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学语文复习题神话六则一、文学常识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 、 (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2、上古神话起源的时间大约为(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最初是(集体)创作, (口耳)相传的。文字了同现后,散见在后世的(山海经) (淮南子)等文献典籍中。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3、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 ,是最古老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内容。它受儒家的思想影响较小,因此保留了较多的神话。最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2、作者(不详) 。4、 淮南子 是(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思想接近道家,是(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它常通过一些神灵怪异故事阐发某种哲理,书中保存了较多神话。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就保留在淮南子中。二、理解归类1、神话的产生: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
3、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2、神话的作用:神话对于原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由于生产力低下,尤其是面临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个人必须把自己溶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再次,先民们在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来,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3、神话的分类:创世神话:盘古故事。卵生神话,对中国的阴阳太极观念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始
4、祖神话:女娲补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部族始祖神话反映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民族自豪。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把洪水看作一种自然灾害,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炎黄之战。实际是对一次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解释。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夸父、燧人氏等。神话进入英雄时代。4、神话的主题(解读各则神话)精卫填海是一则远古先民与自然抗争的悲剧神话,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黄帝大战蚩尤战争神话写了部落联
5、盟时期我们先祖的融合,并赋与我们的先祖各种异能。鲧禹治水反映了远古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以及为此而献出生命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女娲补天是我国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这则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劣和我们祖先敢于与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后羿射日是我国氏族社会后期为民除害的英雄神话。这则神话反映了远古人民对太阳奥秘的理解及战胜旱灾的迫切愿望。大约是人民与旱灾斗争的过程中,幻想出一位善射的神弓手后羿(羿字又作弓,像弓箭形)射杀九日解除旱灾,这里含有歌颂劳动英雄的意义,也有赞扬优良的劳动工具和巧妙的劳动技术的意义。2姮娥飞天反映了远古人民幻想征服月球的愿望及重生(幻想长生不老)的精
6、神。5、分析上古神话中女娲的人物形象:远古时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从中可表现出女娲神通广大、化生万物,她慈祥地创造了人类,又勇敢地照顾他们免受天灾,是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心系百姓、乐于奉献的创世神和始祖神。6、从鲧窃息壤、死后尸体 3 年不烂中能看出什么?鲧不计生死,为了拯救人民而窃息壤、触犯天庭,有一种大无畏精神;鲧后尸体 3 年不烂,不是因为顾及自己的生死,而是因为惦念自己的理想未能实现,治水还未成功,而人民仍旧生活在苦难之中。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7、试分析精卫填海神话故事的悲剧精神。
7、精卫填海是一则远古先民与自然抗争的悲剧神话,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的人。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晋陶渊明在他的读山海经中将精卫一弱女子与顶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并论,凸显出悲壮之美,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邶风击鼓 郑风子衿一、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8、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 )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 )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二、背诵1、背诵邶风击鼓 2、背诵郑风子衿三、古诗欣赏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补充文中括号内的诗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
9、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概述这首诗所描述的主题。 把这首诗改写成现代诗。 解释下列词语镗:鼓声。 契阔:聚散,离合。 成说:立下誓约。 活:相会,借为“佸” 。李将军列传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与(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2.(史记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 )并称为史学“双璧” 。3.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 。4.史记一书,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恢弘先
10、河,分为本纪、 (列传) 、 (世家) 、 (书) 、 (表) ,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皇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史事。35.传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6.谚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 ”二、选择题1.“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语出( B )A司马光 B司马迁 C王安石 D李广2 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与李广构成对比关系的人是 ( D )A匈奴射雕者 B卫青 C程不识 D李信3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B )A.骁勇善战 B.不幸遭遇 C.负能使气 D.爱护士卒4.李将军列传中引用文帝的话“惜乎 子不
11、遇时“ 所暗示的一条行文线索是( C )A. 李广骁勇善战的英雄本色 B. 李广爱护士卒的治军作风C. 李广遭遇不平的悲剧人生 D. 李广负能使气的性格弱点5.李将军列传中,作者通过“上郡遭遇战”的描述,主要表现李广的( A )A. 处变不惊 B. 骁勇善战 C. 负能使性 D. 爱护士卒三、理解归类1.简述李广的人物形象答案:射技高超,英勇善战,爱护士兵,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形象。 (意近即可)2.你是如何看待李广斩杀霸陵尉这一事件的?答案:在司马迁笔下,李广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但也有自己的缺点,家居时,曾因违犯夜禁,被
