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吴起学号:411班级:轻工 104姓名:杨海敏联系方式:18776700645引言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吴起的时代吴 起 身 处 群 雄 争 霸 的 战 国 初 期 , 出 生 于 常 受 强 邻
2、欺 凌 的 弱 邦 卫 国 。 在吴 起 生 活 的 时 代 , 诸 侯 争 霸 , 社 会 动 乱 。 但 所 谓 乱 世 出 英 雄 , 也 正 是 这 样 的成 就 了 吴 起 。二、吴起的生平公 元 前 440 年 吴 起 诞 生 于 卫 左 氏 邑 。公 元 前 421 年 二 十 岁 , 在 卫 。 散 金 求 官 当 在 此 年 之 后 。公 元 前 415 年 二 十 六 岁 , 由 卫 逃 到 鲁 。 师 事 曾 参 之 子 曾 申 , 学 左 氏春 秋 。公 元 前 414 年 二 十 七 岁 , 因 母 死 不 奔 丧 , 与 曾 申 决 裂 。 在 鲁 学 兵 法 。公
3、 元 前 410 年 三 十 一 岁 , 在 鲁 , 为 鲁 将 , 胜 齐 。 因 受 谗 而 奔 魏 。公 元 前 409 年 三 十 二 岁 , 在 魏 , 为 魏 文 侯 将 , 伐 秦 至 郑 还 , 筑 洛 阴 、郃 阳 。 即 史 记 所 说 “击 秦 , 拔 五 城 ”。公 元 前 406 年 三 十 五 岁 , 灭 中 山 后 由 翟 璜 推 荐 , 魏 文 侯 任 吴 起 为 西 河 守 。立 木 为 信 , 从 事 变 法 改 革 。公 元 前 405 年 三 十 六 岁 , 在 魏 任 西 河 守 , 改 革 兵 制 , 创 建 魏 “武 卒 ”。公 元 前 404 年
4、 三 十 七 岁 , 在 魏 守 西 河 。 闲 暇 时 传 授 并 编 撰 左 氏 春 秋 。公 元 前 396 年 四 十 五 岁 , 在 魏 守 西 河 。 魏 武 侯 问 “元 年 ”于 吴 起 , 与魏 武 侯 论 尊 重 群 臣 。 在 闲 暇 时 著 吴 起 兵 法 。公 元 前 395 年 四 十 六 岁 , 在 魏 守 西 河 。 与 魏 武 侯 论 “山 河 之 险 ”, 当面 斥 王 错 。公 元 前 388 年 五 十 三 岁 , 魏 武 侯 命 吴 起 为 将 伐 齐 , 至 灵 邱 。公 元 前 383 年 五 十 八 岁 , 为 王 错 谗 害 , 魏 武 侯 怀
5、 疑 吴 起 , 夺 其 西 河 守 之职 , 吴 起 奔 楚 。 楚 悼 王 任 命 吴 起 为 苑 守 。 吴 起 在 息 与 旧 贵 族 屈 宜 臼 就 是 否 变法 改 革 进 行 论 战 。 魏 败 赵 军 于 兔 台 。公 元 前 382 年 五 十 九 岁 。 楚 悼 王 任 命 吴 起 为 令 尹 , 进 行 变 法 改 革 , 在 政治 、 经 济 、 军 事 方 面 取 得 很 大 成 绩 。公 元 前 381 年 六 十 岁 。 在 楚 变 法 改 革 , 使 楚 国 逐 渐 强 盛 。 楚 悼 王 死 , 旧贵 族 发 动 叛 乱 , 吴 起 被 杀 。三、吴起的著作吴
6、起出生于家有千金的富足家庭,早年在外求官不成,耗尽全部家产。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从东门逃出卫国。吴起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如果做不了卿相,就绝不再回卫国。”后来吴起拜曾申为师,学习儒术。吴起的母亲病逝,他没有回家奔丧,曾申恼怒吴起不孝,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于是弃儒学兵,侍奉鲁国国君。吴起在任西河守期间,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著了吴子兵法。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吴子兵法据汉书艺文志说,有四十八篇。现存吴子仅六篇,散失了不少。而现有这六篇,个别地方还掺杂了汉、魏晋南北朝或唐代人的话。但基本上可把它看成吴起的著作,
7、这是研究吴起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从吴子兵法中,充分反映了他的杰出的军事思想。四、吴起的主要贡献(一)伟大实践率先建立职业军队。他认为,军队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上的优势,重要的是依靠军队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准是: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士;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他重视将帅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将帅的谋略,强调好的将帅应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重视士卒的训练,提高实际作战能力。强调赏功以励士兵。(二)传世观点1、对战争根源的论述。吴起的战争观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是进步的。在战争的起源问题上,吴起力图从社会方面去寻找原因。他说:凡兵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
