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心理学3.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6819501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心理学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人际关系一个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并不一定预示着这个人会非常优秀。人际吸引:相见、喜欢、成为熟人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研究:(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的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二)研究现状1、西方社会科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私人关系或人际关系的探讨:研究相当活跃,主要在达克主编的人际关系手册

2、中反映了基本情况。但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存在缺陷,达克等人做了概括:A 、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友谊的形成和异性恋爱关系的探讨,其它领域很少涉及;B、将关系看做是包含着两个已定型的、完整的、稳定的、独立的个体的一个静态的、铁板一块的容器,忽视了人际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忽视了关系中的个人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变化的;C 忽视了真实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运作的,这种社会文化情境规定了一种什么才是正常的、可接受的观点,此观点影响人们对关系的知觉,也影响了研究者对关系的知觉;D 、忽视了社会、文化情境对人们建立关系的过程和关系本身的影响。(2)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人群互动关

3、系的研究:人群互动关系包括组织内所有的互动形态,例如组织内部决策的形成、组织设计、领导行为、士气激励、团队运作、冲突管理、人群互动训练等,其核心在于沟通和说服。有效的人群互动关系可以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贡献心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人际技能的训练:IBM 公司的员工每年平均接受共计 32 小时的人群互动关系训练或辅导)2、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1)关系一词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是中国人用以处理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储藏知识的一部分,关系和人情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本土现象。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现“guanxi”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英文学术报刊和文献中。(2)传统文化

4、对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人我关系的思考。例如儒家的“伦” (天地宇宙和人类社会都必须处在情感性的群体人际的和谐关系中) ,还有贵己论、不争论、仁爱论、兼爱论、无我论、等等。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群体本位、而是关系本位,这一观点明确了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上)(3)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关系和人情的实证研究:A、费孝通以农村调研为基础而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胡先晋对中国人的面子和中国人情感的剖析,杨联升对作为中国社会关系基础的“报”的概念的阐释等。 (30、40 年代)研究者对人情的概念、关系的建立、请客送礼行为、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的作用、关系与

5、宏观社会结构的关联等问题都有不少研究。B、自 80 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关系和人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试图揭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规则的理论模式,有黄国光的“人情与面子”模式,何友晖等人的“关系取向”理论,杨国枢的“社会取向”理论等。在实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类型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1)情感上的亲疏维度;(2)地位上的尊卑维度。这是最基本的维度,除此之外,还有次要一些的维度是“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 (前者讲人情,做事因人而异,后者讲一视同仁) , “工作导向与非工作导向”等。研究表明: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

6、现出互补性(一方的支配行为引发另一方的顺从行为) ,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如一方的友善引发另一方的友善)时,双方的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双方都顺从或都支配) ,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一方友善,另一方却带有敌意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这两个维度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不少学者对此有很深入的分析。例如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的概念:中国人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人们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圆圈层里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而且,尊卑有序也是中国乡土社会

7、人际交往的一个特点。2、社会关系模式(1)费斯克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综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关系模式。他认为社会互动有以下四种模式:A、 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 (家人关系,亲密朋友关系)B、 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 (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C、 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 (国与国之间)D、 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费斯克认为,这四种模式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的关系原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组合

8、这四种基本模式,建构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这些模式,但是,哪些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各种模式的应用范围如何,具体的实施细则是什么,则因文化而异。(2)克拉克和米尔斯模式认为人际关系有两种:A、交换关系: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和对等;A、 共享关系: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希望对方作出对等的回报。在共享关系中,人们并非不在乎公平问题,而是对不公平的容忍时间要长一些,容忍程度要大一些,在共享关系中,人们相互信任程度比较高,相信对方不会故意占自己的便宜,认为最后会达到大致的平衡,所以能够容忍一时的不平衡。相反,如果对方立即对等回报,反而会给人太见外的感觉,甚至影响关系的发

9、展。 (第 61 页)3、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和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交往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俩人实际交往的状态。(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这是黄国光在综合了中国的儒家理论和西方的社会交换理论提出的华人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在不同的关系中,遵循不同的交往法则。A、情感性关系:在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情感性关系的需求法则。 (类似共享关系)B、工具性关系:在陌生

