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轮模拟考试 (语文) 4.11一、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 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 秋稔 (rn)冬祥” ,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i) ,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 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 (y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
2、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3 分)A秋稔 (rn)冬祥 意 蕴 B楹 (y ng)联 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 (gi ) 撰 写 D镌(j n) 刻 锒锒上口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二)4、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
3、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A. 连篇累牍 B. 如鲠在喉 C. 梳理 D. 受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蜂产品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青岛、烟台等地,进入了一些大中城市的超级市场。B.从年前开始,不少年轻人就
4、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的方式给亲友拜年,虽然大部分电子红包金额不多,但这种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亲友有了互动,增进了感情。C.“明斯克会晤”达成乌克兰东部停火协议后,冲突各方都明确表达了和平的意愿,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欢迎。D.“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地为用户高精度定位、导航等服务。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
5、美与书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内容。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 ,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
6、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
7、。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 ,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 “有意味的形式” ,这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艺术的二度
8、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选自中国经济时报 ,有删改)6.下列关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开始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决定了书法的核心就是纯粹的艺术美。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情感的艺术升华。7.下列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汉 字 和 书 法 美 既 有 本 质
9、 的 区 别 , 又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 不 可 分 割 , 恰 当 处 理 两 者 的 关 系 是书 法 艺 术 本 体 的 根 本 性 问 题 。B.书 法 讲 究 形 式 美 , 但 这 里 的 “形 ”并 非 汉 字 原 始 客 观 的 形 , 而 是 经 过 艺 术 升 华 , 寄 寓 着 书法 家 的 生 命 、 情 感 、 心 性 的 形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
10、一项是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B.引 用 蔡 邕 笔 论 中 关 于 书 法 的 认 识 , 是 为 了 论 证 “古 人 对 于 书 法 美 的 内 容 的 认 识 是不 曾 混 乱 的 ”这 一 观 点 。C.汉 字 字 体 演 变 终 结 后 , 书 法 完 全 脱 离 汉 字 的 实 用 功 能 , 逐 渐 突 出 艺 术 审 美 和 情 感 表 达 ,开 始 成 为 纯 粹 的 欣 赏 艺 术 。D.书 法 是 纯 粹 的 艺 术 , 是 “为 自 身 而 存 在 的 美 ”, 它 并 非 汉 字 的 “附 庸
11、 美 ”, 这 一 认 识 有 益 于汉 字 与 书 法 美 关 系 的 区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雪屋记 (明 杜琼)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熟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
12、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 2013 年版)9、对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D、以屋名雪,讴不韪欤 韪:正确10、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A、而 因 之 B、则 为 所C、以 乎 之 D、且 于 所11、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
14、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12、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
