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 国 矿 产 资 源 潜 力 评 价 数 据 模 型煤 炭 分 册(V2.00)附件 3:煤 炭 组 数 据 项 下 属 词 汇 总编写: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组审稿: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日期:二九年三月1目 录一、数据项下属词代码规定 101、需求分析 102、编码规则 103、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 204、下属词代码表填写模版 3二、数据项下属词 3001、数据项断层类型下属词代码 .3002、数据项地层接触关系下属词代码 .3003、数据项形成时代下属词代码 .4004、数据项褶皱类型下属词代码 .5005、数据项赋煤单元级别下属词代码 .6006、数
2、据项勘查类型下属词代码 .6007、数据项矿井类型下属词代码 .7008、数据项产状类型下属词代码 .8009、数据项大地构造单元级别下属词代码 .8010、数据项煤类名称下属词代码 .8011、数据项沉积相类型下属词代码 10012、数据项沉积构造类型下属词代码 14一、数据项下属词代码规定01、需求分析本项目数据表结构定义涉及大量带下属词的数据项,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应用系统中,经常对数据项的下属词进行分类查询、分类统计、以及进行层次归并或层次分解等查询或统计操作,为了易于计算软件实现此类操作,方便人们进行查询、统计处理,有必要对数据项下属词的代码的编码规则及代码本身进行统一处理。02、编码
3、规则 统一使用“线分类法” (也称层次分类)信息分类编码方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 中的 6 位十进制数字码,就是采用“线分类法”编制而成的。 在线分类法中,每个代码段,可以是十进制数字码,也可以是 ASCII 字母码2(AZ, az) ,但某代码段的取码方式,只能是二选一。 在线分类法中,每个代码段的长度,即数字或字母的个数,可以不同,具体长度依该代码段表示的信息量而定。 在线分类法中,所有代码段的取码方式,不要求统一使用单一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方式、或 ASCII 字母码方式) ,可以混用,即某些代码段用十进制数字码取码方式,另一些代码段用 A
4、SCII 字母码方式取码方式。不过,优先使用单一取码方式。 总的代码段长度之和,不宜太长,但必须考虑代码的可扩展性,包括总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单个代码段的可扩展性。另外,考虑到本次采用了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中的若干数据项代码、数据项下属词,而其中若干数据项下属词的代码采用了十进制数字码的区间分段赋值语义规定方式(也称区间编码) 。因此,数据项下属词代码编码方式,有两种:层次编码方式、区间编码方式。03、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数据项代码 ?数据项语义 ?数据项下属词代码编码方式?(层次编码方式、区间编码方式,二者选其一)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即总代码分段数) ?代码段序号(
5、从左到右编号)代码段名称(描述本代码段含义)代码段长度(数字或字母个数)代码段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ASCII 字母码,二者取一)? ? ? ? 若为层次编码方式时? ? ? ?数据项下属词代码区间数(即总代码区间数) ? 代码长度 ?区间序号 区间名称 区间语义 区间最大值代码 区间最小值代码? ? ? ? ? 若为区间编码方式时? ? ? ? ?304、下属词代码表填写模版序号 下属词代码(计算机使用的)下属词名称或符号(专业人员使用的)下属词语义描述(本下属词的概念或解释)? ? ? ?二、数据项下属词001、数据项断层类型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描述数据项名称 断裂类型/性质
6、数据项代码 GZEEB数据项语义 依据断裂产状和断裂两盘岩块的位移方向确定 4 种类型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 1代码段序号 代码段名称 代码段长度 代码段取码方式1 断裂类型/性质 3 十进制数字码2) 、下属词代码列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100 正断层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下滑动,下盘则相对向上滑动的断层称为正断层。2 200 逆断层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上滑动,下盘则相对向下滑动的断层称为逆断层。3 300 平移断层 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4 611 左行走滑断层 指垂直断层走向观察断层时,平移断层的对盘向左滑行者称为左行平移断层。5