10、人之间,是一种短暂、不稳定的关系。 “公平法则”是这一关系的交往法则。 (类似市场定价模式)例如店员与顾客C、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并不是很深刻,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行为的地步。 (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属于混合性关系。具有延续性,双方预期有进一步的交往。遵循“人情法则” 。注重均等与互惠,类似于对等互惠模式。(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是杨国枢根据亲疏远近提出的中国人人际关系类型。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是否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讲利害。(4)核心区、可靠区及有效区。阎

11、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一书中指出,一个村民私人关系根据可靠性程度可以分为几个区域,分别是核心区域、可靠区域有效区域和村庄共同体,再往外就是外部世界。在外部世界,关系是一种办事的手段,送礼也是一种短期、工具性的活动。在村庄的内部,送礼和关系则有不同的含义。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和姻亲,这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友们组成,核心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的界限并非很严格,因为最好的朋友有可能比亲戚还要好。有效区域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更加开放。阎云翔的研究发现,个人与在核心区的人交换的礼物最多,可靠区次之,有效

12、区在次之。三、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会测量法1、社会测量是由美国的学者莫雷诺于 20 世纪 30 年代最先创立的。它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了解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每个成员的人际关系状况。问世之后,社会测量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不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作出了贡献。3、社会测量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向群体成员提问题,请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选择。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心理联系和心理距离,肯定的选择代表了心理上的接纳,否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排斥。例如想测量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可以问,你目前与哪些人关系最好,你愿意和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第三是谁?你愿意跟谁同座?你希望

13、跟谁一块准备考试?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是社会测量标准。社会测量标准有强弱之分,强标准就是涉及到被试生活中最重要与意义最大方面的问题,而有关瞬息即逝的情景性因素方面的问题,就是弱标准,如完成一次性的任务、挑选值日、游戏等。在进行测量时使用几个标准,没有确定的数目,通常多则使用 5-7 个,少则 2-3 个,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还要注意被试的选择数目对测量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数目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固定的, (成员 10-15 人)不限制选择数目, (成员 30-40 人) ,允许选择的数目最好是3-5 人。还有就是选择的顺序问题,选择的先后顺序对分析人际交往的性质与规律性具有重大意义,例如

14、“你与每一位群体成员一起工作的愿意程度如何?请对每个人用 5 点量尺打分,最愿意的打 5 分,最不愿意的打 1 分。(二)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1、人际交往类型测验。测量个体在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例:我在旅行时经常与不相识的人闲谈) 、支配性(例:我喜欢给别人出主意) 、规范性(例:约会迟到时,我会感到不安) 、开放性(例:我经常能够交到新的知心朋友)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一个人的交往类型。2、人际关系能力测验:建立关系的能力、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冲突管理的能力等。3、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不良交往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的行为,例如过分自我中心,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的感

15、受和反应;态度偏激,言辞单调、态度漠然;言语过多,总是抢话说,不倾听别人的话等。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发展一、 人际吸引(一)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1、亲和动机,包括亲和需求(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和亲密需求(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人们的亲和需求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社会比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来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 (电击实验发现人们和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二是社会交换。他强调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和物质酬赏。按照社会交换理论,人们会尽量寻求报酬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而亲和需求可以提供六种重要的报酬:依恋、社会整合(归属感) 、价值保证、可靠的

16、同盟感(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会伸出援助之手) 、得到指导(医生、朋友、老师) 、受教育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1)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的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和社会性的寂寞。情绪性的寂寞是指 没有任何人可以依恋而引起的寂寞。例如到了一定的年龄没有成家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和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远在外地的游子) 。慢性寂寞(长期的寂寞)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影响(3)对人们的寂寞感有影响的因素:A 、婚姻与经济状况(已结婚的人比未结婚的人较少的寂寞感,贫穷的人比富裕的人寂寞感强。B、年龄因

17、素实际研究表明,青少年最寂寞。C、人格因素:内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技巧差。寂寞与社交技巧关系最为密切。提高社交技巧:提高对他人的关注;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 (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模仿)(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个人特质:(1)个人的温暖(对其他人有正性的态度,例如主动帮助他人,赞美他人) ;(2)能力。人们往往喜欢有能力的人。但更喜欢有能力又有小错误的人,因为这种人更容易亲近。 (3)外表的吸引力。2、相似性;(1)人口特征的相似性(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年龄) (2)态度的相似性(3)外表的相似。在选择约会对象和婚姻方面,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做伴侣

