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831633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环境与规划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080260195 张军辉南水北调总括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按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 170m 条件下,考虑 2020年发展水平在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

2、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 141.4 亿 m,一般枯水年( 保证率 75%),可调出水量约 110 亿m。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积约 15.5 万km2。因引汉水量有限,不能满足规划供水区内的需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鄂五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南水北调河南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省既是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是渠道最长、移民最多、占地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南水北调在河南省主要有安阳段工程,新乡段,穿黄工程,南阳段工程和焦作段工程:安阳段位于京广铁路西侧,起点位于安阳县与汤阴县交界的羑河北岸,经安阳县、安阳市,终点

3、与穿漳河建筑物起点相连接; 新乡段工程渠线长度 77.73 公里,分为辉县段、石门河段、潞王坟试验段、新乡和卫辉段 4 个单元工程,各类建筑物 109 座,工程量 9109.02 万立方米,静态总投资 62.46 亿元。该段是我省承建的线路最长、建筑物最多、地质最复杂的工程项目;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总工期中的控制性项目。穿黄工程位于郑州市以西约 30km 处,总长 19.30km。穿黄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建筑物、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穿黄隧洞长 4.25km,双洞平行布置,

4、隧洞内径 7.0m,采用盾构法施工。该工程总投资 3137 亿元,总工期为 56 个月,于 2005 年9 月开工,计划 2010 年 3 月竣工;南阳段起于淅川县陶岔渠首,途经邓州、镇平、宛城、卧龙、方城等县(市、区) ,全长 185 公里,沿线有各类交叉建筑物 270 座,工程静态投资约 125 亿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焦作 2 段工程位于焦作市及修武县境内,渠段起点位于焦作市苏蔺西李河渠倒虹吸出口,向东北方向穿越焦作市,至修武县土高村南纸坊河渠倒虹出口与辉县段相连。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缓解河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5、,对实现中原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以下将从以上几个方面着重分析南水北调对河南的影响。一、对河南经济的影响1.巨大投资将拉动河南经济发展:投资拉动、需求拉动、出口拉动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为近几年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所证明。按照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中线主体工程按照 2004 年三季度物价水平计算,总投资 1367 亿元,在我省境内投资约 670 亿元。巨额投资将直接拉动我省经济大幅增长。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建材市场影响巨大。初步估算,我省总干

6、渠工程需水泥 572 万吨、钢材 814 万吨、木材 82 万立方米、油料 70 万吨、沙石料 2678 万立方米,不但可为建材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同时还可以给建筑业提供大量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促进建材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二是按每 5 万元10 万元投资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估算,中线工程在建设期每年将增加 10 万20 万个就业机会。四是对电力供应、建筑器材、交通运输等有显著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刺激相关产业和关联产品的发展。按照投资对经济拉动乘数原理,其间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更加可观。2.工程建设带动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南水北调工程除了在建设期每年将为我省增加 10 万个就业机会外,在工程完成以后,

7、吸纳就业的因素也不断增加。如具有开发价值的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因水资源供给增加而能够扩大生产规模的产业及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将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等。另外,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某些产业项目和受水区域将会迅速开发建设,区域经济格局将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使这些区域和产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和科技人才向这些区域和产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就业结构。3.打造我省新兴旅游经济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省境内共涉及各类文物点 330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市县级 61 处,根据有关规划,若按 6的比例发掘,计需挖掘总面积约 85 万平方米。丹江口库区中线总干渠区

8、域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等级较高、文化内涵深厚、年代跨度较长,可谓一部珍贵、生动的“中原文明编年史” 。从南至北,有库区的楚都文化、南阳的汉文化、许昌的曹魏文化、郑州的商周文化、焦作的东汉文化、安阳的殷商文化等团组。文物发掘工作完成后,将在渠首规划建设库区文物博物馆,在郑州规划建设总干渠文物博物馆,以展示我省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加上我省沿线已有的自然历史景观,在沿线建设主题明确、以点串线的文化长廊,进而形成文化旅游线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使中原腹地增加了一条绿色长廊、清水走廊,而且有利于打造并形成以南水北调为纽带南北方向的黄金旅游线路。如库区渠首游,可以自然生态游为主题,吸

9、引饮水思源的京津及华北游客前来观光。又如干渠沿线游,将把南阳景区、石人山景区、少林及黄河景区、焦作景区、安阳景区等组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南北方向的旅游线路。以南水北调为主线的南北方向的黄金旅游线路的建设,若与已有的黄河旅游带相结合,将在我省形成大“十”字交叉的黄金旅游架构,从而极大地推动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二、南水北调对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为我省缺水地区丰富的土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建立了基础,可促进当地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2.由于用水状况改善,我省缺水地区投资环境也将得到改善,这将吸引大批国外资金投入到本地区的原材料、能源和重化工等项目上来,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10、3.南水北调有利于弱化甚至消除我省缺水地区二元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实现本地区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南水北调工程在我省的主要受益区,是农业受旱面积最集中的区域,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引到北方缺水地区,将有效地解决非农产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争水矛盾,在缓解城市供水矛盾的同时也会缓解农村的干旱问题,这将极大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对促进沿线缺水地区农业稳定、高产、健康发展,保障我省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南水北调工程也是解决缺水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

11、距拉大的重要措施。三、南水北调将解决沿线 42 座城市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是我省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水资源严重紧缺地区。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 ,我省受水区城市到 2010 年仍缺水297 亿立方米,到 2030 年缺水量将达到 497 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分配河南省用水计划 3769 亿立方米,这将极大地解决河南省水资源的需求矛盾。尤其是在受水区范围内,南水北调水占受水区城市供水的一半以上,水资源条件将发生质的变化。我省正在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省南北,受水城市包括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