7、612 右行走滑断层 指垂直断层走向观察断层时,平移断层的对盘向右滑行者称为右行平移断层。002、数据项地层接触关系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描述数据项名称 接触关系数据项代码 GZBD数据项语义 指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 1代码段序号 代码段名称 代码段长度 代码段取码方式1 接触关系 2 十进制数字码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41 01 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型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2 03 平行不整合接触表现为上
8、、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表明在这段时期发生沉积间断,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即为不平行整合接触。3 04 角度不整合接触其特征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角度不整合接触。4 10 断裂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接触面之间呈现明显的断裂活动痕迹,则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断裂接触。5 11 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岩体侵入围岩中的一种接触关系,岩体的侵位时代晚于围岩,则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称为侵入接触。003、数据项形成时代下属词代码1)
9、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形成时代数据项代码 YSSD数据项语义 形成时代数据项下属词代码编码方式层次编码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即总代码分段数) 1代码段序号(从左到右编号)代码段名称(描述本代码段含义)代码段长度(数字或字母个数)代码段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ASCII 字母码,二者取一)1 形成时代 1 十进制数字码若为层次编码方式时 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 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1 喜马拉雅旋回喜马拉雅运动最早有黄汲清(Huang,1945、1965)提出来的,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用来与欧洲的新阿尔卑斯运动相对比,用来描述中国整个新生代的构造
10、运动。52 2 燕山旋回燕山期是翁文灏(1927、1929)最早提出来适用于中国大陆的地方性构造术语,用来描述以侏罗纪为主发生的构造事件。后来丁文江(1929) 、黄汲清(Huang,T.K.,1945) 、赵宗溥(1959)将此构造事件扩大为侏罗纪白垩纪的构造事件,从此广为流传。燕山运动以北京附近的燕山为标准地区而得名。3 3 印支旋回印支运动最早由法国地质学家 Fromaget(1934)在研究越南三叠系提出的,后经黄汲清(Huang,1945)的倡导,才在我国广泛使用此构造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二叠纪至三叠纪期间的构造运动。4 4 华力西旋回海西期是指晚古生代时期。晚古生代地壳运动总称为海西
11、运动,又称华力西(Varisian)运动。其得名于德国海西山,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为海西或华力西褶皱带。004、数据项褶皱类型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描述数据项名称 褶皱类型数据项代码 GZCE数据项语义 根据褶皱形态将褶皱大致划分为背斜(背形) 、向斜(向形) 、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倾竖褶皱等褶皱类型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 1代码段序号 代码段名称 代码段长度 代码段取码方式1 褶皱类型 3 十进制数字码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111 背斜 一种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老,外侧岩层较新,称为背斜。2 112 向斜 一种是岩层
