消费类电子等领域应用需求,研制 32/16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16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高性能低功耗数字信号处理器 IP 核产品,相关应用
21、开发系统及集成环境,实现批量应用。2. 考核指标(1) 32/16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自主知识产权的 32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产品;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产品配套的应用开发系统和应用软件库;课题执行期内在移动通信基站和相关领域实现累计销售 10 万片以上。(2) 16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自主知识产权的 16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产品;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产品配套的应用开发系统和应用软件库;课题执行期内在移动通信基站和相关领域实现累计销售 50 万片以11上。(3) 高性能低功耗数字信号处理器 IP 核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功耗数字信号处理器 IP 核产品;与
22、数字信号处理器核产品配套的 IP 封装、仿真调试环境、综合脚本等集成环境及相关系统芯片集成服务;课题执行期内集成本课题数字信号处理器 IP 核的 SoC 芯片产品累计销售 100 万片以上。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3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后立项、事后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32/16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2000 万元;16 位单片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高性能低功耗数字信号处理器 IP 核各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1000
23、万元。(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器研制经验的优势企业独立申报(应拥有课题对应产品的样品和配套开发软件,并符合产品性能指标应用要求) 。1 家单位申请多项任务时,每项任务需编制 1 本申报书。课题 5-3 自主 IP 核在 SoC 芯片中的批量应用1. 研究目标面向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需求,在“十一五”国产 SoC 产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工艺线,实现 ADC/DAC 类、高速串行接口类、SRAM 类、FPGA 类、NVM 类和射频类等 6 类 IP 核在 SoC 芯片中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2. 考核指标12(1) 位数不低于 14 位、转换速度不低于 100MSP
24、S 的 ADC/DAC 类 IP 核累计实现在 10 万颗以上 SoC 中的应用;(2) 接口速度 2.5 Gbps 以上的高速串行接口类 IP 核累计实现在 50 万颗以上 SoC 中的应用;(3) 存储容量达到 1MB 以上的 SRAM 类 IP 核累计实现在 100 万颗以上SoC 中的应用;(4) 有效门容量 20 万门以上且工作主频 200MHz 以上 FPGA 类 IP 核累计实现在 10 万颗以上 SoC 中的应用;(5) 存储容量 64kB 以上的 NVM 类 IP 核累计实现在 1000 万颗以上 SoC中的应用;(6) 最高载波频率达到 6GHz 以上的多模多频无线收发器类
25、射频 IP 核累计实现在 50 万颗以上 SoC 中的应用。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6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后立项、事后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ADC/DAC 类、高速串行接口类、SRAM 类、FPGA 类、NVM 类和射频类各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1000 万元。(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有较好基础的 IP 核研发单位、芯片制造企业或 SoC 设计企业独立申报。1 家单位申请多项任务时,每项任务需编制 1 本申报书。课题 5-4 单片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批量应用1. 研究目
26、标研制通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产品及其配套工具,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实现批量应用。132. 考核指标(1)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产品以及配套工具。(2) 课题执行期内销售数量 50 万片。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1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后立项、事后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1000 万元。(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有研制可编程逻辑器件产品基础的单位独立申报(应拥有课题对应产品的样品和配套开发软件,并符合应用要求) 。课题 6-1 基于国产 EDA 工具、
27、处理器和 IP 核的应用推广平台建设1. 研究目标支撑“核高基”专项国产 EDA 工具、嵌入式微处理器、IP 核在国内 IC 设计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及示范推广,促进专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建立国产 EDA工具、嵌入式微处理器、IP 核协同互动的软硬件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与国际相关主流产品在国内 IC 设计行业的共存并用,并逐步在局部领域形成竞争优势。2. 考核指标(1) 要求联合申报的各个单位在“十一五”基础上新增 10 家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完成不少于 10 款采用国产嵌入式微处理器的 SoC 产品开发;(2) 要求联合申报的各个单位在“十一五”基础上新增 10 家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完成不少于 10
28、 款采用国产 IP 核的 SoC 产品开发;(3) 要求联合申报的各个单位举办国产 EDA 工具培训不少于 5 次,国产EDA 工具推广应用会不少于 5 次,并应有人数规模,并采用国产 EDA 工具设计10 款 SoC 芯片;14(4) 采用国产 EDA 工具设计芯片的企业均应提供 EDA 工具使用报告和相关测试报告给国产 EDA 工具开发单位,以利于国产 EDA 工具的改进和提升,增强国产 EDA 工具的市场竞争力。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1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前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
