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682077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摘 要生态旅游立足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虽然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发展生态旅游业拥有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基础,但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时间较短,国民总体环境意识淡薄,有关管理法规不健全,致使我国的生态旅游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矛盾和挑战。生态旅游的观念大多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往往忽略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以此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可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

2、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II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AbstractEco-tourism is based on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s also a hot topic currently. Although China is a country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has valuable n

3、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base, the short development time of eco-tourism, The weak awareness of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national,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re not sound, resulting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faces many problems, contradictions and challenges. The concept of eco-tou

4、rism has remained mostly in the primary stage,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often ignor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itself. 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new problems caused by tourism on the environment on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hazards. This article deal

5、s with the essence and content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 analyzes the status of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to protect our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order to make the tour

6、ism into a sustainable green industry.Key words: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i目 录引言 .1第一章 生态旅游的概念 21.1 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 21.2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2第二章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32.2 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与盲目利用 32.3 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32.4 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4第三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43.1 发展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53.2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

7、观念 53.3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63.4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6第四章 结语 7参考文献 8谢辞 .91引 言旅游业现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而生态旅游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能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落后地区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景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趋严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 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 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

8、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 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第一章 生态旅游的概念1.1 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 1983 年首先提出, 1993 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卢云亭将其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上述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种种解释虽不尽相同 ,但有几点却比较一致:一是生态旅游具有保护性。保护较好的生

9、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前提:二是生态旅游具有教育性。通过生态旅游,可使人接受生态教育,获得生态知识,优化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鉴赏和享受自然及文化地域。三是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获得经济利益,而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1.2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自然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利用、经营管理都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减少和避免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损耗和破坏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

10、景观以及民俗文化,千万不能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去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 其后果不堪设想。研究生态旅游区的承载力,控制生态容量,保证生态环境的优美、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旅游才能永葆青春。第二章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国内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

11、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具体表现如下:2.1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的生态旅游大多由旅游部门负责规划、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很少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的专业人员参与。因此在管理上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利益的情况较为普遍,而且在旅游收入中,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比例较低。在微观管理上,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中开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较多。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

12、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领导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2.2 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与盲目利用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我国对旅游洞天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洞天,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3开得过大、过

13、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洞天景物老化。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2.3 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 10 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受到的建设性破坏越来越严重。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

14、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四季常绿的云南西双版纳,近几十年来,由于大搞毁林形式开荒,以林为能源,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 3776 米,公路只修到 2000 米左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 100 米,也修建索道。索道在国家名胜中心区域的建成,不仅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

15、观和生态的破坏。 2.4 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 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

16、污染,3%有空气污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4第三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目前,通过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如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如何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正确发展旅游业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总体上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的原则。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与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旅游职能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在调整理顺现有体制和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建立起一套既可从源头控制,又能对末端治理,能防能治, 防治结合的资源管理对策体系。生态旅游要实现可持

17、续发展,就应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因此,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3.1 发展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理论是 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来的,阐明了生物资源的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作用 ,是最能解决环境问题的积极途径,也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1996 年 7 月 29 日我国国务院转发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实施中国 21 世纪议程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

18、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久发展和安居乐业。 ”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共存、发展的关系,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根据。 我们在开展生态旅游时,注意维护生态平衡,以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旅游资源,促使珍奇动植物的繁殖。生态旅游应与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旅游规划应该是区域社会经济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

19、旅游也要突出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要形成自己的个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美、求知的需求。旅游具有两重性,即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会加剧旅5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因此在规划时要十分注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具体措施,其中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即控制生态容量。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要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3.2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 、 森林法 、 文物保护法 、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

20、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要通过立法, 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改变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3.3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

21、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的面积逾 300 平方千米,公园内没有 1 条索道,若干条索道都是设在公园之外的。这些发挥功能区分、区内观景、区外经商的优良传统是可以借鉴的。如将旅游设施建在山脚下,山上不修索

22、道,这样游人势必在山脚下的宾馆住宿,当地赚取住宿费和餐饮费肯定高于索道费,而且游人分散于各处,大大缓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顶过分拥挤。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6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3.4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存、相处的生态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思想觉悟。生态旅游是在纯自然环境或受人为干扰较小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客在大自然中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可以了解到自然保护

23、区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普及自然知识的效果。这种形式比其他环境中更生动,更直接,更具说服力。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活动范围不定。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旅游者环境意识是生态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旅游者的教育,要在旅游过程之前进行,并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如旅游团队出发前对游客进行具体的讲解,介绍生态旅游的注意事项。可印制图文并茂的说明书、导游图,可播放通俗易懂的科教片,在旅游区建立陈列厅、博物馆、生态教育展示馆等宣教设施,通过向游客介绍生态旅游的内容、特色、生态学价值,开展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摄影比赛等活动,使“有责任的旅游” 、 “有教育的旅游”思想渗入旅游者的心中

24、,使其成为旅游者的一种自觉行为,引导其按照生态旅游的要求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度过一个高质量的旅游历程。使每一个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另外,通过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进行范围更广泛的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对象还应包括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政府官员、开发商、旅游管理人员,以使其承担生态旅游开发所应开展的各项工作。第四章 结语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了诸多问题,但各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都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合理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法制的健全和规划设计参与者的不断努力,都为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规

25、划体系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条件和契机,而生态旅游业必定会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下,在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总之,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切实把旅游环境视作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7总之,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一个大自然的游乐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用旅游保护生态,以生态促进旅游,将是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8参考文献1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N.光明日报,1998 年 5 月 23 日2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

26、展的主要保证OL.江淮论坛,1998 年 1 月3郑北鹰.破坏森林犯罪行为仍很严重N.光明日报,1999 年 1 月 15 日4李丹.风景名胜区警惕建设性破坏N.光明日报,1999 年 1 月 19 日5权佳,李洪远.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2004 年6宋瑞.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国际经验与启示A.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2004 年7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J.旅游科学 2002 年 11 月 5 日8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 年9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年10刘丽丹,苏杰.宁夏马兰花草原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69-71,7511李菊香.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8):81-82.工作研究275.9谢辞落笔至此,论文已接近尾声,也意味着大学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不可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最后衷心地感谢将要花费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审阅本论文以及参加答辩的诸位专家学者评委老师!由于作者学识有限,论文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