12、向下弯曲,核心部位的岩层较新,外侧岩层较老,称为向斜。3 381 复背斜复背斜是由多级褶皱组成的巨大背斜,其特征是在一个褶皱带中,如它的中央地带的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老于两侧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则此褶皱带称为复背斜。4 382 复向斜复向斜是由多级褶皱组成的巨大向斜,其特征是在一个褶皱带中,如它的中央地带的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新于两侧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则此褶皱带称为复向斜。5 961 倒转向斜 指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的地层倒转,具有这种特征的向斜称为倒转向斜。6 962 倒转背斜 指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的地层倒转,具6有这种特征的背斜称为倒转背斜。005、数据项赋煤单
13、元级别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赋煤单元级别数据项代码 FMJB数据项语义 赋煤单元级别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即总代码分段数) 1代码段序号(从左到右编号)代码段名称(描述本代码段含义)代码段长度(数字或字母个数)代码段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ASCII 字母码,二者取一)1 赋煤单元级别 1 十进制数字码若为层次编码方式时 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1 赋煤区赋煤区是根据主要含煤地质时代成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级单元,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划分出东北、华北、西北、华南、滇藏等五大赋煤区。2 2 含煤区含煤区是在赋煤区范围内,
14、按主要煤系聚煤特征、构造特征和煤系赋存特征划分的级单元,是聚煤盆地或盆地群经历后期改造后形成的赋煤单元。含煤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具有一致的聚煤规律(同一成煤盆地或盆地群) 、经历了大致相同的构造热演化进程、煤系具有相似的构造格局、即同时代的煤系的赋存状况相似。赋煤代一般不跨越级大地构造单元。3 3 煤田煤田是在含煤区范围内,按后期改造和含煤性进行的级单元划分,强调煤系的赋存状况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煤田的划分可采用现行方案,根据预测的需要作适当调整。4 4 矿区矿区是指在煤田范围内,与煤炭开发布局区划相当的级赋煤单元,南方多数地区和北方的部分地区,矿区与煤田相当,在此情况下,矿区与煤田同为级单元
15、,不单独分级。矿区包含若干井田(勘查区)或预测区。006、数据项勘查类型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7数据项名称 勘查类型数据项代码 KTTYPE数据项语义 勘查的类型,分为勘探(精查)区、详查区、普查区、预查(找煤)区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即总代码分段数) 1代码段序号(从左到右编号)代码段名称(描述本代码段含义)代码段长度(数字或字母个数)代码段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ASCII 字母码,二者取一)1 勘探的类型 2 十进制数字码若为层次编码方式时 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1 预查(找煤)预查应在煤田预测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