18、。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重要性的原因:第一,人们愿意与具有相似性的人交往是因为相似使人们更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第二,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使我们感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自己的态度和信仰是正确的。第三,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 (林黛玉和贾宝玉有相似性)3、互补性。性格互补,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够补充自己人格的人,例如,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会选择抚育性强的人,害羞的人可能会吸引外向的人。相似可以产生吸引,互补也可以产生吸引,两者是否矛盾?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是相似性是更加基本的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这是因为大多数研究都支持相似性产生吸引的观点,而且,相似性涉

19、及更加广泛的范围,即各个方面的相似都可以促成吸引,而互补只在几个方面才能产生吸引。第二,二者有时是协同的。导致吸引的互补是以基本面的相似为基础的。第三,有些研究发现,相似性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而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4、熟悉性和接近性熟悉性可以增加吸引是因为曝光效应。接近性主要是指空间距离的接近。 二、关系的发展人际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吸引可以增加人们交往的动机,但并不能保证关系的顺利发展,关系的进展还包括交往的动机和交往的行为。交往的动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想得到什么。交往的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1、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根

20、据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进行。若觉得贡献和收益大致相等,就会产生公平赶,若不公平就会产生不舒服感。在其他条件下,权力较大的人在社会交换中收益更多。2、自我表露。社会交换过程也包括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对方对你的喜欢,但过分的自我表露也会让人不舒服。3、关系的发展(1)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单向注意阶段,双方没有互动。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双方有初步的、浅层的互动,但是还没有相互卷入,没有走进彼此的私我领域。

21、第三是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表现,分享信息和感情,这是友谊发展的阶段。(2)阿特曼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二是交往的深度。人们根据对交换成本和回报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据此,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A、 定向阶段。对于选定的对象,初步的沟通,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B、 情感探索阶段。有一定的情感卷入,但还不涉及私密性的领域。C、 情感交流阶段。有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如工作中的烦恼,家庭中的情况)D、 稳定交往阶段。亲密朋友的阶段。(3)关系退化的原因:1) 、空间上的分离。2) 、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 3) 、逐渐不

22、喜欢对方人格上的某些特点。4) 、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5) 、妒忌或批评。6) 、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7) 、泄密。8) 、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忙。9)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10)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改变。亲密关系形成的标志:由关注个人一时的得失,转变为关注双方共同的利益,对共同利益产生责任感。三、密切关系(一)密切关系的特征:(1)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2)共同活动;(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表露,相互理解

23、、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最亲密的朋友有可能也是最危险的敌人)(6)承诺。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二)爱情1、什么是爱情,心理学家 Rubin 看来,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2、斯藤伯格从理论上对爱情进行分析,提出了三角理论, ,在他看来,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指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心理上喜欢的感觉,承诺是心里或口头上的预期。这三种成分构成了 7 种爱情形式:1)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2)迷恋式爱情

24、:主要是激情,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初恋3)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4)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5)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6)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3、心理学家拉斯维尔 Lasswell 等通过研究找出了六种形式的爱情:1)浪漫式爱情爱是强烈的情绪体验,最典型的是一见钟情,外表吸引力是此类爱情的必要条件。2)占有式爱情:对爱人有一份狂爱,容易嫉妒,完全被对方迷住。3)好朋友式的爱情:爱情经由友谊、共同爱好及逐步自我展露而慢慢成长起来的令人愉快的亲密关系。1)实用式的爱情:彼此都感到合适,并能满足对方的基本需求,追求满

25、足而非刺激。2)利他式爱情:无条件的关怀、付出及谅解。3)游戏式爱情:玩弄爱情就象玩游戏一样。这六种形式的某些成分构成了人们常说的两种爱情形式:浪漫式爱情和伴侣式爱情。男性喜欢浪漫式爱情(一见钟情)和游戏式爱情(追女人的快感) ,女性喜欢好朋友式的爱情与实用式的爱情。男性选择同伴和合作者,女性选择同伴和生活的支柱。4、对爱情的测量(第 150 页北大出版社)5、爱情行为和感受从恋爱时的感受来讲,爱情与友情的最主要的区别是生理上的反应,让 679 位大学生评定自己在恋爱中的感受,如强烈的幸福感(79%的大学生) ,注意力难以集中(37%的人) ,有飘飘然的感觉(29%) , (22% 的人)希望