8、曰内乱,五曰因饥。(吴子图国)吴起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战争的根源作了论述。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对战争根源的探索是最早的。当然,吴起这种看法还停留在表面上。吴起由于他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认识到战争的真正根源,也找不到消灭战争的途径。但是,他从社会方面去寻找战争产生的原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2、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强调把政治放在首位。吴起从战争实践中认识到,只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还不够,还必须有安定的后方,因此,他说:“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只有国内人民和前方军队团结一致,才能打胜仗。吴起阐明了国家、军队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并认为人心向背是军事上取得胜败的关键。总
9、而言之,就是政治决定军事。(1)与克劳塞维茨的有关论述比较。克劳塞维茨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决战思想, “所有的会战,都是为了最后的决战(2)与孙子的有关论述比较。孙子和吴起对于战争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都非常重视国内的向心力,强调速战速决。在孙子当中,并未讨论到战争的性质。而在吴子当中则对战争的性质作出相当精辟的论述。吴起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战争的根源作了论述。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对战争 根源的探索是最早的。在我国古代兵法家中,可算是第一人。 吴子在其第三篇中表达了治兵的重要,较早提出了精兵思想。而在孙子的观念当中,数量优势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在谋攻篇中就表示: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
10、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因此从现代军事组织和训练的角度来说,在精兵思想上,吴子的认识远超孙子,这是吴子较孙子进步的最明显一点。吴起在其第一篇,图国中就提出了一些看法。如:“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昔之图国家者必先 百姓而亲万民;凡制国治军必 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而孙子虽然在计篇当中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但是孙子并未就如何治国、强国提出论述。就其内容来看,孙子较为注重探讨的层面还是以军事战略为主。孙子把军事和政治、经济联系起来考察,仍然着眼于战争,着眼于打胜仗,着眼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吴起则更具政
11、治家的持征。 吴子兵法把战争置于政治的框架之下,更重视治理国家的文武兼备,吴起的思想则已经进入国家战略的层次。(3)与孙膑的有关论述比较。吴起的兵法谋略思想主要包括:立国战略。他指出,军事斗争必须以和谐的政治为基础练兵教战。吴起主张要对士兵“教”、“戒”、“励”严行赏罚。吴起认为领导者必须严格用法,树立威信。爱兵重将。吴子指出,将军必须仁爱士卒,国家必须选好将才用兵谋略。吴子主张随机应变,刚柔变换。孙膑强调用兵必须有良好的政治基础作保证,他说:“义者,兵之首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为政必须使民“素信”,不可“伤民”。孙膑主张先了解敌我情况,充分估计形势,加以分析,然后制定出作战方案。他说
12、:“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己之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己所有余”,“用兵移民之道,权衡也”。孙膑认为作战方案制定后应作军事上的充分准备。孙膑重视人的关键作用,同时,他要求将帅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孙膑强调兵势的运用,孙膑主张得势时“赞师”(增加力量),无势时“让威”。还应努力促成形势的变化,“避而骄之,引而劳之”,“营而离之,并卒而击之”。孙膑主张“胜不可一”(不固守一种方式),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他指出:“奇正无穷,分也。分之以奇数(奇谋术数),制之以五行”,“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3、对“战胜”的辩证看法。战胜容易导向穷兵黩武。吴起一方面看到了战争的重大作用,同时也看
13、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因此他认为对待战争要持慎重态度,反对轻率发动战争。4、综合国力对战争的影响。经常轻率发动战争,就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而使人民疲弊不堪,国家贫弱,而且会招来祸患。5、对人才的态度。重视才干,淡化出身,反映了政权由王族执政向贵族执政的过渡。五、对吴起的评价(一)负面行为杀妻求将等。周威烈王十四年(前 412 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吴起是个很有野心,同时也很残忍的人。为了功名利禄,可以杀死曾经与自己同甘共苦的人。(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看贡献。个人品质其次。吴起建立了历史上的第一支职业军队,虽然吴起本人为功名不择手段,但他在事每个国主的时候都给各国建立功绩,是个卓越的军事和战争统帅。(三)评价伟大的法家人物,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和战争统帅。吴起是一代名将,是一流的谋略家,更是最典型的名利狂。为了求名,他不择手段。终于名扬四海,然而每次名成利就,却又遭小人暗算,跌下神坛。如是者,三起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