16、行,其任务是寻找煤田资源。预查的结果,要对所发现的煤炭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价值作出评价。2 2 普查普查工作是在预查的基础上或在已知有煤炭赋存的地区进行的。普查的任务是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可能性作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3 3 详查 详查的任务是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4 4 勘探(精查) 勘探的任务是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007、数据项矿井类型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矿井类型数据项代码 KJTYPE数据项语义 矿井的类型,分为生产井、在建井及关闭矿井等数据项下属词代码编码方式层次编码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
17、(即总代码分段数) 1代码段序号(从左到右编号)代码段名称(描述本代码段含义)代码段长度(数字或字母个数)代码段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ASCII 字母码,二者取一)1 矿井的类型 1 十进制数字码若为层次编码方式时 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81 1 生产井 目前正在生产的煤矿2 2 在建井 目前正在建设的煤矿3 3 关闭矿井 目前已经关闭的煤矿008、数据项产状类型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产状类型数据项代码 GZBBGA数据项语义 描述产状类型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 1代码段序号 代码段名称 代码段长度 代码段取码方式1
18、 产状类型 7 十进制数字码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0202001 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指在产出地点的岩层面在三维空间的方位。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2 0202010 裂隙产状 指断裂面的产状,以断裂面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009、数据项大地构造单元级别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大地构造单元级别数据项代码 DDDEB数据项语义 描述大地构造单元级别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 1代码段序号 代码段名称 代码段长度 代码段取码方式1 大地构造单元级别 1 十进制数字码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19、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1 一级构造单元一级区为造山系、陆块区和叠加造山(-裂谷)系。全国共划分为五个造山系:天山-兴蒙造山系、秦祁昆造山系、武夷-云开造山系、西藏-三江造山系、菲律宾造山系;四个陆块区:华北陆块区、塔里木陆块区、扬子陆块区、印度陆块区;两个叠加造山(-裂谷)系:中生代叠加造山系、新生代叠加造山-裂谷系。2 2 二级构造单元 造山系的二级分区包括结合带、弧盆系、古陆块。3 3 三级构造单元相当于大地构造相级的单元,如岛弧、弧后盆地、基底隆起带、前陆盆地等。4 4 四级构造单元 四级构造单元包括坳陷、隆起等。95 5 五级构造单元 五级构造单元包括凹陷、凸起、构造带等
20、。010、数据项煤类名称下属词代码1)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煤类名称数据项代码 CoalName数据项语义 煤类的名称数据项下属词代码编码方式层次编码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即总代码分段数) 1代码段序号(从左到右编号)代码段名称(描述本代码段含义)代码段长度(数字或字母个数)代码段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ASCII 字母码,二者取一)1 煤类名称 5 ASCII 字母码若为层次编码方式时 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 (按 GB5751-86 描述)1 HM1 褐煤一号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大于 37.0%,黏结指数(G)1.5 ,为单河道,河床坡
