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七年级下册语文默写(一)班级 姓名 学号 1、 童年的朋友(1)在她没来以前, ,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 , ,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2 她马上 , ,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可见外祖母伟大的人格力量。2、 一面(1)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爱,给了青年人无穷的力量,正如阿累所写“在这四年里, ,受尽非人的 ,我咬紧了牙, 。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在,先生是死了! , ; ,这是 。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继续前进。3、 登岳阳楼(1)通过虚实相间的写景,描绘洞庭湖壮阔气象的句子是 , 。(2)
2、杜甫晚年举目无亲,体弱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正如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所写:“ , 。 ”却仍然为国事而担忧, “ , 。 ”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爱国情怀。4、 题破山寺后禅院(1) 、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 。(2)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 , 。(3)以声衬静的句子是: , 。(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 。25、 从百草园打三味书屋(1)百草园之春色彩斑斓,有“ , , ,紫
3、红的桑椹。 ”;百草园之夏妙趣横生,听“ ”,看“ , 。 ”百草园之秋乐声不断, “ , 。 ”那是昆虫的音乐会。(2)如果不怕刺, , ,又酸又甜, 。6、 赵普(1)晚年读书勤奋的句子是:“晚年 , , 。 ”(2) 赵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 , 。表现了一个中心: ” 。(3)宋初,在相位者多 ,普 ,未有其比。(4)赵普曾四次为国举荐人才, “ ,跪而拾之以归” 、 “ 补缀旧纸 ”等细节描写,反映了他不顾个人安危而为国推荐人才的胆略和超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5)表明赵普勤奋读书好处的句子是:“ , 。 ”7、 两小儿辩日(1)发现源于观察, 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注重从视觉角
4、度观察太阳,他发现“ , 。 ”于是得出了“ , ”的结论;另一儿从触觉角度观察,发现“ , 。 ”他得出了“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的结论。他们的理论根据分别是“远者小而近者大”和“ ”。虽然他们的结论不是正确的,但他们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2)两小儿笑曰:“ !”8、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 , !3七年级下册默写(二)一、 蝉 虞世南 唐代诗人、书法家1 蝉中的“ , ”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2 ,流响出疏桐。二
5、、 孤雁 杜甫1.孤雁是执著念群的, 孤雁一诗中“ , 。 ”写出了其执著的行为。2.“ ,哀多如更闻。 ”则写出了其念群深切的心理。3.“ ,相失万重云?” 是作者融入自己同情失群孤雁的思想感情。4.用反衬手法写出诗人内心失意哀伤,表达强烈的爱憎之情: , 。 三、 鹧鸪郑谷 唐代诗人1.郑谷在诗中这样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 。 ”。2 鹧鸪中的“ , ”两句,让人仿佛置身于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3 “ , ”以人的感受从侧面烘托鹧鸪啼声之悲。4暗指游子佳人心灵呼唤,创造了一个深沉意境氛围的句子是:, 。四、 采莲曲 王昌龄 唐代1 采莲曲中
6、的“ , ”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 2乱入池中看不见, 。五、 莲叶 郑谷 唐代1 莲叶中“ , ”,写出了鸳4鸯戏水,荷叶遮雨,婉转表达出“浣纱人”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2郑谷的诗句“ , 。 ”写出了莲叶的色彩和香美。六、 赠荷花 李商隐 字义山 唐代1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 2 赠荷花中写荷花绿叶与红花相映,多么天真自在的语句是:“ , ”;诗中的“ , ” 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七、 白莲 陆龟蒙 字鲁望 唐代1.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
7、不染的句子是: , 。2.无情有恨何人觉, 。八、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著名哲学家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用莲的正直、芳香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用莲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可远观而不可 ” 。2人们对身处商海而清正廉洁的干部总是赞不绝口,称他们是“ , ”的好干部。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爱莲说中运用反语,暗讽世人的感叹句)4
8、爱莲说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 。6.予谓菊, ;牡丹, ;九 沁园春雪 毛泽东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 ,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诗句: , 5。主旨句是: , , 。 写想像的景色的句子是: , , (5) 。概括写景的句子:北国风光, , 。(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有着前无古人的英雄豪气,沁园春雪中“ , , !”就表达了超越前人、建功立业的雄伟壮志。十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1.以冰雪衬托梅花凌寒开放不畏严寒的句子: , 。2. “俏”既表现了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表现梅不与群芳争春无私的句子是: , 。3.表现梅花虽隐退却仍然乐观谦逊的句子: , 。
9、4.“春归” “春到”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 “飞雪迎春到”体现词人对胜利充满信心。十一。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1.表现梅处于荒凉破败孤独寂寞的句子是: , 。2.表现梅遭受风吹雨打而凄凉惨淡的句子: , 。3.借梅表现遭受当权派排挤,孤傲高洁的句子是: , 。4.借梅比喻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民族气节的句子: , 。十二、 观刈麦1古代农民的生活是艰苦的,观刈麦一诗中“ , ”直接描写出了麦收时节农民的辛苦;“ , ”则是通过农民的反常心理来表现他们所受的煎熬。2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6写麦收季节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反映官府对贫困农民残酷
