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民族心理学,拉扎劳斯 (M. Lazarus) (18421903年)施坦泰尔 (H. Steinthal) (18231899年),对个人水平上个人心的研究属于个人心理学,但从人是社会性存在这个方面看,个人同时属于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并有集合心,因此,对集合心的研究是不可欠缺的;正是出于此种考虑,才有必要提倡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分为两个研究领域,一是对一般“民族精神”(folk mind)发展历史的研究,一是对各个不同国民的特殊“民族精神”(folk minds)的研究;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在这两种民族精神现象发展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学基本原理;这两种民族精神相互影响,共同
2、构成民族心理学的发展;而民族精神的文化要素是语言、神话、宗教、艺术、文学等等。,冯特 (W. Wundt) (18321921年),他的出发点,不是对民族心的社会、历史考察,而是在实验心理学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是对个体心理学的补充和对研究领域的延伸。,在冯特那里,个体心理学是研究“民族心”这种集合精神的基础,与个体心理构成要素想象、感情、意欲相对应,“民族心”构成要素是语言、神话、习惯。民族心理学即是对语言、神话、习惯发生、发展原理的研究。,法国群体心理学,塔尔德(G .Tarde) (18431904年),法学家,犯罪学者,也是统计学者。他对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涉足,直接来自于对犯罪现象的解释,
3、他不仅关心对犯罪行为的分析,而且重视对犯罪动机以及一般社会行为的研究。“暗示模仿”原理是塔尔德理论的核心。从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作用看,塔尔德发现“模仿”这种现象并给出心理社会的解释,从而揭示了社会生活及社会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点。,迪尔凯姆(E .Durkheim)(18581917年),对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贡献,是他关于“集合表象”的研究,认为集合表象是群体共有的社会生活或经验的心理象征,揭示了包括精神现象在内的社会活动的自致性,社会心理是具有约束力的自致现象。,勒朋 (G .Le Bon) (18411931年),注重群集心理研究的社会学者。在勒朋研究模式中的群集,是属于自发行动起来的集合状态。群集状态下的个人,不论在情绪上、意志上,还是判断上、观念上,都趋向同一个方向,形成一种同质性群集心,而个人意识被湮没和消逝,个人是去个性和被动的。,英国的本能心理学,1908年,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中,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线索,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他认为:本能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而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本能又有相应的情绪和后天形成的情操相伴随。情操对本能和情绪起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