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篮球比赛拾音中的远近结合作者:陕西电视台 龙胜婷随着 2008 年奥运会的到来,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热度越来越高涨。作为一项风靡世界的运动,篮球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篮球比赛采用电视转播的形式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荧屏前的观众能看到许多远在观众席上无法看到的细节,所以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篮球电视转播时,强烈的现场感满足了观众的参与心理,使观众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 要想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营造强烈的现场气氛,电视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固然必不可少,但也不应忽略了声音,因为声音也是公认的制造气氛的绝好元素。有很多地区篮球比赛的转播对声音不够重视 ,整个球馆只用一支话筒拾音。观众从电视中只能听到
2、现场的喧闹和裁判的鸣哨声,却听不到最能体现篮球运动魅力的运球和投篮声音。从荧屏上看,就像两支球队在喧闹的环境中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比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谈一谈对篮球比赛声音录制问题的见解。 要拾取现场的声音就要用到音响工作者最基本的工具话筒。话筒又叫传声器,它是录音中拾取声信号,并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转换器。电视转播录音是为了真实地还原现场的声音,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营造强烈的现场气氛,但不能认为现场拾音可以很容易地得到预期的声音效果,这是因为只要声信号被话筒拾取,它就不再与原来的声信号完全相同了,尽管由话筒输出的电信号是由声信号转换而来的,但话筒质量以及话筒的放置技术对声信号都会产生重要
3、的影响。正式的篮球比赛都是在篮球馆中进行的。篮球馆中的声学效果不是很好,矩形的房间构造对特定频率会产生较明显的“驻波 ”,导致声场的频率特性严重失真,即出现声染色现象。凹形的屋顶又使声波汇聚,比赛时观众的呐喊和掌声以及比赛声会在馆内形成回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低频混响时间加以限制。解决的办法是在馆内使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增大房间平均吸声系数,以消除回声,但作为电视转播人员我们不可能去改变篮球馆的建筑声学和篮球电视转播中的声音录制环境,但通过对话筒输出电信号的控制和调整,以及对拾音点的正确选择,我们就可以获得需要的声信号。话筒型号的选择是灵活的,没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
4、和对音质要求的理解,再参考话筒的电声参数,来选择不同的话筒。 要拾取球场上的声音需要采用“远近结合 ”方法,即在如图 1 所示几个拾音点摆放话筒。 首先分别将两支全方向的钮扣话筒粘在双方篮板下沿靠后的凹槽中来拾取篮筐部分的声音。这样做的理由是:这种话筒体积很小,放在这个位置不显眼,不会影响到比赛,又可以避免被篮球击中,造成话筒损坏。全方向钮扣话筒属于压强式话筒,它对声场中某点的声压产生响应,话筒输出不会因为声源方向的改变而变化,可以避免离轴声染色。话筒距离篮筐很近,可以拾取到很多精彩的声音,包括投篮时球击中篮筐的声音,精确的中投、远投球不接触篮筐直接进入篮网俗称“刷篮”时清脆的响声,大力扣篮时
5、撼动篮筐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大大增强画面的力度感和表现力。篮球比赛中,争夺最激烈的区域在三分线以内,其中篮板下的对抗尤为激烈,这支钮扣话筒还可以拾取到争抢篮板球的声音,能使球员在篮下发出的各种声音都清晰可闻,所以,这支话筒的作用十分重要,许多能“出彩” 的声音都要由它拾取。 此外,在双方教练和队员席的后面应各有一名录音师手持一支超指向手杆话筒。当比赛进行时,话筒由录音师指向场地中运球的队员,拾取场地中的效果声。当暂停或每节休息时,这支话筒可以拾取教练给球员布置战术的声音。需注意的是这时往往是啦啦队表演的时候,现场音乐声很大,要想突出教练的声音,必须降低其他的效果话筒电平,并应根据画面的切换
6、来选择用哪一方的声音,但这样做会泄露教练的战术意图,在实践中每每遭到双方队员表示出的不满,所以是否应该要这个布置战术的声音仍值得大家讨论。这两支话筒的特点是比较灵活,可以用对讲机通知场内举手杆的录音师按需要对声音进行跟、补。比如比赛中教练站在场边指挥,或与裁判进行交涉,镜头跟了过去。这时就可以用对讲机通知现场录音师用手杆话筒跟一下,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同步。 还有三支强指向话筒放置在场地的对面和篮球架旁,可以均匀拾取场地中的运球声以及队员们相互交流的声音,当全场紧逼防守时,场上各点都有可能发出声音,就更能体现这几支话筒的重要了。在这些位置使用强指向话筒,是因为强指向话筒拾音的方向角度小,抑制干扰的
7、能力强,能够克服周围噪声,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拾取到场地中很细致的声音。效果话筒摆放的原则是要靠近场地,但不能影响观众和比赛。应注意的是:场内话筒的支架一定要固定好,电缆要布置在人踩不到的地方,防止在录制中话筒被人绊倒,产生巨大的过载噪声,更严重的会将电容话筒的振膜击穿。对于驻波引起的低频过多的现象,应在调音台上进行低频衰减的调整。 篮球比赛的解说员往往都要在现场观看比赛。在现场没有玻璃隔音室的情况下,现场巨大的观众助威声和音乐扩声会造成几个问题:一是现场环境声从解说话筒串入,导致解说声微弱不实,与环境声的比例失调;二是解说员受突然增大的环境声影响,增大解说音量,造成话筒过载,声音失真,所
8、以为解说员选择话筒也很重要,话筒的灵敏度越高,出现过载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拾取高声级时,选择灵敏度较低的动圈话筒比电容话筒合适。由于动圈式话筒的灵敏度低,可以有效地排除环境声。动态范围大,一般不易失真,是作为解说话筒的首选。动圈式话筒的低灵敏度和篮球馆中的巨大噪声迫使采用近距离拾音,以产生干净的、密实的音质,这就要求解说员距离话筒要近,但近距离拾音容易出现近讲效应,使低频加重,损害语言清晰度。另外,篮球馆中低频驻波的存在也会导致语言的清晰度和可懂度降低,应注意进行音质校正。解说员观看比赛或与嘉宾交流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转动头部,使声源从嘴到传声器话筒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样就造成解说声电平忽大忽小,难
9、以控制。因此,笔者建议有条件的电视台使用头戴式话筒。这样解说员可以自由地扭头而不会影响解说声的录制,这也给解说员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解说声和效果声的比例一定要合适。在比赛进行时,解说员除了要现场解说比赛,还要向电视观众传达一些看不到的现场情况并介绍一些有关双方球队、球员的信息。如果效果声盖过了解说声,那电视观众将无法了解比赛情况;而效果声也向电视观众传达着一种场上信息,对画面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如果只突出解说声而效果声小得不可听闻,那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工作全都白费了,电视观众也无法得到这一部分重要的现场信息。在实践时篮球转播声音应与画面同步,如果要做得再细一点,声音还应随景别的变化而变化:密切与切画导演相配合,当画面为整个球场大全景时,效果声就应比画面为中、近景时弱;当画面推上去,给某人或某动作特写时,应突出该人或该动作的声音。这就要求录音师要领会导演的意图和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的一切针对篮球比赛拾音的理解和体会,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有欠缺疏漏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摘自现代电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