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代企业管理 严成耕1.4.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829302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管理 严成耕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代企业管理 严成耕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代企业管理 严成耕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代企业管理 严成耕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代企业管理 严成耕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 堂 教 学 设 计第 学时 年 月 日课 题 1.4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授课类型授课班级 新授型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讲授法应知 知识目标探究式图解式应会 能力目标学习任务分析拓展 价值观目标教学策略及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备注20 世纪是真正的工业化管理产生和发展的世纪。从 1903 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以来,经历了 100 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门齐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体系,管理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阶段的主要理论指的是 19 世纪末、20 纪初在美、法、德等国形成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人类第

2、一次运用利的、系统的方法来讨论管理问题,所以又被叫做古典或经典管理理论,包括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ies)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 (1911)主要观点:1)制定高标准的工作定额;2)提供标准的工作条件;3)实行差别化的计件工资;4)提出把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前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3、后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心理。 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为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它是科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未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它只解决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 (二)一般管理理论(General Management Theories)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 ,被誉为 “经营管理之父” 。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1916)主要观点:管理不同于经营。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

4、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管理职能。 一般管理有 14 项原则。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主要有三大贡献:一是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二是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三是提出管理的 14 条原则。这三个方面也是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对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评价: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将法约尔尊奉为开山祖师),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有着深刻的影响。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中理论构架,来源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管理原则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某些原则为人们所接受和使用。被誉为继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之后,管

5、理学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三)行政组织体系理论(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System Theories)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主要观点: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是法律规定的权力。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

6、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2、在组织中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3、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4、组织中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5、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6、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励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事业心。 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两大贡献:一是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的描绘,为行政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二是分析了官僚制的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对

7、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评价:行政组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进程,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自出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韦伯关于组织中三种合法权力的精辟分析,犹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中法定权力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其关键就是要确定法定权力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及决定地位。 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它力图克服古典管理理论的弱点,重视人的因素,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们的影响;强调把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用于管理,做出准确的决策。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形成两大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和

8、管理科学学派。 (一)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30 年代初。在初期,它叫做人际关系学说,着重从社会和心理方面研究企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美国管理学家埃尔顿梅奥(1880 1949)等人创立的。梅奥受过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20 年年代末期开始主持有名的霍桑实验,并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主要观点职工是“社会人” 。这是针对当时流行的“经济人”的观点提出来的新观点,他认为职工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受社会和心理各方面的制约。因此,必须从社会和心理各方面来激励工人。企业中除了“正 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成员有他特殊的

9、共同感情、惯例和倾向,无形地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对提高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领导的能力在于通过对员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他们“士气” ,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又发展为行为科学,20 世纪 60 年代又出现了组织行为行科学的名称。行为科学从怎样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出发,形成了行为科学两大理论体系,即“人的本质理论”和“激励理论” 。 1人的本质理论美国的麦戈雷格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了“人的本质理论” ,他的主要著作为企业中人的方面(1957 年发表)等。麦戈雷格等人的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有三种观点,一种叫 X 理论,一种叫 Y 理论,一种叫权变学说。这三种理论都是

10、研究人的本性是什么的。 X 理论的主要思想:X 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坏的,认为管理的全部问题在于一个“管”字。管理的作用就是用各种方法强迫工人去完成工作。机构的建立,制度的制定,管理人员的选择,都应按此原则进行。在机构上突出监工的作用,在制度上强调惩罚,在理论上强调管制。Y 理论的主要思想:与 X 理论相反,Y 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认为人有创造性,有想象力,人是愿意进步的、向上的。管理的作用就是启发人的这种本性,给人创造各种机会,引导他们为实现自己的需要而努力工作,用适当的组织方法把个人的目标和集体的目标结合起来。Y 理论强调教育,认为教育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Z 理论(超 Y 学说)的主要

11、思想:Z 理论就是权变学说,即 X 理论和 Y 理论的结合。认为人与人是有区别的,参加工作的动机不一样,个人的爱好和特点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管理的作用就是把工作和个人的特点结合起来。显然 Z 理论要比 Y 理论全面一些。 2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研究的内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的产生又依赖于需要。为了使人达到目标,从外部给以推动力来满足人的内在需要或欲望,就可以促进人的行为。管理者的责任在于:了解下属在各个时期的各种不同需要,分析人们在各种场合产生的各种不同行为的原因,从而引起和激励人们趋向正当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积极的行为。 (1)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12、亚伯拉罕马斯洛(A HMaslow)提出的。该理论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该理论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备注 自我实现 胜利,成就等尊重需求 自尊,受尊重,地位等社会需求 从属感,归属感,友谊感安全需求 职业和人身安全,社会保险生理需求 衣,食,住,行,医疗底部的三种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

