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纳税会计概论.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680818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纳税会计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一章纳税会计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一章纳税会计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一章纳税会计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一章纳税会计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税务 会计,制作:唐晓,第一章 纳税会计概论,引言第一节 税收认知第二节 纳税会计认知第三节 税收的征收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制作:唐晓,引 言,ABC公司的总会计师正被公司的涉税问题所困扰。,认识税收?,生活中的税收,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 车船税,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契税,知识点一:什么是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古今中外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税收始终是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因此,马克思称捐税体现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2、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王室土地收入 专卖和特权收入 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 贡赋收入 捐税收入 公债收入 企业收入 掠夺收入 官产收入 通胀收入 债务收入 捐税收入 贡赋收入 国有资产收入 规费罚没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2、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税收是国家用特殊方式取得的实物或货币。 形式的发展过程:实物缴纳实物和货币二者兼有缴纳货币缴纳。,3、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公共职能的需要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政权为了行使其职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必须耗用一定的物质资材,因而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税收就是国家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下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4、政府

3、征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力,实现特殊分配关系 国家凭以取得财政收入的权力主要有两种,即财产权力和政治权力。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的权力,政治权力即国家政权的权力。国家向纳税人征税,一般是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所有者的权力。,税收三性 无偿性:也称不直接偿还性(核心) 强制性(保障) 固定性,即学即问,【例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 B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征税依据的是财产权力 C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税收“三性”是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和标志,知识点二:税法构成要素(重点),一、总则 二、纳税人 三、征税对象 四、税

4、率 五、税目 六、纳税环节 七、纳税期限 八、纳税地点 九、税负调整措施 十、罚则 十一、附则,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 -对谁征税,一个历史故事,曾国藩创建湘军之初,最郁闷的不是打败仗,而是筹不到军饷。直到其部下郭嵩焘给他发明了“厘金”制度,才算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厘金就是派兵在交通要道设卡,收过往商人一笔流通税。为什么“厘金”没有遭到民间反对?,因为商人们虽然多交了税,但最终会通过涨价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去,商人自己无关痛痒。而老百姓虽然买东西多花了钱,却不知道自己多交了钱给政府。,与纳税人有关的概念,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款的单

5、位和个人 纳税人=负税人(直接税) 纳税人负税人(间接税、流转税、税负转嫁) 思考? 小王到商场买了一件衣服,他是纳税人吗?,与纳税人有关的概念,代扣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 相同点:统称扣缴义务人,都是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中介 不同点:资金的流向不同,前者通常是付款时扣下税款,后者是收款时多收下税款 思考: 1.单外发工资,小王的工资5000元,达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这个时候公司承担什么角色? 2.A企业是加工企业,其代B企业加工化妆品(消费税应税消费品),除了收取加工费外1万元还收了2000元消费税,它又 承担什么角色?,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 对什么征税 最基本的要素 一个税

6、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与征税对象有关的概念,1.税目解决征税对象的归类并确定税率。2.计税依据: 概念:又称税基,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税率,税率与征税对象的关系 税率反映了征税的深度,征税对象反映了征税的广度。税率的形式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纳税环节,生产环节(如资源税)、流通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分配环节(所得税),纳税期限,我国现行税制纳税期限的三种形式: (1)按期纳税-如增值税,1、3、5、10、15日、1个月和1个季度共7种。 (2)按次纳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部分项目的个人所得税 (3)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 按年计征,分期预缴企业所

7、得税 按年计征,分期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注意区别: 申报纳税时间,纳税地点,我国现行税制规定的纳税地点 机构所在地纳税,即纳税人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劳务提供地纳税,即纳税人向劳务提供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进口货物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税负调整,减免税 减税是从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中减征部分税额的措施。 免税是免除纳税人全部应纳税额的措施。,罚则,责令限期改正 征收滞纳金 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0.5的滞纳金。 税收保全措施 强制执行措施 追究刑事责任,知识点三:税收分类 (1)按征税对象的不同性质划分 (掌握),(2)按计税标准分类,一是以货币量即以价格为

8、课税标准确定计税依据的方法 -从价税 二是以实物量为课税标准确定计税依据的方法-从量税,(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凡税金是计税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 凡税金独立于计税价格之外的,称为价外税。,(4)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掌握),中央税 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第二节纳税会计认知,一.纳税会计的概念 纳税会计是以国家税法为准绳,借助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纳税单位纳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监督和筹划的一门专业会计。当今会计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纳税会计已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共同构成了现代会计学科的三大分支,纳税会计是介于税收学与会计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融国家税收法

9、规和会计处理为一体的一种特殊的专业会计,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纳税会计的特点,1、法律性: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2、统一性:各类企业纳税会计均统一在税法中 3、专业性:具有专门的方法进行核算 4、广泛性:自然人、法人都有可能成为纳税义务人,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纳税会计的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 在计量单位、使用的文字和通用的基本会计原则等方面,都是相同的。,目标不同 业务处理依据不同 核算基础不同 核算范围不同,纳税会计核算对象,纳税会计核算对象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用货币表现的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活动。 税务会计核算对象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用货币表现的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活动。

10、,1.生产经营收入2.生产经营的成本 费用及损失3.经营成果分配 4.税款的计算与纳税申报5.缴纳罚金和税收减免,纳税会计核算的原则,一、真实性、合法性原则 二、实现制原则 三、配比原则 四、确定性原则 五、税款支付能力原则,第三节税收的征收管理制度,税务登记制度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实行法定登记,并据以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项管理制度。税务登记是税收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 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是继税务登记之后税收征收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包括会计账簿、凭证的设置;财务会计制度及处理办

11、法的管理;账簿、凭证的保存与管理。,账簿、凭证管理制度,纳税申报:是纳税义务人在发生法定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或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内容,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缴税款的法律行为。纳税申报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是纳税程序的中心环节。,纳税申报,一、纳税申报的对象 二、纳税申报的内容 三、纳税申报的期限 四、纳税申报的要求 五、纳税申报的方式 六、延期申报,发票的使用与管理制度,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劳务和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 主要包括:发票的印制;发票的领购;发票的开具(一般情况下,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具;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

12、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发票的保管(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一般应保存5年),是指国家税务机关等主体依照税法规定将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组织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税收征管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全部税收征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税款征收的方式 包括查账征收方式;核定征收方式(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代收代缴方式;代扣代缴方式;自核自缴方式、委托代征方式,税款征收制度,查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从业人员、生产设备、原材料耗用情况等因素,查实核定其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税产品的数量、销售额,并据以征收税款的一种方式。如果纳税人的实际应税产品超过查定数量时,由纳税人报请补

13、征;实际数量不及查定产量时,可由纳税人报请重新核定。 这种方式适用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产品零星、税源分散、会计帐册不健全的纳税人,但这些纳税人能控制其材料、产量或进项货物。税务机关根据其正常生产能力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销售额等据以征收税款,查验征收是指税务机关纳税人的应税商品、产品,通过查验数量,按市场一般销售单价计算其销售收入,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的一种方式。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纳税人财务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不固定,零星分散、流动性大的税源。,定期定额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和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此种方式适用于帐证不全无法实行查账征收的纳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