12、、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 11 个省辖市市区和 32 个县级市市区及县城。据 1999 年统计资料显示,受水区市区面积 5787 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人口 814 万人,用水人口 940 万人,工业总产值 1333 亿元,是我省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城市的经济建设在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主导地位。沿线城市化进程对中原城市群崛起意义重大。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能够使受水区的城市有相对充足可靠的水源,使各城市在进行建设时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空间。2.受水城市将不再谋求超采地下水,工业、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用水将不允许使用中深层地下水,城市建设发展环境也会得到极大改

13、善。3.调水工程将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从而加速农村人口向附近小城市和城镇转移。4.调水工程的建设,将形成以工程为纽带的新兴城镇。四、南水北调有利于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统计,库区 74 万老移民现有人均耕地为 087 亩,其中 12 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5 亩,07 万人人均耕地不足 03 亩,年人均纯收入仅有 920 多元。库区移民外迁安置后,其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均耕地增加。移民安置标准为:人均水浇地 105 亩,人均旱地 14 亩,不但人均土地数量有所增加,而且安置区土地质量和耕地条件也优于库区。 2.住房条件改善。库区移民现人均住房面积只有 2

14、32 平方米,且多为土木结构。安置后标准住房面积为人均 28 平方米,且为砖混或砖木结构,移民的住房数量和质量均有提高。 3.生活环境改善。与库区相比移民安置区是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条件较好且距城市或县城更近,教育、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更好。 4.后期扶持政策。为了让移民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国家计划按每人每年 600元再扶持 20 年,将有力促进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规划报告 ,为安置库区移民,将新建居民点 707 个。精心规划的居民点,生活、生产、交通、供电、灌溉、排水、教育、卫生、贸易、娱乐等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建成后将形成一

15、道亮丽的风景。移民新村的建成,对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有效解决沿线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坚持“三先三后”的建设方针,国家和各级政府将会加大对水源地和沿线区域的环境治理和环境投资力度,这将会使我省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中线工程水源地共涉及我省南阳、洛阳、三门峡三市的淅川、西峡、内乡、邓州、卢氏、栾川六县,流域总面积为 7815 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1367 万人,其中,县城 2 座,乡镇 15 个,水土流失面积 4143 平方公里。作为饮用水源地,国家对水质保护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门编制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护规划并

16、已经国务院批复。国务院批复的近期规划共安排投资 7019 亿元,拟安排我省投资 1497 亿元,项目 127 个,其中水保项目 97 个,投资 48 亿元,环保项目30 个,投资 1017 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省水源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项工作的开展。届时,库区及上游地区天将更蓝,水将更清,山将更绿,展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2.改善总干渠沿线生态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水面宽约 70 米左右,渠道两侧将建 8 米10 米的绿化带。调来的优质水资源,在促进我省受水区的工农业发展的同时,形成一条“清水走廊” 、 “绿色长廊” ,对沿线地区的生

17、态环境、局部气候将产生积极影响。3.保护地下水源,减少地质灾害和环境灾害的发生。供水后,沿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用水矛盾缓解,生态用水会相应增加,水流的自净功能会有所恢复和增强,因径流过度提取而流量日益减少甚至断流的河流会有所改善,因缺水而萎缩的湖泊、水库、湿地也会部分重现生机,沿线植被状况会有所修复,用于绿化、营造水体、清污等环境建设和治理的水源会相应增加,这些都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六、南水北调对河南省的不利影响1移民和占地问题在我省境内包括丹江口水库库区工程和输水总干渠两部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新增淹没面积 302.5 平方公里,其中我省境内新增淹没面积为 144 平方公里,占地 2

18、1.7 万亩,淹没影响房屋面积 258.4 万平方米,需搬迁安置移民 15.7 万人;总干渠在我省境内 731 公里,流经 8 个省辖市,21 个县(市) ,占地 35.5 万亩,其中永久占地 18.1 万亩,临时占地17.4 万亩,需拆迁房屋 208 万平方米。拆迁涉及人口 5.5 万人。中国目前移民补偿严重偏低。目前的补偿标准完全是按农民的纯收益来进行的,而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却仅能维持最低生存标准,即解决了温饱问题,除此之外,农民的年剩余基本为零。在此基础上计算的补偿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2.人工河道清理问题中国北方降雨主要集中在 6、7、8 三个月份,人工河流经部分的河道一次

19、大雨就可能将其完全堵塞,使河道完全失去作用。河道堵塞后的直接、间接、可预见、不可预见的问题会是当地面临的一大问题.3.文物问题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地下埋藏着无数的文物。南水北调工程量大,历时长。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物损坏、文物被盗等一系列文物问题!特别应注意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它的蓄水水位将在大坝建成后从最高 157 米提高到 170 米,这意味着丹江口库区内将有 10000 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全部淹没在水下,而其中涉及到的文物保护点就有 210 处之多,其中甚至包括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遇真宫,大量珍贵文物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4.一些传染性疾病的跨地域传

20、染问题南水北调在加强了祖国南北的交流,更为一些传染性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河道附近的防疫工作仍是对工程的一大考验。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惊醒力度。南水北调利弊谈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力图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变中国南方水多为患、北方水少致灾的局面,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任何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有利有弊,关键是做到趋利避害。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说,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全面缓解京、津、冀、豫、鲁及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内蒙、陕、晋等多个省市的水危机。惠及亿人口,接近非洲干旱地区受水危机困扰的人口总数。其中,仅中线近期工程在供水和防洪两方面的直接效益,初步估算年平均效益达亿元。中线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并解除汉江流域洪涝的威胁。对于河南省来说,总体上,南水北调利大于弊,是一项民心工程。相信南水北调一定会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