29、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4000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 1 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或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牵头申报,联合其他地区(不超过 5 家)产业化基地或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共同承担,本课题联合单位允许多于 2 家。课题 7-1 汽车电子高可靠基础软件平台研制和应用1. 研究目标针对汽车整车网络化、智能化和安全、节能方面的发展趋势,结合汽车电子软件平台化的需求,研制满足 ISO 26262 功能安全规范要求的高可靠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覆盖系统架构设计与验证、整车网络设计与验证、电子控制系统功能设计与验证、测试与标定等汽车电子开发全过
30、程的支撑环境,实现汽车电子复杂关键零部件电控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应用示范与推广。2.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产品满足符合 ISO 26262 功能安全规范要求、具备故障诊断能力,支持分布式处理与功能隔离保护,具有高度可配置的特性,最小配置小于 10K,系统开销小于 10%;(2) 集成化开发环境产品支持系统架构设计、整车网络设计与验证、符15合 MISRA C 规范的安全代码生成、代码安全验证以及系统仿真测试;(3) 整车通信支持 CAN、LIN 等总线协议、支持高速和低速 CAN 网络管理策略,支持 3 个以上汽车电子控制器协同运行;(4) 提供不少于 3 种复杂
31、关键零部件电控系统、不少于 3 种处理器的软硬件参考实现。产业化指标:(1) 实现 3 款以上电动助力转向、ABS、发动机控制等复杂关键零部件电控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产品的应用推广,关键零部件电控系统符合整车厂试验要求,试验公里数大于 3 万公里;(2) 实现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在不少于 4 家整车厂、每个整车厂不少于 2 个关键零部件电控系统的应用,应用规模总数不少于 10 万台套。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1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前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600
32、0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0.5 倍,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5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国内实时控制类操作系统技术与产品研发优势企业牵头申报,可联合零部件企业或 4 家整车厂商共同承担,本课题联合单位允许多于 2 家。课题 8-1 智能数字电视终端基础软件研发及产业化1. 研究目标针对智能数字电视终端高清交互、三网融合、多业务集成的特点,结合终端软件平台互联网化、业务平台化、云端融合化的需求,重点突破能力开放、16云端融合等关键技术,研制基于开源与开放平台技术的、自主可控的数字电视智能终端基础软件及应用平台,支持多感知人机交互体验和新型数字电视应用业务快速
33、开发与部署,实现内容安全管控,云端融合的平台体系架构,支持第三方应用扩展,形成专利和规范。推动国产智能数字电视终端软件平台及 SoC在国产智能数字电视终端的规模化应用,开展交互娱乐、应用商店、电视商务等新型数字电视应用系统示范。2.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 支持并形成智能数字电视终端平台系列规范; (2) 形成智能数字电视终端软件平台产品并有限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多核结构、支持国产主流 SoC 芯片;兼容 HTML5 等国际主流标准;支持应用服务的动态加载及平台能力扩展;提供数字电视用户管理、应用与内容管理、安全支付等能力;实现云端适配机制,提供开放的 API 实现云服务集成;实现可扩展
34、的多媒体框架,支持 H.264、MPEG1 Layer 1/2 等主流音视频编解码格式;支持 Web App、Java 等主流应用开发;支持 2D/3D 特效;支持数字家庭终端的智能发现、智能互联与协同服务;(3) 支持视觉感知、手势控制、语音控制、多屏互动等新型交互方式; (4) 支持数字电视内容版权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存储、应用软件安全认证、平台 API 访问控制等平台安全机制;(5) 支持数字电视应用的开发与调试,并提供终端仿真能力;(6) 提供交互娱乐、应用商店、电视商务等三个以上新型数字电视示范应用系统及 200 个以上应用;(7) 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等知识产权不少于 30 项;
35、经济效益和产业化指标:(1) 建立开发者社区,拥有 2000 人以上的活跃开发人员;(2) 每家实现智能数字电视终端软件平台产品装机量 100 万台以上。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17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前立项、事后补助(预拨 30%) 。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4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5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国内数字电视终端软件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优势单位牵头申报,牵头单位应具有平台应用推
36、广和市场能力,具备数字电视产业链整合方面的能力,以及组织大型项目“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经验和能力,联合国内具有优势的数字电视终端企业、芯片企业、软件企业共同承担。课题 9-1 面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浏览器研发与产业化1. 研究目标: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发展的需求,研发以 HTML5 为核心的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浏览器,并实现规模化应用。研究 HTML5 运行环境内核(解析、执行、渲染引擎)的关键技术,实现浏览器内核自主可控,研制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新一代浏览器产品;研发 HTML5.0 应用集成开发环境,建立开放、安全、云端融合的应用与服务支持平台,支持第三方应用扩展;针对国产智能终端、国
