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洪毅然美学审美本质观的演变.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6824599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毅然美学审美本质观的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洪毅然美学审美本质观的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洪毅然美学审美本质观的演变“美是什么”是自古而今美学的本体性的讨论话题,向来是中 外美学家们试图回答,却又一直难能真正做到了然于心的问题。关 于美的本质等问题的理论探讨,同样一直是洪毅然关注的主要理论 焦点。(一)酝酿期:艺术和美学的学习为其美学本质观的认识做了充分准备(19131949 ) 这个时期是他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学习准备阶段,包括早期学习 艺术和对中外美学家著作的学习整理及别人的评价过程中形成的。 洪毅然美学审美本质观初期的理论主要体现在1949 年后的文章 中,也就是他从 1948 年在四川省立艺术第一次美学公开讲演,并 对朱、蔡的理论质疑开始的,后编成新美学评论 。 新美学评论 编

2、入“新人文小丛书” ,于1949 年出版。可算国内美学界兼评朱、 蔡两派对立说的较早著作。正如他本人在新美学评论中谦逊地 说道“是我多年来学习美学而试欲建立一新美学系统的首次初步研 究报告” 。 在书的前面洪毅然先阐述了西方和我国诸子百家美学的一些 成果,同时肯定了朱光潜与蔡仪对美学做出的贡献:“朱光潜先生 所著之文艺心理学与诗学 ,蔡仪先生所著之新美学 ,尽 管主张互异,价值各殊,实皆不可多得,远胜前出同类之著述,确 均深足重视” 。 因为他本人对新美学也很感兴趣,加上他本文就专 门评论蔡先生的新美学 ,所以他说:“尤其后者(指蔡仪) ,顾 名思义,旨在创立一种美学的新体系,苦心孤诣,弥堪钦

3、迟,笔者 不敏,亦抱此志,惟与蔡先生所见,颇有出入,因特草此评论,藉 与高明一商榷之。 ”在本论部分,洪毅然先介绍蔡仪“典型说” ,肯定了蔡仪典型 说的两大优点,接着用“美人”和“完人” 、 “残人”的事例进行驳 论,说明“以典型为美不美之标准,最终仍然无标准!” 原因是 “蔡先生最大的错误是因为他要有意避免观念论,执著唯物论,而 径向客观界去找客观界所本来没有的美。 ” 他提出自己的观点, 实际上美“而乃物我相接即物与我对,我感知物的关系中 所生出的一种评价而乃在于心与物之相接,心物分离则无美。 ”这样他一步一步评论蔡先生的新美学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初 期美学观点。在这个时期,关于美他既不苟同

4、“观念论者是观念的外射表 现” ,也不苟同“唯物论者说是事物的自具属性” ,而是“人生观意 识对于客观事物相接之一种偏于感觉上的评价;故曰:心物分离则 无美。 ”洪毅然进一步阐述“若无客观条件为根据,美感既无由生 起来,自亦必无美或不美之可言了。所以,美的本质实亦正如善的 本质一样,是一种价值(Value) ,而不是一种实体 (Reality) 。 ”因此,他反对纯主观意识的“外射” ,也反对纯客观物质“自在” , 强调物与心(人)的“相接” (联系、关系) ,又“偏于感觉” (形 象形态) ,才是美(丑)之所在。他认为美(丑)本质是一种“以 感觉为主,而统摄着理智与意欲的价值” 。刘志一与晚

5、年的洪毅然 沟通后所得出的结论为:“他认为美学不是一般的单纯性的认识论, 而是一种价值论。因为一般认识论只讲主观与客观之间如何发生关 系,而价值却是此种关系所生之评价” 。首先,关于他认为美(丑)是一种“价值” ,而不是一种“实 体”的看法,他因于价值与实体的区别上,其实,价值也是一种实 体, “只不过它不是我们的自然生理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物质结 构实体,而是以自然物质结构实体为载体条件,以人与物和人与人 的双层关系之间为内涵的社会物质结构实体。或者说,是这双层关 系的物化形态。因此,对它的感知,不是生理感官而是大脑。机械 唯物论与观念论心目中的实体指自然物质结构实体,不理解和不承 认社会物

6、质结构实体,许多学术观点上的争辩与分歧,实质上都相 源于此” 。其次,关于“价值”的内涵和“评价”的内容是功用(实用) 。 洪毅然说“饭为充饥之物,茶为解渴之物,米为造饭之物,乃至商 品为可买卖以牟利之物”这些观点是他所说的“功用” (实用) , 是指事物的自然使用价值。这只是谈到美丑问题的表面,未能触到 内部实质。因此,他说的“功用” (实用)是指事物的自然使用价 值,它对人的生存当然很重要,但它对人类或非人类的效应是一致 的,人人可用或无用,不会因人而异。 (但是美丑是因人而异的) 。 “这说明事物的自然实用价值不是决定美丑实质的内容。实质上, 决定美丑实质的是它们的社会功利关系价值,美丑

7、只是社会功利关 系价值的形态表现。即美丑是社会功利关系形态;美是有利于审美 主体的社会功利关系形态;丑是有害于审美主体的社会功利关系形 态。它们都是以事物的自然功利关系形态和自然物质形态为物质载 体和存在条件。 ” 因此说,审美意识活动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物质 形态和自然功利关系双方感知,再进一步认识其内涵和社会功利关 系实质。美丑的价值不是自然性的实用价值,而是社会性的实用价 值。再次,他所认为的“价值” ,带有观念论色彩。价值其实是一 种社会物质结构实体,而“价值”与“评价”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范 畴。在美学上,如上两概念混淆,则是混淆美丑现象与美丑感受、 美丑观念的形成之间的关系。 “评价是对价值的评议与判断; 价值是评议与判断的对象,二者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评 议与判断是认识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不是客体,是对客体的感知和 美感的形成(即建构)过程,因此二者不能混淆。(本文档由 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