21、降较小,河身比较稳定,侧向迁移明显。边滩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很发育,构成二元结构,牛轭湖沉积为其特有。5 3200 辫状河相 辩状河由一系列宽而浅的河道、河道砂坝及冲击岛组成。6 3300 网结河相主要发育在坡度平缓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它由几条弯度多变的相互连通的河道组成的低能复合体,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河流搬运方式以悬浮负载为主,沉积作用以垂向加积为主;沉积物类型主要为河道、冲击岛、泛滥平原沉积。7 4000 湖泊体系 湖泊是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集的地区。8 4101 滨湖 洪水湖面与枯水湖面之间为滨湖。129 4102 浅湖 枯水湖面与浪基面之间成为浅湖区。10 4300 湖泊三角洲相在淡
22、水湖泊碎屑沉积中较常见,分布在物源区一侧,而且出现在退水时期。其沉积特征与海相河控三角洲相似,惟规模小的多。由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三部分组成。11 8000 三角洲体系 指河流与海洋、湖泊的汇合处(在河口附近)所形成的锥形碎屑沉积体。12 8100 三角洲平原相分支河道在向前发展,又会在两个分支河道口出现两个新分支河口砂坝,而将分支流河道再度分流,形成次一级分支河道,并向外扩展。由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发展,三角洲就不断向海方向推进,其结果便形成了分支流发育的三角洲平原。13 8200 三角洲前缘相 它是三角洲水下为主的部分,介于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之间,位于分支河道的前端(河口部分) 。14 83
23、00 前三角洲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它是三角洲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地区。主要由暗灰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15 9101 潮汐水道 见沉积学及古地理教程16 9102 潮间沙坪 主要为生物扰动强烈的块状砂,夹交错层理或波痕层理。17 9103 潮上坪 见沉积学及古地理教程18 10000 障壁海岸体系如果海岸地区存在障壁性地形,如砂坝、砂洲、生物礁或水下隆起等地形,使近岸海域和广海隔绝,近岸海水处于局限流通状态,则形成障壁海岸。19 10100 潮坪相 是具有明显周期性潮汐活动,但无强波浪作用的十分缓侵斜的海岸地区。20 10200 泻湖相 由障壁岛将其与广海隔开,仅有排水口和外海相连
24、,其中海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水域。21 10300 冲越(溢)扇相 是在风暴期由风暴引起的巨浪冲破或穿越障壁,在障壁向陆一侧或向泻湖一侧形成的陆上扇状体。22 10400 障壁岛相 平行于海岸分布,通常由许多障壁砂体断续相连组成。23 10500 潮汐通道相主要由入潮口平行于海岸的侧向迁移形成,同曲河流的侧向迁移一样。沉积层序的结构变化一般由下向上变细;交错层组的厚度向上变薄;底部为残留沉积物,常有砾石、贝壳和其他粗粒沉积物组成,并具侵蚀底面;其上为较粗砂沉积,具双向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上部为由中细粒砂组成的浅潮道沉积,具双向小型到中型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24 10600 潮汐
25、三角洲相 见沉积学及古地理教程25 11000 无障壁海岸体系 没有障壁性地形的海岸环境称为五障壁海岸体系。26 11100 海岸沙丘相 位于最大风暴涨潮位以上的无障壁海岸环境。27 11200 后滨相 海岸沙丘下界与平均高潮线之间的地带,相当潮上带。1328 11300 前滨相 平均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之间,相当于潮间带。29 11400 临滨相 位于平均低潮线和浪基面之间,属于潮下带。30 11500 过渡带相 位于浪基面以下。31 11600 远滨相 见沉积学及古地理教程32 13000 潮汐带(潮坪)碳酸盐体系 具有明显周期性潮汐活动,但无强波浪作用的平缓倾斜的海岸地区。33 13100
26、 潮上带相位于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正常潮汐作用不能到达,但在大潮或风暴潮时,海水可淹没,宽达数十到数百里,沉积物主要是泥状至泥粒状纹层、白云岩、石膏质白云岩、隐藻类纹层石灰岩、隐藻类纹层白云岩等。由于本带的盐度变动极大,仅有蓝绿藻席发育,罕见小型薄壳有孔虫、介形虫、软体动物及外来贝壳夹层和植物根等。鸟眼构造、不规则纹层、干缩裂缝、泥卷构造及膏盐假晶等发育。34 13200 潮间带相指位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区域。宽数十里。主要由泥晶石灰岩、球粒泥灰岩组成,常发生白云石化。含腹足娄、有孔虫及藻类叠层石。具生物搅动构造、生物潜穴及水平层理,局部见小型交错层、干裂等。35 13