10、剥削的诗句是(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3 吏禄三百石, 。念此私自愧, 。十三、破阵子1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中,他写道“ , 。”诗人想象着战斗的场面:“ , 。”然而“ , ”的壮志难酬,只落得“ ”的慨叹。2. ,梦回吹角连营。3 , 。沙场秋点兵。十四、 木兰诗1.诗中,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写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很多的句子是 , 。写出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的句子是 , 。具体描绘戍守边关的情景(写军中的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 。表明木兰不贪图功名利禄,热爱
11、家乡的诗句是 , 。, 。2木兰虽是一个女子,却决心替父从军,“ , 。”表明了她对父亲的爱,更表明了对国家的忠。一组排比句“ , , , 。”展现了她从军前的忙碌景象。在征战生涯中,她屡建奇功,73 木兰诗结尾以双兔为喻,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十五、再别康桥1康河边的草木是美的,那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射下,真是美艳无比的,诗人徐志摩写道:“ , ; , 。”就连康河里的水草也是那样诱人,诗人这样描述:“ , ; , 。”2康桥附近的拜伦潭引发了诗人徐志摩美丽的梦,他写道:“ , , , , 。”,于是他荡舟寻梦“ , , 。”3.揉碎在浮藻间, 。4.满载一
12、船星辉, 。4.但我不能放歌, 。十六、 回延安1.树梢树枝树根根, 。2.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3 “ , ”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 ,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 , , , ”描绘了延安新貌。十七、 归园田居1.归园田居这首诗中表明诗人勤劳的语句是 , 。2陶渊明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宁愿躬耕于田园,过着“ , ”的田园生活。“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83。道狭草木长, 。 4 归园田居这首诗中,点明劳动地点及庄稼生长情况的语句是 , 。5 归园田居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的句子是: , 。十八、 使至塞上1.
13、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自己出塞孤独寂寞: , 。2塞外的荒漠,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王维的诗句“ , 。”正是这一特征的最好写照。3.表现边塞将士爱国情怀的句子: , 。4.单车欲问边, 。十九、 黄鹤楼1。 白云千载空悠悠。 2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3.黄鹤一去不复返, 。4 通过美景反衬乡愁的句子: , 。5 ,此地空余黄鹤楼。 文言文练习(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
14、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 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 (2 分)(1)太祖常劝以读书 (2)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3)普 明 日 复 奏 其 人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 分)寡学术: 手不释卷: 卒用其人: 93、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 (2 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跪而拾之以归。C、普又以其人奏。 D 、俱以假山显。4、翻译: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5、学了本文后,对你的学习
15、或生活有什么启发?(2 分)(二)阅读于园一文,完成 610 题。 (14 分)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 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 长如艇子,跨小河,四 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 颓然碧窈。瓜洲 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链接】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后竟失 传,余父余叔不能 饮 一蠡壳,食糟茄,面即
16、发赪,家常宴会,但留心烹饪,庖厨之精,遂甲江左。一簋进,兄弟争啖之立尽,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山人张东谷,酒徒也,每悒悒不自得。一日起谓家君曰:“尔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会吃不会吃。”二语颇韵,有晋人风味。 (张岱张东谷好酒)6、解释下面划线的词或短语。 (4 分)瓜洲步 ( ) 缘坡植牡丹、芍药 ( )主人处处款之( ) 瓜洲诸园亭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2)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 8、 于园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文中哪一句是称赞于园假山的
17、构思精巧,值得观赏的?9、作者写“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有何用意?1、太祖/常劝以读书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2、很少 放下 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终于 3、C4、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5、略6、步:同“埠”水边停船处 缘:顺着,沿着款:殷勤招待 诸:众,各(每个1 分,共 4 分) 7、(1)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开门迎客的。 (2 分)(2)吃饱了就自行离开,直到吃完也不曾有人举杯(喝酒) 。 (2 分)8、以实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 (3 分)至于园可无憾矣。(1 分)9、从侧面强调这座园子的与众不同,主人不肯轻易示人,给这座园子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2 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