37、产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与优化,为国产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提供基于 HTML5的浏览器,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推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2. 考核指标支持移动智能终端的 HTML5 浏览器:(1) 浏览器产品:内核自主可控,产品的功能与性能与国际移动浏览器主流产品相当,HTML5 符合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持国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与 iOS,Android、WinPhone 等国际主18流操作系统;针对国产操作系统、国产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适配与优化,实现 200款以上的国产主流移动智能终端的兼容、适配与优化;针对 WebOS 的发展趋势,探索支持 WebOS 的新型移动浏览器关键技
38、术及应用;(2) HTML5 应用开发集成环境:提供 HTML5 的集成化应用开发环境(IDE)与部署、调试工具;建立开放、安全、云端融合的应用与服务支持平台,实现云端适配机制,提供开放的 API 实现云服务集成,支持数千级别应用的在线并发应用和资源调度;(3) 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等知识产权不少于 50 项;(4) 形成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智能终端的 HTML5 应用兼容性实现指南(草案)及 HTML5 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草案) ,形成 HTML5 标准符合性测试用例集;(5) 实现课题成果的规模产业化应用:课题实施期限内完成 2 亿套浏览器的安装,其中基于国产移动智能终端和操作系统的安
39、装不低于 6000 万套;活跃用户千万级以上。建立的开发者社区达到一万人以上,提供千个以上的规模化 HTML5 示范应用,初步形成产业链;(6) 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其中在中国大陆以外的重点市场与主要市场用户达 3000 万人以上。安全可控的跨平台浏览器:(1) 浏览器产品:内核自主可控,产品的功能与性能与国际主流浏览器产品相当,HTML5 符合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 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 HTML5 应用的统一用户浏览体验,提供全面的 Web 应用安全管控机制,支持整合后端云计算服务;支持国产操作系统系统与国际主流操作系统并针对国产操作系统、国产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适配与优化;1
40、9针对 WebOS 的发展趋势,探索支持 WebOS 的新型浏览器关键技术及应用;(2) HTML5 应用开发集成环境:提供 HTML5 的集成化应用开发环境(IDE)与部署、调试工具;建立开放、安全、云端融合的应用与服务支持平台,实现云端适配机制,提供开放的 API 实现云服务集成,支持数千级别应用的在线并发应用和资源调度;(3) 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等知识产权不少于 50 项;(4) 形成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智能终端的 HTML5 应用兼容性实现指南(草案)及 HTML5 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草案) ,形成 HTML5 标准符合性测试用例集;(5) 实现课题成果的规模产业化应用:其中课题
41、实施期限内完成 2 亿套浏览器的安装,其中基于国产移动智能终端和操作系统的安装不低于 6000 万套;活跃用户千万级以上。建立的开发者社区达到一万人以上,提供千个以上的规模化 HTML5 示范应用,初步形成产业链。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事后立项、事后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移动智能终端 HTML5 浏览器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6900万元;安全可靠的跨平台浏览器支持 1 家,中央财政资金不多于 3600 万元。(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具有移动互联网浏览
42、器研发的技术积累与资源优势的企业独立申报(答辩时应提供实施本课题已经具备的前期研究成果) 。1 家单位申请两项任务时,每项任务需编制 1 本申报书20课题 10-1 基于安全可靠软硬件的复杂办公系统应用研究与示范工程1. 研究目标基于本专项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相关课题的成果,针对党政军机关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复杂办公信息化的需求和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应用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区,突破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应用开发与迁移、系统集成与协同、系统监管与优化技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业务系统的协同统一,研制和建立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党政军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复杂办公信息系统及应用示范。形成面向党政军机关或大
43、型企事业单位复杂办公信息化的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应用解决方案,推动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的提高,促进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在党政军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领域的规模化推广,提升系统集成商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技术集成和服务能力,培养壮大产业链。2. 考核指标(1) 形成覆盖党政军或大型企业事业单位重点核心业务、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环境的复杂办公系统及解决方案,功能包括决策支持、行政审批、数据统计分析或专有业务处理等,支持 10000 以上用户的使用规模;(2) 集成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等)产品;(3) 形成覆盖党政军或大型企业事业单位重
44、点核心业务的复杂办公系统对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需求分析报告,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应用迁移和系统集成方案报告,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应用评估报告;(4) 建立覆盖党政军或大型企业事业单位重点核心业务、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环境的复杂办公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提供应用解决方案的业务构件库、集成开发环境及工具集、参考模型,支持复杂办公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监管和优化。构件库中业务构件数量达 10 个以上。集成开发环境及工具集支持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环境下的业务定制开发和部署,支持从国外主流应用服务21器向国内主流应用服务器的迁移,支持从主流国外数据库向国内主流数据库的迁移,支持运行监管对象的状态监管、优化调