15、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 分)(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 分)(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 分)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8 分)渔家傲东昌道中 注张渊懿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1 )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 ”中“织”字的妙处。 ( 4 分)(2 )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16、(4 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 离骚中表现屈原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_,_” (2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 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五、 (12 分)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括荸荠的功用,每点不超过 5 个字。 (3 分)荸荠有什么功用呢?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吴人种以之沃田。 ”明朝王世懋瓜蔬疏说,荸荠“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 ,连京城里的人也
17、喜欢吃它。许多医书里讲它是一种味甘性寒的良药,具有清热、润燥、开胃、化痰之类功效,可治黄疸、止痢疾等。现代人认为,荸荠富含蛋白质、脂肪、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C 等,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品。17.请以“社会承传”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赵孟 的墨迹显露出多重人格结构的聚合,这种现象虽然与“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观点相悖,却清楚地显示了个体人格受制于社会承传这一文化特征。18阅读下面的学校义工活动倡议书,完成后面的题目。 (5 分)不论酷暑还是严冬,不论车流滚滚还是雾霾重重,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整洁环境,环卫工人始终奋战在城市的第一线,我们应当向他们表达最真
18、挚的问候和敬意。学校团委发起关爱环卫工人的义工服务活动,感谢他们为城市环境付出的努力,营造关爱环卫工人的氛围,并带动市民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走向街头,切身体验环卫工人的艰辛,向环卫工人赠送生活用品,向市民宣传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1 )请为本次活动的义工招募拟一条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16 字。(2 分)(2 )请你以学校校刊编辑部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不超过 50 字。(3 分) 六、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平淡的隽永悼丁聪先生陈四益丁聪先生去世的消息,毫不令我意外。他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十天前,丁太太
19、打来电话,说这一次恐怕比较“麻烦” 。我懂她的意思。多少回,他大难不死,虽有凶险,终于化险为夷。但这次,一直高烧不退,一直昏迷不醒,结果实难逆料。丁先生和丁太太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从不愿麻烦别人,也从不肯做劳师动众的事情。丁太太说,如果丁先生这次在劫难逃,不打算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老朋友,大多已届高龄,大热天往返劳顿,于生者有伤,于死者何益?一动不如一静,或可写一些文字,留下他生活的痕迹,留下一片情谊。怀念他,就请好其书,好其画,从而想见其人。她劝我不要去医院探望,因为探望昏迷不醒的病人已经没有意义。造化弄人,这是一句老话,谁不曾受过命运的拨弄?丁聪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是他万万不曾料到的。丁
20、先生的父亲丁悚是知名画家。丁聪从小喜欢画画,父亲却坚决反对他走上绘画的道路。这大概就叫“干一行,怨一行”吧。可是万万不曾料到,父亲的坚决反对,反倒促成了丁聪的决心。我不知道当他饱尝绘画道路的无尽艰辛之后,是否领悟了父亲用心之苦,我只知道,在他晚年,时时怀念着反对他学画的“老丁” 。不过他不曾后悔,他说:“我就是要画!”丁聪提着画笔走上过抗日的战场,走上过反独裁、争民主的战场,他也进过被通缉的黑名单,被迫逃亡香港。他当时的漫画直到前些年还被台湾一家报纸整版刊出,编者写道:要知道国民党为何丢掉了大陆,请看丁聪的漫画。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他欢天喜地庆祝“解放” ,热情洋溢投入新社会的建设时,他
21、忽然变成了“人民的敌人”钦定的罪名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派” 。但是他不曾颓唐,他说:“我还是要画!”戴在他头上的“帽子”摘掉以后,他回到了北京。满以为从此就回到了人民的队伍。但一到“文革” ,他又被一顿“横扫” ,劳动改造去了。他在“干校”养猪,以为此生将终老异乡,不再有重操画笔的希望。可他万万不曾料到,竟会有那一声惊雷,那一道电闪,刺破长空。他终于放下了喂猪的料勺,又拿起了画笔。他还是要画,只要一息尚存。数十年的磨难,在这期间,丁聪追求的梦想曾经幻灭过,但却成就了他对社会更为深沉浑厚的理解与剖析。这或许可说是造化那一点残酷的公正。但这公正却不是人人都可领有,得到的人要付出血