13、适。顶部的两种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马斯洛认为各层次需要间的关系如下:1)一般来说,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 2) 五种需要不是每个人都能满足的,越是靠近顶部的成长型需要,满足的百分比越少。 3)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希望需要得到满足,但已满足的需要就不像未满足的需要那样具有相同的激励作用。对于员工来说,得到他们所追求的事物比得到更多的他们已拥有的事物有更强的激励性。已经完全满足的需要

14、不会成为强的激励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现代管理者具有很强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思想,以帮助管理者考虑如何激励员工。管理人员要确认员工需要,承认不同员工会有不同的需要,满足尚未实现的特定需要比满足已得到满足的需要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认识到提供相同的报酬(特别是用来满足低级需要的)对于激励的作用是递减的。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匹兹堡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

15、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在工作中,又有哪些事项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 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备注福利等。 保健因素的作用: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

16、预防性的。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 ,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激励因素的作用:具备了激励因素,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管理当局应该认识

17、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双因素理论的实践意义: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3)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目标,是因为这

18、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弗鲁姆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VEM激励力量,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V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 E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辩证地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如果个人主观认为达到目标的概率很高,就会有信心,并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反之如果他认为目标

19、太高,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成绩时,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得到合理的奖励,就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奖励办法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 期望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激励方面,启示管理者应当采用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而且在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在激励过程中,还要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加强期望心理的疏导。期望概率过大容易产生挫折,期望概率过小

20、又会减少激励力量;而实际概率应使大多数人受益,最好实际概率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并与效价相适应。(3)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二)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认为:管理就是指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

21、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可以应用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作为管理手段来解决。只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模拟、方案选优,才能进行正确决策和合理组织生产与控制,最优地达到目标,这才是适应先进生产技术要求的现代管理方法。这套理论就本质而言,仍是泰勒制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管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突出经营决策,面对市场用户,力求提高赢利水平,提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的观点。 第二,把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三,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标榜“管理民主化” ,以“尊重人”为口号,采用激励手段,并

22、进行智力开发投资,重视教育。 第四,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成就。第五,实行系统管理。运用系统论、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外部受社会系统的政治因素制约,内部又将各管理部门分为若干子系统,应用系统工程,从系统的最优化观点出发,进行经营管理的战略决策。三、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一) 过程方法1961 年,哈罗德孔茨(Harold Hoontz)提出。他先是承认每一种方法对管理理论都有一定的贡献,然后他进一步指出:第一、人力资源方法与数量方法是实际管理中有效的方法;第二、过程方法能够包含、综合当今各种管理理论,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看成一个连续的过程。(二)系统理论备

23、注 系统理论主要思想:1、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前者必须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生存,后者不必如此。现实中的组织都是开放系统,忽视环境会使经营失败。2、熵指系统由衰退走向死亡的趋势。组织必须监控环境,不断调整,持续从环境获得新的输入,以保证系统繁荣昌盛。3、协同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组织设立时就会产生新的阶层,要保持其协调;几个组织单位一起运转可完成一个组织单位无法完成的工作。4、子系统是彼此相互依赖的系统的各项构成要素。组织中某一部分变化势必影响其他部分,必须将企业有机地结合,作为整体协调管理。(三)权变观点在一种环境下有效的方法在另一环境中未必有效,必须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及多种因素变化采取合适的企业组

24、织形式。权变因素包括:外部环境、企业战略、技术、组织结构四方面和“7S”因素(指:战略、结构、制度、共同价值观、技能、人员、作风) 。(四)其他相关理论1、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基本内涵是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为出发点,以价值增值流程(使客户满意的任务)的再设计为中心,强调打破传统的职能部门界限,提倡组织改进、员工授权、顾客导向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以达到企业动态地适应竞争加剧和环境变化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2、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知识和见解。组织学习过程分为知识获得(技能、观察力、关系的发展或创造)、知识共享(学习内容的扩散) 、知识利用(学习如何将知识概括到新的形势中,产生效益)。而学习型组织正是自觉地运用知识的获得、共享和利用这三个步骤的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