45、度和安全防护,运行监管对象涵盖业务应用及用户、数据资源、主流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及系统使用者;(5) 提交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复杂办公系统的应用开发规范和指南,制定复杂办公系统的监控管理行业标准及规范;(6) 建立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复杂办公系统售后服务流程及服务规范;(7) 形成一支稳定的、具备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能力的人才团队。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前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6000万元。大型企事业单位承担本课题,企业自筹资金不低
46、于中央财政资金的1 倍,地方政府可为本课题提供配套资金;省级地方政府承担本课题,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课题承担单位可为本课题提供配套资金;各军区承担本课题,其他来源资金(部门配套)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1 倍。(3) 申报单位要求:由党政军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支撑部门牵头申报,联合承建复杂信息系统的系统集成商共同承担。牵头单位应具有承担党政军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组织建设的成功案例,并提供用户单位出具的同意实施复杂信息系统改造的确认函。课题 10-2 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事务处理应用研究与示范工程1. 研究目标22基于本专项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相关课题
47、的成果,针对政府、工商、税务、海关、电信、金融等重要领域信息化中的事务处理需求和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应用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区,突破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应用开发与迁移、系统集成与协同、系统监管与优化技术,研制和建立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及应用示范,形成面向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的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应用解决方案,加快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应用研究和试点示范,建立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支撑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的技术服务团队,提升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成熟度,提升系统集成厂商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技术集成和服务支撑能力,推动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在重要领
48、域的批量应用,带动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产品成熟发展,培养壮大产业链。2. 考核指标(1) 建立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及应用示范,在重要领域的典型单位进行示范应用,核心业务系统的事务处理量在每秒 300次以上,其中,90%的业务响应时间小于 6 秒;(2) 集成安全可靠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产品,鼓励采用本专项支持的安全可靠微处理器、服务器,在该领域或区域市场占有显示度的份额,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明显示范作用;(3) 形成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对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需求分析报告,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应用迁移和系统集成方案报告,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应用评估
49、报告;(4) 建立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环境的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提供应用解决方案的业务构件库、集成开发环境及工具集、参考模型,支持重要行业领域事务处理系统的开发、运行、监管和优化。构件库中业务构件数量达 10 个以上。集成开发环境及工具集支持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环境下的业务定制开发和部署,支持从国外主流应用服务器向国内主流应用服务器的迁移,支持从国外主流数据库向国内主流数据库的迁移,支持运行监管对象的状态监管、优化调度和安全防护,运行监管对象涵盖业务应用及用户、数据资源、主流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及系统使用者;23(5) 提交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的应用开发规范和指南,制定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的监控管理行业标准及规范;(6) 建立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重要领域事务处理系统售后服务流程及服务规范;(7) 形成一支稳定的、具备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能力的人才团队。3. 研发周期2013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4. 其他要求(1) 课题安排:公开发布,支持 2 家。(2) 课题资金资助方式为:前补助;课题所需经费依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央财政资金每家不多于 3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 2 倍,地方政府可为本课题提供配套资金。(3) 申报单位要求:由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支撑部门牵头申报,联合承建原事务处理系统的系统集成商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