27、300 潮下带相指位于平均低潮线以下的区域。这一区域水浅,阳光充足,氧气充分,波浪活动频繁,从潮汐及陆棚地区,带来丰富的养料,故大最海相底栖生物发育,有珊瑚、菩藓动物,棘皮动物、海绵类、层孔虫、腕足类及软休动物等,行光台作用的钙藻也大量繁殖。由于水浅蒸发量大,海水经常处于过饱和,沉淀大量灰泥。在气候温暖,有海风影响,陆源物质供给很少以及海底地形平缓倾斜时,可以在碎浪带出现岸礁或沿岸鲕粒砂堤,这叫礁后或坝后形成泻湖环境,以球粒泥晶灰岩和生物泥晶灰岩为主,粟粒有孔虫、绿藻、软体动物等适盐度变动生物大最繁殖。36 14000 碳酸盐岩台地体系 见沉积学及古地理教程37 14100 台地蒸发岩(萨布哈
28、)相 即潮上带相,经常位于海平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特大风暴时才被海水淹没。38 14200 局限台地相这是一种泻湖相,还包括潮间环境。海水循环受到限制,海水一般比较浅,盐度变化较大,淡水、盐水、超盐水均有。39 14300 开阔台地相 此相带位于台地边缘内的海峡、泻湖以及海湾中,水较浅,几米到几十米。盐度近于正常或略偏高。40 14400 台缘浅滩相是台地边缘相区的一种高能环境,处于开阔浅海,没有障壁和广阔藻席,碳酸盐沉积作用直接受海洋波浪和潮汐等作用控制。41 14500 生物礁相指造礁生物原地生长建立起来的水下隆起,沉积厚度比相邻地区大,具有完整的生物骨架,形成深度从海水表面到水深小于
29、200m,有些地区可延伸至水深14500m 处。42 14600 斜坡或缓斜坡相 是浅海边缘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43 14700 盆地边缘相 细纹层中的碎石流,斜坡末端上的灰泥丘。44 15200 陆架沙脊相是平行于或近平行于最大潮流方向的水下凸起砂坝,沙脊一般高 10-15m,最高可达 40-50m,宽约几百米,长达几公里,至几十公里,长宽比通常大于 40:1,脊线平直或弯曲。45 15300 风暴沉积相在海岸和开阔的陆棚中台风和飓风引起风暴潮可造成大片海面升高、海面流速增大,波浪传播的深度增加,破坏正常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物,并堆积形成风暴沉积。012、数据项沉积构造类型下属词代码1
30、) 、下属词代码编码模型描述数据项名称 沉积构造类型数据项代码 CJGZLX数据项语义 沉积构造类型数据项下属词代码编码方式层次编码数据项下属词代码段数(即总代码分段数) 1代码段序号(从左到右编号)代码段名称(描述本代码段含义)代码段长度(数字或字母个数)代码段取码方式(十进制数字码、ASCII 字母码,二者取一)1 沉积构造类型 4 十进制数字码若为层次编码方式时 2) 、下属词代码表序号 下属词代码 下属词名称或符号 下属词语义描述1 2001 层理构造指岩沿垂直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层状构造。它通过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及颜色的突变或渐变显现,是沉积岩和某些火山碎屑岩的重要标志。层理可按细层和
31、层系的几何形状、层系厚度及成因进行分类。目前常用的有两种划分法:一是按细层的形态及其与层系界面的关系划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三种基本类型另一种按细层、层系的形态结合成因分为板状层理,楔状层理,槽状层理等。2 2002 水平层理 层理的基本类型之一。由许多呈直线状彼此平行(平行于层面)的细层组成。形成于平静的或微弱流动的水介15质中,如海洋、湖泊的深水地带及泻湖、沼泽地区。常见于粘土岩、泥质细粉砂岩及石灰岩中。3 2003 平行层理一种层纹平行,外貌似水平状的层理,它不是水平层理,而是在超临界流动状况下(Fr1)造成的一种层理。它的特征是:1 出现在粒度较粗的砂质岩石中;2 常拌有冲刷现
32、象;3 沿层纹很容易剥开,而成一非常平坦的层理面,在此面上有明显的平行条纹构造,称之为“剥离线理”构造。4 2004 韵律层理又称“韵律层” 。其特征是组成层理的细层或层系,在成分上、结构上及颜色上作有规律地重复变化。最常见的韵律层理是缟状层理与序粒层理。5 2005 交错层理在欧美文献中,此术语泛指细层与层系界面相交成角度的多层系的(不管各层系内细层倾向是否一致 )或单层系的层理,它常常是由沙垄(大型 )、沙浪(中型) 或沙纹(小型)的迁移而造成的。在苏联文献中则指各层系中细层倾向相反的多层系层理,把它算作斜层理大粪中的一个亚类。在我国,以上两种用法均有。6 2006 爬升层理是由于水流波痕
33、或波浪波痕的迁移而产生的,由向上生长的一系列相互叠覆的波痕层理组成。其形成条件是悬浮沉积物丰富,使波痕不仅向前迁移,而且向上叠覆形成一个相互叠覆的波痕序列。爬升层理可分为同相的爬升波痕层理和迁移的爬升波痕层理。7 2007 粒序层理叉称“粒级层理” 。韵律层理的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在每一个沉积单元中都表现出颗粒大小的逐渐变化,通常是从沉积单元的底部到顶部,颗粒由粗逐渐变细,这种粒序性称之为正粒序。如果自底到顶表现为由细粒过渡为粗粒,则称为逆粒序。8 2008 脉状层理又称压扁层理。一种层系的层理。其特征是,在某些沙纹体的槽部夹有不连续的及分义状的泥质稀薄层,状若枝状泥脉穿插,故称脉状层理。它是