26、自己狂奔、大叫, 22%的人在约会前感到紧张,20%的人在恋爱时有陶醉感; 20%的人有双手冰冷等生理反应。爱情行为和感受还与性因素有关。满意的性生活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基础。(三)亲密关系的维持1、平等。 (公平理论)2、归因。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原因,而把对方的不好行为归结到情景中。而不幸福的夫妻则经常做抑郁式的归因,把对方良好行为看成是幸运,而把其不良行为归于人格特质。3、沟通。缺乏沟通是是夫妻关系走向破裂的重要原因。在一项长达四年的夫妻关系研究中发现,在最终破裂的婚姻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埋怨,并且对对方的关怀置之不理。积极行为被忽略,

27、消极行为被夸大。幸福的夫妻也常常通过争论来理解对方的观点,叫摆观点,这对维持健康关系极为重要4、嫉妒与人际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嫉妒一方面是浪漫爱情的标志,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嫉妒会带来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当这些消极情绪积累的时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恋爱关系中,有时一方会故意引发另一方的嫉妒心理来使双方的关系更密切。例如,经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女大学生和五分之一的男大学生会向自己的伴侣炫耀自己以前的情人。(四)亲密关系的终结1、对待不满的策略。亲密关系的终止与满意感和承诺有关,满意度越高,承诺越大,则亲密关系越难终止。在亲密关系出现破裂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四种策略:1)真

28、诚。主动弥补出现的裂痕,怕对方拒绝,所以很少说话,耐心等待、祈求,希望自己的真诚能让对方回心转意。2)忽视。男性多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故意忽略对方,与对方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在一些与所探讨的问题无关的话题上挑剔对方的缺点。这种策略经常被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或既不想改变也不想终止这种关系的人使用。3)退出。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时采用。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4)表达。对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并尽力维持亲密关系。主动的,建设性的方式。心理学家把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产生的争吵分为好的争吵和破坏性的争吵,并指出争吵的时候不要:(1)是一味道歉,不分谁对谁错;(2)对所争吵的问题沉默或置之不理;(3)

29、或者假借他人之口贬低对方;(4)引出和争吵无关的问题;(5)为了和谐而违心同意对方的观点;(6)间接批评或攻击他人的长处;(7)威胁他人将会遇到意外麻烦。要做到:(1)私下吵架,不要让孩子听到;(2)弄清楚所争吵的事情,就事论事。 (3)表达出你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4)说出你同意什么,反对什么;(5)提出一些能够使对方表达关系的问题;(6)等待自然的和解,而不是妥协;(7)提出一些能够增进双方关系的积极建议。2、关系破裂所造成的情感伤痛有一项因素对双方伤痛程度有影响,即在关系结束时是谁先提出来的,先提出的一方痛苦会少一些,在男性身上表现的更明显。在恋爱关系中,遭到拒绝的话,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紧

30、张和痛苦。原因有两个:一是传统的男权文化造成的,男性被看做是控制和权力的中心,因此,当破裂的主动权被女性控制的时候,男性会体会到较高的对自尊的威胁和情绪紧张。二是男性在恋爱中往往只对一个人专一,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这个篮子被打破的时候,受的伤害和损失更大。3、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在失去亲密关系的时候,社会支持是缓冲器。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影响,对产妇也有影响。第三节人际冲突与合作一、 人际冲突(一)研究人际冲突的意义1、可以认识到冲突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从 18 个月开始就与父母产生冲突。美国的高中生平均每天要感受到七次冲突。幸福的

31、婚姻中也要每五天发生一次冲突,不满意的婚姻则平均每一天一次冲突。有一项对美国经理人员的研究发现,管理人员大约有 20%以上的时间用于解决组织中的冲突。2、可以提高我们管理冲突的能力。由于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往往具有不一致的目标,如何在满足关系与情景的需求的同时,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一件需要较高技能的事情。3、使我们认识到人际冲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冲突中理解他人,达到社会化。4、有利于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5、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的健康。(二)人际冲突的实质1、冲突的定义: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2、冲突产生