12、霸陵尉拘留,后来被召为右北平太守时,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的小肚鸡肠,公报私仇。这正体现了史记 “不虚美、不隐恶、直书、实录”的述史精神。四、阅读李将军列传压缩选段,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
13、军”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
14、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作者对李广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答案:肯定、赞赏。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自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最早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答案: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
15、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4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D)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专以射为戏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 B、 C、 D、4.下列对李将军列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C李广不善
16、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西洲曲1、西汉时期的乐府指(音乐机关) 。2、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源头是(诗经 ) ,现实主义源头是(楚辞 ) 。3、西洲曲是( B )A 、北朝乐府 B、南朝乐府 C、五言诗 D、传奇4、汉乐府创作的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5、南朝乐府按情感内容分为(生死离别)类、 (盼情望爱)类、 (顽皮勉散)类、 (苦苦相思)类。6、 西洲曲被纳入郭茂
17、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的( B )A、清高曲辞 B、杂曲歌辞 C、杂歌曲辞7、南朝乐府的特点是(凄清婉丽) 、 ( 缠绵悱恻) 、 (荡气回肠) ,具有哀婉之美。8、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 。9、 西洲曲的艺术色( 以景写情,情致深婉 动态刻画,微妙出色 结构奇特,声律精妙) 。10、 “莲子”同“怜子” , “莲心”同“怜心” ,这两句都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11、文中哪几句写出相思女子的温柔情怀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12、哪几句是表现尽目凝神眺望的痴情的?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
18、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13、哪几句又将姑娘的所见所感变现得如梦似幻,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余味无穷的。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汉江临眺 与诸子登岘山一、文学常识1、 唐代涌现了大量的诗歌创作的艺术天才,如“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诗王白居易、诗佛王维,每一位都是开宗立派、具有一定创作风格的大家。2、 唐宋散文八大家,唐朝的有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3、 田园诗的鼻祖是晋代的陶渊明,山水诗派开创人是谢灵运。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苏东坡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
19、有诗” 。二、写出下列名句的作者。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玉生烟。 李商隐三、默写 汉江临眺 与诸子登岘山四、理解归类1、 盛唐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主要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闲适静谧,风格恬淡,自然隽永,蕴
20、含哲理。一方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同时于山水中也寄托着诗人的落寞与惆怅。2、 唐代传奇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相比,有什么变化?唐代传奇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内容上,从志怪的主要记述鬼神怪异之事转向描写社会现实生活;艺术上,由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与志人的略语轶事发展到有了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3、 与诸子登岘山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反映了什么哲理?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
21、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现在的一切又很快成为过去。4、 赏析王维的汉江临眺中的颔联和颈联。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颈联“郡邑浮前浦,波澜
22、动远空”,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进学解对联1、业精 ( )2、荀卿守正,大论是弘( )3、膏油继晷( )4、行 ( ) ;德( ) ;行知合一( )5、岁寒见松柏, ( )6、铸诚精技,敬业乐群,松职学子皆为健者( )7、一门父子三词客( )8、眼皮坠地,不读夫子诗书。 ( )9、子夜乌篷船, ( )10、宫商角徵羽, ( )6注:
23、13 在进学解里找,4 在字面上找,5 联想本学校校训,9 参考现代诗歌题目后赤壁赋一、选择: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2、下
24、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A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曾明月之几何 山鸣谷应,风起云涌A. B. C. 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指凶狠的老虎和豹子) ,登虬龙 B.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之幽宫 C.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形容道士轻盈的体态) ,过临皋之下 D.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晚上)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二、填空:1、前赋是新秋游赤壁,典型的景象是“_、_” ,后赋是初冬游赤壁,相应景象是“_、_” ;前赋写的是月下泛舟的事实,后者则是
25、用道士化鹤来印证前赋中的“_”的虚幻故事,从而抒发作者超脱的情怀。答: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 羽化而登仙三、理解归类:1、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2、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优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结尾借此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尘脱俗,逍遥物外的心态。3、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答: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所追求的未必能够实现。“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和