22、和泪的代价。 丁聪画笔虽然犀利,但待人却万分仁厚。他平日里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骨子里却刚直不阿。为此,他吃尽苦头。 “反右”的时候,有人要他检举一位朋友的反动言行,他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 “文革”之时,又有人强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 ,并列举此人种种“劣迹”以作“诱导” 。丁先生听后说:“这个人真坏。”逼他的人大喜过望,催他赶快交代。丁先生慢悠悠地说:“我同他相交那么多年,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居然一点也不告诉我!天底下竟有这么坏的人。 ”为此,他挨了一顿铁棍,被打得头破血流。此事若非丁太太谈及,谁也不会知道。丁先生生命的最后两年,最遗憾也最痛苦的,是他已无法作
23、画。但他谦和风趣之性不改。今年春节前我和妻子去看他,他始终含着笑意。别后,丁太太问他,刚才来的那位女士是谁?他脱口道:“陈家长。 ”丁太太既是他认可的“家长” ,那么我的妻子自然是“陈家长”了。春节后我去看他,他依旧笑意盈盈。丁太太问他是否认识我,他用上海话回答说:“假使我勿认得伊,格末还认得啥人。 ”听到这话,我万分受用。每次见到他,都能感觉他拳拳的情意,也总是叹息自己的无力,既不能纾解他的病痛,也不能给他什么宽慰,只能从心底为他祝福,期望好人平安。幸好我同他合作的全部作品四卷五册,已在他生前结集印出,书名都是他亲笔题写。开作品研讨会的那天,丁先生大病之后,仍兴致不减为每位到会朋友在书上签名
24、丁先生就这样走了,静静地、无声无息,像一片秋叶摇落,像一朵白云飘逝。不设灵堂,不作告别,平淡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就是这平淡,才显出了隽永。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活在亲人们、朋友们、读者们的心底,才是真寿者。那些闹闹攘攘的告别,字斟句酌的讣告,人分九等的葬礼,不知究竟是为了死者还是活人。(选自文汇报 ,有删改)19.文中说“丁聪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是他万万不曾料到的” ,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分)20.( 4 分)(1 )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 分)要知道国民党为何丢掉了大陆,请看丁聪的漫画。(2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 分)丁先生就这样走了,静静地
25、、无声无息,像一片秋叶摇落,像一朵白云飘逝。21.文章以“平淡的隽永”为题,有何妙处?(4 分)22.作为一代漫画大师,丁聪的人生给你哪些启迪?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 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哲学家:“你的人生信条是什么?”哲学家说:“我的信条是,有些事靠得近一点,有些事离得远一些。 ”请以“靠得近一点与离得远一些”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二轮模拟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1.答案:D 解析:镌(jun)刻;锒锒(琅琅)上口 2.答案:C 解析:“万户” “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 AB;
26、“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 D。C 项在内容上能够够照应 “过年” ,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3.答案:A 解析: “题写”指书写, “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 “蕴涵”指 包含;“吟咏”指吟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涵泳”指深入领会。4、 【 答案】A【解析】两个成语、两个词语( 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 。 A 连篇累牍:累,重叠,堆积;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多为贬义。此处并没有体现出贬义。并且用“连篇累牍”修饰“电视剧”也不恰当。B 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此处使用正确。 C 梳
27、理:梳爬整理。这里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 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5.B(A 项主谓搭配不当,C 项 “此”指代不明,D 项缺谓语“提供”)二、 (9 分,每小题 3 分)6.D(A 项“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表述不当,审美功能是存在的,只是属于汉字社会功能的一部分;B 项“开始出现”表述不当;C 项“决定了”不合逻辑)7.B(A 项“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的根本性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两者的关系“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28、 ;C 项“汉字”偷换概念,应为“书写文本”;D 项因果倒置,正是因为汉字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特点,才使其成为书法美的基础)8.C(“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理解不当,原文说 “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然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 )9.【答案】A【解析】A 项“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中的 “ 造”是“造访”的意思,根据语境代入检验。试题分析:雪屋的主人是徐孟祥,缙绅大夫只是来拜访他的雪屋。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0.【答案】C【解析】“以”与“而”的用法作连词可以相通;“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引出
