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 研究特点:工作对象包括群体及个体,主要为群体 研究重点是人群(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一级预防是最积极的,主要适应病因明确的疾病 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都属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对病因不明确或多病因预防,为临床前期预防 三级预防是防伤残,促康复,预防并发症 强化社区行动体现了新公共健康精神 属于健康观的内容是:三级预防 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标志是:个体预防向群体预防发展 NO 和烃类在紫外线作用下出现强刺激的浅蓝色烟雾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 人为污染最主要来源是:工业“三废” 听觉适度: 1015dB 以上 听觉疲劳
2、: 1530dB 以上 紫外线: A 段为色素沉着;B 段为红斑及抗佝偻病作用;C 段杀菌,雪盲和电光性眼炎作用 氰化氢中毒:氧障引起细胞内窒息,有苦杏仁味,能引起电击样死亡。美蓝首选 铅中毒:以粉尘、烟形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干扰卟啉代谢。临床以手袜套样感觉障碍,重度脐周绞痛为主 苯中毒:急性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以白血病多见 水俣病:长期吸入汞蒸气所致的慢性汞中毒,以易兴奋、震颤、口腔炎为典型症状,首选二巯基丙磺酸钠 痛痛病:镉污染的大米、水等 在职业性中毒中,生产性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可吸入性粉尘:粒径X20.05意义:P2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属:体液免疫
3、测定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属:细胞免疫测定 效果指数:对照组与实验组发病率之比 保护率:对照组与实验组发症率差值再除以对照组发病率 OR:估计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程度 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关联 RR1说明有负关联;RR1说明无关联 患病率:对慢性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最好指标(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发病率:某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最好指标 罹患率:衡量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 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与发病的关联程度 现况调查:是使用最广泛的描述性研究方法 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是指筛检试验阴性者患病的可能性 流行:某疾病发病率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 爆发:某疾病发生后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 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对象是:高血压病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