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请帮忙分析一下各种钢筋的作用和含义。(如扣筋,负筋,受力筋,架力筋,分布筋等)扣筋是板的负筋,两头弯是扣在模板上的俗称扣筋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受力筋就是放在下排主要受力用的,而分布筋则是放在受力钢筋之上起一个将力均匀传递给受力筋。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
2、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2、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的位置,作用,最好给配个图片纵向受力钢筋沿构件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并位于构件的四边,是性对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而言的。箍筋放置在构件正截面的四边,是相对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而言的。弯起钢筋位于主次梁交接处,是用来承载次梁传递到主梁的剪力的。架立钢筋跟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差不多,只是比纵筋少,,起构造作用,,用来架立箍筋的。纵向构造钢
3、筋沿构件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并位于构件的中部,当构件尺寸较大,但配筋较小时,需设置并纵向构造钢筋。3、分布筋、架立筋、构造筋、受力筋如何区分?分布筋主要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保证受力钢筋的间距作用架立筋是在梁支座负筋之间用于支撑箍筋作用的钢筋形式。例如箍筋肢数是 4,而梁支座两端负筋只有 2 根,通长筋两根。这样的话,在梁中间部位就只有 2 根通长筋,不能作为 4 肢箍筋的支撑,缺少 2 根,就用架立筋实现这个作用(参见下图 1)构造筋主要是梁侧面,以及基础等其他构件由于受力需要附加的构造钢筋形式,设计中会明确标注的受力筋可以在任何构件中,比如两的主筋、负筋、柱子、剪力墙的纵筋、板、筏板的面筋与底
4、筋。独立基础的双向钢筋网等、他们起到与混凝土共同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分布筋:用来固定受力筋位置的钢筋架立筋:当梁的箍筋肢数大于上部主筋根数时,用来连接支座负筋,同时固定箍筋位置的梁上部钢筋构造筋:不需要通过受力计算,直接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的钢筋 如 梁内的 G 打头的侧面筋 筏板侧面筋 受力筋:通过受力计算配置于构件内的底筋和面筋1、分布筋:设置在现浇板中,用来固定受力钢筋,抵抗在计算时忽略的弯矩和各种不确定内力,这就是属于构造钢筋。2、架立筋主要是梁中固定间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钢筋。受力筋:通过力学结构计算,对受弯剪压扭拉等受力部位或构件配置的钢筋,主要用来承受荷载,满足结构功能
5、。3、构造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4、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承受拉应力的通常称为纵向受拉钢筋、受拉钢筋,承受压应力的通常称为纵向受压钢筋、受压筋,统称受力筋。1 受力筋:受力筋是根据计算需要设置的钢筋,如梁支座上部负弯矩钢筋,梁跨中下部受拉钢筋等2.架立筋:为固定箍筋而设置的构造钢筋,计算时不考虑其作用。比如梁跨中为 4 肢箍,而上部仅有两根通长钢筋,为了固定箍筋,就需要再设两根架立筋,架立筋直径不需要通过计算
6、确定1、受力筋包括受拉和受压钢筋,由计算确定钢筋数量2、架立筋的作用是保证受力钢筋的设计位置,钢筋定位。3、底板筋有受力筋和分布筋,分布筋的作用是将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力均匀地分布,以改善受力状况,同时还可抵抗由于混凝土硬化时因收缩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拉力。4、柱中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拉筋,那纵向构造钢筋又是什么呢?柱中没有纵向构造钢筋这么一说,只是规范规定至少要配置的钢筋数量比计算出的数量小,则按规范的最小配筋率配置,这时可以说柱的纵向钢筋是按构造配置,但这些钢筋也是受力的,只是比较富余而已。 除非楼主讲的柱是构造柱,那就都是构造钢筋,不用计算的。5、为保证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对钢筋的弯起锚固截
7、断以及箍筋的间距有什么构造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国标图集 03G101-16、柱纵筋连接部位应避开箍筋加密区与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配置箍筋。这两句话是不是说反了啊? 你可以参考 03G101-1 第 36 页两句话不矛盾,而且搭接区域也不需要箍筋加密(起不到作用);第一句“柱纵筋连接部位应避开箍筋加密区” 是指连接部位要避开柱子的薄弱区域,这个区域在 G101 图集中规定是取:500mm、柱子较长的边长或圆柱直径长度范围、1/6 柱净高(在基础以上一层时是 1/3 净高)这三个值中最大的一个,即是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一般的情况下,当柱为短柱时(高宽比小于 4),全高加密,但连接区
8、域还是按上面所说的范围确定;第二句“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配置箍筋” 是指搭接接头已经错开了薄弱区域,但这里仍需配置箍筋,而且在搭接的情况下,一般要错开搭接接头(百分率);7、为什么柱纵向构造钢筋要验算配筋率?而梁箍筋剪力较小时只需满足最大箍筋间距而不需验算配箍率?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柱纵向钢筋按构造配筋时不和箍筋一样只需满足间距要求,而是通过验算配筋率来决定?柱纵向没有构造钢筋!是俗称构造配筋,意思就是规范里的最小配筋率。不需要抗震构造措施的梁(如次梁、设防类别为丙类、丁类的地基梁等)箍筋需满足最大箍筋间距及斜截面抗剪计算而不需验算体积配箍率。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见 GB50010-2002 第 9.5.1 条。你问的为什么,我不能答复,只能说规范是这样说的。还有,柱的纵向钢筋也有最大间距的限制。8、暗柱、约束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采用搭接,在搭接范围内箍筋需要加密吗?本项目是剪力结构,有 28 层钢筋的搭接接头应该避开箍筋加密区9、受力钢筋接头外箍筋配置要求?你是说绑接接头吗?如果是绑接接头的话,那绑接处一定要加密!箍筋可以用正常的箍筋!如果你不怕麻烦的话,那最好就按 03G101 图集上特别加工了!不过,我想那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