29、对象;选 C 项。以,表目的是对的。“二者( )患”最后一个是“之”,助词。前文是说太古人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在地下挖穴,这两种情况都有不利的地方,所以就造屋来居住,希望免受上面两种情况的危害。试题分析:本题考得灵活新颖丰富,一道虚词题考了 9 个文言虚词,是本卷的最大亮点。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1.【答案】D【解析】先排除了 A 项“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冱寒指不见天日,主语是冰雪,是不可以断开的;再排除了 B 项“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的主语是“徐孟祥”,句中必须断开;最后排除 C 项“而有成/物之心”是指的成就其它事物的想法,中间不能断开。
30、试题分析:古文断句,最基本的依据还是句子结构,一个分句一般就只一个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其次才是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技巧和方法。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2.【答案】B【解析】“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句中的“生物弭灾”根据对称分析,是“生出万物消除灾祸”的意思,“消除灾祸”的主语是“大雪”,对象错误。试题分析:文言理解归纳题,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本文的题目是雪屋记,叙说的对象是雪屋,而“能消除灾祸”的只能是“雪”。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3.【答案】(1)(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2)与徐孟祥
31、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3)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解析】(1)句中的“既”“适”“雨雪”“遂”共四个采分点;(2)句中的“缙绅”“之者”“征”共三个采分点;(3)句中的“处”“颠”“雨雪”“病”共三个采分点。这些采分点要保证翻译到位。试题分析:适:正好;“雨”是动词。“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借用为官员的代称。统编教材五人墓碑记中有“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这是定语后置句,翻译:“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之者”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
32、,本句译为“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做官的人)”与之类似。 “征”有远征、召集、征求、现象、出兵讨伐等多种意思,本句中翻译为“叫”或“要”都可以。木处而颠:住在树木上要跌下来。土处:住在洞穴中。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译文】雪屋记 (明 杜琼)吴地有个叫徐梦祥的儒生,读书写文章,志向品行高洁,在光福山中安家(居住)。(因为)互相跟从着(前来向他)学习询问(知识)的人十分多,他的名声悄悄地传遍了国家郡地(之间)。(所以)士大夫在西山游玩(的时候),一定会去他家拜访。孟祥之前用很多(简单的)树杆建造房子,用白色的茅草覆盖(作为屋顶),用白色的土粉刷内墙,(房屋的样子就)好像
33、雪屋一样。房屋建成以后,天上刚好下起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范阳的卢舍人用古隶(指秦朝时的隶书)给雪屋作了匾额,与孟祥交往的士大夫,用诗来歌咏它,让我为它作一篇记。冬神掌管时令,草木消褪凋零,在深冬的时候,天地(之间)积聚冷空气,潮湿就会下雨,再遇寒冷就会下雪,(雪)缓缓地落下,千(万)里(之间的大地)都(变成)一片白色,雪把山林和大地遍地覆盖,万物都被埋没(肉眼再也)看不见,(这样大地之间)的生机不是几乎都停止了(吗)?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雪的埋没)中。所以冬至的时节,是在小雪(下下来)之后,大雪(下下来)之前,(在)很多次雨雪天之后天气才放晴一次。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腊月中旬有下雪
34、,那么来年春天才会有收成,人们(也就)不会担忧生(疹子之类的小)病。这(种时候的)雪,不仅仅是因为她的颜色洁白而值得我们推崇,大概(还因为它有)孕育(新的)生机、消除灾祸的功效在。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安家,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圣明的人(建造)房屋(用来)居住,(是为了)避免(树居和洞居)这两种情况的忧患罢了,(房屋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后代华丽奢侈的装饰。孟祥学习古人读书,用白色的茅草建造房屋,不用华丽的装饰,(难道)孟祥(是)古代的人吗?现在又加上下雪,这也是在表扬他高洁的志向品行啊。难道仅仅是这个(原因)吗?孟祥在深山中隐匿而无法被当朝
35、者所启用,穷苦卑下就像冰雪非常寒冷的冬天,等到他用善行推及旁人并且有成全事物的心性,这不是(之前的事情)的结果,就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是本身就存在的)。用屋来给雪命名,歌颂(它)不对吗?至于进入雪屋观雪的态度,(能)在各个作者的诗歌中看到详细的形容、(表述),我来不及详细记录。14.( 1) “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2 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 (2 分)(2)通过“乡心缭乱 ”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 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 (一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