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燃兴趣之火 探索语言蓝海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探,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 ,以收到事半功倍的
2、效果。一、加强情感培养大家都知道,学生和教师之间相处得很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就喜欢这门学科;反之就容易对教师产生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可见,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所以语文学习理应成为师生友谊成长的重要场所。一方面,教师要关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摘下“有色眼镜”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密切和他们交往,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鼓励他们不断地进取,也才能培养起他们健全的人格。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 20 世纪五十年代就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爱”的教育,他经常说: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在这群“星”璀璨的社会,孩子们差
3、不多都有自己的“偶像” ,小小的自我空间里充斥了明星照片。如果教师有魅力,充满激情,品德良好,做事公正,真正做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朋友,做关心爱护他们的朋友,那是任何缥缈的明星都无法和他竞争的。师生间形成真正的感情交流,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应关注、激励学生的学习,对其点滴的进步都应表示赞赏,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二、优化教学情景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要在课堂上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高、最理想的效益,教师的“教”就应灵活多样。教师首先应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
4、,教师要“跟学生学” , “如果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和发现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乃至爆发自身求知潜能。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不言而喻。笔者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教室正面墙上挂着镶着黑边的周总理遗像,一上课,打开录音机和幻灯机,投放多幅制作的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上为周总理送行的动人画片:哀乐低沉地回响。笔者沉痛地开讲:“1976 年 1月 8 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这一悲壮的情景一下子就紧紧
5、地扣住孩子们的心弦,几十双眼睛都闪着泪花。三、注重授课艺术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 ,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为此,教师应打破“老师一人讲、学生听,老师满堂问、学生答”的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经常在课前或课后留
6、一些时间,让学生或议论,或质疑,或问难。如上视死如归这一课时,笔者把第一段的段意概括为“被捕” ,第二段概括为“斗争” ,第三段课文只有一句话:“敌人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 ”笔者据此把段意概括为“失败” 。笔者刚讲完课文,有一学生站起来说:“第一段是王若飞被捕,第二段是王若飞和敌人斗争,第三段应概括为胜利。 ”因为敌人的失败就是我们的胜利。由此可见,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敢于给老师提意见,并表现出他们的敏捷思维。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是多元的发展性,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是语文科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
7、语文学科评价,还只是一张考卷,至多加上简单的面试,很少能把语文学习兴趣作为重要评价内容的,很少能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作为评价的目的。新课程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 ,通过评价发展语文学习兴趣,主要还是靠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过程性评价。实行正面教育,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每天每时注意观察学生所发生的“闪光点” ,并及时表扬和鼓励,甚至以他(她)为楷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感和亲切感,使之内心迸发出希望的火花,激起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拼搏,敢于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信心。如当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并写得比较漂亮时,教师肯定他的兴趣,表扬他写的字,这是对
8、其习字兴趣及写字评价;当学生写得不好却很努力去练习时,老师褒奖他的勤奋,这是对其习字过程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得到发展。平时,课堂上老师“珍贵”的一句赞扬,一句引导,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好的评价,都是学生期待和重视的评价,就有可能因此而影响学生的一生成长。如果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小火星,那么这种评价就是助燃的氧气,其作用是相当大的,就可以让小小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前进的一个动力源。无数事实证明,当学生一旦取得进步,在老师的赞许鼓励下,都会给他们增强成功的信心,当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提高,他们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烈,成功的希望也就越来越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留心观察,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扬起知识的风帆,直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