26、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4、.此文是作者在写了赤壁赋数月以后写的。试任选一个角度,简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答:如:赤壁赋描写主要是江上明月,景色清幽,说理谈玄,寓悲愤于旷达;后赤壁赋则主要描写山间草木,景色峭拔,以记叙、描写为主,表达了作者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谈到某点并言之成理即可。5、作者写夜半时“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有什么用意?答:含蓄表达了作者被贬以后寄情于山水的孤独、寂寞之情。6、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直被称为写景名句,有人评论其为“天然句法” ,谈谈你的理解。答:用白描手法,状景写情,语言自然却又精致,
27、不事雕琢,却又字字如画。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7钗头凤 关山月一、文学常识:陆游,字(务观) ,号(放翁) , (南宋爱国主义)诗人。二、诗词填写: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 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三、诗词鉴赏:1、 阅读关山月 ,回答下列问题。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诏(zho) 厩(ji) 戍(sh) 干戈()解释下列词语 空(徒然,白白地) 沉沉(深沉) 沙头(沙场上) 望(渴望)全诗为我们
28、展开了哪几幅画面?答:全诗为我们展开了三幅画面,分别是高官乐、战士怨、遗民悲。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诗?答:在广阔的中原的大地上,一处处一个个泪痕狼藉的脸膛迷失在凄清的月光之下,透露出中原百姓无处诉说的悲痛。他们临死挣扎,所期待的就是宋朝的军队打回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然而,南宋朝廷与金人订立了一次又一次的和议,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早把他们视为异族百姓了。沦陷区的百姓既身受异族残酷统治,又一年年地失望,怎能不泪痕狼藉呢?这泪痕正是对金人残酷统治和南宋朝廷和戎政策的无声控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全诗愤怒谴责了南宋朝廷妥协投降政策给沦陷区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
29、原百姓盼望回复的迫切心情;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2、 阅读钗头凤 ,回答下列问题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恶() 浥(y) 鲛绡(jio xio)解释下列词语 离索(离散分局后的孤寂生活) 浥(湿润) 莫(罢、休)词中“东风恶”暗喻什么?答:封建家长制度的专制暴虐。词中三个“错”字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答:三个“错”字连迸而出,直抒胸臆,一字比一字深,一字比一字重,有说不尽的悔恨,有说不清的懊恼。“人空瘦”的“瘦”字表现了什么?答:一个“瘦”字写尽唐婉的相思之苦,也道尽了词人心中之痛。词人看见自己的心上人因相思的折磨而瘦成那样,心里就十分难受,心就如同刀绞一般。词中三个“莫”字表达
30、词人怎样的感情?答:三个“莫”字进一步表达了词人无可奈何,悲恸绝望的心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文学常识冯梦龙(15741646)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他的作品最有名的作品为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8贡献。二、理解归类1、古有“管鲍之交” 、 “伯牙绝弦”的故事,现代社会的你
31、们是如何看待知音的?2、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为什么会在他墓前摔琴绝弦?3、怎样看待“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这句话?(自己理解)神女峰 麦地1、怎样理解诗中的神女意象?在民间则有神女为爱情坚贞守节的说法,居然化身为一块望夫石。精巧的神女峰是爱情价值的具象形式。这样一个凄恻缠绵的爱情神话母题,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掬同情之泪。在诗人眼里,神女不是神,她不相信神女的爱心会变成石头。神女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中国妇女的化身。因而,在诗人潜意识里,一种背叛的洪流已在涌动,沿袭千年的伦理观终于动摇。神女的人性终于得以熠熠闪现和复归。诗人运用意象化的
32、抒情方式,凭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与诗人优雅温婉的灵性,把这份千古之爱言说得蕴藉而有分寸。 二、如何理解和评价“新的背叛”? 诗人要勇敢地打破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经典标本的神话,关于背叛的言说意蕴却又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的锁链。因为这是在思想和感情还比较禁锢的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个人感情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所以,为诗人所说的“背叛”就显得惊心动魄,视为“新的背叛” 。 神女峰从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的感受、思考出发,延伸和深入了作者“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 三、如何理解“为眺望远天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的深意? “
33、神女”获得的受赞美、受欣赏的地位和品格,其实是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封建意识加在她身上的束缚和禁锢,属于一种传统的妇女价值观。神女被当做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杳鹤” ,必须失去她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作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 “浪涛高一声低一声” ,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着悲剧故事的“代代相传” 。四、 诗人对神女峰的定位,反映出怎样的爱情观?反映了 平等 独立 人性化的爱情观 五、 神女峰的主题意义:它反映了社会女性对生命本体自由和解放的追求与宣告。 神女峰作为舒婷诗歌的一篇代表作,无论在诗歌艺术上和主题挖掘上都达到
34、了相当高的成就。这首诗中体现了女性诗歌文本的价值,宣扬礼教的古老神话被解构,使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性生命变得鲜活,在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叛逆和唾弃中,现代女性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 神女峰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背叛。 这首诗中体现了女性诗歌文本的价值,宣扬礼教的古老神话被解构,使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性生命变得鲜活,在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叛逆和唾弃中,现代女性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六、最后两句有什么用:指出“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诗人吟咏至此,已把贞节观这副压抑妇女几千年的沉重的十字架彻底掀翻、打碎,收到铲除梦魇、大快人心的效果。七、舒婷是和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八、 谈谈麦地在海子心中的意义:麦地是作为伟大无私的奉献者和精神家园的 给他无穷无尽的诗歌灵感,并包容和扶平他8心中的精神苦难。 (自由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