32、的原因:(1)需要、利益的不同(2)对问题的看法、认识不同;(3)价值观、宗教信仰不同;(4)行为方式和做事的风格不同。在态度、动机、价值观、行为不兼容时,并且意识到双方的矛盾,冲突产生。冲突是战争,而竞争是竞赛。两者不同。3、冲突的作用:既有负面作用(情感隔膜,相互诋毁,相互拆台等) ,又有正面作用(消除隔阂,通过建设性的争论,形成“头脑风暴” ,彼此激发新思想,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案。 )4、冲突的层次和类型(1)布瑞克和凯利的三层次冲突理论。1)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双方对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例如外出度假搭乘什么工具有争论。2)第二层次是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冲突。例如夫妻

33、做家务。3)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往往牵涉到双方人格和价值观的差异,是较深层次的冲突。性格不合,例如一个爱面子,将排场,一个要节省。一般来说。冲突的层次越深,涉及的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难。(2)多伊奇的五类型冲突理论。根据冲突的基础不同,有五种类型的冲突:1)平行的冲突。存在客观分歧,并且都知道这种分歧。例如看电视,连续剧和足球转播之争。2)错位的冲突。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到冲突的存在,但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感到老师打的分数太低,不好直接表明,在上课时故意刁难老师。3)错误归因的冲突。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却没有准

34、确的知觉。以为是对方干的,其实却不是。恶作剧。例如吸烟。4)潜在的冲突。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却没有什么感觉。5)虚假的冲突,双方有分歧,但这种分歧却没有客观的基础。双方的冲突纯粹在于误会。例如你打电话给朋友要他参加生日聚会,由于朋友不在,你托他的同事转告,他的同事忘了,双方都埋怨。在工作关系中,有工作性的冲突和情绪性的冲突,工作性的冲突较为良性,比较容易解决,而情绪性的冲突往往表现为情绪上的敌意或对立,比较复杂,可能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三)冲突的过程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型:1、冲突的潜伏阶段。双方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兼容。2、冲突的知觉阶段。已经认

35、识到这种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3、冲突的感受阶段。分析冲突性质,思考应对策略,而且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如紧张不安、不舒服、愤怒等)4、冲突的外显阶段。冲突公开化,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行为上的对抗。冲突的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5、冲突的结果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双方关系一般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时候进入冲突的结果阶段。冲突的结果可能两败俱伤,可能是一胜一负,处理得当也可能是双赢。能否双赢,取决于冲突的性质和双方管理冲突的水平。(四)冲突的管理1、定义:冲突管理是指人们采取一定的行为来应对、处理冲突。2、冲突管理的方式:不同的人对处理冲突有不同的“个人风格” ,可以根据两

36、个维度来划分:一是合作性,即关注他人的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二是关注自己的需求,坚持满足自己需求的程度。根据人们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可以划分为五中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1)竞争模式。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求并不在意的人采取这种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权力意识和支配性,结果往往是一胜一负。(2)回避模式。对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3)顺应模式。向对方让步的做法,它高度民主关注对方的需求,忽视自己的需求。(4)妥协模式。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5)合作模式。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

37、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结果。一般地说,前三种处理冲突的方式效果不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冲突,使人感觉不舒服,或使问题搁置起来得不到解决。后两种处理冲突的方法比较有效,但并不见的适用于所有情景。冲突处理方式存在文化差异。美国文化更注重竞争,在冲突管理中更倾向于采用竞争的方式。而中国文化强调“和为贵”推崇合作。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采取直接的方式来处理冲突,比较关系自己的“面子”与利益,并主动将自己与对方分离开来。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处理方式较间接,注重保护对方的面子并尽可能维持一团和气的关系。二、人际合作。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艾克斯罗德长期从事人类合作行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根据他的研究,

38、在一个人人 追求自我利益,而且没有中央集权(即没有外在力量强制人们合作)的社会里,合作是可以出现的。1、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1)关系的持续,人们的交往不是一次性的;(二)相互回报。2、为了提高合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建立持久的关系;(2)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3)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4)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奖罚分明。3、第四节 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探索对人的助人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与人格因素,由此探索让世界多一些关爱,少一些仇杀的有效办法。一、 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

39、的行为。(一)利他行为的特征1、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2、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作出的。3、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4、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个人并不会计较。利他者往往不仅是勇于奉献,而且是乐于奉献,帮助他人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二)利他行为的动机分析1、巴特森的“同理心利他主义假说” 。当某人需要帮助时,影响我们决策的首先是:我们对这个人是否感受到了同情心。当这个人显的很苦恼,很无助时,我们是否感同身受?若产生了同情心,就会不计得失地去帮助他。当没有产生同情心时,交换心态就会