34、在水流或潮汐流作用较强,而且砂层的沉积和保存较泥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形成的,常常是潮汐带砂坪沉积的特征。9 2009 透镜状层理一种多层系层理。其特点是砂质透镜体包于泥质层中,砂质透镜体内部具发育良好的前积纹层,纹层的倾向大多是单向的,但有时为双向的。它是水流作用较弱主要是潮汐流砂的供应不足,泥的沉积和保存条件较砂有利的情况下形成的。在潮汐带的潮坪沉积中较常见10 2010 砂泥互层层理水平的砂质层和泥质层相间重复出现,砂泥层单层厚度数毫米至数厘米,等厚或不等厚,形成的动力条件比波状层理弱,主要见于潮汐、三角洲、湖泊等环境。11 2011 块状层理 是肉眼甚至借助仪器也辨认不出层内纹理的沉积层,
35、在砾岩、砂岩和泥质岩中都有分布。块状层理的成因16包括:快速堆积无分选成因,如洪水,浊流;静水和深水环境成因,如深海泥岩;生物扰动成因使原始层理被彻底改造。12 2012 层面构造沉积岩的一种原生构造。未固结的沉积物,由于机械原因或由于生物活动在其表面造成的痕迹,被后来的沉积物覆盖面保留在层面上的构造现象。种类繁多,有波很、泥裂、雨痕、虫迹、和各种印痕。借助于它可以恢复古地理环境以及判别地层是否倒装。13 2013 波痕沉积岩中的一种层面构造。它是由于风、流水或波浪等作用于沉积物表面时,所造成的起伏不平的波纹状痕迹。这种痕迹表现在层内的遗迹是小型波状层理,而表现在层面上的痕迹即为波痕。14 2
36、014 剥离线理构造指砂岩层节理面上的平行条纹状小细沟或某些颗粒呈线状排列的现象,常见于具平行层理的砂岩中,因为这种砂岩易沿层节理裂开。15 2015 流痕构造流痕是在水位降低,沉积物即将露出水面时,薄水层汇集在沉积物表面上流动时形成的侵蚀痕。一般呈齿状、梳状、树枝状、蛇曲状等。16 2016 槽模又称“流痕” 。指砂质岩层底面上的舌状凸起,一端较陡,外形较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另一端宽而平缓,与层面渐趋一致。一般认为槽模是流水成因的,也就是具定向流动的水流在底部尚未固结的沉积物表面冲刷形成的小淘穴,后来又为上复沉积物充填而成。槽模的长轴平行水流方向,大小一般为 2 到 10厘米,陡的一端指向
37、上游。它可以单独或成群出现,成群时长轴彼此平行,常见于浊积岩及冲积相沉积中。17 2017 沟模一种常见的印模构造。指砂质岩层底面上的平行小脊状凸起(或在下伏的泥质岩的上层面呈平行的沟),脊状体高数毫米,宽数厘米。因为它是水流拖运某种物质,在水底软泥层中留下沟槽或擦痕后,被上覆物质充填而成,故亦称“拖痕” , “滑动痕” 。其长轴平行水流方向。常见于浊积岩及冲积相沉积中。18 2018 跳模形态呈短小似梭形脊状体大致呈等间距分布。它是在流水的过程中,由于某些跳跃的物体间断地撞击泥质物底床形成凹坑,而后为砂质物充填呈印模。19 2019 刷模一种印模构造。指砂质岩层底面上的略呈新月形凹陷的小印模
38、。它是由于呈跳跃式搬运的物体,沿流向前进过程中,间歇性地在底部软泥层表面发生冲击活动,在前方堆起泥质小脊而成。它被沉积物覆盖后,即在上覆岩层的底面形成新月形凹陷,凹陷弯曲的方向指向下游。常见于浊积岩及冲积相沉积中。20 2020 椎模 一种印模构造。指砂质岩层底面上一端较陡,向另一端逐渐消失的小脊状体,较陡的一端指向下游。它是17一种棒状物体插入底部软泥层后,后来因水流的作用慢慢地拔去而形成的一种印痕,被上覆沉积物充填而成。常见于浊积岩及冲积相沉积中。21 2021 缝合线指横剖面中将相邻两个岩层或同一岩层的两个相邻部分连接起来的锯齿状接缝。它实际上是缝合面在横剖面 上 的反应。22 2022
39、 冲刷面构造由于流速的突然增加,流体对下伏沉积物冲刷、侵蚀而形成的起伏不平的面称为冲刷面。冲刷面上的沉积物比下伏沉积物粗。23 2023 冲刷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蚀出来的痕迹称为冲刷痕,风化露头上,在其上覆砂岩层的底面以凸起的铸型保留下来,包括槽铸型和沟铸型两种。槽铸型由不连续的槽状凸起组成,凸起的上游一端呈浑圆状,且凸起稍高,向下游变宽和变缓,一般平行于水流方向的雁行状成群出现。沟铸型由平行水流方向延伸的紧密排列的连续低脊,脊窄而尖、沟宽而园,故在砂岩底面上他们的铸型表现为脊宽而圆,沟窄而深。24 2024 侵蚀构造25 2025 压刻痕水流携带的物体在沉积物表面运动时所刻蚀出来的痕迹称为压刻痕。据其形成方式可分为沟痕、V 型铸型、截铸型、弹跳铸型。26 2026 碟状构造指粉砂或砂中凹面向上的泥质纹层,是含水沉积物在压实固结时,由超孔隙压力所引起的孔隙水向上流动形成的。在碟状体之间有时可见近于垂直于层面的泄水管。主要发育于快速堆积,又饱含空隙水的粉砂或细砂岩中,常见于重力流沉积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