40、主导一切。2、社会生物学理论认为:助人是一种直觉反应,是基因进化的结果,是为了保护和促进那些在遗传上和我们相似的物种的利益。3、社会交换理论:助人是理性算计的结果,人们是为了利己而利人。(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动机因素(以上已有论及)2、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1)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作出利益、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富有同情心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比较大。例如信教和不信教育的比较。(2)在性别差异方面,研究表明,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人他人的场合中表现比较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辅助行为中出力更多。(

41、3)心情好时,做好事的积极性比较高。原因有三:1)愉快的心情使人们更加注意人生的光明面,更加注意别人的优点,把人往好的方面想,因此帮助他人的动机更强;2)做好事可以延长好心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好心情可以增加人的自我注意,使人们更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形象来表现自己。3、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1)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拉塔内和达里对此现象提出一个解释,认旁观者是否伸手相救,有一个由五个步骤组成的认知决策过程。在每一步上,旁观者都可能停顿下来,有五个步骤:1)是否注意该紧急事件。若没注

42、意到,当然助人行为无从谈起。2)如何解释该事件。例如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 ,可能以为他喝醉了,也可能以为他病了。这两种解释就会决定是否相救。3)对个人责任的评估,即个人对于解决该紧急问题有多少责任。若决的责任重大就会采取紧急行动,若觉的自己没有什么责任,就可能无动于衷。此时,旁观者的人数多少影响很大。若只有一个旁观者,可能意识到危险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责任重大,若不相救的话,会产生内疚。旁观者人数多了后,责任就会分散,内疚感也会小一些。4)是否知道如何相救。若没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能力,即使有心相助,也是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5)决定是否采取行动。若人们经过了上述所有步骤,觉得有责

43、任相助而且知道该如何帮忙时,他们就进入最后的阶段,有可能考虑一些问题,如对代价的衡量。有人挺身而出,就会起示范作用。(2)需要帮助的人与我们相似,则我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更大。(3)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二、侵犯行为。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行为。(一)侵犯行为的原因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以牙犯牙”是侵犯行为最普遍的原因。2、工具性侵犯行为。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在竞争和冲突中常被有的人采用。3、本能性侵犯行为。许多动物为了争夺食物、领地和支配权而相互斗争。人类为了

44、宗教信仰和自尊,也可能攻击别人。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为。5、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青少年身上尤其明显。(二)对侵犯行为的应对需要采取自持行为。自持行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力。他不同于顺从行为,也不同于攻击行为。以下是几种采取自持行为的几种技巧。1、对维护你的权利的简单表达。2、当别人批评你的想法,却没有充分的理由时,可以采用模糊化的方法,即不对批评提出挑战。 “你也许是对的,但是”3、发现对方忘了以前的约定,可以用自持的陈述或提问提醒对方。4、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5、不要谴责或指责对方,也不要威胁对方。(三)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1、弗洛依德的本

45、能论。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本能有两种,一种是生的本能,即“力比多” ,它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依德称之为“达那多斯” ,他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杀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向内的时候变成受虐狂,向外的时候,表现为破坏、损害、政府和侵犯他人的行为。既然侵犯是人的本能,就需要释放。这一理论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并没有得到科学上的验证。2、洛伦兹本能论。动物学家洛伦兹认为,动物的侵犯行为有两种,一种是掠食行为,不带情绪的、近乎自动性的反应;二是争斗行为。群居的动物为食物的分配、性配偶与空间领域的冲突问题常常表现为侵犯行为。并把动物的侵犯行为与人的侵犯行为加以比较,认为侵犯是人的本能,并要加以释放,战争就是释放方式。现代人除了战争之外没有发泄方式。因采取体育竞赛的方式来发泄人的侵犯本能。这种理论没有看到人与动物的区别。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认为侵犯行为与雄性荷尔蒙有正相关,并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例如男性具有 47xxy 染色体的人较容易犯罪。但要注意,后天的环境和生活经验对侵犯行为的影响,远远超过生理因素的影响。此外,还有挫折侵犯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侵犯行为的转移和消除(自学第 247-2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